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出色的老師》的語文教學反思

《出色的老師》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本堂課上完,得到劉藝華、楊華老師的高度評價,她們認爲這樣的教學方法和師生和諧的關係值得讚揚。

《出色的老師》的語文教學反思

我自己覺得,這都得益於去年湖南省閱讀教學比武中湖南一師的陳靜老師所上的《搭石》一課。陳老師採用這種“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方法進行第一課時的教學,讓我深受啓發。以前我也有過此種想法,在李東老師上《滿山的燈籠火把》時提出了這個建議,因爲當時條件不成熟,夭折了。聽了陳靜老師的課後,我深受啓發,寒假裏又找出了王崧舟老師上的《二泉映月》仔細琢磨,正好第二單元要求掌握的詞語較多,特別是成語多。如何讓學生在學會詞語之中,紮實有效的學懂課文內容,我想了很久。最後決定在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學習中採用這種方法教學。《商鞅南門立木》《狄仁傑公正護法》上完後,我還是沒找到最佳感覺。於是我仔細鑽研了教材和教參,站在我班學生的閱讀水平上,讀上三五遍後,思考:我能讀懂什麼,我讀不懂什麼?哪些詞語的意思理解有困難,課文的哪些語句的含義需要在教師的指引下才能理解,通過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引領學生逐漸走進文本,感悟語言,領悟主旨。如此這般,眼前豁然開朗,我決定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中的關鍵詞,“牽一髮動全身”,主要想緊緊圍繞文本,依託文本來實施教學,引導學生用“初次的眼光”透過這些詞語,閱讀、觀賞、感受、思考,潛心的觸摸文字、走入文本,形成對話,產生共鳴。

  一、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閱讀要求學生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本堂課教學,爲了到達這一要求,體現第一課時的特點,在學生初讀課文,回憶學法後,我將本課的重點詞語按本文的故事情節分成三組。第一組:起因,抓“揣測、傷心、魂魄”;第二組:經過,抓“拾金不昧樂極生悲抽屜極其困惑”;第三組:結果,抓“憤憤不平和藹可親翻然醒悟”。分組先學生字詞,再通過咀嚼、推敲、揣摩、比較,把生字詞放到句子中,然後放到段落中去理解。體現字詞學習的層次性。反過來,讀篇,抓重點段,讀段,抓重點句,讀句,抓重點詞,通過“刪、改、換、添”和聯想、感悟、體驗等方法,隨文相機理解詞語。

例如學習“樂極生悲”這個詞,先引導學生從上文找到“樂極”的句子:“我高興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朗讀品味,體會“喜極而泣”情景。“悲”又從何出生?通過對6——8自然段的反覆誦讀,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也找了“我”悲的根源,並順勢理解了另一個成語“至理名言”的意思。整堂課“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教法樸實、訓練紮實。

  二、讀中感悟,形成能力

閱讀教學當以讀爲主。崔巒先生說過:“課堂上一定要讀書,要充分地讀。整段、整篇地讀,用各種方式讀。沒有琅琅書聲的.閱讀課,沒有每個學生充分閱讀的閱讀課,可以一票否決,不會是高質量的閱讀課。”讀既是促進學生感悟內化的途徑,又是學生感悟外化表達的載體。離開了“誦讀感悟”就學不好語言,學不好語文。因爲,漢語之美主要體現在音節的輕重緩急,音調的抑揚頓挫,音律的婉轉飛揚上。

雖然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但多樣的“讀”也讓學生更好地親近了文本,感悟了語言。例如:除了課堂常見的指名讀,還有爲了瞭解課文大意,畫出生字詞的思考默讀,體會“我”驚喜與激動的心情的分角色品味讀、改句式讀,感悟“我”從“樂極”到“生悲”情緒跌宕的師生聲情並茂的合作讀,爲理解“憤憤不平”而進行的聯繫上下文快速瀏覽讀,聽完老人一番真誠的話,“我”翻然醒悟後的齊讀等等,學生在讀中

,悟中讀,讀着,想着,比較着,玩味着,體悟着,情感因子被點燃,他們逐漸走進文本,走進角色,與人物共鳴,與作者交心,發自內心的讚歎:“那位黑人學生可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師!”在學生的情感愈見濃郁時,我拋出一個問題:翻然悔悟後的“我”,還會是憤憤不平嗎?還會認爲黑大哥不仗義嗎?他會怎麼想?學生的情感一觸即發,學生的語言自然是真情的流露。使課堂教學對語言文字的品味落到實處,有助於學生形成閱讀敏感和閱讀能力。

  三、強化思維,落實目標

課堂上,學生的讀如果沒有任務的驅動、缺少層次的推進,只是讀夠了次數,讀足了時間,這種讀是無意義的,是被動的,猶如“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如果學生的讀書有思維參與,讀書就會具有持久的動力。當然,爲了落實目標,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的“首席”角色是不能丟的,在學生個性解讀時要鼓勵,在學生認識膚淺時要引領,在學生矛盾困惑時要點撥。

例如:在理解了“‘我’爲什麼要常常揣測倫捷在幹什麼”後,聯繫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讀,體會作者丟失了手表傷心的原因。學生開始只是說,手錶是朋友送的,代表了他們的友情,所以作者傷心。我及時引導學生讀後面的句子:“因爲丟失的不僅僅是手錶,也不僅僅是時間。”那是什麼?並提出討論話題:從作者的心理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內心深處怎樣的情感?於是,學生帶着問題再回讀第二自然段,發現除了“珍惜友情“外,在作者內心深處,這塊手錶是他“獨在異鄉爲異客”孤獨時的慰藉,,因此他非常喜愛它!再次的朗讀,學生的感情變得豐滿了。

又如:在理解了“仗義”這個詞,學生並沒有讀出後面的感嘆語氣後,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我’看來,黑大哥怎樣做纔算仗義?”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紛紛發表意見:可以把“我”叫到一邊,悄悄的告訴“我”,讓“我”去補過;可以先幫“我”撕下廣告,再來教育“我”……總之,不要告發“我”!再讓學生細讀第8自然段,他們發現,這樣的高額處罰和黑大哥這樣的處事方式,都讓“我”不能接受,心裏極度憤懣!於是,學生讀得聲情並茂,相信他們的感受會更深刻。

再如:學生在知曉“我”“翻然醒悟”的原因後,爲了引領學生的思維朝縱深發展,我臨場質疑:奇怪了,剛纔“我”還是氣鼓鼓的,怎麼老人的一番話就讓“我”偃旗息鼓了呢?這個問題讓他們始料不及,學生一時怔住了。於是,他們需要再深入研讀文本,馬上有學生髮現了第11自然段中被忽略的信息:老人和藹可親,我覺得她像我的奶奶一樣親,所以滿腹委屈的“我”才能聽得進她的話。

這樣不斷的點撥,引領着學生思考,進行讀書的指導和提升,有層次,有梯度,就能夠把學生的認識不斷引向深入,把學生的感悟不斷引向深入。讓學生讀的過程猶如登山一樣,“轉過一座峯,繞過一道嶺,眼前又是一座峯”,讀的過程能夠充滿探索,充滿期望,似乎前面有無限風光在招手,從而杜絕那種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的尷尬。這樣,學生在讀書中才會有新體驗,纔會有新發現,只有在這樣的讀書中學生才能喜歡讀書,樂於品味,學會讀書,才能保持讀書的持久動力。

當然,課堂中的失誤也不少。例如:剛開課時,朗讀指導有些生硬,沒有讓學生讀充分;因爲總想體現教學的完整性,背時間包袱,在理解第三組詞時,處理得過於匆忙,以至於忘了讀含有這三個詞語的句子,最後一個自然段草草收場,從後面學生的作業反饋來看,這個自然段出的問題不少;再就是板書設計不簡練,第二天我無意中看到了肖時勇老師的板書,令我受益匪淺,平時要多向年輕老師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