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計劃 >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模板合集10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模板合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以使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模板合集10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但是,孩子們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上課時忙着各說各的,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裏,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着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生與學習夥伴對話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啓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爲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啓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爲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本班共有29人,男生16人,女生13人。相當部分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如:李聯慧、謝尚麗、楊倩倩等;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裏,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如:張啓林、單豪豪同學等。看來,教學的着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基本結構

小學語文四(下)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啓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例、詞語盤點和語文園地四大部分。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爲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第三單元和第六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此外,還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

三、教材的主要特點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的編排方式仍然是按專題分組編寫。專題內容新穎、豐富,內涵深刻,富有人文氣息,同時也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特點。

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要求,本冊在編寫中加強了整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②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③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着力點。本冊教材繼續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安排在"大自然的啓示"專題中,要求觀察大自然現象或蒐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從中的發現或得到的啓發;也可以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明。一個安排在"田園生活"專題中,瞭解鄉村景物和人們的生活。

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着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佈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瞭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作爲中年級的最後一冊,本冊仍然採用第一人稱"我"的語言敘述方式,繼續強調自主學習意識。同時,爲了體現文本交流,精讀課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現,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質疑問難能力。泡泡的內容大致有: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的;引導想象的;體會文章結構特點的;引導課外閱讀的等等。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精神,語文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本冊課後繼續安排"資料袋",在課文背景或相關知識上,增加了深度和廣度。語文園地的"寬帶網"安排在一、四組,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祖國五嶽和五大淡水湖的資料以及瞭解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災難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蹟,拓展知識面。"展示臺"安排在第三、六單元,作爲綜合活動的組成部分,交流認識大自然和感受農村生活的活動成果。"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詩名句、諺語、成語等,"趣味語文"中的《說"信"》《趣聯巧對》,"成語故事"中的《鵬程萬里》《手不釋卷》,集中安排以古代傳統文化爲主的內容,在趣味閱讀、輕鬆記背中,積累語言,感受中華文化的優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國的民間故事。這些都爲豐富學習、拓展學習開闢了資源空間。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閱讀教學中,着重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繼續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六、教材內容與教學建議

(一)識字與寫字

本冊教材共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累計認識2600個字,會寫20xx個字。教師要創造多種途徑和多樣方式,加強已認識漢字的復現鞏固,防止回生。可以採取一些歸類複習的方法,在適當的時候讓學生做一些歸類整理。

由於中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識字方式上可以做進一步的調整。認字可以讓學生自學完成。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準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主動識字,擴大識字量並養成獨立識字的習慣。

在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範寫和指導,要注意提示容易寫錯的筆畫、筆順,特別是那些不容易寫好的字。寫字貴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

(二)閱讀

課文分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精讀是認真仔細地研讀,有時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結合聯想和想象,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精讀不但是充分理解閱讀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於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與精讀不同,略讀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A、精讀課文。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訓練的主要憑藉。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1、加強詞句的理解和積累。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聯繫上下文,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適當安排一些詞句的練習,引導學生接觸各種語言現象,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積累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同時培養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成積累詞句的習慣。

2、重視練習朗讀和默讀。在閱讀教學中,要體現朗讀要求的層次性,朗讀形式的多樣化。教師在指導讀書的過程中,要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要重視範讀的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默讀要在原來基礎上,加快默讀速度的訓練。要求一邊默讀,一邊思考,讀完要交流感受,質疑問難,組織討論。

3、注重培養閱讀能力。一是理解內容,體會感情。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的內容等。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以上閱讀方法。二是領悟表達方法。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領悟遣詞造句的準確;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此外,本冊還要重點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

4、重視引導合作與交流。在進行課文教學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獨特感受,多給學生質疑問難和充分發表見解的機會。可以圍繞體會詞、句的表達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達方法,以及多數同學共同感興趣的其他問題,大家提出的疑惑,展開合作學習。

5、擴展延伸。爲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也爲了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與收穫,教材在擴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適當引導。從具體課文的實際出發,引導課外閱讀、蒐集資料。引向課外進行觀察。安排了讀寫結合的小練筆。引導聯繫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進行思考。

B、略讀課文

略讀課文的教學主要靠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指導略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先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自己認真讀課文。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的或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交流。略讀課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要求。口語交際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特別要在學生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範,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面向全體,訓練到位;交際中,注重

(四)習作

本冊習作在"語文園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爲完整的習作訓練;此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3次小練筆,作爲片斷練習。在習作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興趣培養,倡導自由表達。中年級不受文體束縛,也不受篇章束縛,重在自由表達,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習作在編排上儘量爲學生自主習作提供方便,不規定習作的題目,一般都是提出內容、範圍,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可寫的內容。題目由學生自己擬定。要愛護學生想說想寫、敢說敢寫的熱情、衝動和願望,不要有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習作的畏難情緒。

2、以寫實爲主,兼顧想象作文。本年段習作練習主要是寫學生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在指導時一定要讓學生如實表達,事實是什麼樣的,就寫成什麼樣,不要寫走樣。培養學生能夠再現生活,這是很重要的表達能力。不要瞎編,不要說假話。評價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來面目。同時兼顧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怎麼想就怎麼寫,想象的合理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師在講評時,可以表揚想象合理的,以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重視習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可以創造一些機會,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開展觀察、調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進行習作。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多組織展示和交流,使學生樂於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習作。

4、勤動筆,能修改。逐步引導學生經常動筆,把平時的練筆和習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養成整理習作、保存習作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

(五)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不是標準化的學習,它是個性化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對於綜合性學習的安排,教材不僅提出了活動的內容,還體現了一個根本的指導思想: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儘可能地讓學生自己開展活動。這不僅表現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也表現在學習內容的安排與組織上。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着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教師應放手讓學生確定具體內容,選擇學習夥伴,自己制定活動計劃,並按計劃開展活動;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瞭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要通過不同的方式組織學生展示活動的成果,如,辦小報,辦展覽,交流課外閱讀的書籍。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覺到,語文很有用,體驗成功的快樂。

(六)課外閱讀

推薦閱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及科普讀物,增補一些經典詩文背誦任務。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七、基本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夥伴對話。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啓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爲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啓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着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這是不同於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同時又指導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在語文學科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後,不是指手畫腳的說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爲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3

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爲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本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但是,孩子們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上課時忙着各說各的,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裏,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着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夥伴對話。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啓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爲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啓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着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這是不同於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同時又指導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在語文學科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後,不是指手畫腳的說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爲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校本教研項目:

本年級校本教研的專題是:提升閱讀品味,激發習作興趣。

個人教改探索項目:加強語文實踐,培養創新能力

《課標》中十分強調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加強和提高,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眼、動耳,主動進行聽說讀寫思的基本訓練。尤其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我們要致力於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通過想象擴大語文本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多元感受。

二、學情分析

我們4.3班共有學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問題: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其中優生較多,可後進生也較多,(如姜玉鳳、張堡城、張洪建等)時有不及格的現象發生,這與他們的基礎差、家庭教育懈怠、學習習慣差有着密切的關係。

本學期,仍將寫作、閱讀做爲重點之重,盡心輔導,力求質量爲先,面向全體學生,以訓練促思維,促語文水平的提高,並與各科老師攜手共同提高學生的成績,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啓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啓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四、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範例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重、難點

1.再識字300-500個,會寫字達到150-200個。

2.練字:練鋼筆字,行款整齊,有一定速度;練毛筆字,寫正楷。

3.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練默讀,默讀重在練習速度和理解大意。

5.習瀏覽,練閱讀速度和信息查閱能力

6.習簡單的記實作文、想象作文,學習仿寫。

7.會修改自己的習作,會用標點符號(如冒號、引號)。

8.習作養成整潔、規範的書寫習慣,可開展限時作文及專門書寫速度訓練。

9.簡單的讀書筆記,學會寫內容梗概。

10.書信格式,學會寫書信

11.用普通話交談;學會傾聽、請教,敢於提出自己與衆不同的見解。

12.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13.會轉述,能生動的講述故事。

六、教學措施與方法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爲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4.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班級後進生幫助對象有:姜玉鳳、張堡城、張洪建、隋洪欣等。主要措施有:1、作業面批、有錯及時改正。2、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解難。3、結合學習情況老師抽時間個別輔導,請班級裏的優秀生爲其接對輔導。4、與科任老師、家長經常聯繫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勵爲主,及時表揚。6、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爲習慣。

5.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爲習慣。

(1)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其寫作,強調真情實感的再現,給予寫作技巧的指點,指導參與各種作文比賽。

(2)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讀書、讀好書、讀雜書",培養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3)在指導寫字和朗讀方法,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技巧和書寫水平。六、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12---14課時

第二單元:10---13課時

第三單元:12---14課時

第四單元:12---15課時

第五單元:10---13課時 第六單元:10---14課時

第七單元:12---14課時 第八單元:11---13課時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分類

a類學生

這幾個同學勤學好問,活潑好動,喜歡動腦思考,表現欲較強,對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紮實,成績優秀,他們上課能夠積極動腦思考,敢於創新,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表現特別突出。上課能專心聽講,敢於提出問題,合作意識較強,學習態度比較認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他們不僅自己學習好,而且樂於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起到了小老師的作用,他們的思維敏捷,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

b類學生

這一部分學生智力因素中等,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成績良好,但學習興趣偏差,注意力不持久,參與學習不穩定,成績起伏較大,如果他們能克服缺點,那他們的學習潛力還是比較大的。

c類學生

這幾個學生在學習時處於消極接受,被動理解的狀態,或接受能力差,或反應緩慢,難以融入課堂,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他們不善於觀察、分析、思考問題,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信心與興趣,造成成績偏差,成爲學習困難生。

針對上述情況,本學期應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教育,並抓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分層管理,在做好優生優培和學習困難生轉化的基礎上,抓兩頭帶中間,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從而做到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學改進措施

a類學生:在課堂中要及時閃現他們的獨特的感受。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在寫作上要加強用詞指導,內容的節選及說話寫作的連貫性和條理性。培養各方能力、學會常用工具書。訓練他們能在小組合作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訓練獨立處理事件的能力。加強課外書閱讀,並能寫好較詳細的讀後感

b類學生:加強篇章句段的理解,掌握學習閱讀方法——默讀,養成不懂就問,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在課堂中要及時閃現他們的獨特的感受。在寫作上要加強用詞指導,朗讀指導,日記、小練筆指導。培養各方能力、學會常用工具書。培養他們持之以恆的習慣。增強合作意識,也能起到輔助小組長共同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加強課外書閱讀,並能寫好較具體的讀後感。

c類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寫作業的態度,指導日記、作文以語句通順爲主,多參照作文範例,樹立寫作的信心。紮實抓好他們的基礎知識輔導,加強朗讀指導,培養語感,爲閱讀理解作基礎。培養學習興趣,學會常用工具書。多看一些簡單的課外書,也能簡單的寫一寫讀後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啓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啓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

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

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5

1、思想內涵豐富。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下教材共入選23篇課文,文質兼美,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教材是分7個單元安排的,每個單元都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如第一單元頌春篇,是關於讚美春天、親近自然的;第二單元創新篇,是倡導創新,教給學生創造方法的;第三單元英才篇,是介紹中華民族古代英賢人物,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潔等傳統美德;第四單元愛心篇,是倡導無私奉獻、相互關愛、回報母愛和保護弱小等完美品質的;第五單元動物篇,是關於天人合一,學習動物知識、愛護動物的;第六單元環保篇,是關於保護環境、改造環境、美化環境的;第七單元國魂篇,是關於歌頌領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

入選的這些課文人文內涵豐富,都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精品教材,而這樣的編排,又進一步優化了課文的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個重點訓練項目

蘇教版國標本中年段閱讀教材,除了安排朗讀、背誦、複述課文等常規學習目標外,還安排了四個重點學習項目:一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是學會默讀,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四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那麼,這四個重點學習項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主編張慶、朱家瓏先生提出的編排原則是:“三維整合,統籌安排,因課設練,多次重複,螺旋上升。”

所謂“三維整合”,就是以語文學習爲載體,在語文學習中整合“三維”目標,如上文談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透過朗讀、背誦以及這四個重點項目的學習等來完成。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獲取了語文知識,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潛力,又經歷、探究了語文學習的過程,掌握了語文學習的方法,並提高了學生的認識,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所謂“統籌安排”,就是這四個重點學習項目不是一個單元安排一個知識點,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兩個學年各冊教材之中的。如本冊“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練習,除了幾乎每課都安排了讀寫詞語練習外,還安排了背誦課文7篇,佔本冊課文總數的三分之一。這樣,才能保證小學中年級閱讀吸收、積累這個重點之重點。另外,關於“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的學習,在本冊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課文總數的50以上。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閱讀潛力的提高。

所謂“因課設練”,就是根據課文的特點設計相應的閱讀教材都是文選式的。入選的課文,編排在一個單元中,雖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聯繫,但其語文學習的知識點、技能的訓練點乃至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構成等,其側重點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課文安排的訓練重點均要適合每篇課文的特點。如果一個單元安排的幾篇課文,強行統一安排一個重點訓練項目,要麼可能因練傷文,要麼可能因文傷練。因此,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中年級段的四冊教材均突破了“單元訓練重點”的束縛,因課設練,即每課除了安排朗讀、寫字、讀寫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外,還根據各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了“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默讀思考,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等練習,有些課文,還同時安排多項綜合練習。

所謂“多次重複”,是說一個學習重點不可能透過一兩個單元的學習完成,務必透過多次反覆訓練才能逐步實現內化。這是因爲一個重點學習項目,僅靠兩個單元的突擊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語文學習要靠日積月累,反覆習染才能構成素養。

所謂“螺旋上升”,就是採取循環往復的方式安排學習重點,絕不同一層面上的重複,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這四個學習重點雖然在本學段的四冊教材中反覆出現,但其練習的要求不斷提高,諸如“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默讀,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等,都能明顯地看出其學習的要求梯度。

3、注重向小學高年級閱讀的過渡,着眼於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構成。

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承擔着從第一學段向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的“過渡”任務。而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又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也就是說,就小學階段閱讀教學而言,第二學段是承上啓下的階段;就第二學段閱讀教學而言,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除了肩負“承上”的任務外,更重要的是解決“啓下”的問題。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編排正是體現了這一特點:

(1)注重閱讀潛力的提高。從《語文課程標準》關於“階段目標”閱讀教學要求中,能夠看出朗讀、默讀的技能,閱讀理解、概括等潛力,第三學段較之第二學段有明顯提高。本冊教材爲了解決好“啓下”的問題,在閱讀潛力的要求上既紮紮實實地落實了第二學段相關的目標要求,又適當向第三學段滲透、延伸,注意爲高年級閱讀教學作好鋪墊。主要表此刻:

一是注重理解潛力的提高。如第6課《最佳路徑》:“4.格羅培斯的迪尼斯樂園路徑爲什麼被評爲世界最佳設計它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麼聯繫”第13課《第一次抱母親》:“4.‘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爲什麼很難過聯繫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第24課《黃河的主人》:“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中‘黃河的主人’是誰爲什麼說他是‘黃河的主人’”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資料,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潛力,又教給了學生瞻前顧後、抓住聯繫、整體把握等閱讀方法,有助於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構成。

二是注重概括潛力的提高。如果說閱讀理解是引導學生把書“讀厚”的話,那麼閱讀概括就是引導學生把書“讀薄”。學生能把書“讀厚”,這是十分重要的閱讀潛力;而能把書“讀薄”,也是必備的閱讀潛力之一。因爲閱讀不能把書“讀厚”,就會味同嚼蠟,興趣索然;而不能把書“讀薄”,閱讀就如同一團亂麻,不得要領。閱讀概括往往要比閱讀理解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絕不能因淡化了上個世紀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訓練。而忽視或丟棄這方面的訓練。基於這些認識,本冊關於閱讀概括潛力的訓練作了應有的加強。如第7課《人類的老師》:“4.說說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資料。”第21課《雲雀的心願》:“5.爲什麼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條理地說說,再寫下來。”既引導學生進行概括重點段落的訓練,又訓練了學生把握文章的要點,理清文章的條理,爲高年級的閱讀“瞭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鋪墊。

三是注重自學潛力的提高。如《三顧茅廬》等課後安排的查字典解釋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的訓練;再如《人類的老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等課後安排的蒐集課外資料,加深對課文資料理解的訓練等,都爲高年級“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好處”,“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鋪墊。

(2)注重讀寫結合。閱讀與習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而讀寫結合又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之一。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讀寫結合,是分長、短兩條線來安排的。長線結合是指突破了按單元對應地安排讀寫訓練,以使學生的閱讀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內化過程,力圖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習作的機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線結合是指閱讀課中的小練筆,這種與閱讀對應的片段訓練,用時少,見效快,既是作文教學的補充訓練,又是學生習作的基礎訓練。本冊教材比較頻繁地安排了這項訓練,諸如想象擴寫古詩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課文的句式“寫一處景色”(《三顧茅廬》),觀察生活,寫出自己喜歡的鳥的“樣貌和叫聲”(《鳥語》),依照課文寫一個“齊心合力完成一項任務的場面”(《天鵝的故事》),看課文插圖,寫一段話,“選用課文中的詞語”(《沙漠中的綠洲》)等等。

(3)按主題組織安排閱讀單元。關於本冊單元閱讀教育的主題,上文已經作了具體的介紹,那裏主要強調三點:一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單元主題閱讀學習與“主題單元”教學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說其有聯繫,是指課文單元的安排,都是“以資料分類的”,話題結構凸現了人文精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能夠以“主題”爲中心,整合本單元課文,並適度向課外延伸,引導學生開展“大閱讀”,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潛力。說其有區別,是指在單元的訓練安排中,仍然凸顯着“語文姓語,小語姓小”的理念,努力強化語文學習意識,力戒“泛語文”、“非語文”傾向在閱讀教學中的滋生和氾濫。二是注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構成。我們的單元主題閱讀學習,是以“知識和潛力”爲切入口的,把教學的着眼點放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潛力上。如透過上文“四個重點學習”項目的落實,再加上對應“單元練習”中“處處留心”和“讀讀背背”的學習,使每一個“單元主題閱讀學習”構成了更大的板塊,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語文學習的效果。即學生不但紮紮實實地學到了“知識和潛力”,而且親歷了學習的過程,運用了多種學習方法,同時還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體驗,較好地把語文學習的三維

目標整合到語言文字學習這個載體中。

1、抓好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學習

(1)聯繫上下文是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學生理解課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爲手段的,進行抽象的定義解釋和邏輯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點是以句(文)解詞,以句(文)解句,即讀書時要瞻前顧後,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理解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後聯繫。如對《蘋果裏的五角星》中“循規蹈矩”的理解,能夠先引導學生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找出表示“循規蹈矩”意思的語句。當學生找出“循規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卻未”用過“另一種切法”後,再引導學生讀3、4兩個自然段,具體說說“循規蹈矩”的切法是怎樣切的,爲什麼說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規蹈矩”的這樣把“循規蹈矩”與人的具體行爲做法聯繫起來,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難度,又使這個詞語形象地積累在學生的腦海中。二是歸類組合。詞語歸類,個性是意思相近的詞語歸類,是以詞解詞的最好辦法。不少教師在教學中採用了這種方法,個性是於永正老師教《小稻秧脫險記》給我們帶給了很好的範例。他先引導學生把描述雜草“蠻不講理”、“氣勢洶洶”地搶奪小稻秧養料的詞語找出來,再引導學生透過表演,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收到了十分好的效果。

(2)聯繫生活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基礎。

母語學習離不開生活。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爲基礎,學生只有藉助已有經驗和積累進行閱讀理解,才能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有深切的感受,纔有助於學生對這些詞句的積累和內化。

(3)字、詞典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

對於小學生來說,隨着年級的升高,在閱讀中使用工具書的頻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爲這是自學潛力的重要標誌之一。本冊的課後練習設計,對此予以了應有的重視。如《三顧茅廬》第三題,“先說說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詞語”;《黃河的主人》第四題,“查字典,先解釋帶點的字,再理解詞語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學習。

“把握文章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核心工程,是學生閱讀潛力的綜合體現。學生只有具備了“把握文章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潛力,才能順利地進行高年級的閱讀學習。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潛力呢推薦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抓住聯繫點,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一篇課文是一個緊密聯繫的統一體,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務必從整體入手。過去的繁瑣分析,“牽着學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無助於學生對文章主要資料的整體把握,而且也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影響了學生自學潛力的提高。要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潛力,激發學生自主讀書的用心性,就務必引導學生透過讀書,抓住課文的聯繫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資料,步步深入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抓課題。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從課題入手,透過審題提出問題。透過閱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思路,能夠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抓關鍵詞(句)。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是指概括文章資料,提示文章中心,能統領全文的總起句、總結句或中心句(詞)等。因爲是關鍵詞句,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抓住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閱讀課文,就能夠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抓課後問題。本冊課後問題大體分爲寫字、朗讀和背誦(複述)、詞語積累和運用、閱讀思考和探究、遷移運用和資料蒐集等類型。編者在設計這類問題時,力求爲老師們選取最佳的教學切入口,並能透過這個問題的提示,引領學生潛心會文,深刻地思考,在準確地“把握文章主要資料”的基礎上,深入地探討課文的內涵,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抓住動情點,真切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無情物”。教學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捕捉課文中的動情點,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對話”,真切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課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如《第一次抱母親》中“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就是課文動情點之一。

3、抓好默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

4、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閱讀就是吸收。而小學生閱讀最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積累語言。因此,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也就應是小學中年段閱讀教學的基礎工程之一,務必充分重視。

(1)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要落在實處。“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雖然只是要求讀讀寫寫,但不能只進行抄抄寫寫的機械訓練,更不能擠到課外不管,而就應貫穿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閱讀中體會、吸收;二是在讀寫練習中鞏固、積累;三是在遷移運用中內化、吸收。

(2)養成閱讀摘記的好習慣。“閱讀摘記”是“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學生寫讀書筆記的主要資料之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要教給學生閱讀摘記的方法,又要培養學生閱讀摘記的好習慣。

(3)朗讀背誦仍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除了重視抓好上述的兩種形式的訓練外,朗讀背誦訓練仍是主要渠道。因爲學生透過課文,不但積累了“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而且積累了這些優美詞句所在的優美語境,儲備了一些語言模式和語言圖式,使學生在大腦中構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反應機制,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語感。因此,朗讀背誦訓練仍然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0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 。從整體看,本班學生學習水平較爲平均,多數中等生,優等生與後進生人數差不多。其中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有一定的語文素養,發展也比較全面。而大多後進生都是因爲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

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一些關注與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他們學習方法,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斷進步。另外,在閱讀、習作和修改病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問題。學生在閱讀短文上理解有一定難度,大多數學生很難獨立將短文看明白,需要老師的督促指導。語言的概括能力還要加強訓練。習作方面,學生普遍存在很大的困難,記流水帳的情況偏多,在用詞用句,表達情感上仍有待加強。而修改病句方面在本學期會融合在習作教學中進行重點訓練。本學期的重點仍然是增大學生的閱讀量以及好詞佳句的積累是,而重中之重仍然是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繼續按照話題單元編寫,共有八個話題,依次是“成長之歌”、“爲人之道”、“學習之法”、“英雄讚歌”、“神奇世界”、“中國文化”、“人與自然”、“智慧故事”。每個話題爲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由閱讀、古詩誦讀、語文樂園三大部分構成。

(1)話題是單元的靈魂(每個單元側重一個話題,全冊共八個話題)。

(2)閱讀是單元的主體(每個單元由三篇課文組成,全冊二十四篇課文)。

(3)詩詞誦讀是單元的拓展(每個單元安排一首古詩,全冊共八篇)。

語文樂園是單元的綜合實踐(每單元一次語文樂園,分別由五個板塊組成“我來試試”、“探究與發現”、“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其中“綜合性學習”分別安排在語文樂園二、四、六、八之中)。

本冊教材要求會認159個字,多音字15個。要求學會222個字。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均不注音,在生字欄和查字表中注音。語文樂園中不認識的字隨文注音。

2、主要特色:

(1)從課程目標上看,體現了階段性和銜接性。

①階段性。

從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等內容在編排上,體現了第二學段的課程目標要求。教材僅對課文中的生字有注音,強調讓學生自學完成識字,教師應着力指導學生識字、記字方法,培養學生查字典主動識字習慣。口語交際則注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生動具體講述,並用語言打動他人。從每篇課文後的練習設計不難看出,本冊閱讀更注重學生自己閱讀感受,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積累優美詞語,精彩句段。新—課—標 —第—一—網

②銜接性。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思想內涵更豐富深刻,課文表達形式較第一學段更加靈活。如第二單元《給家鄉孩子的信》、《萬年牢》、《巨人的花園》三篇課文從不同側面用不同表達方式展現了積極的人生意義和價值,讓學生懂得怎樣關愛他人,怎樣做人。第六單元則是通過《看戲》、《吆喝》、《中國結》三篇課文,讓學生領略中國文化的多姿多彩及無限魅力,明白“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

同時,本冊教材還拓寬了文體,在以前教材中的古詩、童話、寓言、傳說、說明文、記敘文基礎上編入了小說、書信、現代詩歌等體裁的課文,豐富了文體,滲透篇的表達意識,逐步向第三學段過渡。

總的來說,本冊教材從課文思想內涵上、表達方式上以及聽、說、讀、寫訓練目標編排上體現了課程目標對第二學段要求,同時也向第三學段教學目標過渡,體現教材的銜接性。

(2)從教材編排的內容和形式來看,突出了整合性和實用性。

①突出三維目標的整合。

本冊教材比前幾冊教材更注重單元內容的整合,古詩誦讀、語文樂園的編排也基本圍繞單元話題構成一個整體。如第三單元安排了三篇課文《寓言兩則》、《熟能生巧》、《莫泊桑拜師》,用古今中外生動的故事向我們提示一個道理,學習之法是勤奮踏實、刻苦實踐。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理解感悟課文內容,在重點揣摩品味語言中領悟寫法,將明白道理、總結學法、積累和運用語言有機結合,達到三維目標的整合。另外,教材在本單元還編排了積累詞語、有關正確學習態度和方法的名言、成語故事、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語文樂園學習等等,更突出了單元的整合體。

②突出了教與學的實用性,利教、利學。

A、凸顯語文學習的重點,將導思、導學和導練貫穿於每個單元的始終。

B、課後練習緊扣文體,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和學習表達的結合上學有所得。

三、教學目標。

(一)識字寫字教學。

1、區別口語與書面語的讀音。

2、區別前、後鼻音,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3、認識四種書體特點。

4、掌握222個生字,會認159個生字。

(二)閱讀教學。

1、訓練朗讀初步學會默讀,提高閱讀效果。

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學會質疑。

閱讀效率:能在有限時間內解決問題。

2、理解詞句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感受詞句的感情色彩。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體會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關鍵詞句意思,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如中心詞句,含義深刻的詞句,運用擬人、比喻、排比句形式表達的句子)。比較引述句和轉述句的表達形式。

3、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接任新班,爲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級的教育教學任務,以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素質爲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爲主線,從日常行爲到學習習慣;從學習成績到身體素質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和提高。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計學生33名,其中男同學15人,女同學18人。本班存在一定的問題:紀律性很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會認真聽講,不敢大聲回答問題;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等等。在成績方面,班集學生成績普遍較差;尖子生鳳毛麟角;語文朗讀水平低,讀書不通順,不正確,沒有感情;作文寫作能力較差;思維不靈活。

三、大綱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xx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5、有條件的地方,可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三、具體措施

(一)不斷學習,開拓視野,爲課堂教改開流導航。

本學期我們語文備課組將繼續圍繞《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進行專題研究;爲使老師們能更好的學習、實踐新課程理念,我們將開展新課程理論下的課堂教學標準討論、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論文和案例評比,以多種方式來學習新課程,把握新課程。

(二)落實課程標準,開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學實效。

1、這學期,我們將繼續觀看一些特級教師的課堂實錄,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研討。我們還將針對現行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研討。

2、上好校級公開課。這學期,我們將繼續進行課堂教學的研究,每一位老師至少上一節校級公開課,獲市級以上稱號的骨幹教師進行展示課,希望通過這些課堂教學的研討,使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在原有的基礎有個整體的提高。

3、進行教科研討。我們將利用教研組的時間,進行語文骨幹教師專題講座,對教育雜誌上的一些熱們文章進行討論。課題的研究貫穿於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大家將繼續圍繞課題蒐集資料,結合教學工作展開研究,做到定期交流,階段小結。

四、圍繞常規工作,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1、備課:每個老師做到預案的設計、上課前的審讀修改、上課後的教後反思、最後的整理完善。每篇課文都要有教案修改和反思。

2、上課:努力提高教學藝術,做到: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淡化繁瑣的講解分析,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媒體,利用網上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時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另外,教師要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習內外的聯繫,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渠道,增加語文實踐機會,提高學習效率。

3、作業:作業設計要“精”,對語文作業要精選,注重練習的有效性。要分層練習,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體現“輕負荷,高質量”的教學思想,批改要“細”,要規範、及時,注重糾錯及情況反饋。作業的格式各備課組要統一。

4、輔導:因材施教,善於捕捉學生閃光點,熱情鼓勵,補差提優,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展。

5、考覈:平時考覈與定期考覈相結合,知識能力考覈與情感、習慣的考覈相結合,及時總結,重視情況分析及反饋。

6、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與交流工作,如:試卷、教案、學生優秀作文等。

總之,在新的學期,我們四年級語文備課組將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中心,以推進新課程爲動力,以科研課題研究爲抓手展開工作。我們將迎着新課程不斷推進的東風,沿着我們既定的目標,勇敢攀登,再創教學改革新輝煌。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目標,以積極、穩步、有效地實施深化新課程改革爲主線,以教學爲中心,務實創新,落實規範,提高效率,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爲打造“優質均衡和諧教育”而努力。

二、學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學生性格開朗,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參加各項活動。在語文學習方面,本班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優秀生平時樂於表達,善於交流,知識掌握牢固,個別孩子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思維活躍,部分後進生上課好動,課後拖欠作業,學習質量不高。考慮到四年級是小學階段非常關鍵的一個學年,本學期仍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與興趣的培養,加強硬筆書法的練習,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啓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啓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四、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爲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要重視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作者對話、與學習夥伴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啓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3、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因此,新課程下的語文學習尤其要重視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生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爲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4、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5、開展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主要措施:

1、作業面批、有錯及時改正。

2、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板演。

3、結合學習情況老師抽時間個別輔導,請班級裏的優秀生爲其接對輔導。

4、與科任老師、家長經常聯繫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勵爲主,及時表揚。

6、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爲習慣。

優秀生要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其寫作,強調真情實感的再現,給予寫作技巧的指點,指導參與各種作文比賽;要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養他們對語文的熱愛,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重點指導寫字和朗讀,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做到“三個一”,養成大聲朗讀的好習慣。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9

一、教材介紹

1、思想內涵豐富。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下教材共入選23篇課文,文質兼美,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教材是分7個單元安排的,每個單元都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如第一單元頌春篇,是關於讚美春天、親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單元創新篇,是倡導創新,教給學生創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單元英才篇,是介紹中華民族古代英賢人物,教育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潔等傳統美德;第四單元愛心篇,是倡導無私奉獻、相互關愛、回報母愛和保護弱小等美好品質的教育;第五單元動物篇,是關於天人合一,學習動物知識、愛護動物的教育;第六單元環保篇,是關於保護環境、改造環境、美化環境的教育;第七單元國魂篇,是關於歌頌領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選的這些課文人文內涵豐富,都是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這樣的編排,又進一步優化了課文的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個重點訓練項目

蘇教版國標本中年段閱讀教材,除了安排朗讀、背誦、複述課文等常規學習目標外,還安排了四個重點學習項目:一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是學會默讀,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四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那麼,這四個重點學習項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主編張慶、朱家瓏先生提出的編排原則是:“三維整合,統籌安排,因課設練,多次重複,螺旋上升。”

所謂“三維整合”,就是以語文學習爲載體,在語文學習中整合“三維”目標,如上文談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通過朗讀、背誦以及這四個重點項目的學習等來完成,而不是把語文學習搞成“三張皮”。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獲取了語文知識,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能力,又經歷、探究了語文學習的過程,掌握了語文學習的方法,並提高了學生的認識,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所謂“統籌安排”,就是這四個重點學習項目不是一個單元安排一個知識點,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兩個學年各冊教材之中的。如本冊“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練習,除了幾乎每課都安排了讀寫詞語練習外,還安排了背誦課文7篇,佔本冊課文總數的三分之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學中年級閱讀吸收、積累這個重點之重點。另外,關於“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的學習,在本冊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課文總數的50%以上。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所謂“因課設練”,就是根據課文的特點設計相應的閱讀教材都是文選式的。入選的課文,編排在一個單元中,雖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聯繫,但其語文學習的知識點、技能的訓練點乃至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和形成等,其側重點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課文安排的訓練重點均要適合每篇課文的特點。如果一個單元安排的幾篇課文,強行統一安排一個重點訓練項目,要麼可能因練傷文,要麼可能因文傷練。因此,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中年級段的四冊教材均突破了“單元訓練重點”的束縛,因課設練,即每課除了安排朗讀、寫字、讀寫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外,還根據各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了“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默讀思考,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等練習,有些課文,還同時安排多項綜合練習。

所謂“多次重複”,是說一個學習重點不可能通過一兩個單元的學習完成,必須通過多次反覆訓練才能逐步實現內化。這是因爲一個重點學習項目,僅靠兩個單元的突擊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語文學習要靠日積月累,反覆習染才能形成素養。

所謂“螺旋上升”,就是採取循環往復的方式安排學習重點,絕不同一層面上的重複,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這四個學習重點雖然在本學段的四冊教材中反覆出現,但其練習的要求不斷提高,諸如“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默讀,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等,都能明顯地看出其學習的要求梯度。

3、注重向小學高年級閱讀的過渡,着眼於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

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承擔着從第一學段向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的“過渡”任務。而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又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也就是說,就小學階段閱讀教學而言,第二學段是承上啓下的階段;就第二學段閱讀教學而言,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除了肩負“承上”的任務外,更重要的是解決“啓下”的問題。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編排正是體現了這一特點:

(1)注重閱讀能力的提高。從《語文課程標準》關於“階段目標”閱讀教學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讀、默讀的技能,閱讀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學段較之第二學段有明顯提高。本冊教材爲了解決好“啓下”的問題,在閱讀能力的要求上既紮紮實實地落實了第二學段相關的目標要求,又適當向第三學段滲透、延伸,注意爲高年級閱讀教學作好鋪墊。主要表現在: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課《最佳路徑》:“4.格羅培斯的迪尼斯樂園路徑爲什麼被評爲世界最佳設計?它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麼聯繫?”第13課《第一次抱母親》:“4.‘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爲什麼很難過?聯繫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第24課《黃河的主人》:“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中‘黃河的主人’是誰?爲什麼說他是‘黃河的主人’?”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教給了學生瞻前顧後、抓住聯繫、整體把握等閱讀方法,有助於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二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如果說閱讀理解是引導學生把書“讀厚”的話,那麼閱讀概括就是引導學生把書“讀薄”。學生能把書“讀厚”,這是十分重要的閱讀能力;而能把書“讀薄”,也是必備的閱讀能力之一。因爲閱讀不能把書“讀厚”,就會味同嚼蠟,興趣索然;而不能把書“讀薄”,閱讀就如同一團亂麻,不得要領。閱讀概括往往要比閱讀理解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絕不能因淡化了上個世紀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訓練。而忽視或丟棄這方面的訓練。基於這些認識,本冊關於閱讀概括能力的訓練作了應有的加強。如第7課《人類的老師》:“4.說說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第21課《雲雀的心願》:“5.爲什麼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條理地說說,再寫下來。”既引導學生進行概括重點段落的訓練,又訓練了學生把握文章的要點,理清文章的條理,爲高年級的閱讀“瞭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鋪墊。三是注重自學能力的提高。如《三顧茅廬》等課後安排的查字典解釋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的訓練;再如《人類的老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等課後安排的蒐集課外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的訓練等,都爲高年級“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鋪墊。

(2)注重讀寫結合。閱讀與習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而讀寫結合又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之一。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讀寫結合,是分長、短兩條線來安排的。長線結合是指突破了按單元對應地安排讀寫訓練,以使學生的閱讀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內化過程,力圖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習作的機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線結合是指閱讀課中的小練筆,這種與閱讀對應的片段訓練,用時少,見效快,既是作文教學的補充訓練,又是學生習作的基礎訓練。本冊教材比較頻繁地安排了這項訓練,諸如想象擴寫古詩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課文的句式“寫一處景色”(《三顧茅廬》),觀察生活,寫出自己喜歡的鳥的“樣子和叫聲”(《鳥語》),依照課文寫一個“齊心合力完成一項任務的場面”(《天鵝的故事》),看課文插圖,寫一段話,“選用課文中的詞語” (《沙漠中的綠洲》)等等。

(3)按主題組織安排閱讀單元。關於本冊單元閱讀教育的主題,上文已經作了具體的介紹,這裏主要強調三點:一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單元主題閱讀學習與“主題單元”教學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說其有聯繫,是指課文單元的安排,都是“以內容分類的”,話題結構凸現了人文精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以“主題”爲中心,整合本單元課文,並適度向課外延伸,引導學生開展“大閱讀”,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說其有區別,是指在單元的訓練安排中,仍然凸顯着“語文姓語,小語姓小”的理念,努力強化語文學習意識,力戒“泛語文”、“非語文”傾向在閱讀教學中的滋生和氾濫。二是注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我們的單元主題閱讀學習,是以“知識和能力”爲切入口的,把教學的着眼點放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上。如通過上文“四個重點學習”項目的落實,再加上對應“單元練習”中“處處留心”和“讀讀背背”的學習,使每一個“單元主題閱讀學習”形成了更大的板塊,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語文學習的效果。即學生不但紮紮實實地學到了“知識和能力”,而且親歷了學習的過程,運用了多種學習方法,同時還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體驗,較好地把語文學習的三維目標整合到語言文字學習這個載體中。

二、教學建議

1、抓好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學習

(1)聯繫上下文是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學生理解課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爲手段的,進行抽象的定義解釋和邏輯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點是以句(文)解詞,以句(文)解句,即讀書時要瞻前顧後,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理解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後聯繫。如對《蘋果裏的五角星》中“循規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導學生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找出表示“循規蹈矩”意思的語句。當學生找出“循規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卻未”用過“另一種切法”後,再引導學生讀3、4兩個自然段,具體說說“循規蹈矩”的切法是怎麼切的,爲什麼說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規蹈矩”的?這樣把“循規蹈矩”與人的具體行爲做法聯繫起來,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難度,又使這個詞語形象地積累在學生的腦海中。二是歸類組合。詞語歸類,特別是意思相近的詞語歸類,是以詞解詞的最好辦法。不少教師在教學中採用了這種方法,特別是於永正老師教《小稻秧脫險記》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他先引導學生把描寫雜草“蠻不講理”、“氣勢洶洶”地搶奪小稻秧養料的詞語找出來,再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聯繫生活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基礎。母語學習離不開生活。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爲基礎,學生只有藉助已有經驗和積累進行閱讀理解,才能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有深切的感受,纔有助於學生對這些詞句的積累和內化。

(3)字、詞典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對於小學生來說,隨着年級的升高,在閱讀中使用工具書的頻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爲這是自學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本冊的課後練習設計,對此予以了應有的重視。如《三顧茅廬》第三題,“先說說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詞語”;《黃河的主人》第四題,“查字典,先解釋帶點的字,再理解詞語的意思”等。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學習。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核心工程,是

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只有具備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順利地進行高年級的閱讀學習。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抓住聯繫點,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一篇課文是一個緊密聯繫的統一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必須從整體入手。過去的繁瑣分析,“牽着學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無助於學生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整體把握,而且也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影響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激發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就必須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抓住課文的聯繫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步步深入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抓課題。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從課題入手,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思路,可以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抓關鍵詞(句)。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是指概括文章內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統領全文的總起句、總結句或中心句(詞)等。因爲是關鍵詞句,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抓住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閱讀課文,就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此計劃來自小-學教-學-設-計-網-

抓課後問題。本冊課後問題大體分爲寫字、朗讀和背誦(複述)、詞語積累和運用、閱讀思考和探究、遷移運用和資料蒐集等類型。編者在設計這類問題時,力求爲老師們選擇最佳的教學切入口,並能通過這個問題的提示,引領學生潛心會文,深刻地思考,在準確地“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地探討課文的內涵,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抓住動情點,真切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無情物”。教學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捕捉課文中的動情點,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對話”,真切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課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如《第一次抱母親》中“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就是課文動情點之一。

3、抓好默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

4、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閱讀就是吸收。而小學生閱讀最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積累語言。因此,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也應該是小學中年段閱讀教學的基礎工程之一,必須充分重視。

(1)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要落在實處。“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雖然只是要求讀讀寫寫,但不能只進行抄抄寫寫的機械訓練,更不能擠到課外不管,而應該貫穿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閱讀中體會、吸收;二是在讀寫練習中鞏固、積累;三是在遷移運用中內化、吸收。

(2)養成閱讀摘記的好習慣。“閱讀摘記”是“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學生寫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要教給學生閱讀摘記的方法,又要培養學生閱讀摘記的好習慣。

(3)朗讀背誦仍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除了重視抓好上述的兩種形式的訓練外,朗讀背誦訓練仍是主要渠道。因爲學生通過課文,不但積累了“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而且積累了這些優美詞句所在的優美語境,儲備了一些語言模式和語言圖式,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反應機制,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語感。因此,朗讀背誦訓練仍然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人,男生人,女生人。學生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其中優生教多,可後進生也較多,這與他們的基礎差、學習習慣差有着密切的關係,本學期將更加註重後進生的輔導。

本學期,仍將寫作、閱讀做爲重點之重,盡心輔導,力求質量爲先,面向全體學生,以訓練促思維,促語文水平的提高,並與其他科任老師攜手共同提高學生的各課成績,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教材簡析

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裏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爲了便於複習檢測,每組課文後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另外,教材後附有兩個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

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200個,以供複習總結之用。

三、教學目標

1、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2、會讀寫400個左右的詞語,並懂得意思,能口頭表達或書面應用。

3、繼續練習寫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運用毛筆臨貼,養成認真臨貼的習慣。

4、初步養成有禮貌地認真地聽人講話的習慣,能邊聽邊思考,聽出別人說話中表達不當的地方。

5、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理解長句子的意思,

在閱讀時學會常用的讀書記號,能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和抓住重點段分段,說出段落大意,能詳細複述課文,認識省略號,初步讀懂說明書,並按說明書操作。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6、初步學會有順序地重點觀察圖畫和周圍的事物,能有條不紊、比較清楚地記敘參觀活動,初步會寫簡單的狀物和寫人的文章,語句通順連貫。初步學寫通知書,會使用書名號。掌握常用的幾種刪改換補的修改符號,能修改明顯錯誤的句子。

四、教學措施

1、課堂教學要圍繞目標設計訓練過程,逐步提高要求。

2、以課標理念指導教學,突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點。

3、力求質量爲先,面向全體學生,以訓練促思維,促語文水平的提高,充分保證學生的自主、自學時間。

4、強化作文訓練,盡心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