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1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課外拓展是語文實踐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課前的準備性學習和課後的延伸性學習,這是個大語文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和體會,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從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

比如《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的準備性學習,我除了讓學生完成預習課文等常規性任務外還讓學生圍繞“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這一主題蒐集資料,要求爲蒐集的文字資料畫上簡單的圖片,或爲圖片寫上簡介。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增強,併爲學習課文奠定了知識基礎、經驗背景。課後延伸性學習我是這樣安排的:首先讓學生交流自己瞭解到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接着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剛纔提到的這些植物媽媽悄悄跟我說,很希望咱們班的小作家用課文中的方法誇一誇她們。

此時,學生興趣盎然,他們根據自己所獲得的資料特點在內化課文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對資料進行修改、補充、完善,並在小組內交流,在無拘無束中相互表達、評價、取長補短。我這時成了傾聽者、指導者,從學生一張張激動的小臉上,我看到了創造的樂趣,體會到語文素養的培養並不是遙不可及。我欣喜地發現個學生們寫的小兒歌富有趣味性、教育性、知識性,而且運用了許多課文中的詞語。

如:椰子媽媽真有辦法,她給孩子穿上救生衣,只要隨着海水漂流,就能到天涯海角。又如:櫻桃媽媽更有辦法,她給孩子穿上鮮紅的外套,只要被鳥兒吞下,就能到處安家。

由以上可以看出,無論是課前的準備還是課後的延伸都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必須通過實踐操作完成。這樣,激活了學生的潛能,鞏固了知識,生成了智慧。長此以往,這種實踐的量的積累會內化爲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2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本課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爲了幫助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藉助多媒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自讀思考:這首詩一共介紹了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還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試着閉上眼睛想一想,聞一聞,聽一聽,試試在讀的時候你能感受到什麼?接下來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現:讓學生知道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豌豆靠太陽曬豆莢的方式傳播種子……讓學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礎上,利用錄像,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豌豆蹦跳着離開媽媽,也就是靠彈力傳播種子。

最後小結: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種各樣,千姿百態,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細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會在大自然的懷抱裏發現更有趣的事物和現象,得到更多的樂趣。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3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式。

二、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爲了幫助理解本課的重難點,針對本課圖文結合的安排,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這幾位植物媽媽是靠什麼傳播種子的,並自由說說喜歡哪位植物媽媽的辦法。在學習課文時,我重點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了蒲公英媽媽的這一段,由句式填空(蒲公英媽媽爲孩子準備,孩子離開媽媽)、理解“降落傘紛紛”等詞,掌握“只要……就”句式,一直到全體總動員一起表演。一環扣一環的設計,爲第3、4小節的學生自學作好鋪墊。這樣一來,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並讓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統一發展。

三、拓展延伸,豐富課堂

教材並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生活纔是學生學習的大課堂。我根據孩子熟悉植物的實際,課前佈置預習,讓學生了解植物種子傳播的一些辦法。然後回到課堂,以教材爲依託,將生活實際和課本知識有機地結合。在教學時,我把課堂教給學生各自介紹瞭解的一些植物知識,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另外,在拓展運用時我還模仿課文自己編了一首小詩,讓學生細細品味: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大自然中無窮的奧祕。

不過,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在自己精心準備了以後,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雖然課堂表演的環節甚是熱鬧,可是在創設情境中,自己也沒有深思熟慮過,讓孩子根據表演的自然而坐下,而不是老師強制性地下令坐下。

2、由於上課內容安排緊湊,但有些環節還未來得及細緻化,缺少評價的環節。

3、在“我會說我會演”階段中,學生的表現欲不是很強,沒有做到真正的“演”。

4、無論是讀書還是討論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這樣學習纔會有成效。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4

今天是先集中認字,再朗讀學習。由小蝌蚪找媽媽導入“今天有幾位植物媽媽,她的孩子將要出門旅行,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我們來看看植物媽媽有什麼高招”。

然後先讓學生自讀一遍課文,再分自然段抽讀。(太囉嗦了,要去除)集中認字環節顯得比較枯燥(沈老師建議這篇課文隨文識字。)這個環節組詞花費時間太多,要改進。

在朗讀環節時,我又讓學生讀了一遍課文。(多了)然後找出有哪些植物媽媽,他們的孩子又指誰。接着讀第一小節,理解“四海爲家”(扎zha根)。

從而開始逐個朗讀自然段並分析。因爲有表格,所以理解會容易些。(但是表格出示時間太早了,導致很多答案都是僅少數同學會說,或者是我說的。我覺得可以把表格放在蒲公英之後…)蒲公英自然段先朗讀,再理解降落傘和藉助風的力量,然後說話。蒼耳也是先朗讀,再理解帶刺的鎧甲(有人讀錯)和藉助動物的力量,最後說話。(小狗句)豌豆也是同樣,但理解的是“啪的一聲”“蹦着跳着”,是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

最後拓展,植物媽媽的辦法有很多很多,還有(資料袋)。

最後仿照課文說話,這個不好,感覺都說不太上來。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5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讀起來充滿文字情趣的兒歌。兒歌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和內容層層遞進的文風,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小朋友對於這樣的閱讀材料喜聞樂見。

小學閱讀教學本身具有很強的創造因素,閱讀教材是作者的文學創作。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使學生敢於說自己的理解與看法,而不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就學一句,應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學三句。作爲教師,要努力創設學生創造能力的民主環境,要善於分析並支持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個人看法,要讓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他們有自己獨自的看法,只要不重複別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小學閱讀教學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就顯得猶爲重要。如,在學習課文“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着風紛紛出發。”在感知內容的意思時,作爲教師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設計教學環節:如果你就是蒲公英**的孩子,你會怎樣出發,去尋找自己的土地?學生的表達和表演是多彩的,有的學生張開雙臂做飛翔狀,有的孩子做降落傘樣一個接着一個地和媽媽告別,等等。這樣,讓學生自由地去創造,可以與觀察力、想象力相結合,利用知識經驗進行在加工與再創造。這樣,幫助學生更樂於朗讀,在朗讀中體會兒歌的含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這節課,我抓住了學生的質疑,深化了對仔細觀察大自然好習慣的教育。藉此機會,我把課文學習與用心看周圍的事物之教育相結合,讓學生明白: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結合到學生的現實中,就是要注意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去感受生活。可以舉例說明,從未知植物**的好辦法到已知的過程。既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又水到渠成地使學生深受啓示。

設想是美好可行的,但,畢竟是一種教學實踐,難免出現偏差和不妥之處。例如:1、在學生進行新知識彙報時,我沒能認真地聆聽學生的講解。不夠注重細節,給學生帶來理解上的困難和失去了一定的指導性。在學生講“海棠花”的時候,其實應該糾正爲那是“鳳仙花”,以致不能和學生達成共識。這樣一小小失誤,導致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2、當學生缺乏朗讀技巧的時候,教師可以示範或者請“小指導員”進行引導,以及學生不敢對某一知識進行提問和展示時,教師可以自行指定等。可見運用教育機智方面還需要自我發覺和培養。

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6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本課訓練學生讀懂句子,把句子連起來了解每節的內容。本課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課文,或敘述了生動的故事,或描寫了美妙的景色,或融知識性於趣味性中。此類課文,可選其中精彩的畫面或精彩的情節,通過具體形象的描述,聲情並茂的表述,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開課時,我採用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趣味猜猜猜:伴着音樂出示一張張美麗的植物圖片,讓學生猜猜這些植物的名稱,不認識的可根據其顏色、形態起個有趣的名字,引發學生對植物的興趣和熱愛。

在學生興趣盎然時,我自然而然地引入: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着美麗的大自然,裝扮着我們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我們來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師相機板書課題並讀課題。

這樣導入,學生會被奇妙的植物所吸引,同時也對植物有了初步的瞭解。他們帶着積極主動的探究意識進入課文的學習中,學習時輕鬆愉快。

本節課的導入我努力做到了調動學生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但導入新課的時間過長,以致於第一課時的任務沒能完成。導入只是課堂的一個開頭,它的作用是爲教學打開思路,不能喧賓奪主。同時我還發現有少數學生面對課件圖片,只是看熱鬧,沒有很好地去思考。因此還要注意啓發引導,使他們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導入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但無論用何種形式和方法導入新課,都爲了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我們要在瞄準教材的重點、難點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學內容,靈活設計,巧妙運用,使導入——這個教學的“第一錘”,就敲在學生心靈上,迸發出迷人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