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語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29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文中敘述了國王在選擇繼承人時用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方法:誰能用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他的繼承人。最後,被選爲繼承人的卻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下面我摘錄了一些教學片段並寫了相應的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反思

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案例片段。

老師: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最終成爲受人尊敬與愛戴的國王是因爲他誠實,那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嗎?誠實的你有什麼高興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學生1:我在家裏撿到了十塊錢,當時想偷偷藏起來,自己留着以後買零食吃的,後來還是主動交給了爸爸,爸爸媽媽都誇我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並獎給我買了一件新玩具,我非常高興!

學生2:有一天,我在門前踢球時,將鄰居家的窗戶給打碎了,我馬上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買了一塊新玻璃賠給了鄰居家。鄰居阿姨說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並要我以後踢球時注意些。

學生3:老師,我覺得不是做什麼事都要誠實,有時候也可以不誠實。

老師:哦?那你說說看,當你遇到什麼事的時候可以不誠實呢?(師驚奇地問)

學生4:當遇到壞人時就可以不誠實。

師:張演瑜小朋友說得真好!當我們遇到壞人時就要狡猾些,想辦法保護自己,這不是不誠實,反而是聰明的表現。

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反思。

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生成性、動態的過程。小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自行發現,提出了一些自己在備課時沒有設想到的,非常獨特的想法。這時,我及時的抓住這個機會,教育學生遇到具體事情的時候要動腦筋思考,學會隨機應變。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體驗,發揚了他們的個性。還延伸了課後的安全教育,我覺得這可說是一舉兩得呀!

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是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而代之與開放式的、不斷生成的、充滿活力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創新點,善於抓住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上述摘錄的教學案例中,這個創新點是由學生自己挖掘的,沒有張演瑜小朋友獨特的想法,就沒有了“有時也可以不誠實的”的“創舉”。而我只是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大膽地想、盡情地說,不斷地進行創造性思維。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這堂課給了我今後如何進行課堂教學一個啓示,即要針對學情變化發展靈活組織教學。這一案例中,我認爲主要體現在注意保護學生的發現,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因爲“在兒童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語文學習不應該僅僅是讀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們不斷創新,這樣我們的課堂纔有生機,纔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