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

第二次教授柳永的《望海潮》了。

我仍然記得第一次教的時候,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我當時的教學定位是讓學生自主賞析,主要是賞析字詞句,學生的賞析非常到位,發言相當的踊躍。賞析完後,我還讓學生以海南爲題材,按照《望海潮》的格式來填詞,學生的熱情很高漲,填的很不錯。

可今年上此課,學生似乎學得不太熱情,就算自主賞析,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爲什麼同一篇課文,同一種教法,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性會這麼大,看來不是教案或學生單方面的問題,而是我們的教學設計如何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不同的學生,相同的教案,也會出現不同的課堂局面,因此作爲語文老師應該時時瞭解自己所教學生的性格、愛好以及他們的興趣取向,這樣才能把課上好。

本次教學,因時間太緊,所以未能讓學生進行填詞訓練,這多少都有些讓我遺憾。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2

長期以來,學校教學中形成一個怪圈:學生天天學語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學科仍是語文。

這一學期,我是剛帶完高三來帶高一年級的。從高三到高一年段,語文教學內容有了明顯的變化,教學對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爲高三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比較投入比較積極的,學習目標很明確。而這屆高一學生,對於他們而言,學習似乎是個負擔,他們對學習似乎沒有什麼熱情。 這是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從我接手開始,總在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建立起積極學習的狀態,提供了很多可以執行的學習方案,但從實際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來看,並不是很理想。

我在反思:到底是我的教學不夠生動有趣,還是教材缺乏吸引力,還是這些學生早已厭倦了語文學習?我至今還不敢輕易下結論。我從這一學期一開始就佈置的那些積累知識、背古詩、讀名著、練字、增加閱讀量這些工作,他們基本上始終能夠堅持下來。但學生分了好幾個層次:有一部分是知道怎麼讀語文,但並不願意花時間,認爲考試前突擊很有效,平時能夠偷懶的,儘可能偷懶;一部分是根本不怎麼學語文,因爲他們認爲語文不讀照樣可以學好,反正這麼多年的語文學習都熬過來,儘管成績不理想,不是照樣過日子?還有一部分是因爲毅力不強,總是堅持沒有幾天就放鬆了,老師提醒他,自己也知道不好意思,但是這種學習習慣,長期養成的惰性很難改變,儘管老師鼓勵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並不能真正觸及靈魂深處的那根弦,這些學生事實上他們也很痛苦,而教師面對他們的反覆,不能不打起百倍的精神經常提醒幫助他們,儘管知道非常累,儘管知道這樣做並不一定有效,但我還是堅持做。

於是我在想:也許是我這個當老師的沒有很好地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也許是對語文教材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還沒有達到一定水準,也可能是學生本身的因素,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使得這屆高一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熱情普遍不高,極爲被動。

也許下一學期我得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策略,儘可能降低教學要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點興趣和成就感,也許纔可能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與水平。

期待新學期的到來!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3

優化的語文課堂教學,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語文課,就像一篇躍動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藝術品。語文課堂教學的“活”,需要靈活的教師引導,鮮活的學生思維,活躍的課堂氣氛。可對於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說,還是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我覺得要使課堂氣氛”活”起來,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方面是這個學期工作中十分欠缺的地方。

活化課堂關鍵是教師引導靈活。要想活化語文課堂,讓學生學得活,當然教師靈活引導是關鍵。首先,教師的教學活,帶動的必然結果是學生學法活。教師教的不只是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探究結論。給學生多點撥,多直觀,多啓發,多鼓勵;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動口,老師在課堂中應引導學生創新學習,鼓勵他們的批判精神,允許他們標新立異。其次運用靈活、恰當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境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在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化靜爲動,化無聲爲有聲,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把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多媒體上課,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內容,並且能順利解決課文有關問題,準確把握知識要點。

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注重發揮學生的思維功能,鮮活的思維是優化語文課的核心。在教學操作中,有經驗的教師在靈活引導的同時,十分注重鼓勵學生的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直覺思維、想象思維的並用,併力求異新,自覺地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鮮活的學生思維是智慧激盪的搖籃。我在教學中從不隨意打斷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望。

當然,在實施活化課堂教學活動中,還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二是要對學生的活動多加肯定,表揚。希望我能在下學期的教學中有所改進,查漏補缺,師生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高中語文教師。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4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着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一、課文教學“教什麼”

這是針對教學內容而言的。“教什麼”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的高低。

在這個問題上,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教學內容的空泛化和純知識化。所謂“空泛化”,就是教師講授一篇課文,無論是滔滔不絕地“分析”,還是狂轟濫炸地“提問”,教學的着重點都放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什麼劃分結構、歸納段意、總結中心思想及寫作特點等,這些看起來好像很有條理,而實際上沒有體現出語文的“特色”來,課上得很空。而這些屬於課文內容(即文章“寫了什麼”)方面的知識,學生只要認真讀一兩遍課文基本上都能把握。一個又一個寶貴的40分鐘,就這樣白白地耗費掉。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無效勞動就集中體現在這一點上。所謂“純知識化”,就是教師在講課文時,眼光聚焦在“這是什麼”的層面上,如“這個字”怎樣讀音,“這個詞”怎樣解釋,“這篇文章”分幾段,每段是什麼意思,中心思想是什麼,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等等,內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課文恨不得放到嘴裏先嚼個稀爛,然後再吐出來一口一口地餵給學生,把語文課上成“告知”課,學生只須記住就是了。

所以導致上述現象的存在,就是相當數量的教師片面地認爲課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記住文中字、詞等知識。應該說,這是課文教學的一個任務,但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終極目標。我在聽課中經常發現很多語文教師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課文內容”列爲“教學目標”中的一項。而在實際教學中,落得最實的,教師最賣力氣解決的也是這一項。我們說,在課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了些什麼,這只是課文教學的低層次要求,而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到課文內部,理解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功能,纔是課文教學的高層次要求和根本任務。不然的話,講了《致橡樹》,就是爲了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愛情觀;講了《祝福》,就是爲了讓學生認清封建禮教的罪惡;講了《蘇州園林》,就是爲了讓學生了解蘇州園林的格局和特點……這就不叫語文課了,而變成政治課和地理常識課了。我們的語文教師,長期以來一直在教學的園地裏爲別的學科任勞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這塊語文“自留地”“責任田”給荒蕪了。

那麼,課文教學究竟應該教什麼呢?一句話:教語言。

課文教學的核心是語言教學,抓住了語言,就抓住了課文教學的核心。語言知識包括:標點知識、語音知識、文字知識、詞彙知識、語法知識、修辭知識、邏輯知識和文體知識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課文教學中不僅僅要學習、掌握這些“死”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作者是如何靈活巧妙地運用這些“死”知識來表情達意的。葉聖陶先生早就說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教育部新制訂的《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寫道:“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合稱,構成“語文”的要素就是語言,如果離開了語言,“工具”不能稱其爲工具,“人文”也就不復存在了。這就再清楚不過地告訴我們,課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指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正確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材料,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

二、課文教學“怎樣教”

這是針對教學方法而講的。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稱其爲“科學”,我們就要探求其規律。按規律施教,教學就順暢,效率就高,反之,教學就滯塞,自然就達不到目的;稱其爲“藝術”,我們就要講究方法。教法得當,效率就高,教法不當,效率就低。

當前,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師在課文教學中只注重字詞知識教學和內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語言的運用之妙和表情達意的功能。這一點在畢業年級的課文教學中表現得尤爲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齡較長的教師,長期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學套路,反映在課文教學上,就是用一種教學模式去應付各種體裁的課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學模式化,課上得很死。三是以講爲主。一些教師在課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動搖,以講爲主,全面灌輸。特別是在分析課文時,總跳不出“分析”的框架,侷限於深入理解這個層面,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總想分析出其微言大義來。彷彿不這樣教就顯得教學沒有深度,不這樣教就不算完成教學任務,不這樣教就展示不出教師的淵博學識和高深理論來。有時爲了追求課堂上的表面活躍,大量的提問充斥課堂,滿堂講、滿堂問、串講串問,把語文課上成問答課。這樣的教學,現在還相當普遍。四是題海戰術。現在的學生,除了極少的上課時間,大部分時間都被“考試”“訓練”給佔滿了。什麼“課課練”“單元練”“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畢業年級還有不止一次的“模擬考”,等等。學生整日裏泡在“題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試時最感頭疼的還是不會閱讀分析。這除了試題本身的因素外,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題海戰術的不靈驗。

教學方法上存在的這些問題,究其原因,說到底,還是對課文教學的認識上的偏差所致。我作爲年輕的語文教師,學歷都已達標,工作熱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但我對自己的教學不滿意,很儘快擺脫這種局面。所以,要解決課文教學“怎樣教”的問題,正確認識課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就顯得尤爲重要。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5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了教學需要,設計了三層提問,從而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較爲明顯。

在第一層次的問題設計中,我主要是在導課時,運用了提問的形式,目的是引起學生的對本文的學習慾望。問題一:“同學們,上三次的作文難點有什麼不同?爲什麼寫教官就不及寫父母、老師、朋友形象鮮明呢?是事件太少,人物不熟,還是其它的問題呢?今天就讓我們從梁實秋先生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文中找答案吧。”本次提問不用同學回答,只要引起學生的注意,重視本節課的學習。提問針對性強,學生很快就進入狀態。

完成了導課,就是學習重點了,一方面是分析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是總結學習寫作手法。我同樣進行了兩次提問,設計了幾個問題。

分析人物形象時,我的提問是: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爲什麼梁啓超卻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說他在演講時有什麼特點?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並參照課後練習一給這些語句加旁批。這樣就很具體的要學生對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學生的學習目標也就很明確了。

提問三是關於寫作的。問題是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特點描寫凸現人物性格?又如何通過一件事寫人,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呢?

總結:以肖像、神態、語言、動作描寫,凸現人物特點;描寫要抓住人物特點,要繪形更要繪神。通過一件事寫人,將一種描寫方式分開,從各個部分描寫。本文就是將語言描寫分爲:寫聲音和寫內容;外貌描寫分爲:肖像、表情、神態。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經過這樣的三次提問,三層問題設計,完美地完成了學習任務。提問的精巧設計對於教學大有益處。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6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篇文章,我聽過許多老師講過公開課。可以說,幾乎每個老師的講法都不一樣——有的着重於品味語言;有的偏向於體會作者的感情……聽得越多,便越覺得這篇課文不好講,尤其是要講出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難上加難。

一篇文章的學習,不可能種種能力面面俱到,只能突出其中一兩個能力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突出重點,“小切口,深挖掘”。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的是爲了加深學生對於語言運用的理解。語言文字可以表現多種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攝影美……如何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到這些美呢?選取什麼樣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一段《神祕園》中的音樂飄了過來。是的,美妙的音樂能給人美的享受,美的薰陶。其實,美麗的文字也有這樣的審美功效。藝術是相通的。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引導學生動用他們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感覺、憑藉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來體會這篇文章的美。

在講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的時候,我發動學生動用所有的感官來欣賞這兩段文字,然後問他們:“在這兩段文字中,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又聞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同學們讀着、討論,教室裏非常熱鬧。

把這種濃厚的學習氣氛推向高潮的,還是關於第六自然段的討論。我先拋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讓你用一種藝術形式來表現第六自然的內容,你會選擇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是畫?是音樂?是舞蹈?還是別的?”大家的回答比較一致,都認爲應選擇一幅畫來表現這段文字所傳達的內容。我的下一個問題接着來了:“繪畫有很多種類,按照表現技法的不同,可以分爲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畫和水墨畫等等。如果你是一位畫家,你會選擇哪一種繪畫技法來表現這段文字呢?爲什麼會這樣選擇呢?”

“素描!”一個聲音很快地響起。

“來,來,你說說看,爲什麼選素描呢?”

“因爲素描畫簡潔。第六自然段描寫的景物不多,就只有樹和山,如果用別的畫來表現,畫面就會顯得比較雜亂。”

這個心直口快的孩子很自信地坐了下去。教室裏忽然一片寂靜。有的學生在點頭,有的學生卻皺着眉在搖頭。一隻手高高地舉起來,是個秀氣的女孩子。

“老師,我覺得素描畫不好。因爲素描畫的線條太硬,層次感、黑白對比都非常分明。但這段文字所表現的內容很朦朧,很含蓄。您看:樹色陰陰象一團煙霧,遠山也只是樹梢上隱隱約約的一帶遠山,樹與山的界線是不分明的。所以我覺得用素描畫不好。”

“那你認爲用什麼畫比較好呢?”

“用水彩畫吧!”她想了一會兒,“因爲水彩畫比較適合畫景物,它能表現出景物朦朧、含蓄的美”。

“不對!不對!”這個孩子的話音未落,另一個反對的聲音響起來,我點點頭,示意他發表他的觀點。

“水彩畫的顏色太明麗,一般用來表現白天的景物。這段文字寫的是晚上的景物,色彩哪有那麼鮮豔?”

我又問:“你說說看,用什麼種類的畫表現要好一些呢?”

“我還沒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頭。

“你學過畫嗎?”我問。

他搖頭。

“那你怎麼知道這些的呢?”

“憑感覺!”

哦,感覺!好玄的詞兒!這不正是語感嗎?

“好!班上有同學學過畫嗎?我們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如何?”

一個男生很神氣地站了起來,還故作姿態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覺得用中國的水墨畫比較好,水墨畫色彩淡雅。在這幅畫中,可主要選取黑墨,通過墨的深淺來表現遠山近樹的層次。水使墨盪開,使山與樹的界線呈現出一種隱隱約約的狀態。而且,中國的水墨畫講究一種‘留白’藝術。就是整幅畫並不畫滿,而是適當地留取一定的空白,給欣賞者一定的想象空間。因此,中國畫最適合表現空靈、含蓄的意境。而未自清先生在這段文字中表現的淡淡憂傷與落寂,也就是‘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這句話,通過整個畫面能很好地表現出來。

教室裏安靜極了,接下來便是雷鳴般的掌聲。講得多好啊!我們的學生總會有讓老師驚奇的潛質。我從他的一番話中知道了許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們的回答讓這節課更加精彩了。

同學們都很贊同他的觀點。因爲他的話十分有說服力。上課,並不是簡單的老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匯聚了許多閃光點的教學相長、師生互動的過程。

我想,我應該把這節課記下來。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7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放心不下的是課文字、詞、句的落實,是文言文中“言”的部分,至於文言文中的人文信息、整體意蘊等“文”的價值常常被忽略了。我認爲這樣的教學,漠視了學生作爲閱讀主體因文得意和發展自我的內心需求,是隻有文言文字、詞、句知識的教學而沒有“閱讀”的教學。新版語文教科書文言文部分的註釋相當詳盡,學生通過註釋參讀課文基本能疏通大意,教師適當點撥即可。若要保險起見,可通過預習導學案和課堂上適當點撥來補充不足。

問答導學能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能更好地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特徵,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合作探究學習重視對學生歸屬感的滿足,能使教學活動在充滿快樂的氣氛中推進,品位詩意的語文生活,成爲語文教學的需求。朗讀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感知課文的氛圍。

教師是教學中的引導者,他的角色意義在於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自己的主導地位。我在設計這篇課文教學時,一直以平等作爲目標向度,使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成爲一次難忘的精神之旅。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8

高一即將結束,回顧過去的一個學期,覺得值得思考、總結和改進的地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這當然和新課程的實施這一大背景有關,但正因爲如此,才更需要我們每一個新課程的參與者、經歷者把在教學一線的親身經歷、親身感受以及經驗教訓認真總結,好好反思,讓自己在今後新課程的教學工作中少走彎路,少犯錯誤,下面就來談談本人在高一第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曾經有過的一些錯誤認識或做法。

一、以爲新課改就是要完全摒棄傳統教法的錯誤認識

我們常說“除舊立新”,一個新的理念的實施確實是建立在“破”的基礎上,“有破纔有立”。這一次的新課改也是如此,它在課程結構設置、目標設計等很多方面都有較大的改革,給人耳目一新之感,這就使得我在教學中力求新的同時,容易忘記一些好的傳統教法,特別是在語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教法,比如讓學生多讀、多背、多記、多寫、多練以及教師適當的點撥、引導、挖掘、深入、延伸、拓展和精講。事實證明,以上的方法雖然傳統,但效果顯著,在語文教育中大力提倡創新的時候,吸收和融會傳統教法的長處顯得尤爲重要。

二、新方法實施中產生過的錯誤做法

(1)導學案運用中的錯誤做法

我們這次高一語文的新課程教學一個重要的“新”的標誌、新生事物是“導學案”。“導學案”在山東兗州一中的成功經驗已經證明它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思維,鍛鍊和提高學生的能力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但我們在實施過程中,出於經驗的不足和對學生學情調查瞭解的不夠,往往會採取這樣一種片面做法——只注重導學案的“學”和“講”,卻忽視了導學案的“導”,結果經常會把課堂變成做題目(做導學案)和講題目(講導學案),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部分學生的厭學。事實證明,如果導學案只“做”只“講”卻不“導”的話,對學生的“學”恐怕很難產生什麼積極的、正面的影響。所以,如何設計好導學案並進一步利用好導學案,使它能夠真正調動學生、激發學生、解放學生是一個急待解決的課題,需要我們每一個新課程的參與者、經歷者好好動一番腦筋。

(2)合作學習中的錯誤做法

新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資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對於什麼是合作學習,我在實踐中曾有過這樣那樣的一些錯誤做法:

①、將小組合作等同於小組討論。當教學進行到某一環節時,我便會要求學生“分組討論這個問題”。於是學生便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了。其實,這樣的小組討論由於不是在明確的團體目標指引下的羣體學習行爲,因此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②、教師缺場。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我有時會退至教室的一側耐心等待,有時又如蜻蜓點水般在各學習小組間遊走。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後,我再開始依次聽取各組的彙報,彙報完畢,課堂教學活動便宣告結束。其實這樣的合作學習事實上只是一種形式,因爲缺乏教師的指導,學習效果也欠佳。

③、合作學習被用得過濫。有的時候我在課堂上不分問題是否合適都讓學生進行討論。合作學習呈現極大的隨意性。其實有的合作任務很簡單,更適合自主學習,完全沒必要合作學習。有的問題學生意見基本一致,也不需要共同探討。頻繁、無價值的合作不但不利於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還容易使學生養成遇到問題淺嘗輒止,一味依賴他人的不良習慣。事實上,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兩者並不排斥。

④、小組中分工合作意識不強。沒有分工就談不上合作,但有時候,在我的課堂上,往往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分工,學生做的工作只是一個意見交流,最後找一個同學來彙報即可。而且,往往是小組中比較積極的學生會經常被推舉來做彙報。這樣,很多學生根本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

以上兩點新方法中的錯誤做法是我在新課程實施中曾經有過的較爲突出的現象,可能還存在着其他的問題,篇幅有限,在這裏就不一一說明了。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我們不但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有發現問題、預防問題的能力。在這裏提出幾點誤區也是爲了使我們的教學之路能走得更順暢。問題出來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於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更應該防患於未然。在新課改的路上,讓我們少些誤區,多些成就,在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9

源遠流長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雖然有很多優點,但用現在的眼光看,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束縛了學生的個性,而且也讓我們每一位一線語文教師教得很累。本來以爲"課改"會讓我們輕鬆一點,可是半年下來,沒有感到絲毫的輕鬆。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評價機制,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適應;同時新課改第一年,家長、社會、教育部門的密切關注,這些都也讓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雖然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教齡都在8年以上,教學經驗最少的也經歷了兩個大循環,但我們一致覺得,每一個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剛剛上崗的新教師,緊張加忙亂。回顧這半年來我們的困惑、思考與實踐,我們不能說有什麼經驗,只有一點點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面對的是課程結構的變化。

以前的高中語文教學,課程相對固定,很少變化,是一種穩定的結構。而新課改突出了發展個性和以人爲本的概念,相應的對新的課程結構就提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較高要求。具體體現爲壓縮必修課時,增開選修課,以提供較充分的個性化空間。以前高中3年的語文內容,在新課標中壓縮爲5個必修模塊,在高一、高二共兩個半學期內完成。另有3個半學期左右的時間,學生可用來選修。選修課現在設計爲5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每個系列又可設計若干模塊。必修課每個模塊計2學分,學生修滿10個學分,可以達到基本水平。選修課學生依個人興趣自選4個模塊,修滿8個學分後,與必修課共計18學分,這樣就可算作語文科目合格。

課改大大壓縮了必修課的課時,我們的周課時數減至四節,課時減少了,授課內容卻不減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個必修模塊包括四個單元的閱讀鑑賞、一個單元的表達交流、一個單元的梳理探究和一個名著導讀,相當於舊教材的一冊書,而新課程要求一個學期修完兩個模塊內容,也就是說,舊教材一年上完的內容新教材要一個學期上完。於是,期中考試前我們高一師生就是在與時間賽跑,與有限的精力作鬥爭,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達一個終點,還沒來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個終點奔去。課改,變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個大大的"累"字,我們被這個大大的"累"字壓得無暇去體味課改帶來的益處。我們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師生的趕和累爲代價,那它的存在價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說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就是讓學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難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那麼多的內容,這的確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但在接下來的必修2中,這個問題就緩解了不少。因爲教完必修1後,我們全組教師一起進行了認真的總結與反思,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了取捨、處理,縮減了一些內容。比如第二個模塊中的演講詞單元,本單元的重點在於拓展運用,所以我們只用了兩個課時以本單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兩篇演講稿爲範例,讓學生掌握一般演講詞的特點,把口頭的演講訓練放在課前口語訓練甚至平時的課堂發言中。同時我們加大課堂密度,爭取有效的授課時間,基本上每一節夜課我們都用來講課,很少考試。果然,時間夠用了,期末實現了我們留出一個半星期總複習的預期。但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開設必修課的目的,是構建語文基礎,可是略有教學經驗的人都知道打基礎是不能開快車。語文各種能力的養成不是一瞬間就可完成,語文素養的形成靠積累、感悟,運用,哪一樣也少不了分析和訓練。

缺乏了分析和訓練即使能形成也終究是薄弱的,是難以提高的。新課程中儘管迴避了訓練的話題,而參照其"在閱讀教學中,爲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的表述,我們也可以理解爲它暗示了在教學中運用知識與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訓練能力的必要。但現實是課時這麼少,幾乎每節課都要講一篇新課文,這與鞏固基礎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單元是新聞單元,這個單元和高考語言運用考點的新聞壓縮直接對應,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這方面的例題、練習,但是就是沒時間給學生做,本應期中考試前就完成的練習內容,直到期末複習才安排下去,而這距新聞單元的學習已經很長時間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學,無論是舊教材還是新教材,文言文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學很注重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新課程似乎弱化了語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語文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課改形式下有限的課時裏的文言文該怎麼教?同時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須的語文學習習慣(以往學生語文成績好很大程度得益於這一點),因爲搶時間,學生每天只是疲於應付新內容,沒有時間複習、整理,所以並沒有形成。我想也許是新課標這樣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許是我們在思路和方法上還存在問題,我想這是我們下一個學期重點要突破的一個難題。

再來說說選修課,本學期學校在高一年級開設了校本選修課。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了,老師講課的靈活性大了,大大激發起了教學雙方的興趣。我們備課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爲出發點,結合學生實際,開設了一門《中國當代名家導讀》的選修課,結果深受學生歡迎,這一門課的選課人數達到了人。

課改給我們的感受是"累",但"累並快樂着"。

解讀教材之樂。

語文教師難當,沒有哪一個學科會讓教師在上課之間,首先思考的是"教什麼?",而語文課就是這樣,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無限。語文學科本就是人文性、藝術性最強的感性學科,在各科教學中最講求個性,也最能體現出教師的個人氣質和才智學識。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師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也就是說在新課程標準和《大綱》背景下,語文教師對教材地處理和運用可以是豐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說,教改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當我們在課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蘊、知識功底、價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讀的平臺,以認知價值、審美價值、發展價值引導學生與文體進行"精神"對話的時候,那種快樂是難以言表的。比如,我們學《史記》中的《鴻門宴》、《項羽本紀》,我們如果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太史公對項羽作爲一個悲劇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着高度讚賞的態度來評價的;揚項羽即意味着某種程度的貶劉邦,而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如果我們繼續思考,就會發現太史公的作爲漢朝臣子蔑視至尊的權貴而又不得不隱晦表達的深層用意。也許這種解讀,未必符合史學專家的正統,但是誰都不能否認,這種語文學習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們後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對話,哪怕這種對話可能有着許多誤解的成分。我們在處理教材時設置一些相關的情景,介紹一些背景知識,學生自己就把思考推進到這一層面。

這學期,我們讀古代詩歌,從《詩經》《離騷》到漢魏晉詩歌,我們從這些飄逸着歷史流風遺俗的詩句中,遙想那個時代的興衰和個人悲歡;我們讀《赤壁賦》、《囚綠記》《荊軻刺秦王》我們深深感受到有那麼多如此壯

闊而又形態迥異的人生奮鬥軌跡和生命的選擇;學習《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飛向太空的航程》對人類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導讀中,穿越時空隧道,與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進行思想的對話,借他們的智慧之光照亮我們的生命旅程。

當然新課改對備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由單一統一目標變爲多元多層次目標,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備課時的知識準備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備學生的可能,儘可能多的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選好切入點和提問方式,把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作爲我們備課的出發點和歸屬點。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與教學方式的提高。

新課改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建構爲特徵。《課程標準》建議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中,新課程特別將"自主、合作、探究"作爲重點進行倡導。

由於課程改革剛剛開始,一開始我們對課程的認識還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認識到位了,實踐也不能很快地跟進,也有過誤區。比如說,偏面地認爲"新課程的課就是要新",於是在課堂上花樣百出,有時課上強調所謂的"自主",而學生實際都是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活動,他們非常"忙碌"地,興致勃勃地交流着、彙報着、表演着……而學生並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一講"合作"就是"小組",什麼課都是小組討論,什麼內容都要通過小組討論來"解決",而很少考慮討論的價值。再有有時,合作是合作了,但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合作過程是簡短的,討論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學生往往拿不出什麼結果或結論,感到非常茫然。

通過校內的跟蹤聽評課以及教育學院的展示課,我們及時反思,認爲從根本上說,這一誤解是與我們對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領悟不到位有關,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膚淺與浮躁,甚至於有些急功近利。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多種方式體驗",應該是有條件的。它取決於正確的價值取向,一切脫離學習內容、違背語文特點、不符實際的、節外生枝的體驗,應當慎重。自主學習,應該在於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有足夠的空間思考,有較多的機會實踐。在這個前提之下,在面對相同學習內容的情形時,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夥伴,以飽滿的情感來展開學習活動,才能將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避免虛假的自主在課堂上的出現。合作學習要以自主學習爲前提,在經過獨立思考後進行合作學習纔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學習,必須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學習的難點上。而不是爲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是通過多人的頭腦在討論中碰出智慧的火花來解決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問題,而不是一般問題。因此,合作學習的組織,也必須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積極發言,從而得以發展。同時不要一有問題,就組織學生探究,如果探無可探,以學生的實際究無可究,還是結合傳統的講授爲好,要把"實"與"活"結合在一起,把"預設"和"生成"結合在一起。

半年的課改實踐,我們遇到的問題不少(也許是我們對課改理念認識得還不夠深入、透徹吧),但我們相信,課改之路,雖有荊棘,但沿途的風光無限。儘管有着這樣那樣的想法,但爲人師的我們還是在課堂上充滿愛心、竭盡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和目標,並且相信,無論如何,課改都將有益於孩子們的成長、發展,都將促進教師的不斷學習與提高!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0

上課時,我介紹完背景後,飽含激情地朗讀了一遍,沒想到學生報以熱烈的掌聲,還的的同學說:“老師再讀一遍!”於是我又讀了一遍。更出乎我意料的是許多學生竟然也煞有介事的跟着讀了起來!本來我打算讀完後接着講解、賞析,然後再讀,看到同學們讀的激情已被我激發起來,我放棄了原來的思路,先教學生讀,通過停頓、重音、語速、節奏的處理引導學生“讀中悟情,以清帶讀”,使學生對這首詞有了更深的感受加領悟。這節課大多數學生情緒高昂,氣氛熱烈,學生的這種情緒也感染了我,我不僅講解流暢,而且優美的詞句汩汩而出,在不知不覺中上完了這節課!

通過這節課,我深深感到,教讀詩歌老師必須先喜歡,老師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容入朗讀中才能更好地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其次,詩歌教學應吧重點放在朗讀上,再獲激昂奔放、或舒緩有致的朗讀中感悟作者通過外在的客觀物象所表達出來的內在的思想情感,欣賞他們爲創設美好意境、抒發內心哀樂所運用的高度凝鍊的語言,把握詩的用韻、節拍、停頓,聲調的輕重緩急,字音的響沉強弱,語流的'疾徐曲折,從而濡染心靈,陶冶性情,培養學生的文學趣味。

當然,我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在各個環節的銜接上,在一些問題的設置上,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完善自己,完善教學!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1

孟子一生經文緯武,胸藏韜略,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露出以天下爲己任的博大胸懷,但在急功近利的戰國時代,“仁義”治國的主張根本沒有實現的社會基礎。孟子積極用世,給後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國藍圖。他的思想,他的主張,的確可以作爲千古“匡世的真言”。

《寡人之於國也》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體現“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針對諸侯紛爭、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從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高瞻遠矚,獨倡王道,論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關係,使之成爲《孟子》全書的總綱。北宋哲學家程頤曾評論說:“孟子之論王道,不過如此,可謂實矣。”

孟子面對梁惠王“於國”“盡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諱,義正辭嚴,批評統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極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統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宏願偉志;對時事的論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談,又尖銳駁斥,辛辣諷刺,展示出一個聰明機智、狂放不羈、豪爽直率、潑辣大膽、愛民重民、肩擔天下、無畏無私的政治家、論辯家的形象。

正因爲本文的博大精深,讓學生理解幾千年前智者的思想無疑是不容易的。因上讓課時有必要給學生講解本文的背景知識,也就是孟子是在什麼背景下和梁惠王進行談話的,孟子描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還有,在提倡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今天現實國情下,我們如何理解孟子的人口論。上課過程中,宜引導學生理解孟子思想的現實意義。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2

昨夜睡前偶爾翻開《莊子心解》,在161頁處,赫然發現克里虛納的一句話:“不要去顧慮結果,只要做任何在此時此地必須做的,然後把結果留給我,留給神。不要問說將會發生什麼,沒有人知道,要去關心手段,而不要去想結果,不要成爲結果導向的。”這句話很是讓我的心震顫了一下,也許一直以來,我的問題就是太關注結果了,喜怒哀樂爲結果所控,一切努力便顯得不那麼自然了,說的更坦白點,其實就是內心深處尚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自卑存在。因着這自卑心,就愈加要向結果來求證,爲了求證便兩眼鰥鰥、目光呆呆,最終丟失了過程應有的樂趣與意義。

同樣的事情大家都在做,但心態卻迥乎不同,內蘊貧乏者捉襟見肘;鳶飛戾天者目無餘子;虛懷若谷者海納百川;遊刃有餘者氣定神閒。因心態之不同,所成之事業自然也判若天地。最近讀到李鎮西老師《冬天》一文的課堂實錄,堪可爲證。

這堂課是李老師在20__年應邀到鄭州鐵路二中講學時,難卻校長盛情而臨時決定上的,由於事出無備,李老師只好從隨身攜帶的手提電腦中選了篇朱自清先生的《冬天》來講。李老師說這是他個人非常喜歡的一篇散文,於是我從網上調出先看了看,內容確實是典型的朱先生風格——於質樸中蘊含細膩之深情。當時我就想李老師這課一定上得有聲有色,精彩紛呈。

待我細細地看來,卻是大大的失望了。這就是李老師的課嗎?這就是傳說中大師的水平嗎?一開始上課,李老師不是馬上吸引同學們,趕緊切入主題,而是悠悠然地和學生們聊天、拉家常,談什麼“怎樣纔算是讀懂了一篇課文”,而且自己還長篇大論地說個人的看法——這不是新課程最反對的教師佔據課堂的法子嗎?當李老師大談當年他看電影《我的兄弟姐妹》是如何流淚時,我實在忍不住了。我甚至在心裏禱告:李老師,我敬愛的李老師,你趕快切入正題吧!大家把你從大老遠的地方請來,不是聽你侃大山,而是想見識一下你高明的課堂藝術的啊!你就這麼對付大家,實在是……,唉,我簡直都想替你鑽地縫了。

不緊不慢地,李老師總算開始讓學生讀那篇文章了,我意少舒,靜待下文。接下來,李老師自己朗讀一遍課文,讓學生勾畫出打動心靈的語句。從實錄中看得出李老師讀得甚是投入,因爲讀完後,課堂上悄無聲息,看來大家都沉浸到了課文之中,這不能不歸功於朱先生散文的動人魅力了。

還是來看李老師都做些什麼吧,他說:“現在我想聽聽同學們的感受,就按照剛纔我說的:‘讀出自我,讀出問題’的順序來交流一下各自的體會。”說喜歡的句子,這個不難。有同學說“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着‘洋燈’,也還是陰暗”這句不錯,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父親講的小時候吃豆腐的故事。李老師借題發揮說:“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使人與人之間心靈的距離迅速地拉大。在現代家庭,到了晚上,一家人都各做各的事情。像你們,可能是做作業,爸爸媽媽呢可能是看電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多麼懷念那種吃豆腐的生活呀!所以,朱自清這篇文章就勾起了我對一種久違了的溫馨人情味的回憶。”我心想上面那位女生趕巧聽過父親小時候吃豆腐的事,其他學生就未必有此同感了,李老師能把同學們的心攏到“溫馨的人情”這個主題上來嗎?又一位同學站起來說:“我對這幾句特別感動:‘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裏卻老是春天。’我感到這句話特別溫馨!”“呵呵,我真是感慨萬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李老師說着還真和這位同學握上了手。如此又問了兩位同學,之後,李老師看到一位女生把手舉得高高的,表情非常急切,便請她發表意見。她先讀了文中的一段文字:“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着臉,覷着眼睛,從氤氳的熱氣裏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裏。”然後停了一下說,“讀到這一句,我特別感動,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爲這讓我想起了,我和家人在吃飯的時候……”她突然說不下去了,眼淚已經流了下來,但她稍微頓了一下,還是帶着哭腔繼續說:“爸爸,爸爸,總是把,把……最好的菜往我碗裏夾……”行課到此,出乎意料地出現了一個高潮,一個情感的高潮,在這個高潮裏,李老師藉機滲透了理解教育、愛心教育,很自然地,師生的心是在一起的。這一點我比較讚賞。

接下來,是課堂結構的一個過渡點。李老師說:“除了欣賞之外,我們還要進行研究,同學們同樣可以發表看法的。哪些同學有什麼問題呢?甚至不喜歡這篇文章的同學也可以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質疑。”這就由情感共鳴轉入了疑難理析。一位男生提出來:“我發現這篇文章通篇並沒有寫到冬天,好像有些文不對題。這是爲什麼?”李老師馬上肯定這個問題非常具有科研價值。繼而學生們圍繞着這個中心話題展開了討論,以這位男同學爲一方,其他同學輪番進攻。李老師絕不以勢壓人,一直捍衛着這位倔強男生的話語權,最終這位男同學點頭說:“嗯,我基本同意作者以冬天來襯托家庭和友情的溫暖。”“好,他基本接受了那幾位同學的觀點。這種勇於服從真理的精神更加可貴!”李老師友好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課堂就在這輕鬆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着,即使學生們提出再簡單的問題,李老師也保持着微笑,和顏悅色,循循善誘。最讓我感動的是李老師不時發出的會心的笑聲,它也彷彿一縷和煦的春風吹散了我心頭的緊張與矯情。不知從何時起,我被李老師的人格魅力引領着,已完全出離了這狹小的課堂,悠遊於作品勾畫的歷史場景之中。至此我方纔醒悟,原來李老師那看似不經意的插科閒聊都是在與學生交心啊!都說課難教,我們的課爲什麼難教?對比李老師我發現了大家的和藹、親切,也看到了自己的侷促與拘謹。

課堂固然是需要有目的的,但更需要像李老師這樣煦暖如春風的人格魅力。好課是心底的流泉,而不是箭矢的標的!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3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這天,我們遵循“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探索學生全面發展之路。高中的語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給予更多的思考,擬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並有效地落實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因而,我們所要追尋的就應是也只能是在保證學生對語文有足夠重視,並有必須語文基礎與寫作基礎的前提下,怎樣有的放矢地傳授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大有卑益的教學資料和寫作訓練方法。以此爲基點,高中語文教學迫切需要在教師、教材和學生這最基本的教學三環節中進行認真檢驗的基礎上,確定有別於其他學科的不同的教學原則,從而有力地促進高中語文的素質教育。透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爲在新課標下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設計務必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堂教學。

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我們不難發現仍然存在着許多舊的觀念,無法擺脫舊的思想、習慣勢力、舊的傳統的影響,注重45分鐘課堂知識的講授傳播,而忽視對學生潛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語文科的本質屬性,就是語言的學習和應用,而語文課是多種因素的綜合,讀寫、聽、說、修辭、邏輯等等,每節課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講授,只有集中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貼合學生的學習潛力,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實效。高中語文教育指向“人的發展”。因此就要求我們,高中語文教學務必聯繫生活實際,注重語文實踐,潛力訓練,要以語文知識爲基礎,做到切實有效,課內課外有機結合。但我認爲,無論課內課外,都務必圍繞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也就是圍繞“潛力訓練”這個核心而展開,兩個基本點就是課內與課外。課內注重於練習,課外致力於閱讀,課內課外相互結合,不拘泥於教材資料,而延伸到課外閱讀教材,並穿插一些課外讀物,這樣課堂教學氣氛就比較活躍,對深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教學設計務必體現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爲主動。

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注重了語語知識的傳授,始終讓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被動的理解,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素質,就務必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比如每節課在課堂上我都讓一兩個學生上臺發言演講,然後再請一兩個學生上臺針對同學演講發言,發表評價。還有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儘量以問題形式讓學生充分討論,共同解決。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主體參與的感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用心性,使課堂充滿着活躍的氣氛,個個踊躍討論,用心發言。但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要領,改變舊的學習狀態,不是被動地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主動地掌握和運用知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我認爲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生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融會貫通,終身受益。

三、教學設計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紮實的訓練

課堂教學中,有時根據教材的特點針對某個環節進行相關的表演,這無疑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思想。但如果不顧文本資料,就是單純爲了活躍課堂氣氛,把表演當成課堂時尚的道具,那麼這種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設計課堂表演這個環節中,老師就應先思考這樣一些問題:首先想一想讓學生表演的目的是什麼,不能爲了表演而表演。我個人認爲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爲表演畢竟一種輔助手段,而且年級越高越要摒棄。如果學生能透過語言文字在頭腦裏表演豈不是更好?然後要想你如何讓學生表演。例如在講《阿Q正傳》時,你想透過表演讓學生體會阿Q語言的特點、神態的變化,那麼學生的表演能到達這個目的嗎?你的學生是專業演員嗎?怎樣調控才能不會成爲一場鬧劇?如果學生一想起阿Q的形象就是課堂上滑稽的表演,是不是影響了學生對這個人物形象準確的把握。所以教師課前要認真去準備,不僅僅是臺詞、動作,更主要是學生紀律的約束。我認爲就應把表演簡單化,情景化,語文化,最好是和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結合起來。課堂表演不是萬能的鑰匙,過多的課堂表演必然使課堂流於浮華,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語文訓練。與其課堂上讓學生脫離文本浮於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說一說,走馬觀花地看一看,到不如爲學生多創設一些聽、說、讀、寫的機會,多給學生帶給口頭表達和書面練筆的機會。沒有紮紮實實地“雙基”訓練,怎樣能切實地提高語文潛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紮實的訓練才能使語文學習擺脫表面的浮華熱鬧,迴歸本源。

四、教學設計要少一些合作討論,多一些朗讀品味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最重要的變革,於是小組合作、討論就成了目前語文課堂上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也許在必須程度上體現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理念,但有的老師爲了追求更“貼近”新課程標準,爲了給課堂貼上一個“新課程”的標籤,時不時地就來個小組討論,動不動就來個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討論的效果,而是追求討論的形式,做了許多無用功。合作、討論並不是不能夠使用,但老師就應注意的是需要討論什麼資料,怎樣去討論,如何展示和評價討論合作的效果。由於老師在討論之前缺少必要的引導鋪墊,缺少對文本必要的朗讀品味,在學生對文章的資料缺乏深刻理解的狀況下就隨意地展開討論,那麼討論的過程和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在這種狀況下合作、討論就演變成了下面的幾種狀況:

1、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彙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

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

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時而擠眉弄眼,時而鬨堂大笑,你能夠想見他們是不是在討論老師佈置的問題,至少不是嚴肅認真的。表面討論時氣氛熱烈異常,卻沒解決實際問題。我認爲合作討論就應在對文本充分解讀,學生自己有獨立思考後的前提下來進行,這樣的交流討論才用有必須的效果。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爲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傳統的語文課,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了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堂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一節語文課講下來,鍛鍊了老師,耽誤了學生。這些弊端是務必要革除的,但矯枉不能過正,我們不僅僅要從形式上,更要從思想上走進新課程。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4

“知人論世”是讀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讓學生掌握好這把鑰匙是尤爲重要的。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對寫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紹,所以學生在理解文章思想時顯得不是很困難。在課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決作品的思想意義甚至文化等較深層次的問題。前提是教師要根據課文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理解水平精心設計問題。

在語言的賞析上,有學生提出“徘徊”是來回走動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這是學生紛紛開動腦筋,有認爲這裏的“徘徊”是寫月亮移動緩慢的意思。有認爲是側面寫了作者的心理,他覺得月亮對遊人含情脈脈,不忍離去,因而對冰清玉潔的月亮產生愉悅之情。我對後一個回答評價道:這位同學的解答把景與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詞真是一字千鈞,體現了蘇軾語言的精練生動,詞簡情真。由此可見,只要學生積極思考,有時會給老師意外驚喜。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5

柳永的《雨霖鈴》是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傑出代表。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重新強調回歸體驗、迴歸心靈。尤其是詩歌更要注重讓學生獲得直觀感受,獲得心靈共鳴,從而得到美的享受。

創設情境、符合考綱、整合知識、有效評價,這些都是高效課堂的基本要求,作爲一名初登講臺的青年教師,我覺得自己還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將這些要求全部落實到課堂教學的環節中。因此,我便結合所講課文的特點,將情境創設作爲落實高效課堂的主要手段。

明確了這一方向之後,我開始精心的準備課件、反覆推敲教學語言、選擇適合的朗誦配樂,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手段在課堂上營造出詞人柳永想通過《雨霖鈴》傳遞給我們的意境。但是,在進一步分析課文之後,我發現,我所做的工作,都只是表面功夫。學生如果對詩詞本身沒有較深入的理解,那麼這一切外在的東西都是沒有載體的。因此,我改變了方向,將問題設計作爲創設情境的重點,或許能獲得相對好一些的收效。因爲,恰當的提問,可以引導着學生探究文本,主動思考,從而揣摩出詩詞的味道。

於是,我開始在教案中加入問題設計的環節。針對不同的詩句,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執手相看’的動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暮靄沉沉’的設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寒蟬悽切’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面對‘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景象,詩人會想到什麼?”等等。可是在第一次試講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反應十分不好,大家對我所提出的問題並沒有積極回答,思考問題的熱情程度也不高,課堂氛圍呆板壓抑。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開始反思原因,是學生對這篇課文本身不感興趣嗎?我翻看了一些學生的教材,發現他們的教材上記了大量的筆記,這證明學生們對這一課是很感興趣的,他們希望對這首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是在課堂上沒有進入充分思考的狀態,只是簡單直接地接受了老師的想法。導致了學過以後對於詩歌的印象並不深刻。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爲什麼沒有調動起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在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指點下,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問題的設計上。我發現,我所設計的問題沒有梯度性、區分性。很多問題的設計是雷同的,讓學生感覺回答完一個問題後,剩下的問題就無話可說了。此外,問題的指向性不明確,讓學生不知道從哪個角度思考。

也就是說表面上出現了學生不與老師互動的問題,而實際上,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問題設計不科學。

針對這個問題,我將我所設計的問題做了修改。將原來的問題改成“詞的上片沒有寫‘情’卻處處含情,是如何表現的?”、“‘念去去’一句出現在婉約詞中是不是顯得不協調?”、“‘經年’二字有怎樣的味道?”、“‘虛設‘又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經過這樣的改動,在第二次上課的時候,我自己感覺課堂的效果比第一次好一些。至少學生們開始進入了思考的狀態,他們開始不再排斥我的提問,基本上都能努力的在課文中找尋問題的答案。

但是,課堂氣氛沉悶的問題仍然存在,學生們雖然在思考,但是卻不能夠的得出較好的答案。這個問題又一次引起了我的反思。是不是問題設計的太難了,讓學生百思不得其解呢?在通過對老教師的諮詢,我體會出,這次的問題出在環節設計上,缺少了讓學生反覆朗讀、品讀詩詞的過程,那麼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自然就不。

所以,高效課堂不僅需要科學的問題設計,更需要學生對於課文的品讀,以讀促解,以讀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