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釣魚的啓示》的案例及反思

語文《釣魚的啓示》的案例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薩特曾說過這麼一句話,“閱讀就是自由的夢”。也許這句話太詩意,但可以肯定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感悟,一種體驗。同時,《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同時,學習需要有信心、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實施《釣魚的啓示》這一課文的過程中,我始終以“平等中的首席”這一角色與學生對話,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在本篇文章的教學中,始終做到以讀貫穿全文,“讀”佔鰲頭,有整體把握之讀,有品詞析句,玩味推敲之讀,更有體情識趣,多元感悟之讀,在讀的同時,兼顧教師評價的重要作用,及時、多層次、多角度地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下面就擷取教學中的幾個片斷以供留存與分析:

語文《釣魚的啓示》的案例及反思

【片斷一:自由讀課文後】

師:誰願意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什麼內容?

生:正當湯姆想違反規定,把大鱸魚拖上岸的時候,爸爸斬釘截鐵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從爸爸的語氣中聽出一點挽回的餘地也沒有了,只好把魚放掉。

師:你的記性真好,老師都沒有你記得這麼多。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正當湯姆高興地把大鱸魚釣上來的時候,爸爸堅決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只好無可奈何地把魚放掉了。

師:無可奈何這個詞用得好。

生:湯姆釣到魚,心裏樂開花的時候,爸爸語重心長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只好把魚放回了大海。

師:同學們,這三句話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一句話是起因,第二句話是經過,第三句話是結果。我們讀完一篇課文,必須想想文章的主要內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說主要內容的時候要說清楚文章的起因、經過、結果。

(初讀課文,是淺層意義的閱讀,但又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要想讓學生走進文本,須先使學生走近文本,觸摸文本,讓學生對文本有初步的感受和體驗,拋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的釣線,釣出的是學生潛心閱讀,主動積極思考的“大魚”,這樣的設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引導學生對交流的內容進行總結,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又明確了學習的目標。)

【片斷二:全班同學放聲讀“我”放魚的片斷】

指名一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他讀得正確流利。看一下,湯姆和爸爸在什麼時候釣魚?

生:晚上。

師:你再來讀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這兩個詞特別注意一下,要把夜幕初垂,明月東昇,湯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種浪漫的情調讀出來。

(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得很有感情,大有進步。)

師:你讀得真好,老師要獎勵你,獎勵你什麼呢?獎勵你再讀一小節。

(生笑逐言開地讀第二小節。)

師:看得出你是釣魚的新手,誰再來讀這一節。

(又一生讀,有明顯進步。)

師:現在你是釣魚能手,什麼是漣漪?

生:魚餌拋下水面時,盪出的一圈圈波紋。

(衆驚歎。)

師:有一句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魚翁之意不在魚,這叫情趣,重在欣賞美景。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聽得出你是釣魚高手?

(又一生讀,讀得更好了。)

師:你是釣魚高手,還不是釣魚專家,不僅要看到銀色的漣漪,而且要讀到心裏有漣漪。

(又一生讀,讀得更好。)

師:你讀的時候心裏一定有漣漪,纔會讀得這麼好。心裏有漣漪看不見,那叫情感的漣漪。誰還能有漣漪地往下讀?

你讀着讀着,我心裏也有漣漪了。

(生讀第三小節。)

另一生讀第四小節。

師:聽了你的朗讀,讓人覺得魚很大,但還不夠大,不是最大的。誰再來讀。

(又請了兩個學生讀,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哇”這個詞。學生的朗讀各不相同,有的短促,有的往上揚,但老師都肯定了學生的讀法。)

師:“哇”有不同的讀法,只要把魚的大讀出來就可以了。好,就這樣自由地讀一到四小節。

學生積極地朗讀課文一到四小節。

(通過賽讀,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熱情。)

【片斷三】

師:上一節課我們研究了湯姆是怎樣釣魚,這一節我們重點研究湯姆是怎樣放魚的。我請一個同學讀讀課文6至12小節,其他同學要注意描寫湯姆、神態、動作的句子。例如,你們看這句話: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你能看出湯姆的心情嗎?

生:很驚訝。

生:欣喜若狂。

師:你們看到湯姆的心裏了,真了不起。

(一生開始讀課文,讀到爸爸話的時候,語氣沒有力量。)

師:這是一個溫柔的爸爸。

(衆笑)

(溫和含蓄的批評蘊含在幽默的語言中,學生一聽,忍俊不禁,活躍了課堂氣氛,並使學生在笑聲中糾正學習的錯誤。)

師:你能再讀一次嗎?

(生在老師的啓發下,把爸爸的話讀得很斬釘截鐵。讀到“爲什麼?”湯姆很不情願地嚷起來。這句話時,師插話。)

師:這是第一次寫湯姆的心情。想一想,此刻,湯姆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讀到“慢吞吞”時,師打斷。)

師:這是寫湯姆的什麼?

(動作。)

(生讀到“湯姆嘆了口氣時,不自覺地加了一個“哎”。師插話)

師:你爲什麼哎?

生:我覺得自己就是湯姆,很難過、很傷心。

生:我還補充一點,湯姆覺得很可惜。

生:如果我是湯姆,我當時肯定很恨爸爸。

生:我覺得湯姆萬念俱灰。

(“萬念俱灰”這個詞用得別具一格,衆驚歎。)

師:看來大家的體驗是各不相同,很豐富,下面我們就分角色把這幾個小節讀一遍。

生分角色讀,感情投入。

【反思】

讀是理解語言文字的手段。古人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現代教學實踐也表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使學生從語言文字的閱讀中受到感染,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眼、口、耳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語文教學中一定要以讀爲本,使學生在讀中感悟。

在本堂課中,我非常重視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讀、流暢地讀繼而到入情入境地讀。我是怎樣做好這一點的呢?

一、從讀入手,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閱讀教學的基點,也是閱讀教學的中國。閱讀課文,首先應讓學生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一開始,我並沒有採用談話激趣法導入課文,也沒有從情境設置導入新課,而是走來就直奔“讀”的重點。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展開自主閱讀,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牽出了文章的主脈。

二、抓重點詞,感悟情境

語言文字是進行朗讀訓練的憑藉,是思想感情的載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文章的重點語句,讓學生品讀,使學生領會到語言文字的美妙,體會到作者的感受,從而使他們對語言文字產生興趣,萌發朗讀的情感。所以,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的程度,提出相應的不同層次的朗讀要求,不能讓讀停留在同一層次,也不能提出過高的要求,要由淺及深,逐步提高。

三、以“趣”促讀,趣中感悟

如果把課文中的文字比作一爐煤球,朗讀則是讓煤球燃燒起來,放出能量。這是在說,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靠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去體會。而且,由於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長時間的單一訓練會使他們過於疲勞,而且會使他們產生厭煩情緒。所以,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讀,有自由輕聲朗讀、分角色讀、導讀、領讀、表演讀、創設不同的朗讀氣氛,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這樣,讀的形式多樣,讀的效果各異,不僅能給學生新鮮感,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而且能巧妙地把學生帶到現實的語言環境中去。使學生在讀中悟意、入境、動心,真正使課文中的語言“其言皆若出於吾口,其意皆若出於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