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美術教師的研修日誌

美術教師的研修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各類日誌都很熟悉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誌裏。日誌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師的研修日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師的研修日誌

  美術教師的研修日誌1

經過一年多的美術教學實踐以及這幾個月的網上研修學習,我逐漸認識到初中美術教師專業化、系統化的發展十分重要性。從事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的我,結合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長期以來“美術”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都是雜科,無關緊要。他們認爲美術就是用筆和顏料在紙上塗塗畫畫,美術教師就是教學生畫畫,對美術教學的評價也是以畫得像不像爲標準。而對於美術所包含的建築、雕塑、工藝美術、電腦美術等廣闊領域瞭解不多。對於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能陶冶情操,提高美術文化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中大部分農村學校認識不夠。同時對美術教學以及美術教師的評價也是片面的,孤立的。

新課程改革後,初中美術教材更加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爲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增加文化內涵,傳統美術教材與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脫離學生日常生活,這種學習觀念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在新課改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活動。經過我一年半的農村美術教學以及這幾個的網上學習,我個人總結了以下觀點。

第一,構建一個和諧而融洽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喜歡老師,對老師的課程感興趣。

第二,是否有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

第三,課堂教學是否有藝術性和趣味性。

第四,教學上是否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PPT、範畫、講故事,做遊戲、放視頻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

第五,在課堂上注重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

第六,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學生總是希望得到肯定作爲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並做出合理的評價。

此外,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話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也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同學,進行適當地組織。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即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相聯繫,創造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完成較好的教學效果。做爲美術老師,我應該做好這些,讓自己成爲一位合格的教師。

  美術教師的研修日誌2

通過假期的網上研修學習,我聆聽了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領略了他們幽默風趣的教育風格、先進的教育理論。小學美術教育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它爲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培養髮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

  (一)不斷創新,激發學生興趣。

美術課要實現高效教學,我覺得:課前要精心設計備課、備學生;講課時要充滿激情和號召力;學生創作時少評論、少干預;評價時應真誠讚賞,誠懇地提出建議。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從而真正實現美術課高效教學。課程改革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似乎不那麼強調教師的“講授”,但並不是輕視講授,其實,好的“講授”永遠象磁鐵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儘可能做到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以學生爲主體,通過欣賞、體驗感受、探索、總結、想象、創作、評價的過程,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感受美術作品的美,使學生的創作慾望倍增。儘可能的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空間(優美的畫面,輕柔的音樂),使整節課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同時,要突出了美術學科的特點,學生運用多種形式,設計出精美的、主題豐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編寫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思想,是把活動作爲顯線,而知識作爲隱線。因此教學中要多采取活動的形式開展,活動是否有收穫,即活動要爲教學目標服務。設計的活動要呈現一個知識點。

  (二)學會欣賞,學會評價。

在上課時,對待學生的作品時,不僅要學會欣賞,還要學會評價,更要懂得尊重學生。在評價方式上可以多種多樣,以自評、同伴評爲主,結合老師的評價,使評價進一步民主化,多樣化,充分體現了評價的多元功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同時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在美術教學中,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爲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在上美術課,要有美術元素在裏面,情感態度價值觀也要自然的體現。不光要教孩子的技巧,還要教孩子的思維。對待學生眼光要放高些,學生掌握的技巧放的低一些,給學生更寬、廣的一個思路。

  (三)注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教師的語言要結構化,實體的操作工具要精心設計,爲學生探究與合作及教學過程服務。在教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設計教案和教學過程。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從最基本的東西入手,讓孩子關注自己身邊的一些關於美術方面的東西。從生活中,理解線條等美術知識,如:三角形、長方形、圓、樹(年輪)等。培養孩子蒐集素材的能力。讓學生了解藝術創作,不僅只是用紙、用筆。要理解材料的多樣性。學生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材料來進行創作。高段學生要注重培養自學的能力,不能用過多的技能束縛他,能讓學生自己探究的,儘量讓孩子去探究。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作好示範,科學地設計好教學內容,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循序漸進。

  (四)加強學習,提高自我美術素養。

在教學之餘,注重教師自身業務知識學習。積極參加校內外聽課,評課、教研活動及專業培訓。多向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同時課外多看看教學理論方面的書籍、雜誌,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對待學生作業時要做到:心態平和,善於指導,欣賞有加。對交待學生完成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不一定要求很高。讓學生奇思妙想,愉快地完成任務,不要讓孩子痛苦的冥思苦想,不要產生厭煩情緒。手工製作時,開始不要太難,然後慢慢的深化。做到精心備課,耐心輔導。

通過學習培訓,我覺得:作爲一個美術教師,應該教會孩子的審美知識和畫法技巧,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讓孩子的思維活躍起來,放的開,敢於用筆和色彩大膽地來表現。

總之,我將會不斷地學習,多體會感受所學的知識,並用於實踐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爲學生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