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袁世盟是哪個朝代的

袁世盟是哪個朝代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大家都知道袁世盟這個人物嗎?那麼袁世盟是哪個朝代的呢?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袁世盟是哪個朝代的

答:從《遵義文史》中,我們可以得知袁世盟是清朝的人物。

清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編訂的《增修仁懷廳志》(以下簡稱廳志》記載:“未有袁世盟(注:《族譜》和《新縣誌》均謂袁世明),豫章人,官總制,理宗時,播州之唐朝壩、古磁、仁懷諸蠻夷出擾,爲邊民患,世盟方視兵江淮,魏丁翁薦於朝,令領兵入蜀,正月師至,五月奏凱,留世盟鎮其土。”仁懷廳即仁懷直隸廳,今貴州赤水市。《廳志》所謂“諸蠻夷出擾”的“仁懷”,即今貴州赤水、習水、仁懷三市縣所轄範圍。“古磁”和“唐朝壩”,即今習水縣之土城鎮和同民鎮(一九六五年前均爲赤水縣所轄)。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袁世明奉詔平南入蜀,師至仁懷,五月奏凱,受鎮守土,子孫定居,不復贛籍,至今(1995)已有七百六十年,子孫繁衍,下傳三十餘代,歷來散居在赤水河中下游,黔北、川南各地,乃至國、海外皆有,後裔比比皆是。世明統兵平南,兵入仁懷,流傳甚廣,卻無專著,筆者收集一些史料,試作初探。

據《袁氏族譜》(簡稱《族譜》)記載:袁世明乃江西吉安府廬陵縣人氏(今江西省吉安市廬陵縣)。父袁龍輔是南宋孝宗乾道年間(1165—1173)的駙馬,官封正一殿將軍。母趙氏公主,誥封御敕皇姑、淑明袁母一品夫人。龍輔有弟龍德、龍憲、龍進三人,俱封將軍,同鎮高川(今廣東高州縣)。龍輔有王、柳、黃、李四妾,俱封夫人.一妻四妾,共生九子一女,長子袁福,字世明,號思光,生於南末孝宗乾道八年(1172),自幼習文武,既長,才略過人,又攀到趙末皇室的“金枝王葉”體系,甚得朝廷的賞識和擢拔。南宋寧宗嘉泰、開僖年間(1201—1207),以軍功封沿邊巡檢使,累立功勳。寧宗嘉定時(1208—1220)官升總制,督撫江淮兵馬。

南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朝廷定議伐金,戰爭復起,持續三十年,國貧民困,民怨沸騰。到南末理宗元年(1234),因宋蒙聯合擊金,滅金之後,蒙軍勢力崛起,南下攻宋,南宋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外有蒙軍壓境,內有盜賊蜂起,邊民反抗。《族譜》記載:“播之唐朝壩、古磁、仁懷等處蠻夷出擾,爲邊民患,其播之真、順二夫人上疏乞師,時金寇初平,元慮方熾。”南宋王朝爲了穩定政局,平息邊事,決定採取軍事鎮壓。但統兵將領,朝議難定其人,時袁世明正督視江淮兵馬;朝議大夫魏了翁、善丁翁知世明忠勇有爲,向朝廷舉薦,遂下詔命世盟率師平南入蜀。

真、順二夫人“上疏乞師”一事,《族譜》未道其詳,尚無確切考證。真、順二夫人既能代表播州上疏朝廷,且得皇命允准,必非等閒之輩,應系統治播州的土官首領人物,或與朝廷有宗親等特殊關係。真、順二夫人的“上疏乞師”,表明仁懷一帶地方少數民族的反宋起事,聲勢浩大,危及播州,而播州政權無力抵禦,才疏乞朝廷出師平南。又因南宋時期,巴、蜀(今四川省)地區,是南宋王朝的主要統治區域之一,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的地位日益重要。仁陵一帶地處巴國(後稱巴郡,即現在的川東南屬地),一旦有事,影響腹地安危,故南宋王朝迫不及待,從江淮遣師遠征仁懷。

《廳志》所說“播州之唐朝壩、古磁、仁懷”等地,也就是袁世明平南征戰的地帶,古今地名不一,隸屬前後不同,有必要略述這一地帶的建制沿革,再敘“平南之役”的經過。

《廳志》所指仁懷等地,在漢代屬符縣(今四川省合江縣)地域,到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符縣改爲合江縣,隸屬瀘州郡(後改瀘川,今四川省瀘川市》。在宋朝建立後的一百四十九年問,這一帶地方屬西川路(後改梓州路)瀘州合江縣,那時尚無仁懷這個名稱。到北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爲了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在瀘川的所轄地區建立了滋、純、詳、珍等州。其中滋州(即古磁)主要是苗族聚居之地(仍屬合江縣範圍)。滋州下領仁懷、承流二縣,滋州和承流縣治所,設在今之習水縣土城鎮(即古磁);仁懷縣治所,設在今赤水市復興鎮。州屬西川梓州路(路治所在今四川三臺縣》。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仁懷”之名。這個磁州僅建立丁十二年,到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便已撤除,把滋州和承流縣治所,改建爲武都城(即後來的古磁,今之土城鎮);仁懷縣改建爲仁懷堡,承流縣併入仁懷堡,治所仍在今赤水市復興鎮。仁懷堡轄區較廣,包括赤水、習水、仁懷三市縣範圍。在西北鄰近瀘州、合江、水寧(今四川敘水縣)、藺州(今四川古藺縣),在南端毗連播州(今遵義市附近)。改設仁懷堡五年後,即轉入南宋時期,仁懷堡所屬領域,隸屬西川潼州府路瀘州合江縣。

到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袁世明平南兵入仁懷堡,仁懷堡已歷時114年之久,仁懷堡是否未改其名,境域有無重大變化?經查閱幾種有關史料,均無變動記載。到了元朝,纔將“仁懷堡改爲仁懷長官司和古磁長官司”,證明南宋末年仍叫仁懷堡。理宗時袁世明率師平南入蜀,征討之地,應是仁懷堡所轄範圍,即今之赤水、習水、仁懷三市縣地區內。仁懷堡屬西川,故袁世明平南謂之“入蜀”。

至於袁世明平南人蜀之時,仁懷堡是隸屬播州還是瀘州,史料不詳,其說不一,一說仁懷堡隸屬瀘州,因爲到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35),纔在今赤水市復興場設立仁懷長官司,今習水縣土城設立古磁長官司,隸屬播州軍民安撫司,隸屬湖廣行省,才改屬播州。另一說仁懷堡隸屬播州。因爲南宋時,仁懷堡劃歸夔州路播州管轄。但未說明在南末何時劃歸播州管轄,按播州初建於唐,後廢,在北宋大觀時復置,隸屬西川,治所播州(今貴州省桐梓縣西南),北端與仁懷堡接壤,說明播州都屬西川之地,故袁世明平南之地,應是“人蜀”。

袁世明奉詔平南,率師從江淮出發,浩浩蕩蕩沿江西上,進入夔州(今四川奉節縣),經過渝川(今四川重慶市),抵達潼州路府瀘州,取道白錦堡、磨子頭。開苦竹溪大路(苦竹溪爲今四川合江縣九支鎮,在赤水市城河對面五里地),於理宗端平二年(1235)“正月師至”仁懷堡邊境。當時仁懷堡境內苗族各部情況無史料查考,據《洪袁傳》(系明、清時編寫流傳的袁世明平南的說唱詞)所說,反抗南宋的首領爲“曹王”,苗部中心區在“古城”(即古磁,今土城):“東皇”(今習水縣城)、“唐朝壩”(今習水縣同民鎮),“古城”爲“曹五”駐所。

袁軍在苦竹溪經過休整之後,命令前部先鋒強渡赤水河,與苗族守城之軍接戰。由於袁軍武器精良,官兵驍勇,老百姓積極支持木筏等渡河工具,經過幾次激戰,苗部守軍寡下敵眾,棄地而逃,向復興場方向敗退,一舉收復了留元壩(今赤水市城)。戰爭向南推進,在復興場又與苗部守軍交鋒,經過數日激戰,前部先鋒又佔領了復興場。此時袁軍數萬人馬,已全渡赤水河,駐紮在留元壩和復興場。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向南推進,逼進丙灘,翻越川風坳大山,向猿猴場進軍;一路向東推進,翻七裏坎,攻克旺隆、葫蘆堖,向猿猴場進軍。兩路兵馬,勢如破竹,經過多日行軍作戰,掃清了苗部十餘個據點,兩軍於陛詔匯合,大戰猿猴場。猿猴場乃古城苗部中心的外圍,守軍較強,經過幾天幾夜激戰,雙方均有傷亡,苗部傷亡較重,最後袁軍集中兵力,進兵圍殲,才攻佔了猿猴場。袁軍又經過休整,採取正面進攻,經過多次戰役,均告失利,久攻不下,傷亡很大。袁軍派人向朝廷求助援兵,朝廷立即派袁世明之妹夫和袁世明之妹袁於英,帶領萬餘救兵,日夜兼程,奔赴仁懷堡。在援兵未到之前,袁軍在古磁多次失利之後,遣人密探,混入古磁苗部中心,刺探軍情,然後研究戰略戰術,兵分三路,一路從米糧大路正面進攻;一路從猿猴渡河,沿河而上,到達古磁對岸;一路翻越猿猴大山,直抵埃山,逼近崖角、水獅,對古磁形成三面合圍之勢。再加上援兵已至,增強了戰鬥力,經過數日後的圍攻,苗王抵擋不住,在膏朝壩苗部增援之後,殺出一條血路,搶渡赤水河,大部份向唐朝壩敗退,一部份向東皇場方向敗退,袁軍收復了苗部中心古磁,“曹王”敗兵,與唐朝壩苗軍合而爲一,準備反攻再戰。袁軍則乘勝追擊,渡過赤水河,從魚溪直抵三角塘,與苗部接火開戰,形成拉鋸之勢。苗軍傷亡過大,終因寡不敵眾,節節敗退,最後丟棄唐朝壩,率領殘部向藺州、永寧方向撤去,袁軍直追至太平渡方休。

袁軍收復唐朝壩之後,回師古磁,準備向苗部又一中心據點東皇場進軍。一路由於古磁的'一支主力部隊,從水師、崖角、挖蕨坡向東皇場進軍;另一支從寒鵬坳、青槓坡、木桷崖向東皇場進軍;另一路是命令駐守旺隆、萌蘆堖兩地袁地,翻二郎壩,渡官渡河,開往飛龍嶺、天龍池、七星谷(今赤水市官渡鎮長嵌溝一帶),向東皇場進發。主帥袁世明就被圍困在七星谷中,袁軍傷亡慘重,袁世明被苗軍箭傷,在這危急關頭,袁子英夫婦,帶領援軍前來血戰七星谷,擊退苗軍的包圍,救出了袁世明。袁軍繼續向東推進,兩路軍馬逼近東皇場,在九龍山(今習水縣東皇鎮附近),展開了一場大血戰,經過九天九夜的強攻固守,袁子英夫婦雙雙戰死在九龍山,被苗軍毀屍,但苗部也潰不成軍,大部被袁殲滅,一部份投降,少部份外逃出境。時爲是端平二年五月,“平南奏凱”,戰事結束。

這次平南戰役的戰場,主要在今之赤水市和習水縣,也涉及仁懷縣境內和今四川之古藺、敘永、合江三縣與赤水、習水、仁懷的接壤地區,南北縱橫超過一百多公里,戰事持續了五個多月,顯見平南戰事之艱鉅。

袁世明平南,“五月奏凱”,南宋朝廷爲了謀求邊地的長治久安,詔命“留世明鎮其土”。七月袁世明因箭傷復發,卒於古磁,終年六十四歲。理宗嘉熙元年(1237),葬於羅漢寺(今習水縣城關鎮沙壩村),墓碑前題“宋故大統領”,墓碑後記:“故考氏姓袁,諱世明,仕於本州佩統領之職,壽命六旬有四,不幸逝於端平二年乙未,葬於丁酉年秋季月二十四日,厝於南陽箕一丙崗丙穴,水入艮出。”並建有祠堂。

袁世明歿後,他一家親屬和所部將士俱留鎮守土,定居仁懷堡,下復返回江西原籍,子孫後代世居其地。

袁世明弟兄九人,他居長。二弟袁壽,字世德,國學生。隨兄平南,死後葬於世明墓前對山。三弟袁康,字世慶,郡庠生,死後葬於龍柯山。四弟袁守,字世威,南宋寧宗嘉泰進士,官樞密院。五弟袁祿,字世欽,南宋寧宗開禧時舉賢良方正,官大理寺少卿。六弟袁鎮,字世奇,官都察院都事。七弟袁侯,字世昌,邑庠生,業居黃州(今湖北黃崗縣》。八弟袁崇,字世天,隨兄入蜀平南,理宗嘉熙二年(1238)奉調出徵雲南交趾神農山,戰死疆場。九弟袁達,字世珍,歲貢上,官通政司參議。袁世明還有一妹袁子英,文武雙全,精通武藝,與夫同領援兵,救兄於重圍之中,雙雙戰死。

袁世明有三房妻室,郭氏、郭氏無出,鄭氏生四子:貴、賢、威、猛,均隨父南征,累建戰功。袁猛凝重善謀,受到南宋西川安撫處置使佘玠的器重。理宗寶佑六年(1258),蒙古軍將領紐鄰攻取資州(今四川省資陽市)、簡州(今四川省簡陽縣)。時袁猛已受封御前雄威中軍總制,奉調提兵前往抵禦,於是年冬月五日戰死疆場。其兄袁貴、袁賢、袁威三人,均於是役與袁猛一起爲國捐軀。據《族譜》裁,袁猛墓碑前題:“宋故大統領正將”。墓碑後記:“帥師之命,提軍剿殄韃虜,歿後恭於四月二十四日謹立。”(墓地不詳》。世明有四子,獨袁貴有後。

袁氏子孫後代,留鎮守土,世襲仁懷、古磁一帶土官,在元、明時期,均有軍事活動和重大戰役,現擇要紀述數事:

南宋末年,蒙古軍南下,大規模分路攻蜀,瀘洲合江軍民在合江縣北六十里的神臂山(原焦灘鄉,濱臨長江的老瀘村)築城防守,堅持約四十年,直到南宋滅亡。袁貴之子袁忠《世明之孫》,曾奉調神臂山抗蒙作戰,戰守多功。南宋端宗景炎元年(二一七六年),朝授御前節義將軍,死後葬於古磁。

袁忠之子袁垠、袁隆均有軍功,元世祖至二十九年(1292),均承襲節義將軍之職,鎮守仁懷、古磁(這時已分仁懷堡爲仁懷長官司和古磁長官司,屬播州)。袁垠乏嗣,袁隆之子袁縉祖、袁縉鑑弟兄,於元順帝元統二年(1234),俱襲先爵,以迄明朝。

元末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明玉珍據川蜀稱帝,國號“夏”,兵及仁懷、佔磁,袁紹祖(字崇簡),一度投“夏”。明玉珍死後,其子明升繼任,於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降順明朝。明太祖以袁紹祖曾投降明王珍,貶去袁紹祖、袁紹鑑弟兄的將軍爵位。明洪武五年(1372),改授袁縉祖、袁紹鑑爲守邊長官。紹祖分鎮古磁、儒溪(今習水縣土城鎮對岸儒維);紹鑑分鎮仁懷(今赤水市),均屬播州宣慰司所轄,隸屬四川。這是袁世明從第五代起分成兩個支系,即古磁世系與仁懷世系,後代子孫均相繼承襲守邊長宮職,分鎮仁懷、古磁、唐朝壩等地。

至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1598),播州宣慰使揚應龍舉兵反抗明朝,次年,明朝廷命李化龍總督川湖貴軍務,領兵征討。李先赴成都,再栘重慶,徵調二十餘萬兵工,分蜀、黔、楚八路會師重慶,誓師討伐。各路兵馬分別從綦江、烏江、合江入黔,合圍播州。總兵吳廣分兩路進兵,一路由古藺太平渡進兵,一路由吳廣親率軍旅自合江進赤水河,兩路會師二郎壩(一說在今赤水境內,一說在今習水境內)。

仁懷、古磁土官頭目袁鍪,袁切、袁初、袁年(年父袁升反對楊應龍,遭楊殺害)等人(均系袁世明十四代孫),率先投誠明軍,擁護明軍討楊,帶領袁起龍(袁切之子),袁見龍(袁初之子)子侄輩,隨吳廣一路引軍征戰,進巖門路,破水牛塘,直搗楊應龍老營海龍囤(今婁山關以南地方),擒戰招降多功。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平楊事息,袁切授守備襲千戶,管儒溪囤;袁年受鎮撫,管下赤水囤;袁鍪授百戶,管上赤水囤,袁切授守備襲千戶,管土城囤。袁起龍、袁見龍均授千戶之職。後袁起龍爲儒溪歸化堡指揮。袁見龍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任都統,奉調東北抵禦外侮,大戰渾河(今遼寧省內)陣亡。

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1601)改士歸流,結束土司制度。播州分建平越軍民府和遵義軍民府,前者屬貴州(在明代纔有貴州省一級建制),後者屬四川。遵義軍民府領一州四縣,即真安州和綏陽、遵義、桐梓、仁懷四縣。仁懷縣治所在今赤水市城,其轄區包括明代仁懷、古磁兩個長官司,也相當於南宋仁懷堡的屬地,即今赤水、習水、仁懷三市縣大部份地區。

到明熹宗不天啓元年(1621),四川藺州(今四川古藺縣)宣撫使奢崇明、奢寅父子據渝州(今四川重慶市)舉兵反明,號稱“大梁”,並與天啓二年(1622)在貴州反明作戰的水西(今貴州黔西一帶)宣慰使安邦彥互相呼應,聲勢浩大。明廷派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督辦四川、湖廣、荊嶽、陝西、漢中各府軍務,調集各路兵馬,配合滇、黔各軍,會剿奢、安,歷時八年,才告平息。

在平定奢、安的歷次戰鬥中,仁懷總旗袁鼎(袁鏊之弟,袁世明十四代孫),官遊擊,襲威遠衛(今赤水風溪河、蟠龍山、大壩山一帶)指揮俞事(時屬四川永寧宣撫司),於明熹宗天啓二年(1622),提兵王竹瓦寨(今習水境內》與奢寅兵相接,血戰三日夜,其兵盡被奢卒擒去,奢寅勸降,袁鼎不屈大罵,被寅分屍而死。鼎子袁惠芳痛父之慘死,於次年從伊伯袁鍪討奢,自請爲先鋒,直搗奢寅故地,掘奢氏祖墳鞭屍泄恨。事平,明廷追贈鼎爲都督僉事、明威將軍,特命於竹瓦寨建忠勇祠,後又命與陳王謨同祠於遵義府忠烈廟,稱“雙忠祠”。其子袁惠芳蔭封將軍。

明熹宗天啓元年(1622),仁懷守備袁鍪奉調遠征東北遼陽廣陸(今遼寧省北鎮縣一帶》諸地,行至河南,值奢寅父子舉兵反明,明朝廷命袁鍪撤回援川。次年五月袁率部返蜀,一鼓收復重慶,提兵至江津,一戰獅頭河,二戰楊滿嘴,三戰合江之官坎,乘勝收復合江、仁懷,袁鍪升授都司。天啓三年(1623),以侄袁惠芬爲先鋒,帶兵進竹瓦寨,取土城、收落紅、克藺州。次年繼續進兵,攻鄢家渡,打倒流水,破龍場壩,佔正頂囤,直搗大方,會合援黔各軍,收復藺州一帶。天啓五年(1625)奉令西征安邦彥,兵進金刀坑、白臘坎(今遵義縣附近)、攻東隴、援黔救滇,戰功匯匯,升授遊擊。明毅宗崇禎元年(1628),奢、安反明失敗,戰事結束,袁鍪授副總兵,隨鍪征戰子侄俱有封贈。侄惠芳蔭封將軍,子正芳爲威遠衛千戶。次子桂芳爲善後遊擊,分守黃沙、明家、烏江等地,築修文、息烽城垣二座,廕襲修文、息烽正千戶。

袁世明平南留鎮守土後,子孫代世襲土官。世明及其後代在各個時期的軍事活動,已略如上述。固屬於爲封建王朝統治者服務,對少數民族施以軍事壓迫。但其中也有抗擊外侮、變亂爲治、保境安民的一面。同時對仁懷、古磁一帶地方民族治、軍事、經濟、文化的開化開拓,亦起到了促進作用。

第一,促動了民族間的交融和合作。在南宋時期,在仁懷和古磁一帶邊區,散居人煙稀少的少數民族,鮮少漢族。平南之後,袁世明親屬和所部官兵,絕大多數是外籍漢族,留鎮守土,定居於此。如王、張、羅、李、陳等大族,其祖先都是隨袁軍平南而定居的贛籍或他籍人士,後來又不斷遷入漢人,漢人日益增多,與少數民族往來日趨密切,相互通婚,民族交融,對民族文化,提高人口素質等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平南之地,屬南宋王朝荒蕪邊區,南宋王朝的政治主張,難以實施。平南之後,列入南宋王朝治理區域,其政治主張在此實施,也爲元、明、清王朝治理鋪平了道路。

第三、在平南之前,這一帶都是土著少數民族的勢力範圍,軍事十分落後,亦軍亦民,武器不良。平南之後,實行了囤兵墾地,建立了常備軍隊,修築碉堡,生產糧食,儲糧備戰,使民食無虞,保境安民。前述隨軍征討楊應龍的袁切,由古磁千戶所遷唐朝壩,世襲儒溪長官司,曾在古磁的五雲山修建了一座有名的“金子囤”,其碑記雲:“安不忘危,治不忘亂一”;“立關隘以爲禦侮,儲糧箱以爲民食”。把經濟、軍事建設推進了一大步,誥封懷遠將軍。

第四,在平南之前,這一帶地方的少數民族,都是刀耕併火種,遊獵爲生。平南之後,由於袁氏所部官兵,多爲豫章人,來自江淮,熱習耕種、養殖、織造及建築釀造等百工技術,賴以傳習較爲先進的農業耕作技術和手工技藝,廣泛向民間推廣。由於人口逐步增加,經濟逐步發展,修路、修橋發展交通,建設城鎮發展市場,經濟發展日益興旺,貿易繁榮,百業俱興。

第五,平南之前,這一帶是未開化的邊區,文化十分落後,是一個文盲充斥之地。平南之後,由於袁氏所部軍官和部份士兵,受過文化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爲了傳播和發展文化知識,在許多地方建立了孔子的儒學學堂,爲後來搞科學、辦學堂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自明萬曆改土歸流,袁氏後裔逐漸失去世襲土官,進入清朝就少有武事軍功,多從科舉取功名。清雍正六年(1728年),遵義府及所屬仁懷等縣,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自此以後,仁懷隸屬貴州,以後袁氏子孫直稱呼袁世明爲“入黔始祖”,其來有自,與平南入蜀並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