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白首同歸的詩詞典故

白首同歸的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典源出處《世說新語·仇隟(xi)》:“孫秀既恨石崇不與綠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禮。後秀爲中書令,嶽省內見之,因喚曰:‘孫令,憶疇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嶽於是始知必不免。後收石崇、歐陽堅石,同日收嶽。石先送市,亦不相知。潘後至,石謂潘曰:‘安仁,卿亦復爾耶?’潘曰:‘可謂“白首同所歸”。’潘金谷集詩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乃 成其讖。” 《晉書 ·潘岳傳》亦載。

白首同歸的詩詞典故

釋義用法晉潘岳與石崇同日被孫秀殺害,兩人在刑場相遇,潘岳誦以先前贈石崇的詩句:“白首同所歸”。後用此典表示同時而死。

用典形式

【同石友】 清·錢謙益:“並命何當同石友,呼囚誰與報章妻。”

【不待白首】 宋·陳與義:“楊劉相傾建中亂,不待白首今同歸。”

【白首同歸】 宋·黃庭堅:“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歸。”明· 高啓:“猶憐白首同歸者,夜半遊魂楓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