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高中語文《史記》教學實踐與思考

高中語文《史記》教學實踐與思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20XX 年4月教育部頒佈了《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爲新課標) ,關於選修課,新課標設計了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和文化論著研讀,建議從五個系列的選修課程中任意選修課程模塊進行教學。南京師大附中是在全國率先實施選修課的學校之一。我校20XX 級學生在高一就已進入蘇教版語文新課改實驗區,至20XX年1 月已完成高中必修課程五個模塊和選修課程《史記》 選讀模塊的教學。本文就我校《史記》選修課程的教學作了一些粗淺的探索與思考,現不揣譾陋,以求方家指正。

高中語文《史記》教學實踐與思考

一、課程目標

通過《史記》的解讀,使學生增強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自覺性與責任感,領悟古代文化的思想與藝術魅力,瞭解《史記》的創造精神和藝術成就,理解《史記》對我國史學和文學的深遠影響,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養成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善於探究的良好的治學習慣。

二、教材整合

我們選用的是蘇教版選修教材《<史記>選讀》,該教材分8 個專題,節選文章20 篇。由於這一選修模塊的教學只有10周時間,因此我們又精選了其中《太史公自序》《高祖本紀》《 項羽本紀》《 李將軍列傳》《 孔子世家》《 屈原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滑稽列傳》《 刺客列傳》《 魏公子列傳》《 淮陰侯列傳》等進行課堂選講。有些專題,文本可以相互打通來教學,如《高祖本紀》與《項羽本紀》關係密切,故放在一起進行研讀。教科書中其餘篇目讓學生課餘自讀。

三、教學方法

新課標指出:選修課特別需要注意尋求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高中語文選修課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既不能好高騖遠,照搬大學課程的方法,又不能將選修課上成必修課。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足夠的活動空間。下面列舉我們開設《史記》選修課主要採用的方法:

1 .講授式教學法。如《 太史公自序》 等文史知識複雜,可由教師講授。《滑稽列傳》《刺客列傳》等可由學習小組共同設計教案,選出最佳教案,由學生小組一人或幾人協作講授。

2 .探究式教學法。教師積極構建開放的語文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有關研究資料、網站、書籍等,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探究,提出疑難問題,通過對話、探究,達成共識。也可提供相應的研究話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 .開設專家講座。充分利用南京高校師資強大的優勢,邀請《史記》研究專家開設講座,開闊學生視野,激發閱讀興趣。

4 .通過音像資料,賞析《史記》 中的影視片斷。如讓學生欣賞《霸王別姬》 《英雄》 等,比較改編後的劇本與《史記》原文的異同,品評其優劣。

5 .組織辯論會。如學習《太史公自序》《屈原列傳》及《報任安書》就生與死話題展開辯論,學習《淮陰侯列傳》就韓信是真謀反,還是被誣陷設正方、反方展開論辯,等等。

6 .舉辦話劇節,讓學生將《史記》中的一些精彩的片斷改編成話劇,並進行表演。正如史記專家韓兆琦所說:《史記》中有些作品的藝術性極高,對後代小說、戲劇的發展影響很大,對這些作品的文學成就就應該深刻體會。如讓學生表演鴻門宴、易水送別、高祖還鄉等經典片斷,提高學生的鑑賞力,增強書面和口語表達力,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7 .舉辦成果展示欄,可將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與論文在校園內及時展示。營造研讀、探究《史記》的'濃烈氛圍,讓學生有閱讀、探究的成就感。

考慮到語文學習和文言文學習的特點,教學中還要讓學生充分朗讀,以增強文言語感,提高文言文閱讀的能力。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體驗、感受,重視主動積極地參與,確立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其探究的慾望和思維火花的迸發。例如: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蘇教版《史記》選讀教材課文《滑稽列傳》 第91 頁身貧鄙者餘財中貧當是貪的訛誤(遍檢各種版本的《 史記》均作貪不作貧字),筆者給以充分肯定。對《史記》中的標點、註釋等學生敢於提出疑問,教者應積極鼓勵。如學生對《項羽本紀》中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的標點提出異議,認爲去後可加逗號。在教《李將軍列傳》時對文本中居無何,匈奴人殺遼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爲右北平太守這句話有疑問,認爲這時右北平太守不一下子就有兩個了嗎?由於教者在備課時就瞭解這一版本問題,遂引用了韓兆琦先生的考證觀點:瓏川資言《會注考證》中認爲韓將軍徙右北平下有一死字,今脫,《史記· 韓長孺列傳》 中有佐證:徙安國益東,屯右北平 將屯又爲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罷歸,乃益東徙屯,意忽忽不樂。數日,病,嘔血死。令學生信服。教師上課前就要將文本讀透,揣摩、探討一些問題,參閱有關《史記》研究論文論著,高屋建瓴,教學活動才能揮灑自如。當然,這些探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辨、歸納能力,引發探究,而不是奢求學生在某個問題上有所突破。

四、評價方式

高中選修課在內容上和教學方式上有較大的變化,需要採用包括筆試之外的多種評價形式。我們設計選修模塊的學分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書面的試題測試、論文的寫作(佔60%),一是過程性評價(佔40%),即採用量化評價與質化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最終成績通過學生的語言文字及實踐活動反映出來。例如過程性評價的主要構成有:出勤、完成作業、課堂表現、閱讀隨筆、問題探究、小組活動等。評價過程可分別由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完成。學生互評由本組學習小組初評後(分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再讓其他學習小組複評。最後由教師將各項測評綜合彙總,反饋給學生。

五、存在的問題

通過近10 周《 <史記>選讀》 的教學,開拓了學生歷史視野,領略了史傳文字的魅力,提高了文言閱讀的能力,但我們在教學這門選修課的教學中仍存有一些問題。

問題一:如何處理好高考語文的衝擊。由於受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學生和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怕選修課的實施會影響教學秩序和升學率,一些教師也逼迫將選修課上成必修課,帶着鐐銬跳舞。這樣必然會影響到新課程標準的全面貫徹和執行,從長遠的眼光來看也不利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不利於學生個體的自我發展。

問題二:如何構建合理的教與學的評價體系。選修模塊的書面測試試卷大多照搬了現行高考試卷的模式,因爲誰也不知道三年後的高考試卷是什麼樣的,可是沒有別的參照,只好參照現行的高考試卷。測試如何體現選修課程的選擇性和開放性,以倡導個性化的理解、體驗和運用,給學生留下比較大的探索空間,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問題三: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是選修課程開設的基礎,新課程的實施可以推動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發展。學校、教研機構及教育主管部門應該考慮爲高中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會和條件,使教師與新教材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