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歲月不了情日誌

歲月不了情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光陰荏苒,當年光着腳丫在嘉陵江畔穿梭的孩子們,如今都已步入了中年。大腦真是很神奇的東西,收藏了一路的點滴,美好的,如同那翩躚的蝴蝶,痛苦的,好比那寒夜的冷雨。

歲月不了情日誌

——題記

外公走了,不到一年,外婆也離開了。鄉下老屋在薄霧裏靜默着,偶有幾顆水珠,順着屋檐的瓦楞滴落下來,在陽春的三月,竟還冰冷刺骨。竹林和着風,整夜整夜地嗚咽。

出生1927年的外公和1930年的外婆,一生都忙碌着。春忙播種,夏忙耕耘,秋天把成捆成捆的高粱穗子玉米棒子挑回家,冬季裏稍閒,又趁着天氣好的日子忙着整修屋前的院壩屋後的水溝挑揀屋頂的碎瓦片。

年復一年,在他們的辛勤耕耘下,屋旁菜地裏站着整齊的綠蔥蒜苗,躺着白胖胖的冬瓜,還有那嘟着嘴巴的辣椒,紅得像外婆牀單上那隻鳳凰。平日裏,外公清早出門砍柴,回來時,就坐在院壩裏,吧嗒吧嗒的抽菸,外婆細心地爲他拈去粘在頭髮上的草屑,整理褶皺的衣衫,忽地大叫:哎呀,又劃破了?真是作孽,可惜了上好一條褲子。於是,當大家夥兒回家時,外婆就捏着繡花針坐在門檻邊,輕輕地小心翼翼地挑起一針又一針。夕陽的餘暉斜進來,映在她身上,她的臉上流淌着一種少有的溫柔。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他們的兒女長大成家,即使後來不用再爲吃穿用度發愁,但他們依然保持慣有的勤儉。捨不得用電,煤氣,依舊選用柴火做燃料。於是,在野草瘋長的月份裏,我們兄妹幾個跟着外公活躍在山林間,砍倒,扎捆,然後搬進廚房。

當裊裊炊煙升起時,我們最喜歡坐在廚房的小凳子上,聽着柴梗在竈塘裏比比剝剝的聲響,看着外公用竹蔑編揹簍。他對着光,倚着牆,雙手上下翻飛,拉,插,轉,原本呆板單調的竹條,經他的.排列組合,神氣的揹簍很快被他託在腰間。

我們就一哄而上,用剩下的竹條,在牆上演一出皮影戲。外婆則忙着把一個個晶瑩飽滿的玉米棒子丟進鍋,火光照得她臉通紅,她望着我們,微笑着,笑意直達心底。

後來的後來,我們這輩人也開始了各自的奔波,老屋的日子照舊,惟節假日期間,熱鬧非凡。只是因風雨的摧殘,屋子經過了幾次整修。屋子的主人年事已高,在小輩們的強力勸阻下,他們只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裏,照管幾隻雞,侍弄家用小菜。

這對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結合的夫妻,一生保持着中華民族傳統的優良品質,奉公守法,勤儉持家,相濡以沫,含辛茹苦養育了5個優秀兒女,生得平凡做得偉大!只嘆,歲月無情,風霜染白了他們的鬢髮,模糊了他們的容顏!

而今,青山旁,綠水畔,松柏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