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人教版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12篇)

人教版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12篇)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1

這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羣“小畫家”在雪地裏“畫畫”的事,課文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縱觀楊穎潔老師這堂課有如下特點:

一、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

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課堂中楊老師很重視這一點,採用個別認讀、開小火車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生字教學很紮實。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此,在教學中楊老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中依次跳出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腳印,十分逼真生動,小雞的腳印象竹葉,小鴨的腳印象楓葉,小狗的腳印象梅花,小馬的腳印象月牙,學生一下就全能領會了,而且興趣盎然!是啊!孩子的世界是個童話般純淨的世界,只要能在他們童話般的世界裏摩擦出智慧的光芒,誰就是成功的教育者。在這一點上楊老師做得很成功。

三、存在的一點遺憾。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爲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爲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景”,“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在這堂課中楊老師過於側重生字教學,花在課文朗讀上的時間少了點。

每堂課的設計意圖總是完美的,但在實際的上課中,總有許多的遺憾。上課時,教師如何把握一個“度”,進行很好的課堂調控,達到預期的效果,一直是每一個老師的努力方向,相信楊老師今後會越上越精彩的!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2

《雪地裏的小畫家》這篇課文是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講述了四種小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以下就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

我在教學這一課時,注重了朗讀教學,特別是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我以不同的方式來朗讀,以加深學生對每個小動物爪(蹄)印不同形狀的印象,如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同桌對讀等。最後,我還用動畫的形式演示每個小動物走過的腳印,讓學生有更直觀的印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難點。

在指導朗讀“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時,先讓學生體會小動物們畫出這麼美麗的畫時的心情,再指導他們用自豪的語氣來讀,教師再範讀,學生做動作讀,在活躍的氣氛中體會朗讀的快樂,不知不覺中鍛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對課文內容,我採用逐句講解,學生逐句消化的教學手法,使課文內容易於學生接受。授課內容不僅僅侷限在書本上,在教學時,我適當的補充一些內容,使學生知道了什麼是冬眠,還有哪些動物冬眠,這就更激發了學生對動物的興趣。在教學中,我還注重了對學生說完整話能力的培養,因爲時間沒有把握好,練習不多。

但是縱觀整堂課,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朗讀有些地方指導得還不夠到位,對學生的指導抓的不夠細,學生的說話練習不多,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3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一篇富於童趣的課文,全文只有六句話,講的是一羣小畫家在雪地裏畫畫的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爲此,我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資料和學生的認識特點,我再黑板上再現了情境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鼓勵質疑,自主學習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教學中我鼓勵、啓發、誘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學習、記憶生字。你認爲哪些字難記,難讀,你能給大家提個醒好嗎?請小老師帶讀。這個環節激發了學生主識字的願望。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尋求到喜歡的方式,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對探索識字方法奠定了基礎。

三、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合理地開發課外學習資源,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還有哪些動物像青蛙一樣要冬眠?"有的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很豐富,他們說出了"蛇,狗熊,烏龜"等動物。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潛力,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以讀代講

朱自清先生在《論朗讀》中強調指出:“讀的用處最廣大,語文教學就應重視它。”新課標更明確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可見,朗讀能提高學生感悟語言的潛力,把學生帶入教學所需要的情境中去,我在本節課中就十分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以讀代講,讓學生彷彿個個都成了朗讀高手,都能大膽、自信地向大家展示朗讀才華。

但是,仍然有遺憾的地方,開始想爲孩子們準備頭飾,調動他們的模仿欲,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最後因爲準備不充分作罷了。所以,再次感覺到,備課需要花的時間精力之多,決不是臨時抱佛腳就能夠解決的。具體表現以下兩方面: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爲出發點,教師的語言要兒童化,把自己當作他們學習中的一員,去感受,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那麼和藹可親,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開始想爲孩子們準備頭飾,調動他們的模仿欲,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最後因爲準備不充分作罷了。所以,再次感覺到,備課需要花的時間精力之多,決不是臨時抱佛腳就能夠解決的。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4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最後一個語文園地的第二篇課文。這一課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講述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詩句節奏鮮明,音調和諧,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爲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讀起來琅琅上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易受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所以我依據教材的特色和兒童的特點,憑藉多媒體輔助手段讓學生觀賞雪景,想象一下看到下雪時最想幹什麼的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接着,我又出示了課文的第一句話:“下雪啦,下雪啦!”讓學生把自己當時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學生在教師一次次的引導中用語言表達出看到下大雪的高興心情了,學生進入了一個如詩如畫般的雪地世界裏,讓學生在整節課中都處於最佳學習狀態,在快樂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講授重點,巧用學習單

學生對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認識、熟悉來源於生活、電視、動畫片和書本等,但對這些動物們在雪地裏留下的腳印卻不怎麼清楚。同時,瞭解這幾個動物腳印的形狀也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在講授這段時,結合多媒體出示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你讀懂了什麼”,讓孩子準確地理解了所謂“畫竹葉、楓葉、梅花、月牙”實際上不過是小動物們把自己的腳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跡而已。準確地理解了這一點後,也就不難理解下一句“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了。

這些設計中我很好的利用了多媒體的功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還體會了小畫家作畫時的高興自豪感,很輕鬆地讀出了文章的基調。在孩子對這些動物的腳印有所瞭解的時候,我又利用學習單進行鞏固練習,孩子們很快就能對課文朗朗上口了,背誦任務也輕鬆完成了。

三、拓展練習,培養表達能力

這篇文本的內容並不難,在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我出示了一封小馬的感謝信,示範讀後讓學生從中任選一種小動物來模仿說一說。指導幾個學生後,我又讓他們在小組內說一說。這樣,每個孩子都有了表達的機會,而且在組員的幫助下也能有所提高。在輕鬆的交流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鍛鍊和提高,這是一次很好拓展練習。

四、不足之處

在課堂上還可以增加一塊課外延伸環節,可以讓學生看着下雪的畫面,想想雪地裏還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他們會畫什麼?這是很好的課外學習資源,也是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5

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語言和興趣的培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接受新知識,獲得發展,就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直觀形象地學習。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直觀教學。

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創設情境,直觀形象地教學。首先,在導入時我利用下雪的情境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問:“下雪了,你最愛玩哪些遊戲?”這一問題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思維,打開了孩子們積累的記憶。接着,我憑藉多媒體輔助手段,把冬天下雪的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把生活帶進了課堂,把學生引入了一個如詩如畫般的冬天世界裏。在教學過程中,當看到每一個孩子的臉上寫滿微笑,當聽到每一個孩子發自內心的呼喚“下雪啦,下雪啦!”時,我感覺到了這真是個良好的開端。是啊!孩子的世界是個童話般純淨的世界,在他們童話般的世界裏纔會摩擦出智慧的光芒。然後,我又及時引導,你們快樂的喊聲引來了一羣可愛的小動物,瞧,他們在雪地上當起了小畫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課題,這樣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二、引導識字,循序漸進。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到底在雪地裏畫了些什麼呀?通過問題,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引出課文,激發孩子們學習課文的興趣。而要學好課文,必須先學會生字。我注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去學詞學文,由帶拼音詞語到去拼音詞語、由課內生詞過度到單個生字自由擴詞、由字詞再過度到讀文,每一步的檢測都採用學生最喜歡的競賽、遊戲的形式,加上適時的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學習的成果,樹立了他們自學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訓練了他們自學的技能。

因此,我首先引導他們邊讀邊找出生字圈出來,讓他們自主地學習拼讀,用生字卡分出哪些會讀的,哪些還不會讀。不會讀的,可在小組裏面互相教讀。接着,我讓他們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哪些是三拼音節的字?哪些是後鼻音的字,哪些是翹舌音的字,哪些是輕聲音節的字?一一分別出來,並讓小老師來教讀,正音後,老師再教一教讀。最後,爲了鞏固學習的生字,我還安排了一些遊戲。如:找朋友、登山、誰最棒、開火車等等,在遊戲中充滿趣味,加強了記憶。這樣,一步一步地引導孩子們識字,能很快地記住生字,而且不覺得枯燥煩悶,學的饒有興趣。這些遊戲,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巧設疑問,自主學習。

詞語列車開進了雪地裏啦!雪地裏來了哪些小畫家?它們都畫了些什麼?這些疑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小朋友很快就讀起課文來。很快,小手就紛紛舉了起來。接下去師生共學課文,迎刃而解,興趣盎然。接着,進行拓展訓練,雪地裏還來了那些小畫家?那青蛙爲什麼不來?從而帶出一個新名詞:冬眠。再引申探究,還有哪些動物要冬眠?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愛思考,提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愛動腦,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四、指導寫字,一絲不苟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識字和寫字一樣重要。光會認,不會寫,那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學寫字時,我先讓他們觀察清楚寫字要領,再邊範寫邊讓學生按筆順書空,最後才進行練習寫。循序漸進,不但學得會,還會寫得好,這樣才能學得快,記得牢。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6

雪純潔、晶瑩,它是冬天的小精靈,也是大自然送給萬物生靈的一份厚禮。雪後的大地,多像一張潔白的畫布。瞧,一羣“小畫家”走來了。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裏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麼沒有青蛙?他正在睡覺呢?這就是《雪地裏的小畫家》給我們描述的畫面。

這一課以韻文的形式形象地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子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教學本課時,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下面談談教學這一課後的一些感想。

一、聯繫實際,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我就問學生:早晨我們從睡夢中醒來,當我們拉開窗簾,你發現了什麼?聽到這個問題,課堂氣氛一下子被激活起來,同學們露出興奮的神情,驚喜地告訴我:下雪啦。因爲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場雪。

然後我又問道:你們最喜歡在雪地裏玩些什麼遊戲?學生們的思緒立刻被拉到雪地裏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那熱鬧非凡的世界裏。接着我說:雪地裏這麼好玩,也引來了一羣小畫家,適切的引入了課題。

二、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

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教學本課時我主要讓學生掌握生字的音、形。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在讀中初步識字。然後,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自己認讀,再逐字教學。教學中我採用個別認讀、集體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多種識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效果。

我還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和記憶生字。他們說出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生活中識字”等好的識字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注重朗讀指導

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朗讀的最高境界即爲感情朗讀。感情朗讀是以理解課文爲基礎進行的,使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時受到感染和薰陶;同時感情朗讀又反作用於課文的理解,當學生能夠把本來毫無生氣的文字符號通過朗讀折射出一定的情感光芒,則說明已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調。

課堂上我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悟中促讀,並通過老師示範讀,學生個別朗讀,給學生創設情景,讓他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心去感受和體會朗讀課文時輕快活潑的基調。在指導讀“下雪啦,下雪啦!”一句時,讓學生結合早晨起牀後,看到天空飄起雪花時,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來讀此句。

在指導讀“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時,先讓學生體會小動物們畫出這麼美麗的畫時的心情,再指導他們用自豪的語氣來讀。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體會朗讀的快樂,不知不覺中鍛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課堂上學生們認識了四位小畫家之後,我問道:青蛙爲什麼沒參加?一些知識豐富的學生立刻回答道:青蛙是冬眠的動物,所以它沒有參加雪地裏畫畫。隨即我又問道: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像青蛙一樣要冬眠?有的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很豐富,他們說出了“烏龜、蛇、狗熊”等動物。

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教學得到延伸效果。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當我上完這節課反思時,總覺得有些不足和遺憾:這課時設計的內容較多,雖然是按計劃完成了教學任務,但總覺得教學過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夠實。課堂上只有紮紮實實的教學,學生們纔能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7

雪地裏的小畫家本課是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小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從整節課下來,好的地方主要體現在這麼幾個方面:

1、學生在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比較集中,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通過合作認識雪娃娃。

2、學生對雪娃娃非常感興趣,所以很高興去認識它們,沒有感覺這是在認讀生字,非常累,可以說學生學得輕鬆。

3、從最後的課堂檢測來看,80%的學生在這節課上對生字的掌握還是比較可以的。

但是在這堂課的識字方面也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仔細分析一下,主要是這麼幾個方面:

1、在開火車以及個別認讀的過程中,由於把識字放在了這堂課的後半節課,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學生開始注意力不集中。別人在讀的時候,他們沒有好好地聽。

2、沒有充分考慮中下學生,這節課下來,還有部分學生對這節課的生字沒掌握,在課上缺少了讓這部分學生讀並能夠比較有效掌握的環節。

3、在識字中,缺少了,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沒有讓學生對學生的識字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

4、在這個過程中,缺少了對學生的及時表揚與鼓勵。

另外,在這節課的最後設計了一個課外的延伸,讓學生學唱《雪地裏的小畫家》這首歌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更好的朗讀和記憶課文,爲第二課時,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做鋪墊。

以上是我上了這節課後的一些反思,可能一些不足已經是我認識到的,但更多的可能還是我沒有認識到的。有待於我學習更多的新課標理念,有待於我進行更多的實踐和思索。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8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的兒歌。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講述了四種動物腳印的形狀特徵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語言活潑,富有童趣。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語言和興趣的培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接受新知識,獲得發展。下面以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師教學《雪地裏的小畫家》爲例,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課前猜謎作鋪墊。

上課前我們找了一個謎語讓學生猜一猜。這個謎語是“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學生很快就能講出是“雪花”。

二、利用課件激趣導入新課。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我樂意,我喜歡”的心境下和老師一起活動,能使整個課堂的教學受到良好的效果。上課一開始,我就播放雪天的景象,把學生帶入到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裏,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隨着錄像播放,我說:“下雪了,下雪了!大樹披着銀裝,地上鋪着雪毯,好一個白雪的世界!同學們,當你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麼樣?你最想做什麼呢?”這樣問題牢牢抓住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激發學習的興趣,把學生帶進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裏,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借學生興奮之時,我問孩子們:“你們想知道小動物們會在雪地裏做什麼嗎?”進而導入新課。

三、自由讀文,教學生字。

學生通過自由讀課文來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進而對學生進行生字教學。進行生字教學我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利用預習法進行識字。

預習是專爲學習新知識做準備的。爲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在上新課前,我要求學生預習生字。首先,我讓學生藉助拼音初讀課文,在初讀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上讀準了字音;其次,我讓學生看田字格中有幾個生字,並要求他們從文中一個一個地找出來拼讀。這樣,通過預習,學生獲得了學習生字的主動權,也爲課堂上學習生字做好了心理準備。

2、教會學生同時運用眼、耳、口、腦記住字形。

在進行生字教學時我先在黑板上寫出了這課的全部生字,我教學生用眼、耳、口、腦方法去識記。眼,要注意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及筆順。耳,要善於發現老師指出的重點,如老師說“雪”字上面是“雨字頭”,“雨字頭”第三筆是橫鉤,不要寫成橫折或橫折鉤;“幾”和“用”的第二筆方向不一樣。簡單的字,如“畫”“葉”可以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分析字形;鼓勵學生用熟字來記。如“幾、用、筆”可與熟字“兒、同、毛”比較字形,加深記憶。教師還重點教學生讀準“參、睡”,因爲它們一個是平舌音一個是翹舌音。讓學生比較“成、晨”的讀音,它們一個是後鼻韻母一個是前鼻韻母。通過“蛙”“睡”認識兩個偏旁“蟲字旁”和“目字旁”。分析完字的拼音和字形後,我讓學生大聲讀出來並用腦子牢記字的讀音、字義、字形。

3、聯繫上下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

《雪地裏的小畫家》一文中有“畫”這個生字,我在教學中讓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畫竹葉……”的“畫”與“一幅畫”的“畫”的不同意思。學生通過反覆朗讀、體會,知道前者指“動作”,後者指“圖畫”。再讓學生說說誰會畫什麼?“畫”字還可以組成哪些詞?這樣教學,遵循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原則,學生理解到了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義是不同的。

四、利用多種遊戲複習鞏固生字。

1、利用課件中的“砸金蛋“遊戲來鞏固生字的讀音。我先找了一個上課認真聽課的學生到講臺上通過移動鼠標來鞏固學過的生字,其他學生坐在座位讀出來,當臺上的學生暫時忘記了這個字的讀音,臺下的學生就特別着急。這種方法特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利用“開火車“讀的方式鞏固生字的讀音。具體做法是看哪個組的同學更積極就讓哪個組”開火車“讀,全組人讀對的全班同學表揚他們,有一個同學不會讀的就由另一個同學幫助他讀。這種現象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

3、利用“連連看”的遊戲鞏固字形。具體做法是讓一個學生上臺把部首和熟字連成一個生字。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接受。

4、利用“找朋友“的方法鞏固生字的組詞。具體做法是把每一張卡片發給坐得端正認真聽課的學生。拿到卡片的同學先看好自己的生字,當老師說“參”字的朋友在哪裏?拿到“參“字的同學馬上站起來說:“參”的朋友在這裏。這樣全班同學就一起讀生字的組詞。這樣方法對於鞏固學生對組詞的記憶很有好處。

五、利用田字格教學生寫字。

這節課我教學生寫了兩個字,一個是“幾”一個是“用”,我寫字之前我讓學生先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師一邊範寫一邊講解,“用”的第一筆是長撇,最後一筆豎是寫在豎中線上。學生每人先在書本上描紅後再寫好。最後老師拿兩個同學的書到投影儀上講評,學生一起來評價他們的字。

六.教學後的感悟。

1、備課一定要用心,要多看一些書本,設計出讓學生喜歡的方法來上課。我一開始想爲孩子們準備頭飾,調動他們的模仿欲,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最後因爲準備不充分作罷了。

2、低年級教學應該重視生字的教學。這節課我的識字教學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實現了“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3、課堂時間安排上還不夠合理,生字教學佔用的時間過多,致使閱讀教學沒有完成,朗讀有些地方指導的還不到位,學生的說話練習少,文章的內容沒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延伸,沒有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這都是在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9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爲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作者設置下雪的環境,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印的形狀特徵:又用設問的形式,指出青蛙沒有參加“繪畫”的原因,介紹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識。

《雪地裏的小畫家》以韻文的形式,語言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如何讓孩子們投入地學習、盡情地朗讀,我覺得首先要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節課的導入部分,我播放了美麗的雪景圖,把學生帶入到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裏,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在啓發學生回憶下大雪的時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麼樣,想做什麼?由次激發學生朗讀時的喜悅。因爲課文裏有冬天,又有小動物,所以學生學起來非常有興趣。良好的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課堂的開始就讓學生進入愉快的學習情境,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採用隨文識字相結合的方法,將5個要認的字有側重地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例如新課開始“啦”的教學,結合標點指導朗讀到位。結合在閱讀教學中,在閱讀中解決字義的重點,並通過看圖理解,組詞,聯繫實際生活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使學生學習的方法靈活多樣,興趣盎然。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

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了以下一些方法來讓學生積極參與,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如演示法,在解決"瞭解四種小動物爪(蹄)的形狀"這一教學難點時,則用圖片進行演示,這樣就使難點迎刃而解。其次針對幾個關鍵句子訓練學生朗讀的意識。在本文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但在讀中,並不是一味地告訴他們該怎樣朗讀,而是通過自己的範讀,請不同學生的個別朗讀,給學生創設情景,讓他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心去感受和體會朗讀課文時輕快活潑的基調。

教材只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素材,在課前需要備的內容很多,但是那畢竟是一個人的思維,往往有疏忽。在這節課上,時間掌握的不夠合理,後面的書寫知道有點拖沓。在讓學生演一演的環節,學生的參與面不夠廣,可以邀請孩子們上臺來說一說,提高他們的參與感和積極性。對學生的評價和鼓勵缺乏。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爲出發點,教師的語言要兒童化,把自己當作他們學習中的一員,去感受,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那麼和藹可親,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預設總是美好的,由於對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不夠多的預設,並想好相應的應對措施,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有些環節調控得不夠好,今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一定切實落實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學習方式,讓學生樂學、趣學、充滿活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運用機智的語言,調控好課堂,認真上好每一節語文課。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10

《粗心的小畫家》教學結束了,反思整節課的教學,在我讓孩子觀察畫幫助丁丁改改他的四幅畫,在按兒歌內容改說幾句話,使丁丁不再是個粗心的小畫家,引發我深深的思考,讓我沒想到的是在改變兒歌的時候,一個孩子的稚言稚語給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和感動,田龍是我們班學習上比較吃力的孩子,讀書經常是吭吭巴巴、錯字多多,挑戰聽者的耐性,以前爲此,班裏有個別活潑好動,沒有耐心的同學,和一些在朗讀和口語表達較突出的同學,總是在田龍讀書和發言時發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響,如何讓孩子們學會尊重和傾聽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在沒有找到好辦法之前,我告訴自己除了有一顆真正平等、無私的心之外,還要有一雙會偏向的耳朵和一雙專注的眼睛。幾乎每節語文課田龍都會被我請起來發言,在他發言時我對身旁傳來干擾的“電波”努力做到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鼓勵他一遍一遍的讀,一句一句地說,每次他讀完我都帶頭給他送去掌聲和鼓勵,慢慢的田龍的家長和同學們都感覺他愛讀書,敢發言了。

說真的,一開始我也是逼着自己耐心專注地聽他讀書和發言,我只希望他把一篇文章通順地讀出來,把自己心裏想說的一句話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可我真沒想到,他小腦袋裏結出了智慧之果,給我帶來意外的驚喜。在改編“畫只小兔圓耳朵”這句兒歌的時候,孩子們開始改的都是“畫只小兔尖耳朵、長耳朵……”從田龍的嘴裏卻迸出一句“畫只小兔靈耳朵”,他怯怯地話音剛落,全班同學包括我在內都樂了,我笑着衝他走過去,摸着他的頭說:知道嗎?大家這是讚賞的笑,因爲你能把兔子當成人來寫,這想法很奇特呀!這是目前爲止,我聽到改編的最好的一句了。同學們的笑聲是對你最好的讚揚,老師再用掌聲對你表示最高的獎賞。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田龍羞澀的撓撓頭,抿嘴笑了。新的兒歌也在這快樂、溫暖的氛圍中誕生了。

上完這節課我最大體會就是:做爲教師的我們,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中,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尊重的傾聽,這樣我們的教學纔有可能產生一些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11

這節課的教學環節實施與落實方面做的比較實,情景導入有新意,但因爲缺少教學經驗,這節課在實施教學過程時,還是出現了些不理想的情況。針對出現的問題及現象,課後和聽課老師交流,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就《我是小畫家》這節課的亮點及不足之處進行了分析與反思:

(一)、創設有新意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興趣做的比較好:在教學中適當地採用一些色彩豐富、帖近學生實際的圖畫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配合教材內容,通過演示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引導學生找到一些操作技巧。通過教學,發現有一定的實效,如用比較有新意的丫丫作品引題,引導學生欣賞,調動他們的思維,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習興趣。有趣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引用有吸引力的作品做導入,是本節課的亮點。

(二)、做好輔墊,突破重點、解決難點落的比較實:信息技術的教學如果處理不當,就會變成一節枯燥的講授課,爲避免這種情況,在設計課件時,我將重、難點經過處理之後隱藏在了“我的家鄉寧夏川”和“彗星”兩幅作品的處理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活動,操作去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爲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索操作的平臺,輕鬆解決問題突破重點,通過畫彗星,讓他們在活動中發現難點,從而激發自主思考的意識,使單一的操作提升爲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三)、習題處理與反饋評價時間分配不勻使得學生無法合理展開:在處理習題和教學反饋環節時由於習題設計面廣容量大,學生操作時間長,使得後面的教學過於蒼促;在反饋小結時急於彙報結果,忽略了過程,失去了學生評價的機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合理安排時間,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評價與小結。

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篇12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評價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們之間的評價便是其中一種。在實際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生互相進行評價。

教學《雪地裏的小畫家》一課時,我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筆畫出熟悉的小動物的腳印,並鼓勵學生如果還能畫出與腳印相對應的小動物就更好了!

學生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勾畫着那一幅幅的童真、童趣……“同學們,我畫的是小鴨子和它的腳印,你們看我畫得象嗎?”一名先畫完的學生開了口。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評起來。“我覺得你畫得還可以,如果鴨子的頭再扁一些就更好了!”“邢璐,我給賈龍義補充一下。鴨子的嘴是扁扁的,你下次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謝謝你張冉,我下次一定注意!”“常悅,今天我們學得是雪地裏的小畫家,你怎麼在小雞的旁邊還畫上花了呢?你應該把花擦掉!”“谷易達,我沒畫錯。小動物的腳印不一定就在冬天有哇,我去奶奶家時,在小河邊的泥土上就看見過這樣的腳印,所以我才這麼畫的!”“付鵬宇,你畫的小貓很可愛,可小貓的腳印怎麼比它的腳還大呢,那是它的腳印嗎?”“李磊,別的同學畫的小動物的腳印都在小動物的後面,你畫的腳印怎麼跑小動物前面了呢,它是在倒着走嗎?”……聽到同學們的這些評價,我感到比較滿意。

通過實踐證明,這樣做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一、學生們互相評價時往往是站在同一個高度來看問題,這樣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二、學生們在評價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加深認識,甚至是對問題的理解上升一個層次,從而提高學生的比較和分析能力。

三、這樣做更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在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當然,在教學中學生之間的評價只能是評價的一種,而且有時學生的評價會比較費時,或者有的時候學生往往說不到“點”上,這時候教師就要把握一個“度”,合理地運用這種評價方式,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