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

沒有積累,談不上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也學不好語文。我們在教學《語文園地》時會把它上成純粹的複習課。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我們教師首先要明確,日積月累教學不是單純的舊知識堆積回顧,而是一種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方法的教學。

首先,低年級的學生的有意注意力不強,爲了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創設歡樂的教學的景、組織有趣的活動這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在積累的過程中不單是數量的積累,還要有質量的提升。所以善於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對質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如在本次教學中,教“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時,老師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你知道了什麼?”小組討論然後班內小組競賽彙報。生答“是反義詞”“是重疊詞”“偏旁部首相同”“形近字組詞”這樣開放性問題猶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學生思維的千尺巨浪。學生因爲要取勝,所以合作、所以積極思考。於是他們把課內、課外的積累都用上,令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以讀代講,通過多種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體現語文學科以讀代講的特點。讓學生體會兒歌的節拍,積累語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方式進行朗讀,體現了教學的民主,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

教學建議:

1.“我的發現”教學時,可先歸納重疊詞的種類形式。如“AABB、ABAB、ABB、AAB”。然後利用填空形式讓學生練習。

2.“日積月累“教學時,可讓學生在本單元生字中,找出帶有以上偏旁部首的字。並選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3.“形近字組詞“教學,先讓學生辨別每組字的異同,在書上練習組詞,然後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最後出示幾組形近字組詞讓學生填空,鞏固練習。

4.朗讀詩歌的教學,教師先示範怎樣有感情地朗讀,再指導學生朗讀,最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2

【設計理念】

着力體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從而培養小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樂於探究,能發現詞語的結構規律。

2.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複習舊字。能獨立識字,區分形近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閱讀現代詩《一個石頭小姑娘》。

4.通過口語交際,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課外學習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夥伴合作辦的牆報、以及其他有關記錄“六一”活動的內容。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詞語,自己發現。體會詞語朗讀時的節奏。

2.詞語減肥,交流發現。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給詞語減肥後,發現新詞:大小 深淺 高低 長短 粗細 多少(都是反義詞)

3.全班交流,歸納發現。全班交流後歸納:這些詞語不僅重疊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構成的。

4.照樣子說詞語。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淺淺( ) 高高低低( )

長長短短( ) 粗粗細細( )

5.展示智慧新發現,拓展練習。生活中你還發現有哪些這樣的反義詞?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教師相機板書)如: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進進出出、裏裏外外、走走停停……

6.讀一讀書中和剛剛積累的詞語。

7.選擇5個詞語補充在書上。

8.採取多種遊戲方式說反義詞。

[設計意圖]

這是一項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組詞規律的練習,本環節的設計重點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兩組詞,雖一字之差,但詞性和詞意卻大不相同。教學時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髮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現在,我們到字詞遊戲宮去看看吧!

(2)小組內互相合作,說說你有什麼發現,你又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

(3)小組彙報

①表示蔬菜一類的詞:蘿、茄、菇(與蔬菜有關)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詞:燉、燒、烤(與“火”有關,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動手意思的詞:扒、扛、揀(與“扌”有關,都含有動手幹活之意。)

④表示有動腳的意思的詞:跺、踢、跳(與“?”有關,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4)、想想說說

①再說幾個表示蔬菜一類的詞:──────—(與蔬菜有關)

②再說幾個表示“煮”意思的詞:────—(與“火”有關。)

③再說幾個表示有動手意思的詞:────—(與“扌”有關。)

④再說幾個表示有動腳的意思的詞:────—(與“?”有關。)

2.我會填。

①審題。說說題意。

②說說每組詞有什麼不同點。

③同桌互相交流、小組內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④全班交流。啓發學生說說還可以填什麼詞語,鼓勵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⑤選擇自己喜歡的短語說一句或幾句話,教師鼓勵創新。

⑥拓展練習, 創設情景說話:如

風光秀麗的黃山──────;川流不息的汽車──────

⑦ 獨立完成作業。做好後同桌可互相檢查。

購( )評( )破( )拾( )

溝( )坪( )玻( )給( )

拎( )甸( )續( )錢( )

鈴( )句( )讀( )線( )

3.我會讀。

(1)自讀詩歌。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詩歌。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詩歌。

(4)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麼?

(5)朗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設計意圖]

本環節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引導學生自己練習生活體驗來思考、應用新知識,引導小學生自己合作交流,這正是新課程“促進學生髮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教學反思]

教是爲了不用教。教學就是指導學生自己會學。當學生有了充分的空間展示自我時,就會不斷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會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促進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維的發展,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語文終究姓“語”,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是工具性,語文學科的根本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形象不能是課本的翻版,而是充滿個性思辯和衆人智慧的個性化知識體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創造空間的知識框架。活動的開展首先要考慮的是千方百計給學生帶來認知的歡樂,讓學生在聽做、說唱、玩演、讀寫、視聽等活動方式中不斷將知識積累、儲存。因此,本設計意在搭建一個活動平臺,老師和和學生一起開動“知識快車”,教學活動中學生先將自己的收穫裝入“小成果袋”內,然後再有選擇地“買票上車”。這樣的活動,貌似無序,但卻會有很多內在的規則支持着有序的運作,學生會成爲真正的知識主人。《語文園地》的教學設計更應如此。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再現情境

(1)引用書中的第一段話導入。

(2)小組討論:他該怎麼做?爲什麼?

(3)集體交流。

教師小結學生的做法:①記下小龍的名字。②不記。

二、提出建議

(1)按不同意見分成兩組。相對而座。分別給兩隊取名爲正方、反方。

(2)選出一名陳述自己觀點的陳述人。在陳述人說明觀點後,各方展開辯論,充分說明自己觀點正確的理由,對方錯誤的理由。

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三、小小辯論會

(1)陳述觀點。

(2)自由辯論。

(3)教師總裁、小結。

[設計意圖]

本環節的設計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參與、合作的意識,這樣有利於課堂教學的優化。教師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學生的辯論,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小學生動腦、動嘴的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口語交際課,教師的角色已發生變化,由教授者轉變成爲學習的合作者。這一探討,有相當的積極意義,應大力提倡。學生也由聽課者轉變爲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課堂上的主人。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爲自己的親身體驗。教師由灌輸變爲指導,學生由認真聽變爲自己動腦動口。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爲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同時,這樣的堂課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實際上課堂重心已發生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過去的重結果,向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原來那種教師強調“注意聽”的呆板模式,被教師的適時點撥、指導取代。這就是注重了學生學習的親身體驗和實踐。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但對教師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語交際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訓練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需要說明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引導學生養成文雅的舉止談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第 三 課 時

一、展示臺

1.讀讀學習小夥伴的話,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2.感悟“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可以練習生活實際理解,也可舉例子理解,也可講故事幫助孩子理解。

3.說說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還做得不夠。

4.你想爲集體做些什麼?

5.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

在聯繫生活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過交流和展示,來感悟“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二、展示“六一小報”。

1.小組交流。

如:小報的名稱、內容、小組是如何分工、怎樣收集的資料等等。

2.“推銷小報”比賽。

假如自己是推銷員,如何把自己的小報推向市場或讀者。

(1)先自由準備

(2)小組內交流,推選一位最佳推銷員。

(3)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三、粘貼學生的小報作品。

[設計意圖]

引導小學生交流生活體驗,組織小學生“推銷小報”比賽。本身就是十分有趣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小學生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生成的是智慧,感悟的是體驗是成功是快樂。這種超越和溝通聽、說、讀、寫的綜合性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3

本單元習作要求是寫自己去過的一個地方,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寫,寫一寫這個地方怎麼吸引人,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也可以寫自己想去的地方。我是這樣指導的:

一、聯繫口語交際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有聲有色地介紹了自己去過的地方,真讓我們大開眼界。如果把它寫下來,就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麼寫呢?我們可以從剛學過的幾篇課文中學到一些方法。

二、聯繫本組課文具體指導。

按一定順序寫清楚

《富饒的西沙羣島》: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美麗的小興安嶺》:春—夏—秋—冬

《東方之珠》: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遊勝地—燈的海洋

另外,還可以回顧上學期的《日月潭》按一天中早上、中午、晚上的時間順序寫。補充寫作知識:怎麼寫不同季節的景物?寫景,要寫景物的特點,它是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謂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就是抓住不同季節的景物的不同特徵.我們寫景,只有寫出景物的特點,才能給以如臨其景,如見其人的感覺.怎麼抓住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呢?首先要仔細觀察,觀察是認識客觀事物,獲得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徑.要寫不同季節的景物,必須細緻地觀察景物,而且觀察要有重點,要抓住特點。多感官寫景景更美,把視覺上、嗅覺上、聽覺上、觸覺上等方面的感受寫出來。

三、讓學生背背印象深的語句。

學生構思,自主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

四、學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請幾個學生讀習作,師生共同評點,肯定優點,指出修改方向。

六、學生再次修改習作,謄抄在作文本上。

習作教學功在平時。特別是寫景的,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品質。世界並不缺少美,是缺少發現的眼睛。我們要擦亮學生的雙眼,讓他們去發現。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4

《語文園地七》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七單元知識總結。本語文園地一共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內容:即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旨在讓學生了解做課堂筆記的重要性,讓學生學會如何做課堂筆記。“詞句段運用”意在讓學生了解一些與戲曲有關的詞語,知道他們的意思,並且會運用。“日積月累版”給我們展示的是12個四字詞語。通過教學,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內容:

一、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學習“交流平臺”時,告訴學生,課堂筆記是很重要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課堂筆記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幫助我們記憶,還能促使我們積極思考。然後,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做課堂筆記應該記些什麼,學生總結後,我出示結果,做課堂筆記時我們應該:

1.記老師講的重要內容;

2.在老師講課過程中,記錄我們的疑問或者需要查找資料的地方;

3.把聽課過程中產生的想法記錄下來。

2、在學習本單元課文“京劇趣談”的基礎上,我出示了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中的有關戲曲的詞,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查字典以及藉助其他資料的方法說一說詞的意思。在理解了詞的意思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詞造句,並以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分享。學生們興趣很高,詞的用法比較正確,學習效果很好。緊接着,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們做了一些有關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3、學會看說明書。上課之前,我就讓同學們收集一些說明書,有關藥品的、各種用品的說明書。課上,我讓同學們把收集的說明書放到一起,探討一下說明書有什麼特點。然後引出書中的說明書,按要求找一找看看哪裏錯了,學生們學習興趣很高。

4、對於“日積月累”中的12個詞,我首先讓學生們讀熟,小組合作討論,弄懂各個詞的意思,並讓學生們嘗試用造句的方法,學習各個詞的應用。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首先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對於此語文園地的學習,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比如,說說課堂筆記的記錄方法時,學生們紛紛舉手想說,說明他們已經聽懂了、學會了。其次,對於詞語的學習,我採用小組討論弄懂詞義,再進行詞語的訓練,學生們掌握得比較好。

三、不足之處

對於這一課的學習,我雖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但在課堂上所選取的練習題有些難度,使得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會做,失去了興趣。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繼續努力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對練習題嚴格把關,選取適合六年級的練習題,使得課堂上的練習達到讓每一個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

在口語交際時,我創設情境,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課堂筆記的,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在交際過程中,學生調動了平時的學習積累,積極地說出了自己的做法,豐富了交際的內容,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想交際,也樂於交際。“詞句段運用”部分有兩項內容。第一部分是同學們相互交流一組與戲曲有關的詞語,教學時注意適時地補充拓展戲曲知識,讓學生理解藝術之美。第二部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發現錯誤,並學會自己去改正錯誤。“日積月累”這部分,學生始終站在“主角”的位置,正確讀寫、理解成語,不斷地發現這些成語的妙處,體驗了發現的樂趣,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語文園地是學生自我學習和展示的特色平臺,在這片園地裏,學生不斷參與探究、積累、創造,體驗着成功,享受着快樂。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5

[教學反思]

教是爲了不用教。教學就是指導學生自己會學。當學生有了充分的空間展示自我時,就會不斷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會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促進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維的發展,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語文終究姓“語”,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是工具性,語文學科的根本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形象不能是課本的翻版,而是充滿個性思辯和衆人智慧的個性化知識體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創造空間的知識框架。活動的開展首先要考慮的是千方百計給學生帶來認知的歡樂,讓學生在聽做、說唱、玩演、讀寫、視聽等活動方式中不斷將知識積累、儲存。因此,本設計意在搭建一個活動平臺,老師和和學生一起開動“知識快車”,教學活動中學生先將自己的收穫裝入“小成果袋”內,然後再有選擇地“買票上車”。這樣的活動,貌似無序,但卻會有很多內在的規則支持着有序的運作,學生會成爲真正的知識主人。《語文園地》的教學設計更應如此。

[教學反思] 本節口語交際課,教師的角色已發生變化,由教授者轉變成爲學習的合作者。這一探討,有相當的積極意義,應大力提倡。學生也由聽課者轉變爲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課堂上的主人。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爲自己的親身體驗。教師由灌輸變爲指導,學生由認真聽變爲自己動腦動口。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爲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同時,這樣的堂課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實際上課堂重心已發生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過去的重結果,向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原來那種教師強調“注意聽”的呆板模式,被教師的適時點撥、指導取代。這就是注重了學生學習的親身體驗和實踐。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但對教師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語交際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訓練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需要說明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引導學生養成文雅的舉止談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專門將“綜合性學習”作爲教學目標的五個板塊之一,目的是要着力體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環境、教學內容與環境之間的一種充滿生命活力的交互過程,這種“活動”在於學生動手、動腦去“工作”,把所學知識用於實際,由學生親自進行計劃、觀察、操作,這本身就創造了生命活力煥發、生命價值不斷顯現的過程。在學習活動中,教師爲學生提供自我表達、獨立思考、敢於嘗試與創造的一切環境,讓學生去接觸、感受、操作、參與和支配各種活動,從而激發學生在實現願望與困難抗衡中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進而去體驗挫折、成功、失敗和沮喪。學生總能找到自己想幹的事情,學會與他人合作、交往,實實在在地通過“三自”(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三有”(有發現、有討論、有創新)和“三動”(自動、互動、聯動)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從而提高自己實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的規律,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6

這節課,林老師抓住了新課標“重發現,重合作探究,重積累,重情趣”的這一教學理念而設計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主動性。

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法是這樣闡述的:“針對兒童蘊藏着學習的主動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變心理特點,把兒童帶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激發學習動機,又在連續的情境中,不斷強化學習動機。”林老師的課正符合了這一理念,利用多媒體畫面,創設了有趣的語文園地,隨着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的出現,讓孩子們眼睛一亮,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緊接着讓孩子去闖關,最後孩子們闖關成功後,還送上禮物:世博各展館圖片。“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這兩部分內容是相互獨立,沒有密切的聯繫的,這樣的設計,能把他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學。

我覺得如果每一次闖關成功之後,播放“海寶”的配音激勵語,而不是教師包辦替說的形式,可能學生更享樂於被人稱讚的快樂,使學生輕鬆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還可以給每個環節起個名稱,如:“疊詞百花園”(我的發現)、“美味佳餚園”(讀讀認認)、“孿生兄弟園”(我會填)、“吟誦品詩園”。這也是情境創設的一種形式,這些情境新穎,符合二年級孩子活潑好奇的心理,可以使孩子們學習的興趣盎然,不知不覺地進入遊戲中主動學習。

(二)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積累運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新課標中說:“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要實現有效學習,自主學習是基礎。”二年級的學生處於7——8歲之間,活潑好動,求知慾旺盛,喜歡新鮮事物,又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和知識積累,加上各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度不一,所以,教學中宜採取多種形式吸引學習興趣,讓孩子去發現、探究知識的規律。這方面,林老師在多個教學環節中都有所體現。

1.找規則:學生自讀,找規律,到小組討論,互相補充。教師還適當的引導學生思考,如:在學習“我的發現”中,問:你從這些詞語中發現了什麼?在“讀讀認認”教學中,問道:你會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在“我會填”中引導學生男女比賽,看哪一方說出更多的詞語。

2.比一比:在“我會填”中引導學生男女比賽,看哪一方說出更多的詞語。

3.說一說:在“我會讀”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通過自讀、小組內讀、男女生讀之後,讓學生說就自己的心情,及假如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沒有做過多引導,而鼓勵學生自己思考。

(三)引導學生延伸拓展,聯繫生活開拓運用。

語文園地是引導學生髮現,掌握識字方法,積累好詞佳句的重要場地。而我們教師要注意的是如何舉一反三,讓學生根據園地中的提示,做到觸類旁通。林老師在這堂課中也注意了拓展。如“我的發現”中,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同一規律的詞語。我覺得可以再增加多幾種類型的詞語組合練習,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拓展到ABB、ABAB、AABB式這幾類詞語。在“讀讀認認“中讓學生說說帶“草字頭、提手旁”等字。我覺得在這環節,還可以拓展到說說其它偏旁與什麼有關,如“口字旁、衣字旁、示字旁”等。

學習是爲了運用,在學完了“讀讀認認”的四組字和含生字的八個詞語後,我覺得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來說一個句子,也可以設計一段含有這些生字、新詞的接近學生生活的一段話,“今天,我們來到郊外燒烤,很快空氣裏便混雜着茄子和香菇的香味。吃飽了,同學們有的在跳繩,有的在踢毽子。”讓學生朗讀,對這一題進行整合。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識字是爲了運用。

總得來說,這節課教師能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採用自讀自悟、討論交流以及觀察比較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7

小學語文第七冊《語文園地六》圍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共安排了五個方面的訓練內容,分別是“感謝和安慰”的交際訓練、“勝似親人”的習作訓練、“我的發現”的閱讀方法訓練、誦讀《過故人莊》的積累訓練、朗讀理解《杏林春滿》的成語故事訓練等。在設計指導過程的時,我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並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及知識的儲備狀況,側重了幾點:一是整合資源,將“我的發現”和“成語故事”結合起來進行;二是注重了學習方法的自主性,將學生的獨立學習與有效交流結合起來;三是適度進行拓展訓練,在習作訓練中,不僅讓學生寫出來,而且還引導學生將習作“寫出去”。這樣設計並實踐,確保了訓練目標的實效性。從實踐來看,以下幾點還是比較滿意的:

(一)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園地”的勞動。比如在“口語交際”訓練和“習作訓練”中,老師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分組學習,由於調控得當,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鍛鍊。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參與的有效性在這次訓練中體現得很充分。

(二)讓所有的學生在“園地”裏都能形成勞動技能。比如“口語交際”訓練中,不僅訓練學生“好好說”,更要求學生養成“好好聽”的習慣。在“我的發現”的訓練中,引導學生了解並掌握了“小林”和“小東”的讀書方法後,還啓發學生回顧自己平時的一些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總結,促使了閱讀技能的形成。

(三)指導體現了有序性、拓展性。如“口語交際”訓練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認識水平,以理解“感謝”和“安慰”爲切入點,有利於學生圍繞中心表達。另外,還適度地把學生引向“園地”以外,如回去把“感謝”和“安慰”的故事講給父母聽,習作完成後,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後發給媒體等。

(四)注重了整合,體現了綜合性。如訓練了“我的發現”以後,爲鞏固形成的經驗,引導學生練習閱讀“成語故事”。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8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語交際的增設是一大亮點。它旨在訓練同學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人與人之間交往、溝通的意識。口語交際是一種雙向交流活動。聽者和說者雙方要不時地發出信息、接收信息。它實質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動態語言實踐活動。“雙向” 和“互動”應成爲口語交際課的最根本特徵。

在教學中注意強化思維的訓練。口語交際的訓練,實際上是思維的訓練。即聽的人思維要敏捷,說的人思維要流暢。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不能停留在你說說我說說的層面上,只有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地進行思維訓練,使同學的思維品質得到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才幹真正達到。

爲了達到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首先要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學生開口表達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於聯繫同學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創設情境。比如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第二冊語文園地六的口語交際,內容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在上這個環節時,我提前佈置學生帶一些照片,上課時讓他們互相介紹,回憶自身的快樂時光。有的小朋友特別想知道老師小時候過“六一”時的情況,我也帶了自己的一些小時候的照片,然後拿着照片示範性敘述,在表述時,語言注意儘量兒童化。讓學生知道該怎麼來給大家敘述。教學“說說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自身打算怎麼過”這一環節時,我採取了多種有趣的形式交流。如:“打電話”“說悄悄話”“比一比”,通過這些情境,激發同學口語交際的興趣,提高學生交際的質量。有的學生說得很不錯,眉飛色舞的。當然,在學生說同時,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說的不流暢的地方,適時糾正,讓學生儘量用規範性的語言來表述。在學生說完後,我都會做一個積極的評價,給學生以信心。

我也知道,口語交際的訓練不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指導,不斷強化,才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9

語文教學不光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還要觸及到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吐出心聲。當學生有了生命的衝動,有了創造的激情,那麼課堂自然會成爲他們情感激發,心靈對話的精神樂園。

如設計“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並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後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可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這樣的設計,學生都能從課文中捕捉相關的信息,然後加進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這樣的教學環節,充滿了感性,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調動了學生的直覺、感受、想像、情感,使學生在感性化的學習中領悟課文,完善人格,關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諧發展。

教育的根本任務應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就失去了依託和生命力,我們每個教育者應從學生的個性出發,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從而使學生沿着全面發展的軌跡健康成長。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獨樹一幟,隨時質疑,保留看法,使每一節課都能成爲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學生個性盡情展現。答案不是唯一的,語文教學纔是精彩的。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0

在口語交際時,我創設情境,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在交際過程中,學生調動了平時的生活積累和閱讀積累,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豐富了交際的內容,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想交際,也樂於交際。習作安排在口語交際後,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明確習作要求,並示範引路,學生就會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多元評價”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好辦法,通過評價、比較,學生能發現在以自己及他人的優點與不足,這樣,學生就能揚長避短,取百家之長,不斷提高自己的習作能力。雖然三年級的學生現在做得不是很好,但是,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關鍵。我相信,只要堅持這樣做,學生的習作能力會很快提高的。

“我的發現”與“日積月累”這部分,學生始終站在“主角”的位置,不斷地發現知識王國的“祕密”,體驗了發現的樂趣,感受了成功的喜悅。“寬帶網”這部分,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學生興致極高。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1

1.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知識的落實,在紮實上下了功夫,並在授課中注重了知識的延伸,併合理設計練習形式,降低了學生練習的難度。如在“字詞句運用”一欄中,以課本爲主,以練習爲輔,而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了知識。

2. 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由於學生對詩中所描述的內容極爲陌生,所以我創設情境,把學生們帶入那個年代,讓他們身臨其境的去體會、去感悟,然後再回到古詩,學生們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詩意,背誦起來也駕輕就熟了。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2

低年級學生心理特徵是注意力易分散,無意注意佔優勢,對直觀事物感興趣,意志比較薄弱,自制力差、活動自覺性和持久性較差。如何活躍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增強課堂實效必需解決的問題。

在語文園地的教學中,“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通常作爲一個課時的內容,其中“日積月累”又分爲像“讀讀認認”、“我會填”、“我會讀”幾個內容互無相關的部分,他們與“我的發現”也沒一定的關聯。在園地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學內容平鋪直述,課堂難有高潮,教學內容枯燥無味,趣味索然,課堂氣氛低沉。如何突破園地在內容設置上的侷限性,巧設情境,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爲我們思考的主要問題。

在總結了以往的園地教學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我們在二年級下冊園地六的教學中進行了新的嘗試。

園地的各個環節是分散教設置的,它們之間缺乏聯繫,這樣一來整個課程沒有一箇中心,於是我們希望通過設置一個故事,將這個看似無關的.幾個部分聯繫起來,賦予它們整體性,同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用什麼故事能更好的貫穿園地的內容呢?當下正是上海世博會如火如荼的時候,全世界的眼光都在聚焦世博,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二年級與世博的聯繫,當然就從世博的吉祥物——“海寶”開始了。

果然,在課堂中,孩子們一看到海寶可愛的模樣,都樂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接下來如何將故事展開,讓這種氛圍持續下去呢?我們將園地的幾個部分變換成幾個關卡,讓孩子們通過闖關的形式來贏取海寶的“禮物”。這樣一來,學習就變得富有挑戰色彩,這正好符合孩子們爭強好勝的特點,衝着對海寶帶來的神祕禮物的好奇心,孩子們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每通過一關,都會興奮的“yeah!”起來,這與以往園地教學的沉悶情形迥然不同。當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贏得禮物時,小臉上洋溢着興奮與自豪。

表面上這只是教學模式的一個小轉變,由以往的學習內容枯燥乏味,要牽着孩子的鼻子逼着他們學,到如今孩子們覺得學習很有挑戰性,有主動學習的欲求,這種需求的轉變實質上是學習性質的轉變,實現了“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換,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體現。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求一旦產生,學生學習的效率定然倍增,課堂實效性也大大增強。

教材是死的,如何活用教材,考的正是教師的智慧。作爲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我們應當不斷地學習和反思,探索和改進,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真正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3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語交際的增設是一大亮點。它旨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人與人之間交往、溝通的意識。面對這一“新鮮事物”,大家都在積極探索與研究,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

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興趣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興趣。教師要善於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創設情境。像今天語文園地六的口語交際,內容是怎樣過

“六一兒童節”,小朋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先請學生介紹自己在幼兒園是怎樣過兒童節的,小朋友滔滔不絕,積極地舉手想說出自己美好的回憶。而在教學“說說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自己打算怎麼過”這一環節時,我鼓勵孩子們自己想怎麼過就怎麼說,不用拘束,於是小朋友更是積極的開動腦筋,把自己想要的,想玩的,想吃的,通通都講了出來,課堂氣氛熱烈,就像在過兒童節一樣。不過,對於剛剛接觸口語交際的一年級小朋友,老師一定要訓練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如:態度大方、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認真傾聽,積極開動自己的腦筋等。當然教師自己也要認真專注地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並及時做出適當的評價。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4

本次《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安排的是讓同學們根據任務,選擇有效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

《語文園地》中“詞句段運用”安排的是:

1、讀出示的兩段話,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神態的方法;

2、讀出示的片段,注意加點的詞語,學習有條理,有次序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宋代詩人朱熹的《春日》。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回顧本單元學過的課文,交流不同的文章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有效的方法進行閱讀,既能提高閱讀速度又能達到閱讀目的。

《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用喜歡的方式讀《春日》這首古詩,把字音讀準,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不懂的詞語藉助詞典加以理解。從而感受詩人珍惜美好春天的情感。

二、成功之處

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教學時,設計巧妙,用闖關遊戲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前老師讓每位學生都自制了一張闖關卡。闖關卡的形式多樣,別出心裁,可見每位學生的用心投入。課堂上,老師設計讀一讀、背一背、譯一譯、試一試四關,通過同桌互學互查、小組合作等形式,讓每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獲得闖關成功的愉悅,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

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學生在理解詩意時,浮於表面,與其說是理解詩意,不如說是在背誦詩意。學生彙報時,對詩的理解都是一個模式,缺乏新意,缺乏自己的理解,老師此時應及時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在教學古詩《春日》時,首先揭題。出示《春日》插圖,提問:這是怎樣的春天?讓學生暢談春天。接着初讀《春日》,感知“春”美。然後精讀《春日》,品悟“春”美:同桌或小組間互相說一說詩意。重點把握:“勝日”“尋芳”“等閒”等詞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全班交流。最後賞讀《春日》,懂得惜“春”。延伸課文,佈置作業: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畫一畫你眼中的春天。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5

語文園地六作爲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設立了以下環節:

A.識字加油站。

認讀關於交通工具的詞語,發現識字方法,激趣識字。反覆自讀交通工具的詞語,說一說你見過什麼?

B.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字,看誰讀得準。根據詞語的意思來判斷字的讀音,認識認讀多音字“盛、鋪、種、好、分、重、教、號、幹、難”。

2、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再讀一讀。正確使用“,”“。”“!”“?”

C.我的發現

識記帶有下列部首的字“巴”“方”“馬”“青”“包”,先觀察,再試着讀一讀,加上偏旁後怎麼讀?

D.日積月累:背誦詩句。

一、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我利用各種媒體激發興趣,使學生直觀主動地去理解內容,促進學習。我針對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採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識字環節,藉助生字卡出示生字學生認讀、進行識字遊戲“開火車”,採用不同形式進行熟讀字詞,鞏固效果。總之,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於教材,使教學充滿活力。

二、成功之處:

1.本課的教學,我着眼於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以讀爲本,把讀與理解讀、想象讀相結合,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培養了學生語感。

2.在朗讀文本的過程中,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加以點撥,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一些詞語的用法,並學會了運用。、

3.在自主學習環節,讓優秀學生幫助還能力弱的同學,這樣調動了好學生的積極性,儘可能多地幫助差的學生,保證他們也按時按量達到了學習目標。

4.書寫練習時,對形聲字和偏旁部首的總結不夠明顯、到位,沒有強調寫字的姿勢。學生出錯了沒有及時指正,沒有適當的範寫糾錯。

三、不足之處:

1.個別同學需要矯正壞的習慣,在讀書環節時,個別學生沒有端起書本,讀書張不開嘴。對於寫字的指導,部分同學還是沒有按照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養成好習慣,還需繼續努力。

2.識字的教學不夠紮實。在識字的過程中,僅僅是認讀了,有些詞語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刻理解。 3.課堂上有些環節比較混亂,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欠缺考慮,沒有處理好課堂生成的東西。

四、改進措施

在今後的複習課上,我要提前設計行之有效的練習,加強部首查字法的學習,同時複習音序查字法,時時處處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儘量提供一個讓學生展示的平臺,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適當點撥一下,巧妙引導。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要想方設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作爲一個語文教師,我要引導學生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當然,還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