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美術研修日誌

美術研修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篇一:高中美術研修日誌(864字)

美術研修日誌

美術課原本是最讓人心動的,但是美術鑑賞單一的欣賞內容,我們身爲老師雖然力求“活”而有趣,但千變萬化始終是一個欣賞,過分的知識化、理性化,學生的熱情不會堅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學生的情緒就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對於鑑賞課他們也就開始走過場,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們上課,我行我素”。於是,一堂美術課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習課或休閒課。高中教學不同於小學和初中,又說又表演的教學方式不太適合,“表演”課自然是不會出現的,偶爾的“故事會”也不能多用,“快樂的大本營”到了超級大班,擁擠的空間會讓你窒悶得喘不過氣來。到了這個時候,學生不用意志來控制自己,美術課決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美術課課同樣需要學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從現階段來看,高中美術教材缺少讓學生“手動”的教學內容。如果能在欣賞內容的基礎上,多一部分實際操作的練習,教學內容活而豐富,這樣不但能滿足多數同學的學習需求,而且也能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小學、初中有了動手實踐的內容,大學裏也有相關部分知識,而在高中階段卻出現“斷層”現象。實際技能訓練不是少部分參加藝術高考學生的專利。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體學生,這部分內容就不能空缺。因爲真正的知識,它的本身內涵是豐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綱鼓勵教師靈活機動,但這當中還得有一個“約定”尺度和綱要,否則又容易走形成“專業”課了。

當前,美術課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過它仍然是“調味”課,缺少不行,又不能將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師在很多時候充當的是類似“變臉”一樣的角色,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創新意識不強。前幾年,地理、生物課也非應試科目,教學景況和美術課相差無幾,但自從加盟理科綜合考試科目起,成績上去了,地理、生物教師一下也搖身變成升學考試舉足輕重的顯赫人物了。美術課呢,還是那樣……更多時候只能服從教學需要,爲主課讓路,在主課與主課的磨合中客串“潤滑劑”、點綴物。最終主課豐收了,藝術課也未能實現“叢中笑”的初衷。所以,只是新課改還不能有效的改變一些現在的課程現狀,我們廣大美術教師依然“任重而道遠”!

篇二:高中美術研修日誌(1406字)

高中美術教學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和困惑。其中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上,教師不重視自身觀念的更新,憑陳舊的教學模式施教,學生對美術課的認識和理解出現偏差。怎樣改革美術課的教學,理念的轉變,是深化教學改革的前提,更是關健。由於教學觀念及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認爲美術課是非主課。針對這些偏見,需要我們去改進。下面就我初教美術談一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首先,重新審視美育觀念,轉換教師角色定位。

美術鑑賞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們文化藝術修養的有效途徑,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我們現在的很多鑑賞課,老師就是一幅接一幅的從作品的來歷講到作者的奇聞趣事,最後挖掘作品的思想內容。一節課下來口乾舌燥,學生卻神色漠然。老師怎能用教學參考用書上的簡略文字代替學生們個性化的體會呢?美術《課標》也建議:“教師不要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其實我們的欣賞課完全可以讓學生先說,老師後說。

從一些案例可以看出:學生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感受、有的說見解、有的提問題、有的做補充。他們宛若一羣藝術評論家。這不正是鑑賞課要達到的目的嗎?這種方法勝於在學生毫無感受之前就輸入某種概念,防止造成先入爲主的不良後果,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也得到了轉變,變教師唱獨角戲爲師生共同參與。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權威,課堂也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教師應該是一位引路者,更是和學生一同探討共同成長的夥伴。因爲只有將學生放在教育的主體的地位,才能真正點燃學生心靈的火把。

二、其次,多層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探索多元化教學方式。

學生不聽課開小差、聊天、看報紙甚至睡覺,在美術課堂上可謂屢見不鮮。如何激發學生求知慾,觸動學生好奇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學內容應力求構思新穎,趣味性強,利於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運用科學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起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創作的衝動。

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意識。在課堂教學的方式上在進行了一些粗略的嘗試。

(一)、嘗試多領略知識融匯貫通,拓展學生創新思維。

美術不是完全獨立的存在的學科,它與音樂、戲劇、文學等等領域都有着密切的聯繫。新課程標準也提出要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淡化學科本位意識。讓學生在多領域的自主體驗學習過程中,學會觸類旁通。多領域知識的碰撞不僅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美術作品,還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二)、鼓勵審美個性,培養審美意識

美術不同於某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因爲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裏所體現的與衆不同的東西。而要營造一個平等,活躍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欣賞的熱情,讓他們想說,敢說,暢所欲言,盡情領略藝術的魅力。

通過以上的課堂教學實踐,我認識到:美術鑑賞沒有固定的方法,我們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運用辨證的思維和事物普遍聯繫的規律,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到“觸類而旁通“,只有這樣才能在美術鑑賞的過程中聯繫文化情境認識美術作品的意義、形式和風格特徵,才能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理解美術文化,形成一定的人文素養,達到美術課程標準的教育目標

篇三:高中美術研修日誌(1190字)

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很特殊的教學領域,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評價都顯得與衆學科截然不同,而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爲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爲,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髮展的;中學美術教育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它爲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培養髮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學習,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更多的注重學生的審美體驗過程。

在一段時間的美術教學中,深切感受到有這麼幾個方面的教學環節值得重視和改進。

教材分析是對美術教材的全面分析,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徹了,對教材有個熟悉的瞭解,教師才能駕馭教材。教材分析應分析學生學習這課的興趣點,分析學生學習這課的情境點,分析本課的美術學科要素,分析學生原有經驗,定準教學目標。

在我教學美術中,其教材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總體上較好的體現了美術新課標的精神,以貼近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學生較感興趣的內容爲切入點,鼓勵學生自由、主動的學習美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材中的圖案選擇、色彩配置、版面設計都美倫美奐,給人一種美的.感覺,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中不過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規範學生,採取合理的啓發、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習慣。我在三年級的美術課上,結合課文讓孩子們用鉛筆隨心所欲地畫各種線條,從線條中去感受寫生畫的內涵及特徵。同時更多地給他們多選擇的作業形式,激發他們的個性發展,注重他們對繪畫藝術的獨到理解。

一節優秀的美術課應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變成學生體驗情感、感受快樂的學習。特別在低年級美術課上可以提設興趣導向的問題,如:開課可以問“你喜歡什麼?”“你想不想做什麼”,或者是教師講故事創設情境氛圍。

如今多媒體課件的設置,也把音樂的感情色彩很好地融入到美術的教學課堂上來。音樂是時間與視覺的藝術,他通過旋律、節奏、節拍、曲調、音色和音質、強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在指導繪畫創作時,有選擇的播放一些音樂,用音樂的和諧美和去感染學生。在其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學生的繪畫創作增強藝術效果。在導入環節,靜態繪畫過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節學生情緒和促進繪畫熱情的積極作用。

以遊戲表演創設情境也同樣是一個常用但常新的教學手段。每個孩子都很有表演慾望,渴望展現自我。主動活潑的遊戲既能吸引孩子們自覺參與又能爲孩子們提供成功的機會。

篇四:高中美術研修日誌(1494字)

經過網上學習,我逐漸認識到初中美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性,對認清評價的改善目的、樹立立體的美術教育評價觀等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初淺的個人建議。

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廣大教育者也越來越對其重視。在美術教學領域中評價作用也空前的受到教育專家和國家教委領導的高度重視。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事與願違的現象阻礙評價作用的充分發揮,其根源已日漸顯露,其問題急待解決。

一、美術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1、以應試教育爲指導思想導致的問題

(1)對少數美術特長學生以技能評價爲唯一標準

少數美術特長學生以考取美術院校爲奮鬥目標,而美術院校的考試以美術基本功的紮實作爲評價的主要標準,這也導致了學生們埋頭苦練色彩、素描,他們對幾筆畫一個果子、某某石膏像的特徵能倒背如流,他們能像機器一樣迅速準確的畫出寫實物體,但所畫的作品千篇一律,毫無生氣,更無個性可言。而對於創作更是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做起。學生們的個性、激情早已被機械的教條所淹沒,藝術的靈感早已被扼殺在搖籃中,這已攘成了我國美術領域落後世界前列的後果。

(2)輕視大量普通中小學生的美術評價,

對大量的普通的中小學生的美術評價“小學重視、初中輕視、高中忽視”隨着年級的增長,離高考越近,“美術”就離學生越遠。因美術成績對他們的畢業、升學和就業基本上沒有意義,許多學校、家長、學生對美術評價的結果毫不在乎。佔用美術課時的現象較爲普遍,美術教師也就無可奈何,聽之任之,憑感覺給一個皆大歡喜的高分。這樣的評價從根本上失去了評價的意義。

2、美術教師的評價素養難以適應當今形勢出現的問題

(1)長期形成的評價觀一時難以適應當今形勢

很多美術教師長期已形成了簡單的、草率的評價模式。對新大綱、新課標提出的新要求一時認識不夠,難以適應,在教學中不能自覺的充分的利用多元的、互動的評價方式。這是當今美術教學評價中的一大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教育部辦公廳在近期發佈了關於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美術教學的指揮棒兩次對評價問題作了明確指示,這充分說明了我國教育行政部門和美術教育界對評價的高度重視。加強美術教師素養,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2)只重對結果評價,不重對過程評價

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無條件的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再通過做作業將其知識鞏固,最後作業的好壞也由教師說了算。使本無統一答案,借形、色表達情感的美術作業,變成了以教師個人審美情趣爲評價標準,鑄造出一批又一批以教師爲模型的學生,象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談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談何歷史的前進與發展。

(3)只有教師個人評價觀,不重學生主體性

只有教師個人評價觀,沒有學生髮言權,這是美術教學中較爲普遍存在的問題。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受欣賞者個人閱歷、興趣愛好、歷史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造成了不同的審美觀。教師常常以教科書爲唯一標準,用書中搬來的觀點去統籌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不尊重學生個性,不讓學生參與評價。當然學生的個人審美觀不一定全都是健康的,教師應給與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能力。但審美標準不是唯一的。

以教師爲權威的簡單的評價方式,在美術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其實它是一種片面的孤立的評價方式,是師道尊嚴、唯我獨尊的封建意識的體現,是對學生個性的不尊重。照此教育學生只能使“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總目標成爲一紙空文。

以上評價行爲都是以應試教育爲教學目的,沒有站在人文觀和發展觀的立場上看待評價的積極意義,忽略了美術教學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究其根源,對症下藥,這一問題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