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衣食足應知書趣現代文閱讀訓練題

衣食足應知書趣現代文閱讀訓練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主題說明

衣食足應知書趣現代文閱讀訓練題

文化使人美麗,讀書使人智慧。讀書本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然而,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若是有人能捧茗讀書,那是一處多麼美麗而愜意的風景。於是,讀書變成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讀書是使人變得高尚的途徑。讀書是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重要手段。赫爾岑就說過: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然而,讀一本壞書,它會教唆人怎樣由高尚墮落成低俗。有鑑於此,本專題我們一起探討讀書之道,重拾閱讀精神,涵養書香中國。

衣食足應知書趣

偶讀豐子愷《讀書》一文,才曉得古代的人文風景與今日大異。他逛西湖,發感慨說:西湖上發表着的文字非常之多,皇帝的御筆,名人士大夫的聯額,或勒石,或刻木,冠冕堂皇地、金碧輝煌地,裝點在到處的寺院臺榭中。這書香景色,其實我也親見。曾遊江浙一帶古鎮,周莊、烏鎮,都算是鄉間商業中心,但水城之上,石橋林立,橋頭總要刻幾句雅詩,居戶的門楣,商鋪的門臉兒,也好像缺了這東西就難見人面似的。

看今日,文化手段先進多了,何須木石上的鑿子功夫,什麼信息都可實時。單說電視,在家看,出了家門在手機上看,一擡頭,公共場所到處掛着這玩意兒,不看也得看。不過請原諒我說句潑冷水的話:科技上去了,趣味下來了。或客氣一點說:科技上去了,趣味沒跟上。就說公交車上的電視吧,原先還有些雜耍,漸漸成了商家的別動隊,一水兒的`廣告,隨時提醒你往錢眼裏鑽,生怕你忘了做物質的奴隸。論文化氛圍,我們的確有點不古了。

這倒不能怨傳播工具,好像都是先進科技惹的禍。熒屏上玩點詩意,實在並不費勁。關鍵還是國民心態。你搞高雅文化,只怕沒人買賬。不能說滿大街沒一個雅士,但看眼前的社會,實在渾然是一派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的忙忙碌碌景象。孟子所言的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者,實在到處打頭碰臉。須聲明,我的批評不含弱勢羣體,他們奔的是一碗飯,別苛求人家。但吃飽肚子的,還是得有點超然物外的想頭。當然話又說回來,你想超然,也未必能實現。以我的經歷說,屢次去報亭尋摸沉思味道的散文、雜文、隨筆類雜誌,攤主均告無,理由是上貨,也賣不出幾本。甚至去郵局訂,也聽得抱怨:一個區才一兩份,不好送。於是恍然大悟,這陽春白雪的東西越發成了稀有動物,愛好者別在大街上傻轉,頂好拔腳到它們龜縮的大森林裏去尋蹤。

剛纔那句孟子的話,其實還剩一半: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我未敢說完全,怕有罵人之嫌,雖則是借古人的嘴。終於還是將話補齊,但我想恩格斯可爲我打圓場。他前面的話記不清了,使人最終脫離動物界,這話記得清楚。照我的領會,人要是光吃光睡,的確就界定在動物圈內出不來了,高級動物的雅號都配不上。多一個玩字,就高級了?未必。動物,也會玩的,只是不進迪廳而已。

我不想在此當個傳道士角色,只是思考一個問題:衣食不愁了,精神怎麼上臺階?管子有言: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鬧饑荒的時候,人肉以相食的事都不新鮮,當然談不上禮節。但經濟條件好了,單曉得了禮節,曉得剔牙以餐巾遮口或見面說哈嘍拜拜之類,還是不夠。因此筆者想發展一下管子,曰:衣食足應知書趣。但我用應而不敢用則,因爲現狀告訴我:衣食足未必知書趣。這是個好大的悖論,我也始料未及。因此,姑且用應字來一回鼓與呼吧!

最後需做註解的是,書趣,與爲黃金屋或爲顏如玉的讀書不是一回事。我說的書趣,是境界。目下我們缺的,正是境界。

【賞析】讀書是一種境界,缺少了這種境界,生活便無趣了許多。莎士比亞曾形象地把書籍比喻爲全世界的營養品,並且說: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比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比鳥兒沒有翅膀。令人擔憂的是,在當今各類媒體吸引眼球、輕鬆娛樂流行的時代,業餘讀書在世人看來越發枯燥,書的作用有被弱化的危險。然而,從一個人的成長和素質發展角度看,讀書的確比其他一般娛樂更能陶冶情操,更應成爲每個人品格和情操的滋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