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文學概論基礎》名詞解釋的知識點

《文學概論基礎》名詞解釋的知識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1、符號矩陣:是一種由四個符號學要素組成的顯示人物行動意義的矩形圖式。這是格雷馬斯提出的一種研究行動邏輯的模式。

《文學概論基礎》名詞解釋的知識點

2、隱含的作者:當現實生活中的作者進入作品中的敘述活動時,便進入了一種與日常現實生活有所不同的特殊精神狀態,這種狀態常被稱爲作者的“第二自我”,也就是在作品整體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識,這就是隱含的作者。

3、隱在敘述者:是指讀者在敘事文本中難以發現敘述者聲音的情形。“隱在敘述者”並不是不存在敘述者,“隱在”的敘述者實際上是隱藏在了人物背後,默默地支配着人物,使他們說出敘述者需要敘述的東西。

4、隱含的接受者:敘述者講述故事是一種語言交流行爲,敘述者在敘述時心目中存在着潛在的接受者。這種由敘述者所設定的,隱含在敘述動作中的接受者就是隱含的接受者。

5、抒情原則:在抒情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作者傳情達意,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總是遵循着一定的抒情原則。作者在抒發情感、創作抒情作品的過程中,在處理情感與理性、情感與現實、情感與語言等關係的問題上,有意無意間所遵循的原則,稱爲抒情原則。

6、符號矩陣:是一種由四個符號學要素組成的顯示人物行動意義的矩形圖式。這是格雷馬斯提出的一種研究行動邏輯的模式。

7、隱含的作者:當現實生活中的作者進入作品中的敘述活動時,便進入了一種與日常現實生活有所不同的特殊精神狀態,這種狀態常被稱爲作者的“第二自我”,也就是在作品整體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識,這就是隱含的作者。

8、隱在敘述者:是指讀者在敘事文本中難以發現敘述者聲音的情形。“隱在敘述者”並不是不存在敘述者,“隱在”的敘述者實際上是隱藏在了人物背後,默默地支配着人物,使他們說出敘述者需要敘述的東西。

9、隱含的接受者:敘述者講述故事是一種語言交流行爲,敘述者在敘述時心目中存在着潛在的接受者。這種由敘述者所設定的,隱含在敘述動作中的接受者就是隱含的接受者。

10、抒情原則:在抒情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作者傳情達意,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總是遵循着一定的抒情原則。作者在抒發情感、創作抒情作品的過程中,在處理情感與理性、情感與現實、情感與語言等關係的問題上,有意無意間所遵循的原則,稱爲抒情原則。

11、抒情策略:在創作作品時,作者總是在語法或修辭上採取某種方法和手段以達到抒情的目的並強化抒情的效果,這樣的方法和手段謂之抒情策略。

12、抒情的語法策略:是指從語言的結構方式(包括詞語的構成和變化、詞組和句子的組織)這一角度強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成熟、傑出的抒情作家都深諳此道。比如,詩人有所謂的“詩家語”,它指的是與通常語言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詩家語常常打破既有的語言規範,追求某種特殊的語言效果。

13、抒情的修辭策略:是指運用各種修辭方式強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從文學史和修辭史的角度看,抒情的修辭策略有許多,意象、隱喻、典故、悖論是其中較爲重要的四種。

14、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爲、語言行爲和文化行爲。

15、典故:是一種歷史化的隱喻,是在神話或歷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當下事件、情狀或環境的心理行爲、語言行爲和文化行爲。

16、抒情小品文:是一種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在中國,“小品”一詞最早出現於《世說新語》,意爲篇幅短小之文;西方的小品文起源於法國的蒙田,英國的培根緊隨其後。西方抒情小品文具有這樣的特點:第一,它注重描寫個人的經歷、境遇,抒發個人的情感、情緒;第二,它具有坦蕩開闊的心胸和閒適懇切的調格。

17、抒情作品:專門用來抒情達意,它是與敘事作品相對而言的另一類文學作品;具體地說,抒情作品指的是簡要地表現、傳達作者以情感爲核心的內在心性的文學作品。

18、韻律:抒情作品中由字音的有序結合和變化而造成的和諧音調,謂之“韻律”。在西方,韻律是一個統稱,它可以分爲韻與律兩個方面。把同一個音或類似的音予以有規則的反覆排列,稱爲韻。按照某種規律使語音的長短、高低、強弱予以重複變化,稱爲律。

19、悖論:是指那種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實質上千真萬確的語句,即所謂“似非而是”的語句。

20、文學風格:指作家的創作個性在文學作品的有機整體和言語結構中所顯示出來的、能引起讀者持久的審美享受的藝術獨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