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閱讀訓練題精選

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閱讀訓練題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這些年,在一些文藝作品中存在“戾氣”橫行的情況,值得社會關注。這種“戾氣”主要表現有三——

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閱讀訓練題精選

一是表現爲一種“怨氣”,將諸多抱怨加以發泄,把個人的一切不幸和困擾都變成對他人和社會的怨氣,一股子幽怨,一肚皮牢騷;二是表現爲一股“火氣”,對於社會問題和現實挑戰不是深入探究,用文藝的方式加以思考和表現,而是宣泄火氣,表現怒氣,渲染對立而非理解,鼓勵對抗而非溝通,醉心於“放炮”,沉溺於“出氣”和“過癮”,而無心尋求解決;三是表現爲一種“貧氣”,用油腔滑調、聲嘶力竭的謾罵和嘲笑來表達一種消極的情緒和虛無的態度,犬儒虛無的態度和對於現實的哈哈鏡般的理解,使得文藝作品流於類似手機短信和段子的水準。

“怨氣”“火氣”和“貧氣”造成了一種“戾氣”蔓延的文化心態。這樣的文藝作品一旦流行,會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也會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緒產生不良的影響。戾氣之作的出現往往來源於對某種社會情緒的“迎合”,也來源於作者對社會發展走向認知和理解的片面化。

這種片面化的認知,一方面是對急劇發展變化中的中國社會所暴露的一些問題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觀的理解。另一方面則是中等收入羣體和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諸多新的現實困擾。

它們的好處是看到了一些社會問題,但通過宣泄“戾氣”將其簡單化、表面化和極端化,讓社會問題變成了文藝作品唯一的表現。這樣的表現既簡單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會問題,又極端化了社會情緒。

實際上,僅僅宣泄情緒、渲染“戾氣”的文藝作品,其品格歷來是不高的。晚清的譴責小說,就是類似這種“戾氣”的文化,被魯迅先生評爲“辭氣浮露,筆無藏鋒,過甚其詞,以合時人嗜好”。而當時出現的“文明戲”也由於這種狀態在流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消失了。這樣的作品並不折射現實,而是扭曲現實,不是讓人看到出路,而是讓人或情緒躁動或消極犬儒,並不能促進現實的改革,也無助於社會的轉型,只能加劇社會的焦慮與矛盾,把人生的問題變成消費品。這樣的作品喧囂一時,但如過眼煙雲,很快就會被遺忘。

感情是文藝創作的基礎,但情緒的泛濫和宣泄並非文藝的正道。放任情緒的過度展現,往往會流於濫情和矯情,失掉了文藝的動人力量。濫情就會偏執,讓情緒支配了自己的整個創作,放任放縱放肆,失掉了文藝的真實的力量。而矯情會虛假地迎合公衆的情緒和社會的熱點,變成“無情裝有情”“作者無真情”。今天大家所警覺的所謂“裝”,其實正是這種宣泄情緒的表現,看起來氣勢壓人,其實既缺節制,也少深度,情緒氾濫矯揉造作的同時也沒有藝術的平衡和真實的感受。“戾氣”不是創作的正道,也無法給文藝帶來真實的生機。

真正有價值的.文藝作品,無論是大衆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會的獨到角度,不迴避問題和矛盾,又有較深入的思考和對於社羣的認同,促進人們“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有人性表現的力度和對於時代脈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現力和理性的思考力。超越“戾氣”,讓文藝更多地與真實的社會對話,纔是我們需要的。

(摘編自張頤武《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

1.下列關於“文藝作品的‘戾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藝作品中的“戾氣”主要表現爲“怨氣”“火氣”和“貧氣”。

B.文藝作品中的“戾氣”源於作者對社會發展走向認知和理解的片面化。

C.文藝作品中的“戾氣”往往是對某種社會負面情緒的“迎合”與渲染。

D.文藝作品中的“戾氣”是公衆情緒的宣泄,是社會問題的客觀表現。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情緒的泛濫和宣泄,導致濫情和矯情,失掉了文藝的動人的與真實的力量。

B.情緒氾濫矯揉造作,既缺節制,也少深度,缺失藝術的平衡和真實的感受。

C.宣泄情緒、渲染“戾氣”,扭曲了社會現實,簡

單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會問題。

D.作品放任情緒過度展現,刻意迎合公衆的情緒與社會熱點,追求反映社會的獨到角度。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戾氣”蔓延的文藝作品會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緒產生消極影響。

B.晚清的譴責小說,是類似“戾氣”的文化,被魯迅批評,這類作品很快就會被遺忘。

C.文藝作品中的“怨氣”表現爲對於社會問題或現實矛盾的挑戰與對抗。

D.宣泄“戾氣”的文藝作品讓社會問題成爲它唯一的表現,極端化社會情緒。

閱讀答案

1. 答案:D解析:表述不準確,“戾氣”不是社會問題的客觀表現,而往往是作者濫情、矯情的表現。

2.答案:D解析:“追求反映社會的獨到角度”這一表述不當,其不屬於文藝作品“戾氣”的內容。

3. 答案:C 解析:“表現爲對於社會問題或現實矛盾的挑戰與對抗”這一表述不恰切,原文是說“將諸多抱怨加以發泄,把個人的一切不幸和困擾都變成對他人和社會的怨氣”。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