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麼什麼樣的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1

《祁黃羊》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祁黃羊由於年老退休,無法擔任“中軍尉”一職,晉悼公便讓他舉薦。於是祁黃羊推薦他的殺父仇人解狐接替他,但此人重病,不久就不治身亡了。祁再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接替他,表現了祁“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的崇高品質

這是一篇介紹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的文章,所以我在導入時,也就從古代人物入手:在以前的課上,我們認識了很多歷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踐,他會讓我們想起一件重要的歷史事件——臥薪嚐膽;想到林則徐呢?——虎門銷煙;這個時候再出示“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也就水到渠成了。所選擇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是學生學習過的,又是在複習舊知,可謂一箭雙鵰。

本篇課文在講祁黃羊舉薦人才過程中,是用人物的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的,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是讓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反覆誦讀,通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祁黃羊的出以公心的高尚品德。同時創設情境對話,加深對人物崇高思想的理解。如:解狐和祈午聽到祈黃羊舉薦他時,會怎麼想,怎麼做?祈黃羊的親朋好友、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和百姓們會說些什麼?在此基礎上,再去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就十分容易了。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2

《祁黃羊》是一則根據歷史故事改編的課文。着重講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表現了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崇高思想境界。

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含義

2、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爲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圍繞教學目標,我採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法,力求達成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

當同學們初步瞭解了祁黃羊“外舉不避仇”時,我創設了“乘坐時光列車,回到春秋時代”這樣的情境,讓學生變成故事中的人物,走進歷史,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親自參與故事發展,進行角色體驗。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體會、感悟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崇高思想境界。這樣處理,既注重了教師引導,又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我緊扣文本,依據學情、以學生爲主體,巧妙點撥、層層深入,將學生的體驗引向縱深,充分領悟了文本的內涵及價值取向,一個有血有肉的立體的有豐富細膩感情的祁黃羊就這樣在同學們的情感體驗中“誕生”了。同時,我認爲,體驗的結果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學生全身心投入的過程,他們獲得的不僅是較爲明晰的結論,還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法遷移,小組自主合作學習。

指導研讀“祁黃羊外舉” 這部分內容後,我由扶到放,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激勵和相信學生,“授之以漁”,採用學法遷移,放手讓他們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教師參與進來,瞭解學情,及時調控,點撥引導,學生最大程度地得到了發展和提高,感受到了自主研究性學習的快樂。

三、以交流分享的方式,昇華經驗。

在學生充分獲得感悟的基礎上,我以填空的方式:你眼前出現了一位祁黃羊,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寬鬆的平臺,讓學生暢談個人看法、獨特體驗,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充分了解了學生的價值取向。最後,讓學生帶着感情體驗再讀點題性的語句,即晉悼公誇獎祁黃羊的話,再次點出“中心”、“精髓”,收到了昇華體驗的功效。

學生在分角色評價祁黃羊的做法時,部分孩子不敢講實話,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他們總是在想法設法迎合老師,說一些連他們自己都不懂,甚至不相信的套話、空話。我想,這是不是和我們一直以來語文教學中過分關注思想教育有些關係。語文學科是人文學科,人文學科的價值在於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念、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方面受到薰陶感染。因此教材的價值取向是教材的核心與靈魂,教師怎樣理解和把握,關係到在教學過程中能否正確指導,關係到學生在閱讀中汲取怎樣的精神食糧。這兒就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該怎麼把握,值得反思。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3

《祁黃羊》這篇課文,敘寫了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祁黃羊,爲了國家的利益,不計私人恩怨,不避個人親仇,兩次爲國舉薦賢才的故事,表現了祁黃羊出以公心、正直無私的高尚品質。本篇課文的故事情節簡單,人物的形象鮮明。全文緊緊圍繞“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句話展開的。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爲國,做事公正的人。

課文中“祁黃羊舉薦人才”是故事的中心事件,作爲一個線索貫穿全文。故事正是緊緊圍繞“舉薦人才”展開。在學生理清文章層次,瞭解文章內容之後,重點創設了情境對話,來加深對人物崇高思想的理解。如:解狐和祈午聽到祈黃羊舉薦他時,會怎麼想,怎麼做?祈黃羊的親朋好友及嫉恨祁黃羊的人又會怎樣想?在站在人物的角度進行思考之後,再寫一寫,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再去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就十分容易了。

另外,祁黃羊的人物形象除了從祁黃羊的舉薦理由中可以感受到,還從他的神態中也有所領悟。例如:在舉薦人才的時候,兩個“想了想”“鄭重”,都可以讓人感受到他對這件事是非常認真的,是唯纔是舉的。

預設是完整的,但在進行這一課的學習中,存在了許多的遺憾:

1.爲了體現課堂的真實,導學案沒有前置,再加上這節課對人物心理的揣摩較多,孩子們在課堂上去書寫,造成了時間安排的不當,導致拖堂。

2.在孩子們書寫的過程中,情感、氣氛突然降至冰點,語文課缺乏了語文味,好像做閱讀題似的。

如果再上此課,首先要將導學案前置,然後隨着課堂的需要來靈活使用,不能硬套四個環節;要讓學生理解清楚“一心爲公”的意思,怎樣愛國,要量力而行,可從學生身邊的小事談起,“三愛三節”是愛國的表現,好好學習是愛國的表現,愛護、保護環境也是愛國的表現……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4

這一篇介紹的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祁黃羊以國家利益爲重,主動辭職,不計較私人恩怨,不避個人親仇,兩度爲國舉薦人才的事,從而表現出祁黃羊處事公正、出以公心的可貴品格。

通過故事表現人物品格,那麼重點就是讓學生通過故事瞭解。爲此,我這樣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步驟,自讀文章,看看文章中如何評價祁黃羊的。讓學生對人物有個初步的瞭解。緊接着,我的問題是:欽佩?說明什麼?能換個詞嗎?欽佩的理由是——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那我們就來看看,如何不避仇,不避親。這是在讓學生朗讀課文,深化兩次舉薦賢才,出以公心,一心爲國。

文章結構清晰,學生輕而易舉找到兩次舉薦,鞏固了對人物的認識,尤其進一步明白通過人物語言、神態,能生動描寫出人物的品格,提出要求,在以後的習作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當然,課堂中也因老師的預設不足,讓學生給難倒了。在學習外舉不避仇時,部分孩子也查閱了資料,知道祁黃羊與解狐是殺父之仇,我也僅僅查到這裏,說說了在古代,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等等,這是一個孩子問我“老師,他們都是爲官的,解狐殺他父親,不是要殺人償命嗎?再說他是官,不是明知故犯,更該殺頭的嗎?”問的老師一愣,可又不能亂說,我只能把問題還給學生“這個問題提得好,那同學們你們認爲會是怎麼回事?”學生七嘴八舌後,我把它當成了課後作業,佈置給了孩子“課下,找找資料,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想如果我課前在多細心一些,這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學生中再次“立威”。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5

《祁黃羊》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的一篇課文。教學前,我深入、細緻、反覆地品讀了這篇課文,參閱了教參對課文的解讀和思考,教學中我以探究“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爲切入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研讀對話,入情明理,感受祁黃羊一心爲國、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教學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以“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爲切入點,練習分段

這篇課文的重點段是3——11自然段時,可以分成兩個層次進行,引導學生找出3——7自然段是“外舉”部分,8——11自然段是“內舉”部分。課文中“祁黃羊舉薦人才”是故事的中心事件,作爲一個線索貫穿全文。故事正是緊緊圍繞“舉薦人才”展開。於是在讓學生理清文章層次、練習分段時,我先讓學生找找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到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品讀相關語句,體會。最後師生確定3——7自然段是“外舉”部分。而後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8——11自然段是“內舉”部分。由此,課文的分段水到渠成。

二、引入資料,加深體會

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層的感受後,進行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讓學生交流,“如果你是祁黃羊的親友,當你聽說他推舉了解狐,你會對他說什麼?”

“如果是你是朝中大臣,當你得知他推舉了自己的兒子祁午,你會說什麼?”再次點擊中心。在此我引入課外資料《祁黃羊的故事》等,學生在瞭解、討論中知道了祁黃羊的爲人,從而被他一心爲國、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所感動,從中獲得有益的啓迪。

在這節課中,爲了幫助學生理解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做法,我讓學生進行想象說話,使學生的個性在課堂飛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正是有了這樣的引導,因此學生的回答相當精彩,教學效果也很理想。

當然,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表演課本劇效果不夠好等,今後要改進,提高教學效益。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6

《祁黃羊》這篇課文,敘寫了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祁黃羊,爲了國家的利益,不計私家恩怨,不避個人親仇,兩度爲國薦賢的故事,表現了祁黃羊出以公心、正直無私的高尚品質。教學重點爲:能用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等重點詞的意思。教學難點爲: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爲國,做事公正的人。爲了突破這一教學重點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誘疑導讀。

新課開始,先讓孩子們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讀了這一自然段,你有什麼問題?然後又讓孩子們回到課文裏找答案。問題源於學生,終於文本,我始終堅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二)研讀對話,加強感悟。

學習重點段3——12自然段時,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學習。學習“外舉”部分時,我先挑起學生認知上的衝突,“祁黃羊竟然舉薦他的殺父仇人擔任中軍尉這一職位,老師認爲他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人。”學生表示不同意,“想說服老師嗎?”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慾望。然後讓學生找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進行品味。以讀爲主線,進行點撥,並讓學生大膽想象當時人物會怎麼想,怎麼說,如:“祁黃羊想了想,他在想什麼?”“祁黃羊的親朋好友聽說他居然舉薦他的殺父仇人擔任中軍尉這一職位時,他們會怎麼說?”層層深入,將學生的體驗不斷引向深處,使其充分領悟到文本的內涵。此外,教學這部分課文內容時,我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積累詞語的方法,如“悼公聽了祁黃羊的話,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了嗎?我們可以用學過的什麼詞來形容?”“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三)交流分享,昇華體驗。

在這節課中,爲了幫助學生理解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做法,我讓學生進行想象說話,使學生的個性在課堂飛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正是有了這樣的引導,因此學生的回答相當精彩,教學效果也很理想。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7

星期四上了《祁黃羊》第二課時。這篇課文講的是春秋時代的歷史故事。祁黃羊是春秋時代晉國的中軍尉,由於常年征戰,腿腳落下毛病,行軍打仗很不方便,於是他就向晉悼公提出辭職。在辭職之前,晉悼公要求他舉薦一個能替代他的人。祁黃羊第一次舉薦了他的殺父仇人——解狐,第二次舉薦了他的兒子,這讓晉悼公深感意外。他驚訝地問祁黃羊爲什麼要推薦自己仇人和自己的兒子。祁黃羊說:“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故事表現了祁黃羊“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報仇”,做事出於公心的精神。故事是非常簡單,但怎樣讓學生來理解祁黃羊在國家面臨危急的關頭“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於公心的精神是本節課的難點。

於是在課堂上我直接奔向問題的所在,讓學生找出反映他品格的一句話“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舉內自不必說,人嗎,總是會有私心的嗎?這一點任何人都能理解。但是舉薦自己的仇人這一點是學生們不能理解的。於是在講述晉悼公和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時,我讓學生充分閱讀了人物的對話,並思考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表情,來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當晉悼公提出讓祁黃羊舉薦中軍尉的時候,我讓學生來模仿當時的現場:老師模仿晉悼公,一名同學模仿祁黃羊,其餘的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來扮演和祁黃羊同朝做事的官員,另一組來扮演祁黃羊的老母、妻兒老小以及他家的僕人。”這時我提出問題讓學生來思考:“同學們,我們從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做出這樣的決定上經過深思熟慮的,是非常嚴肅、認真、慎重的。那麼和他同朝做事的官員們,當你們聽到他舉薦的是自己的殺父仇人時,你們怎麼看待這件事?”

學生們有的說:假如你選解狐的話,恐怕連你的親人也不會認你啦!有的說:老兄啊,你爲什麼要選他呢?要是你選了他,就不怕他恩將仇報殺了你們全家。有的說:祁兄啊,解狐是你的殺父仇人,你看我不是也挺強壯的嗎?平時和你關係也不錯,你怎麼就沒想到要推薦我呢?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扮演父母妻兒的說:大哥呀,你怎麼會推舉咱們的殺父仇人解狐這樣無用的小人呢?你不怕他滅了咱的九族嗎?有的說:黃羊哥呀,你難道忘了是誰殺死咱的父親了?如果你讓解狐擔任了中軍尉,那你就是祁家不孝的子孫!有的說:黃羊啊,你這不孝子,你連殺父之仇都能忘記,養你這樣的兒子有何用!

接着讓學生們帶着問題:大家爲什麼都不贊成他的舉薦呢?而祁黃羊是從哪些方面考慮推薦了與自己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仇人——解狐呢?爲什麼晉悼公一開始也感到驚訝,但是後來也同意了他的舉薦呢?讀讀他們的第二次對話。學生們這時已經完全進入了角色,無論是從分析問題上,還是從朗讀技巧上,他們都非常地投入,可以看出他們非常喜歡參與此事的討論,他們很喜歡這樣充滿爭論的課堂。

在解狐去世後,祁黃羊舉薦了自己的兒子,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事!”看來祁午和解狐的水平是基本相當的,爲什麼一開始祁黃羊不舉薦自己的兒子,而舉薦了自己的仇人呢?難道祁午的本事真的低解狐一等嗎?圍繞這兩個問題,學生們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但是最後還是形成了共識——那就是祁黃羊不想讓人背地裏議論他偏心眼兒,說他有野心。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有捨棄小家利益,而要顧全大家利益。這件事關係到國家的興亡,人用的對了國家就興,人民們從此安居樂業;人要用錯了,有可能導致國家滅亡,因此他從國家大局出發,不考慮是他的仇人還是他的親人。

接着讓學生小結: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祁黃羊在處理事情的態度怎樣?學生們把一些能用在他身上的好詞全搬出來了:出於公心、秉公辦事、鐵面無私、正直無私、愛國愛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最後,佈置學生查閱一下資料,蒐集一些能反映“解狐”“祁午”的軍事才能的事例,用事實來說話,再一次驗證祁黃羊的舉薦是否公正!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8

《祁黃羊》一文介紹了祁黃羊舉薦賢才的故事,表現了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的崇高理想境界,表現了祁黃羊正直無私的高尚品質。

課文內容比較易懂,教學第一課時,我把重點之一放在讓孩子們給課文分段,說說段大意,再用串聯段意的方法,說說課文主要內容。對於中年級的教學,概括能力的培養也很重要。

教學第二課時,重點之一是:結合文中的細節,深入體會祁黃羊的“出以公心”,怎樣一步步走進人物的內心深處?我採用了閱讀和想象結合的方式展開。首先,讀讀課文,把你認爲能體現祁黃羊品質的細節找出來,說說自己的體會,孩子們從祁黃羊的語言,說話時的神態,這樣舉薦的目的等方面,讀出了祁黃羊的正直無私,然後,展開想象,假如:你是解狐、你是祁黃羊的親人,你是朝廷的人物,你是老百姓,當你知道祁黃羊這樣舉薦的時候,你們會說些什麼?當你們知道祁黃羊舉薦人才的出發點的時候,你們又會怎麼想,怎麼說?通過這樣的補白,人物的形象在孩子們的心中越來越鮮活了!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9

在執教《祁黃羊》一文之前,我看到網上不少老師對“祁黃羊是否出於公心推薦解狐和自己兒子”教學反思。

我們班孩子一向思維比較發散,教學設想中我預測到的事情果然發生了。

當學生都對祁黃羊推薦解狐和自己兒子表示贊成時,一個孩子站了起來說:“祁黃羊明知道解狐得了病,還推薦他,是想讓他送死,因爲這樣他就可以報殺父之仇了。”他說完,下面一片驚訝聲,有的孩子感嘆道:“祁黃羊還真是詭計多端呀。”有的孩子義憤填膺地說:“原來祁黃羊是這樣個人。”還有的孩子舉着手叫着:“我有不同意見。”於是我請了舉手地幾個孩子說說不同意見。一個孩子說:“祁黃羊又不是諸葛亮他不會算,怎麼知道解狐病了?”另一個孩子說:“解狐要是病好了,祁黃羊豈不是會被解狐殺了,他怎麼會這個傻推薦解狐呢?”還有的孩子說:“如果祁黃羊是這樣一個人,他在當中軍尉的時候就可以找理由殺瞭解狐,而不是辭去職務之後,還要想這麼多辦法。”“不同意”幾個孩子又跳了起來。“解狐是祁黃羊的殺父仇人,他當然會注意他的情況,他生病一定知道。他病的快死了也一定知道”“他當官的時候不好害人,因爲那會別人抓,所以在辭去官職的時候,想個辦法除去他的殺父仇人,免得以後解狐來害他。”“不對”有幾個孩子說了話。“如果祁黃羊知道解狐都快要死了,祁黃羊還用得着去謀害他嗎?你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祁黃羊推薦要死的解狐是爲了讓自己的兒子當上中軍尉,他很狡猾,沒有直接推薦自己的兒子,而是讓主公以爲他是個公正的人。”當這個問題提出時,我已經在網上朋友的貼在中看過了,我班果然也出現了。幾個孩子說出了不同意。“如果祁黃羊這個時候推薦他的兒子,別人還不是要說的”“書上說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這一段又說了祁黃羊又想了想,鄭重地說”說明他對待這件事很認真,不是早就想好了的。如果他想好了就推薦自己的兒子,他就會馬上說。”此時,我的評價是“很會讀書,能聯繫課文中一個細節,找出自己說話的依據。”

爲了引導學生思維走向文本的價值取向,同時,幫助學生讀書體會。我指導“你們聯繫祁黃羊辭職的原由,再想想,他會不會因爲祁午是他的兒子而推薦他?”學生讀第二段,“不會,因爲祁黃羊多年爭戰,腿落下了毛病。打了很多年的'仗,能活着說明祁黃羊有着很高的本領,當他也受了很多傷。如果,他的兒子祁午沒有什麼本領,上了戰場,就會被打死或者打成殘廢,那豈不是得不償失。”“祁黃羊生活的時候,是諸侯爭鋒的時候,如果他派上一個沒有本領的兒子做了大官,自己的兒子沒有了,國家也保不住,那不就得國破家亡嗎?所以他不會這樣的。”有時候課堂上學生對文本的價值取向出現質疑的時候,我們不能硬生生否定學生的質疑,也不能含糊其詞的贊成他的質疑,因爲,在學生成長其間,我們應該以較爲“陽光”的思想來教育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較爲正確地價值觀。我們只有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步入文本,進一步展開思路,進一步讀懂文本,進一步與文本產生共鳴,這樣的問題就不攻自破了。我們藉助的工具不是空談,還應該文本。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10

《祁黃羊》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祁黃羊由於在多年征戰中,腿腳落下毛病,無法擔任“中軍尉”一職,便向晉悼公請辭,推薦他的殺父仇人解狐接替他,但此人重病,不久就不治身亡了。祁再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接替他,表現了祁“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的崇高品質。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就有學生對此提出疑問,世上哪有如此巧事,祁黃羊推薦自己的殺父仇人擔當重任,剛好這個人就去世了,是不是祁故意的呢?他的根本用意在於推薦自己的兒子,而不落人口舌?應對學生的疑問,我頓時愣住,一堂課便草草結束。課後,我向我們吳校長請教,才弄清楚故事的原委。

原先祁黃羊薦賢的故事並非如課文中所寫。祁剛開始推薦解狐擔任另一職位,解狐做得很好,“國人皆稱善”,之後,祁黃羊再推薦祁午接替自己的中軍尉一職,他也做得很好,爲百姓所稱頌,從而,祁黃羊薦賢成爲千古美談。而我們的課文卻把這兩個故事結合起來了,以至於學生對祁黃羊的人品產生了質疑。

透過這片課文的教學,我明白了,作爲一名教師,並不能就教材而論教材,而就應滲透教材、拓展教材。作爲一名新教師,我需要努力的方面還有很多。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11

如在教學《祁黃羊》後寫道:“春秋時代有許多品行高潔、流傳千古的君子,這些人的言行思想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特點。文史是不分家的,當學生對‘春秋’懷有極大興趣的時候,完全可以省出一些課堂上的時間,來與學生聊一聊‘春秋’。可是我沒有,所以學生的感悟就很膚淺。”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之舉,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沒有深刻反思,就沒有明顯進步;沒有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就沒有持續的進步。反思猶如一位嚮導引領我們從經驗迷宮走向智慧殿堂,成長爲一位有個性的、充滿智慧的教師。

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教師成長模式。生成性的教學活動大量存在於課堂教學的實踐之中,必須通過對實踐的反思教師才能提高對實踐的理性認識,才能創造出新經驗,把握新規律,提出新思想。課後若不細細反思得失,就不會在意念中留下深深的痕跡,面對“意外”的敏銳性也就不易培養起來了,回春之妙也難以體悟,教學經驗也難以積累。因此,反思得失是形成教學“智慧”的基點。

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反思應着力于思考:教學行爲是否有利於教學目的的實現,追求教學行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抓住教學實踐中的得意點、失意點、爭議點和困惑點,採用自我反思、同伴對話和專家引領的方式進行。還要注重養成把思考的過程、內容用文字記錄下來的習慣,使內隱的思考、感悟更加清晰、深刻,便於反覆琢磨,比較研究,找出規律,總結方法,真正駕馭課堂,展現出遊刃有餘的風貌。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12

《祁黃羊》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在課堂上,我直接奔向問題的所在,讓學生找出反映他品格的一句話——“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及詞語“出以公心”。在講述晉悼公和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時,我讓學生充分閱讀了人物的對話,並注意人物的提示語,注意句子中的標點,聯繫上下文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想了想,鄭重”,引發學生的想象,嘗試透過文字體味人物內心複雜激烈的矛盾鬥爭,從而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指導研讀後,充分激勵和相信學生,“授之以漁”,採用學法遷移,放手讓他們自學第二次對話,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圍繞各自的觀點閱讀課文、蒐集資料、論證、辯論。在不斷的爭辯中,同學們體味人物的內心世界,發掘掩藏於表面之下的人物內心複雜激烈的矛盾鬥爭。

教學中,我創設了具體的情境,引發學生的新鮮感,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伴隨着情感,發出強烈的表達欲,水到渠成地把他們心中的觀點表達了出來。正是由於情境的巧妙設置,使學生動情、動心,字裏行間流露出了學生真摯的情感。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明白了我們在教學中只要善於尋找話題,發掘這個話題中的資源,就能迎來源源不斷的活水,通過開放話題、延展話題、遷移話題、超越話題,實現話題的可持續性發展,使課文成爲理解語文的窗口、使課堂成爲師生才智較量的陣地、使語文成爲學生追夢的樂園。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比如我在設計時注意了提示語的重要性,並設計了相應的問題,但指導朗讀時卻忽略了運用,教學細節落實不到位。而且,由於準備不充分,我課堂上對自己所設計的環節在課堂上不能靈活地實施,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充分地發揮。通過這次活動,自己學到了很多,更激勵我要不斷地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四年級語文《祁黃羊》教學反思 篇13

指導精讀時,放手讓學生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特別是祈黃羊和晉悼公的四次對話要讀出感情來。並抓住人物的神態,去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於是在講述晉悼公和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時,我讓學生充分閱讀了人物的對話,聯繫上下文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想了想,鄭重”,說說從這兩個詞語中讀出了什麼,嘗試透過文字體味人物內心複雜激烈的矛盾鬥爭,從而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指導研讀後,充分激勵和相信學生,“授之以漁”,採用學法遷移,放手讓他們自學第二次對話,重點研讀一句反問句和一句疑問句,進而朗讀,從中體會祈黃羊公私分明、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當然,導讀第三、第四次對話時,仍然採用上述方法:抓住人物的對話、說話時的神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同時創設情境對話,加深對人物崇高思想的理解。如:解狐和祈午聽到祈黃羊舉薦他時,會怎麼想,怎麼做?祈黃羊的親朋好友和嫉恨他的小人會說些什麼?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是助燃器、是點火器,是激活學生情感的火把。但課後我回想一下,覺得有些地方還不夠:朗讀指導有的地方還不到位,部分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充分地發揮。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