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學誠法師的人生感悟

學誠法師的人生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導語: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人生法則,而你知道法師的人生哲理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了學誠法師的人生感悟,希望大家喜歡。

學誠法師的人生感悟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各位同學:

諸位來到寺廟裏面,其目的呢,是爲了學佛法,修改自己的習氣、毛病,根據佛法修行,最後圓滿福德智慧資糧,成就佛果。

修行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要修行,前提是需要皈依,需要受戒。

爲什麼皈依、受戒與修行有着緊密的聯繫呢?大家可以想一想,每個人都是如何而生?爲何而活?如何而生就是,是什麼原因,我們能夠來到這樣一個人的世間?來到了人的世間以後,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是爲了什麼而活在這個世間?就是來到這個世間的原因是什麼?活在這個世間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作爲佛教徒,大家要關心、探討、解決的問題。

未皈依以前,大家在家裏,在世俗社會生活,有着世俗社會的種種標準、價值觀、生活方式。我們在世俗社會生活的時候,有時候會感覺到痛苦,有時候也會感覺到快樂,更多的情況下是痛苦當中有快樂,快樂當中又夾雜着痛苦,苦樂交參,苦多樂少。痛苦永遠比快樂要多,痛苦永遠比快樂的時間要長;快樂永遠比痛苦要短暫,快樂永遠比痛苦要少。我們在佛門裏面就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如何讓我們的快樂能夠持久,讓我們的痛苦能夠越來越淡化,越來越短暫,最後把這些痛苦全部都消除掉。皈依兩個字的意思:皈投、依靠。皈投、依靠什麼呢?依靠三寶,皈投三寶。比如我們社會上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比如說颱風把房子颳倒了;比如說地震把房子震倒了,比如說火災把自己的房子燒沒了。家裏沒有房子住,沒有東西吃,沒有錢花了。那怎麼辦呢?要去投親,要去靠友。要去皈投,要去尋找依靠,要去尋找皈依,尋找別人對我們的幫助和庇護。這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大家在生活層面、物質層面遇到問題和苦難的時候,需要別人給我們幫忙。那我們內心裏面的問題,煩惱、慾望、痛苦,在世間找來找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找不到解決的答案,找不到爲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寺院裏面的佛法僧三寶,他就是要爲我們解決這樣的一些問題。

兩千多年來,多少人皈投在釋迦牟尼佛的門下,多少人獲得生命的解脫,這是人生意義的最大實現。我們來到人間,大家有個人的身體,人的形狀,大家都五官具足,都有自己的血肉之軀,也有自己父母給我們的一個名稱。那麼人的這個身體,本身沒有錯,錯的在哪裏呢?是我們這個身體會去做錯事、做壞事。做錯事、做壞事就會給第二個人、第三個人、跟我們相關的人,跟我們直接、間接有關聯的人,帶來麻煩、帶來糾紛、帶來問題、帶來苦惱;反過來說,如果通過我們的身體、通過我們的手、我們的腳、我們的眼睛、耳朵、我們的嘴,去說好話,走好路,做好事,就會有很多人得到我們的幫助和利益。

爲什麼我們會有這樣兩個不同的行爲?就是說,一個的行爲是錯的,一個的行爲是善的、對的。一個的行爲是利人的,一個的行爲是有害於人的。其原因都在我們的心,我們的內心,(是)我們內心的問題。世間一個正人君子,一個對國家、對平民百姓做過很大貢獻的人,我們常常就會講這個人很有德行,這個人很有品行,品德非常好,非常高。用佛教的語言來講,一個人做了很多的好事,就有善行;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壞事,就是惡行。善的行爲就成了善的業,惡的行爲就構成了惡的業。善的行爲就會給自己和他人引發快樂的結果,惡的行爲就會給自己和別人引發痛苦的結果。

在世間,我們常常會接觸到、接收到一些是而非的觀念,好像我們去利益別人,去幫助別人會吃虧;去利益別人,去幫助別人好像是錯的,是不應該的。而佛法恰恰相反,我們去利益別人,去幫助別人是好的,是應該的,是善良的,是能夠帶來快樂的。世間方面常常告訴我們說,不去幫助別人,不去利益別人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我們佛法說你去幫助別人,去利益別人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這兩個定義剛好是相反的。佛法講“因果”,這一點就非常重要了。那我們到底怎麼選擇呢?我們是選擇去利人,去幫人,還是不去幫人,不去利人?我們在家裏也好,在單位裏面也好,在社會上面也好,常常害怕自己會吃虧,常常喜歡去佔別人的、佔單位的小便宜,這些觀念都是要不得的,都是不好的觀念。

那麼我們爲什麼會有這些觀念呢?爲什麼我們會去考慮,去思維,去做這樣一個決定呢?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這麼去做決定,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去做,這樣去生活,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你的原因,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無明”、無明狀態。大家到寺廟裏邊來,就是要去解決自己長期以來內心深處解決不了的問題,內心深處最大痛苦的原因,要去解決這樣一個原因,內心深處的煩惱,內心深處自己想不清楚的問題。那爲什麼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的這些問題、煩惱,自己不知道呢?大家在世間學的都是世間法,世間法是根據世間的道理存在的,而佛法既包括了世間法,也包括了出世間法。世間法用佛教的名詞來講叫俗諦;出世間法用佛教的名詞來講是真諦,這樣兩個部分。我們如何在俗諦的基礎上證到真諦,見到真諦,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剛纔我談到,我們大家擁有一個人的身體,本身已經很難得,身體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因爲我們的行爲,錯的是因爲,我們的行爲在受我們的煩惱驅動。如何來解決我們的煩惱,如何來解決我們自己身語意會造作惡業這些問題,就要依靠三寶了,這是很重要的。現在大家都能夠學習到的佛法,以及我們出家法師能夠出家,都是跟釋迦牟尼佛有關係的,出家的目的是爲了要學佛法,這個佛法是釋迦牟尼佛通過多生多劫修行開悟以後講出來的。所以諸位到廟裏邊來,也是一樣,跟出家人一樣,要來學習佛法。學習佛法要皈依、要受戒。我們出家的法師要皈依、受戒,在家的居士們也要皈依、受戒。皈依是一樣的,都要皈依三寶。但是戒律不一樣,出家人的戒律更多,更嚴格,在家居士的戒律就比較簡單,比較寬鬆。如果沒有皈依,沒有受戒,我們就學不到佛法,我們就學不好佛法。

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和界限。我們皈依、皈投三寶以後,就要根據三寶的要求、開示,根據佛法來指導我們自己的生活,指導我們自己的工作。根據佛法來很好地同自己的起心動念相結合;根據佛法來思考問題,根據佛法來認識問題,根據佛法來說話,根據佛法來走路,根據佛法來做事。也就是,我們要說話的時候就要想一想,這個(根據)佛法應該怎麼樣子纔是對的;我們要做事的時候也要認識到,做這個事情同佛法違背不違背;我們走路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在路上有沒有踩到螞蟻,有沒有踩到昆蟲,有沒有踩到一些小動物;我們去的地方是不是適合我們去,去的地方是不是對自己的身心有利,這些我們都要去考慮的。如果我們受了八關齋戒,受了五戒,甚至受了居士的菩薩戒,這種功德、意義、福報就更大了。什麼原因呢?因爲我們受戒以後,這種善法是在一切的衆生份上得到的,是在三寶的份上得到的。同樣做一件好事,世間善法跟佛法裏邊的善法是不一樣的。世間善法,這一件事情的意義它本身只有這一件事情的意義,而佛法的善法,它的意義就大大不同了,它的意義是代表性非常廣泛,非常大的。

舉一個例子來講,比如你會畫畫,畫了一幅畫以後去送給一個農民,農民他本身不知道你這個畫有什麼價值,他收了以後,弄不好就扔到垃圾桶裏面了。如果你這樣一幅畫送給國家主席,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意義就不一樣了。同樣一件行爲,它的意義就不一樣了,它的代表性就不一樣了,因爲國家主席是一國之主,他代表所有的人,比如我們中國的國家主席,他代表了十幾億人,他的意義就不一樣了,你就有那麼大的功德了。

在三寶地更是如此,你做一件事情,一個行爲,都是從我們自己內心裏面最深處發出來的,是自己要去做的,自己爲了要累積福德、智慧資糧而來做的。這是跟世間做事情不一樣的。世間面做事情,比如說你有一個職業,這個職業的目的是爲了你的生活,讓你和你的家裏人的生活過得好一點。你職業幹得好一點,職位高一點,可能有事業也幹出來了。你做了一分的事業,僅僅是要來激發你自己的聰明才智的潛能,把內在的潛能表現出來而已。這種潛能表現出來,到底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是有利還是有害的,那就很難講了,就說不清楚了。佛法是不一樣的,佛法一方面要引導我們把自己生命的潛能淋漓盡致發揮出來,同時對自己對大家又能夠有利,同時又能夠讓自己、讓大家,在當下、在現在、在未來、在更長遠的未來,都能夠幸福快樂,這樣子做事情的出發點和它的目的是大大不一樣的。

所以來到廟裏面當義工,做了一些很髒、很累、很苦的活,但是大家乾得很高興,越幹越有勁、越幹越快樂。換一個環境就不會了,有好多人,自己在家裏,都不願意做家務工作,都是請保姆,請別人來幫忙。爲什麼自己會判若兩人?爲什麼在自己家裏或者說在自己的單位裏,這種能力就發揮不出來呢?在廟裏面就能夠發揮的出來呢?同樣一個人,在兩個環境,就會判若兩人。由此可見,環境對人影響的重要性。寺廟是佛法僧三寶的清淨的寶地,因爲它是清淨的寶地,能夠讓我們內心的煩惱淨化。

如我們一個人,在一個缺氧的地方,氧氣非常的稀薄。比如說在喜馬拉雅山上面,呼吸就會困難,甚至可能都會奄奄一息。你要吸氧,或者說你來到海拔低的地方,即刻自己的生命就會復甦,精神狀態就會恢復過來,這個是表明環境對人的重要性。大家來到寺廟裏邊學佛法,絕對能夠感受到佛法對自己的幫助,佛法對自己的體驗。佛法到底是什麼?我們慢慢慢慢就會感受得到,慢慢慢慢我們就會理解得到,慢慢慢慢我們就會一點一點去信仰它,一點一點去皈投、依靠,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學佛法來到寺廟,他好像修行沒有什麼進步,好像修行會恍恍惚惚,甚至說好像修得越久,越不想去修,修得越久,好像佛法離自己越遠,那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到一定的時候,學佛到一定的時候,來到廟裏邊法會參加多了以後,我們往往就會把自己最初的發心忘記掉。也就是說,最初的發心很重要的,就是你最主要的原因,你要來皈依,要來學佛法,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忘記掉了。這個原因忘記掉,當然我們的行爲就顯示不出它的意義。你的行爲沒有意義,那麼你的結果自然而然就不好了。佛法是非常注重發心的,你是不是發清淨心,還是發染污心,是不是發了善心,還是起了惡念,你是散亂心,還是我們內心裏面都是戒定慧的功夫,這種行爲所顯示出來的意義,是大大不一樣的。就猶如一個學生去了學校裏頭,你如果不好好唸書,不認真、不用心在念書,那麼你哪怕每天去學校,最後你的考試成績也會很差的。只有我們去了學校以後,自己很認真用功,很用心去讀書,找最好的老師去接受教育,並且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去完成作業,最後纔會有好的成績。如果來到學校裏頭,根本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用功學習,老師爲我們指出來的問題,也不能很好地去改進,那麼你一而再,再而三去,僅僅是徒有其名啊。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學得比較久的同學,常常會犯這個毛病。有時候我們也會說,我也知道,我們在三寶地,就是爲了要積聚資糧,爲了要好好學佛,爲了要好好修行。

這個時候的認識,僅僅是理論上面的認可,理論上面的認知而已,而實際上此時此刻你的心,跟你最初第一天、第一次來到寺廟裏邊的那一刻的心,已經是大大不同了。佛法告訴我們,皈依、修行要殷重修,要非常的至誠,非常的懇切,非常的殷重,非常認真去修行,才能夠有感應。我們不能夠至誠、恭敬、殷重去用功、祈求、修行,就說明我們已經在散亂,我們在起慢心,我們在掉舉,我們在嫉妒,我們在比較、在分別、在起煩惱。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這些問題就障礙了我們,來到寺廟裏邊不能夠聽經聞法,如理思維、如理抉擇、把法真正地聽到心裏頭去,也就是把自己障礙住了。

我們人比較容易犯的毛病,比如說嫉妒,比如說驕慢,這是人比較容易犯的兩個毛病。慢心,我們看這個人很驕傲、驕慢,慢心的特點就是你在高處去看人;嫉妒的特點,就是你自己站在低處去看人,從低處看人,你就覺得好像每個人都比我好,各方面都比我好。每方面比我好這不是問題,如果你看到別人用功修行,能力、財富、品貌等等,事業、家庭比自己好,但是你自己看到這些事情以後,內心難過,內心起煩惱,內心產生痛苦,這個就叫做嫉妒。什麼叫做驕慢呢?我們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多做了一點,總覺得別人都不如我,我做了很多;我們做得好一點,我們就會認爲別人做得那麼差勁;我們自己比別人聰明一點,我們就會覺得好像別人都很笨;我們能力比別人強一點,就會看不起別人,會認爲別人那麼差勁;我們自己文化高一點,我們就會覺得別人文化程度那麼差;我們體力好一點,就會覺得別人那麼無能,諸如此類,內心總是不能平靜,內心總是不能平衡,內心總是不能以平常心來認識自己,以平常心來對人對事,以平常心來學佛法。古來祖師大德講,“平常心是道”嘛。“平常心是道”就是能夠如實認識到自己的心,自己內心是一個什麼狀態,內心是一個什麼問題,看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有高有低的。所有外在存在的問題,都是我們自己內心裏面的問題,我們內心裏面的問題,有些問題就是你當下的'問題,認識不清楚,就是你智慧缺乏,煩惱障、所知障重;有些你內心的問題,是過去等流下來,過去累積下來的,把你內心障礙住,把你內心那一份善良的、清靜的、莊嚴的心空給塞滿。沒辦法,那麼怎麼辦呢?你要去清除,把這些障礙、把這些問題清除掉,就要去懺悔。

所以我們要改變,讓自己不如理、不如法的行爲變成如理、如法的行爲,我們要去改變惡行變成善行,我們要去改變害人變成利人的,這樣子的做法,這樣子的生活態度,要靠什麼呢?要靠智慧,要靠願力。我剛纔談到了,世俗社會上面的人,有了一份職業以後,他要完成事業,至於善惡、是非,到底對個人、對集體、對他人,有利有害,那就是第二個的問題,第二位的問題。佛法不一樣,他首先要利人,利人就包括自己,包括一切的人,動機擺在第一位,並且動機是貫穿一個人所有的行爲以及行爲的結果,社會上靠職業靠事業,我們佛法靠什麼呢,靠智慧,靠願力。智慧就決定了你能不能成功或者失敗,智慧具足了,智慧多了,你就會成功,你成功的概率就高,你成功也就大;智慧比較低,比較差,成功就小,成功就低,結果就小。願力決定什麼呢?決定着你的始終,就是決定着你的開始跟結束。比如我們發大心,發菩提心,開始,我們現在能夠很好地發菩提心,是因爲過去多生多世以來就發了菩提心,所以現在發就比較容易,只是一直在提醒自己,一直在勉勵自己,一直在讓菩提心持續,不要忘記,然後慢慢慢慢最終就成佛了。

如果過去沒有發過這樣的大心,那我們現在開始發,發了大心,發了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貫穿你的開始跟結束。這是很重要的,這就是人的願力,包括開始跟結束就是願力,願的力量,發大願的力量,如果你沒有力量,因爲你沒有力量,做事沒有力量,生活沒有樂趣,原因就是自己沒有發願,沒有願的力量。一個人只有發了願,他纔有力量去克服種種的困難,去解決種種的問題,去面對自己內心裏面種種的煩惱和陰暗面。如果沒有發願,那就沒有力量,內心就沒有力量。如果沒有智慧,那我們光發願還是不夠啊。我們發願就是要做一件事情,無論如何要把它做成,無論如何要把它做好。發了這個願以後還要靠智慧。智慧就告訴我們怎麼去做,怎麼樣去做才能夠把它做好。那麼這個智慧從哪裏來?從修學佛法而來。那麼如何來修學佛法?就根據戒律,就需要皈依。所以它是一層一層下來的。大家在廟裏面積了很多的資糧,也做了很多的事。剛剛來的,對佛法也是很有善根,很有因緣,如果缺乏善根因緣他就找不到這個地方來。反過來說,你能夠找到這裏來,就說明同佛法有因緣,同三寶有因緣,你的善根已經發現了,今後就很有希望。所以我們久修久學的同學、同修和出家的法師,就需要去發大心,發大願,就要不斷在佛法的修學上去用功,去努力。

那我們初學的人、剛來的人怎麼辦呢?要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超越世間的我。世間的我,目標都比較近,很多的行爲也有問題,剛纔我談到了嫉妒、驕慢,不容易去利益別人。那怎麼辦呢?就要去超越、超越自己,那是很不容易的。因爲大家都這麼去做了,反而變成,錯的都變成對的。你要去超越,要去解脫,就要在這方面去努力。超越“以自我爲中心”。所謂以自我爲中心,就是時時刻刻都是想到自己的利益,時時刻刻都是想到自己的問題,忽略了別人,忽略了很多很多的人,所以我們要去超越。超越人生的短暫性,超越人生的侷限性。因爲你眼光很短淺,你看的只有今天的事情,只有明天的事情,只有很近很近的事情,就看不清楚。超越侷限性,就不是隻顧到我們一個人,或者是你家裏幾個人,或者是你單位裏邊的少數人,這樣我們的心胸格局不容易擴大,我們的思路放不開,我們的思維模式有問題,這些就需要去超越。用“超越”,大家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容易認識,也比較容易接受。

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團體,都有歷史。我們整個人生的過程就是自己的歷史;我們一個團體的過程就是寺院的歷史、佛教的歷史;我們國家所有的各個民族、各個人的過程就是國家的歷史。有國家的歷史,有佛教的歷史,有團體的歷史,也有個人的歷史。我們要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做出一些豐功偉績,去做出一些對大家都好,都有利的事情,大家都能夠接受,大家都能夠歡喜,都能夠快樂。這樣子的話對自己也好,對團體也好,對國家也好,何樂而不爲呢。我們所出現的種種的面貌,我們在廟裏邊來,唸經也好,一起煮飯也好,一起研討也好,交流也好,掃地也好,等等,說話、做事、走路、行住坐臥,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過程,都是我們的生活。這些過程和生活,記錄下來,就是文化,就是歷史,就是人生。所以我們要在有限的人生當中去體現無限生命的價值。在很有侷限的時空因緣下,去實踐和完成我們最寬廣的佛法的事業和自己生命的藍圖。所有這些,一點一滴,我們都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接受,用心去學習。以此供養大家,願同大家共勉勵。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