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大綱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高效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1

這周的例會,王老師就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做了公開的發言。聽了王老師的發言,我收穫頗多。

首先要擺正課堂教學中教師角色,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這一點對現在學爲主體的教學觀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都知道應該放手給學生,可如何放手,往往無從下手。聽了王老師介紹的他在教學工作中的具體做法,我深受啓發。

其次要有效的備課,平時我的備課無非是課本和教參,可是王老師一堂課分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又分那幾個環節,哪些環節比較重要,一定做到心中有數。一定要搞好二次備課,有些環節可能是效率很低或根本沒有實效的環節及時刪去,在上課過程中,特別是處理問題的一些細節上,有時會有一些非常好的靈感,但是這樣的靈感有時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對這樣一些的好的方法,這時要及時做好記錄,有時等上完課就會想不起來了。王老師的做法我深感佩服,課本我們教了很多遍,可是我們注意吸取教訓了嗎?教學經驗從哪兒來,可能更多的是來源於課堂。

總之,教無定法,但必有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和探索。但是我們都能像王老師那樣善於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積極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我們一定也會像王老師那樣,成爲一代名師。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2

從事初中語文教學這幾年,一直在努力營造“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這種氛圍,讓學生“樂學”,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打造高效課堂模式。基於此,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努力:

一、努力與學生拉近距離。

在日常班級管理、學習生活中,與學生拉近距離、多交流,尋求與他們的認同點,找突破口,情感方法等全面關注他們,使之親其師,信其道。以此爲起點,給適當的任務,促其自學,鼓勵加環境的合力,制定明確具體可行的目標和任務,相信他們,肯定他們,讓學生們真正感覺到學有所獲,引起興趣,並在其中體味到快樂。只有在平等寬鬆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取得好的效果。

二、課前精心準備。

打造快樂高效的課堂,要做到知識容量、廣度、深度、技能訓練達要求,課堂上注重過程方法,互相交流、思考、釋疑針對性強,收穫全方位,課前準備很重要。平時備課不能僅僅侷限在教參,還應廣泛的收集資料,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

三、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富有激情的導入課堂,給學生一個輕鬆、愉快的信號,把學生帶入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引領學生進入課堂。巧設問題激發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動起來,做到不走神、認真聽講,積極地動腦思考。

四、注重學生自我展示,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能力。

注重分小組進行探討交流,各小組推薦代表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其他小組同學進行全方位的點評,使問題得到深化和糾正,如有必要,教師最後進行總結。展示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傾聽並及時作好記錄或進行修改。儘量做到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且能夠表達出來,培養學生勤思考、敢發言、勤發言,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培養其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五、培養課代表、小組長協調、配合能力,使課堂更高效。

要做到和諧、輕鬆、高效,教師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合理高效的發揮課代表及小組長的作用,明確職責、分工明確,真正讓課代表及小組長做好老師的“左右手”以使課堂效果更高效。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3

自20xx年我校引進高效課堂以來,我們20xx年級組全體師生以火一般的熱情投入到了這場教學改革之中。算而今將近兩年,我感覺進展狀況最好的應該是語文組了。

其實,推進高效課堂,語文學科是佔足了優勢的。因爲相對來講,在學生眼裏語文課很“簡單”,好似也不像數理化那樣要什麼“基礎”。老師容易進入“角色”,學生也容易進入“角色”。但是要真正地讓師生從或矯揉造作或沉悶刻板或花架務虛的教學程式中擺脫出來,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這其中既需要一種理念,更需要一種教學策略。

那麼,如何實施高效課堂語文教學策略呢?下面就我們高二年級語文組的做法來談一些認識與大家分享。

一、啓發激趣,讓課堂變得生動。

我們認爲,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是創造才能的催化劑。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爲活潑、最爲現實的成分。如果一個人對某方面的問題沒有任何興趣,那麼,他就不會有什麼學習效率。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有時候我就想:小孩子之於吃方便麪、吃辣條,那是情有獨鍾,大人越是不讓吃,小孩子越是吃得起勁,甚至偷偷地吃,吃得“刺刺哈哈”卻也樂在其中;啥時候我們能讓學生對讀書、對上語文課也能像這樣就好了,哪怕是你不讓他學語文,他卻偏要學,甚至偷偷地學語文,擋都擋不住!如果學生對學習語文有了這般濃厚的興趣,還何愁我們的語文課堂不高效呢?

從老師的角度看,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因素是很多的。我認爲,用我們這的俗語說,語文老師就是真真正正“賣嘴的”,當然,我們是在用真心“賣嘴”的,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用語言來啓發激趣,用真情的言行來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信賴,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盼,這樣,學生自然就很願意上我們的語文課了。

首先我們要營造一個輕鬆活躍的課堂氣氛。比如多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講課,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笑聲中輕鬆學到知識,在笑聲中學有所成。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多積累一些幽默的詞彙和靈感了。同時,在課堂上碰到學生的違紀現象,可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化解,效果也挺不錯的。例如每次週末放假回來上課時,總有一些學生上課沒有精神,有的趴在桌上睡覺,有的眼睛定在前方某處想入非非,精神不能集中。可能由於學生在放假回家時玩得較晚,導致沒有精神上課吧。一般地,我們的處理方法可能是點名批評一頓,或者乾脆叫他們站起來聽課。我覺得這樣做比較容易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容易令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造成師生對立。學生如果對一個老師產生對立情緒,那麼這節課再好,他也不喜歡聽了。我的方法是先叫同學把所有睡覺的學生都弄醒了,然後我就說:“對面的男孩、女孩看過來,不要開小差”,借用學生喜歡聽的流行曲的歌詞,幽上一默。這時,所有學生都笑起來,之後睡覺的學生都清醒了,上課走神的學生也意識到自己的不是而回過神來認真聽課了。平時上課,我們會碰到許多類似的違紀現象,我們都要堅持用這種輕鬆幽默的方式化解。這種方法是有理論依據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的神經如果受了刺激,就很難再有睏意了。這樣的刺激包括:驚嚇、興奮、開心等。所以我們適當地令學生開懷大笑,對消除學生的睡意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這種方法又保存了學生的顏面,避免學生產生對立情緒,真是一舉數得。慢慢地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敬重心理,進而過渡到喜歡上你的課,學生只有親其師,纔會信其道。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步步地提高了。

其次,要相信尊重學生,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成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難免會有困難、差錯、失誤,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如何對待很重要,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再活潑的合作學習呀,探究拓展啦都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爲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習困難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羣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羣體”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們現在的高效課堂採用的正好是分組學習形式,每組的成員學習程度都是有層次性的,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就要嘗試分層教學,即經常讓各組內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如果答對了或者答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後逐步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於學習困難生還要經常做出一些模糊的激勵性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好。”“這個問題你說得很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你的看法很獨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諸如此類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並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由此喜歡上語文老師,也喜歡上語文課。我們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把它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纔是真正意義的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二、提倡“合作”,讓學習變得融洽。

高效課堂的開展,有利於以“小組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創設學生之間互學、互補、互促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實現優勢互補,激發潛能,共同發展,同時也把課堂延伸到課外。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採用分工與合作的形式進行,全班同學在學術助理的“領導”下學習,各組成員在各學科長的“監督”下進行。首先要全面預習,個人要有專項研究,然後將研究結果或疑惑提交小組討論解決,依次按照獨學、對學、羣學的順序進行。

還可試行“師生合作”,教師完全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出現,與學生平等地探討問題,要注意放飛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討論中建立自信,在討論中產生興趣,在討論中形成自覺學習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擺出一副“師道尊嚴”的面孔,要放下身段,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用春風般的話語叩開學生的心扉,啓迪學生積極思考、踊躍答題,讓傳統意義的“雙向互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要在備課中,充分考慮到教師僅僅是一個引路者,學生纔是真正的學習主人。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纔會變得自然、親切、順暢、有效。事實上,教科書容納的知識是有限的,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更加有限,更多的知識則應當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課堂上,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多時候要注重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實用的方法,面對問題,就能採用各種手段,通過多種途徑,蒐集相關資料,處理各種信息,最終解決形形色色的問題。日積月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了,知識的儲備也豐富了,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大大提高。這樣堅持下去,課堂定會高效。

三、緊扣考綱,讓積累有的放矢

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標,這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於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對課堂的精心設計;更在於學生學習的自主高效,在於讓學生既能進行有序的實踐活動,又能有大量的知識積累,使得我們教與學的效率達到最大化。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緊扣大綱、考綱,一定要用心挖掘教材考點。我們都知道,語文成績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語文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語文知識的掌握重在日積月累。而日積月累的過程要體現出三個原則:1、愉悅性原則。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要以豐富、有趣、生動、活潑的內容來吸引學生,使學生善學、樂學、創造性地學,學中培養語文能力、創新精神。2、優化性原則。學生要在老師指導下有所選擇地進行閱讀,好中選好,好中選精。3、創造性原則。創造是教學的高目標,它依賴於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生活閱歷、較寬的知識面,在讀中積累,在讀中模仿,在寫中提高。

爲了使學生養成日積月累的習慣,教學之初我們就提出了“六一計劃”。即每天完成六個“一”:每天練一張字,每天積累一組詞語(包括成語熟語),每天積累一組語病題或語序題,每天積累一段優美文句研究其修辭特點並仿寫,每天背默一首(或篇、段)詩文(名句),每天朗讀一篇詩詞鑑賞短文或滿分作文。項項緊扣考綱、直擊考點。

這個計劃的命名也是有講究的:一是“六一”兒童節,同學們都曾擁有過純真的童年,讀書、學習,是語文一路伴我成長,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幸福的孩提時光,語文學習讓我們擁有美好的回憶。二是高考就在六月,我們來到高中,就是要爲高考而來,而語文學習將伴我們成長、圓夢。三是歐陽修號“六一居士”,學習語文,提高文學修養,做新時代的德才兼備的“六一居士”。其目的也在於激趣,每天完成“六個一”,讓學生覺得每天都能在語文學習與積累中體驗到“六一居士”的快樂,真爽!

當然開始的時候,要制定並落實獎懲和激勵措施,直到學生形成習慣就好了。每天小組檢查落實積累本、練字本,每週老師要親自檢查或抽查。優秀作品要展覽,最差的作品也要“晾曬”,分出等級與量化積分掛起鉤,每天輪流在黑板上展寫範例,每天課前展講自己的積累心得。每天“六個一”,日評比、周評比、月評比、期評比。每次考試過後,讓優秀者現身說法,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每天“六個一”帶給自己的變化,更大地激發學生堅持做好日積月累的興趣和決心。如今,大部分學生很好地保持着每天“六個一”的習慣,甚至有學生到了晚上如果發現自己今天沒有完成“六個一”就好像缺了點什麼,竟至一晚上都睡不着覺!我想如果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對語文學習產生如此濃厚的興趣,我們的的語文成績一定會不斷提高的。高效課堂,高效不高效,看了成績就知道!

以上是我們組在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一點嘗試,當然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靈活貫穿其間,不管是不是最好,我們都力求將其做到更好。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認識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相信我們每位教師只要科學落實課改精神,以“高效課堂”爲目標,不斷反思,就一定能奏出語文教學的華美樂章!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4

近年來,全國各地中考命題者特別青睞以散文爲現代文閱讀的命題材料,因此,我們有必要指導和教會學生掌握散文閱讀的一些要領和解題技巧。

七年級上冊課本課中的第一三五單元都有散文,在整冊書本中散文的比例相當大,特別是《春》、《濟南的冬天》、《羚羊木雕》、《散步》等散文給學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之後,幫助學生從疏理教材知識出發,總結出散文的文體特點,向學生介紹散文的有關知識和中考考點,進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的散文閱讀,這項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如何上好一節高效率的散文閱讀複習課,成爲我們毎一個科仼教師需要用心去研討的問題。

複習散文,首先要向學生介紹散文的文體特點(例如:形散神不散、意境深邃、短小精悍),散文的分類(敘事、抒情、議論),散文渉及的考點(整體感知理淸思路、緊扣語境品味語言、把握形象賞析枝巧、延伸探究體驗感悟),閱讀的步驟(揣摩題幹有備而讀、品讀題目緣文馳想、瀏覽首句略知梗概、默讀全文圈點勾畫、深思熟慮精確表達),這些理論性的東西要以學過的課文和練習作爲例子去講解,切忌空洞無物的分析介紹。

其次,要教會學生解題的技巧和答題的方式。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找要素;2、理順序;3、抓線索;4、品情感;5、析哲理。至於答題的方式,最好能夠根據不同類型的題目總結概括出一套規範的答題模式給學生,例如:詞句品味類的題目就可以用“我認爲……美在……它表現了……”“……寫(用)得好,它點出了……”這樣的句式進行表述。在平時練習和考試中,我們都必須嚴格要求學生規範答題,以確保語言的有序,流暢和準確,提高得分率。當然,要讓學生熟練到形成習慣的程度,是需要學生的經常的練習和老師的耐心反覆的糾正。但是,如果我們從初一就開始抓,而且毎一種文體都像散文閱讀這樣抓,到了初三,我們的複習工作就贏得了主動,學生和老師就都輕鬆多了。

最後,堂上既要講透,更要練夠練透。複習課不要讓老師獨唱,它應該是全班同學的大合唱。練習的質量是一節複習課最終能否達到學習目標的關鍵。因此,練習題的設計,練習時間的多少,練習過程中如何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並及時解決,用什麼方式去做練習效果更明顯,學生更願意接受,是毎一亇上課教師必須認真用心去研討的重要問題。

當然,一節高效率的複習課,既是教師對教材教法理解的體現,也是教師語言(包括表情、身體語言)表達,各種教學手段運用的水平,個人魅力等等的全方位的綜合展示。散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很多,願所有語文老師都能上出高效率的散文閱讀複習課。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5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如何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呢?我認爲是語文教師的興趣教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興趣是語文課的酵母”。古人云:“樂此不疲。”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非僅僅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人和客觀事物的愛和熱忱中產生,教學反思《語文課堂教學反思》。”這些無疑都是“興趣第一”的`註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放在教學首位。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激發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學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識、發展思維的強大內驅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愈濃,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維記憶等多種智力活動也就愈有成效。有興趣,內心活動包括情感和智慧是統一的、積極的、滿意的;反之,內心是強求的、被動的、行動上是服從的但內心是厭惡的。長此以往,心理健康也必受影響。所以要把激發興趣作爲改革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創造出一個和諧、愉快、振奮的課堂氛圍。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密切相關,這已是也應該成爲老師們的共識。怎樣激發學生興趣呢?我想,在教學過程中,表述要準確,語言要生動,形式要活潑,重點要突出,思維要激活,教法要多樣。總之,教師要以自己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學得生動活潑。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6

我在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裏“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爲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於“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形象,化枯燥爲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後,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縴夫的愛》的歌詞:“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麼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鬆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也較好。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的意識與能力,善於把握和調控課堂氣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從而讓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以及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爲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爲“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活場景與生活體驗,纔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材料,從而爲語文教學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同時,我認爲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的需求,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作爲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樣更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認真備課,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但我認爲更重要的是把語文教“活“、讓學生“活“好,讓學生學得聰明一點、靈氣一點,讓學生課堂所獲得的各項語文能力、語文知識,在綜合實踐中整合起來,並加以積澱,成爲一種綜合素養。這纔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如果教師死守教案,那麼最好的教案也會成爲束縛教學的桎梏。活生生的學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靈活地放開一些,反而更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來思考的問題,或許在正確理解新課標之後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不可否認,這也正是解決問題的源泉所在,源活則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課標精神,才能解決好語文教學中教師教無成就、學生學無興趣的問題。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7

伴隨着新課程的實施,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又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就是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面對這一趨勢,我推出了“六步”教學法,即:情境導入-----出示目標------引導自學------合作探究------反思拓展-----當堂檢測,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哪怕是基礎薄弱的班級,也進行了嘗試,也許是我的教學能力有限,也許是我的思考不夠深刻,也許是我的反思缺乏科學的理論依據,實踐中有收穫更有困惑。

一、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

《雨巷》是一首現代詩,因爲這是一篇詩歌欣賞,對朗讀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讀”中落實“悟”,這是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之一。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精心準備了課件和音樂,在課堂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去理解課文中優美的詞句,帶着自己的體會去讀相關的句子,一次不行來兩次,一個不行第二個接着示範,全班同學都投入了,都能用自己的朗讀抒發情感。這個環節是其他環節的基礎,是教學重點,需要25分鐘。接着用5分鐘讓他們去寫一兩句詩,當他們的情緒掀到高潮的時候,配着優美動聽的曲子緩緩地、緩緩地全班配樂朗誦。美文欣賞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爲了把欣賞課的教學效果繼續延續下去,我特意留了5分鐘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讓學生的感情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也對文中的好詞好句進行了積累,爲寫作奠基。在那節課中,學生的“獲得”時間恰到好處,剩餘10分鐘“作業”也能當堂完成。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的效果。

二、學生課堂獲得的內容深淺度如何把握?

還記得在上《裝在套子裏的人》的時候,自己感覺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堅持“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原則,課前重點要求學生找出主人公別里科夫的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他的心理變化,深層感悟“別出什麼亂子”一語,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爲文化層面、精神層面的理解。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卡在了心理活動的理解與感悟上(,結果在這一個環節花了大量的時間帶着學生去找文中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再引導學生體會,但還是有很多學生不能理解,沒有消化。反思這個環節,由於沒有正確看待學生現有的學習能力,對學情估價過高,“合作探究”環節沒有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最後爲了完成教學內容我對他們進行了強硬的灌輸,儘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感悟能力,但是教育專家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學生的主動“獲得”沒有落到實處。

三、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只是教學“理想”?

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都努力去嘗試讓學生都不同程度達到(部分學生只是接近)教學目標,也嘗試過很多辦法,但感覺還是收穫甚微,總有那麼一部分學生課堂上的簡單知識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討。文言文教學對於我這個班級來說是很困難的,於是我降低難度,改變教學策略,以“讀準字音、正確把握節奏、力爭讀出語氣”爲底線目標,以積累重點文言文實詞和背誦名句爲主要目標,以文章內容的理解爲提升目標,只點到爲止。如《陳情表》是要求背誦的名篇,課文很長,基礎差的學生基本上望書興嘆,我於是分三層要求:能力強的全文背誦,中間層背誦重點段落,學困生要求朗讀全文再背誦名句。在“課堂檢測”環節,我就他們重點抽查,長期堅持我想還是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並不能保證每一節課讓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教目標,只能是儘可能地接近教學目標,這也是我多年來在一線教學中的困惑。

當然,我也會在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落實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認真編寫導學案,課前下足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高效教學反思8

新學期伊始,在津南區“深化課程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指導思想下,我校大刀闊斧的進行了課堂教育改革實踐活動,推行“三六”教學模式,努力構建以“學案”爲載體的富有特色的高效課堂。

對於這一新的教學模式,起初我並非完全接納,可以用這樣一句話說明在這一過程中自己心態的變化:在遲疑中不斷嘗試,在嘗試中發現變化,在變化中反思提高。

作爲高二年級的語文老師,起初對“學案”總有幾分顧慮。學案該怎樣寫?複習課的學案該怎樣寫?在緊張的複習中學案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諸多疑惑存於心中。聽過幾堂課後,我也開始了自己的教學嘗試。從教學目標的確立到教學過程的設計,從教學方法的斟酌到反饋練習的篩選,在設計學案、實施學案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和學生都有了新的變化。

變先講後練爲先學後講,讓學生體驗從確實如此到原來如此的心理轉變。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對話交流多了,分組討論發表各自觀點,展示知識發生、發展的思維過程的機會多了,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分享學習的過程,在主動學習中提高了課堂效益。

在這一過程中我心裏對學案也有了自己的認識。

學案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的中介,藉助學案改進現行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改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模式,引導學生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和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並能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學案的落實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學案的作用、發揮學案本身的價值則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的核心。

當然,對於語文教學我主張教學模式因文而定,因課而變,因時而改。

例如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目的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學習、善於學習。

“學案”的實施對老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裏,教師不再是知識倉庫、權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助者和合作夥伴,並且應有很強的智慧駕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同時學生也應該主動積極,樂於探索;潛心研讀,獨立思考;質疑問難,互動合作;善於發現,注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