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1

在語文教學中,學校安排每個星期的早上都有早讀課,無論是語文還是英語,這樣安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早讀我們提倡早讀要讀出聲音來即朗讀。我們這裏說的朗讀,指的是讓孩子大聲把文章讀出來,聲音洪亮有自信,而不是小聲唸叨。

在語文學習中,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忽略了大聲朗讀,很多性格內斂的孩子也不願意出聲讀課文。朗讀是整體語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人云: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見,只有三者並用才能達到良好的讀書效果,而朗讀完全可以達到這個要求。

通過大聲朗讀,可以讓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至於讀着讀着就走神了。而且大聲朗讀可以加快記憶,很多背誦課文又快又記得牢的孩子,往往都喜歡大聲讀出來。

當孩子一遍一遍的朗讀,文字中的詞、句、意境、韻律自然會加深,這便是有效輸入的過程,通過聲音刺激大腦加深記憶。讀到最後,它們已經成了一個整體進入孩子的腦海。孩子不光能記住朗讀的內容,而且還能逐漸掌握字詞句的用法,不管是寫作還是說話,都能讓語句更通順,遣詞用句更得心應手。

南宋理學家朱熹說: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讀的變數多了,自然就熟讀成誦,爲語文素材積累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保障。

因此,讓孩子每天早晨抽出半個小時來,大聲朗讀課文,或者孩子自己喜歡的優美詩詞散文,在假期裏對學習語文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2

一、只有通過朗讀,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

通過誦讀培養語感,提高語言能力,這是學習語文的傳統經驗和基本規律。

二、只有通過朗讀,才能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要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必須依靠對課文的正確誦讀。“熟讀是把一切成例化成習慣。”如果能促進學生用普通話千百遍地正確朗讀課文,形成了習慣,方言及語言渣滓也就容易清除了。

三、朗讀,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根據文章的不同內容、體裁和不同的教學程序去選擇朗讀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例如,在課文分析之前,通過齊讀,讓學生熟悉內容,有利於老師對課文的分析講解;在課文分析之後,再借齊讀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朗讀,對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大有幫助

反覆吟詠典範文章,有目的地選擇構思、結構、表達方式上有特色的章節、段落,予以反覆吟誦體味,久之,對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覺增強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優劣,下筆就有了章法。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3

 ——聽黃豔老師執教《“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今天聽了我校區級骨幹教師黃豔執教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教學,深有感觸。黃老師那親切的語言、自然平等的教態,紮實深厚的教學功底,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良好的語文學科素養,都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父母之愛”,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學習這個單元的主要任務是,“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極了”的鼓勵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長爲一名著名作家,並且明白,父母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形式的愛。文章語言平實,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愛,理解愛,明白鼓勵與批評在成長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學習這課的具體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爲什麼有不同看法;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黃老師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有這樣幾個亮點:

  1、這堂課的強化了目標意識。

黃老師在課堂上的每個環節都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在先,這樣教師的教才能遊刃有餘,學生的學纔會有的放矢。上課不只是完成預設的任務,要根據學情的變化,靈活調整預設的環節。當學生的感悟水到渠成時,不妨趁熱打鐵,達到認識的完整性,深刻性。如,讓學生默讀課文第1-14自然段,標出母親評價的動作、神態、語言的語句;父親評價時的動作、神態、語言的語句;“我”聽到父母評價後的感受的句子。在交流中,讓學生品讀,說出感受。老師小結時告訴學生,抓住心裏活動,動作、對話來描寫人物,是一種很重要的描寫方法。讓學生學有所得。又如,學生對父母的愛的認識,從字面上都能理解而且有些學生說得挺精彩的,老師馬上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談談生活中你擁有怎樣的愛,讓學生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透徹。學習這篇課文是要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黃老師在這一點上也處理得很好。

 2、重朗讀、重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景。”關於閱讀教學,標準中進一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

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把學生自選學法,自讀自悟,教師扶助點撥作爲基本的教學模式,以師生共同參與學習、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情感氛圍爲特色。

這篇課文既有鮮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滲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質兼美,富有人情味,而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當學生交流到母親的評價時,黃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作者的不同感受。讓羣體通過有感情地讀來獲得內在的感悟、體驗,達到資源共享,課堂教學將更加“豐實”。因此,黃老師這一點上做得特別到位。首先是引導學生讀課題,除了齊讀,還請了四五個孩子讀,“精彩極了”讓學生讀出興奮,讀出驚訝,讀出眼睛亮亮的;“糟糕透了”讀出不滿,讀出批評。讀第一自然段,讓學生抓住母親的動作、神態、語言,讀出母親的驚訝、興奮、鼓勵。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朗讀,學生不僅讀懂課文,還讀懂了文字背後的故事。如學生答到,我看到了這是一個溫馨的家庭。語文教學就應該這樣重朗讀重感悟。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4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理念,就可以指導出什麼樣的課堂。但是,再好的理論不付諸實踐,可能會成爲空談。本週是我們的三同課時間,我也是主講人,所以就這節課我的收穫給大家探討一下。

這節課的設計重在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樹、草等植物對山體及環境的保護作用,樹立環保意識。倡導主動、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在課文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如:受不了、綠長袍等。創設情景,讓學生走人課文,去體會山爺爺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指導朗讀方面,通過多種形式讀,如:指名讀、分組讀、比賽讀等方式,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課堂上我還讓學生自己貼一貼,畫一畫。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非常高,能主動學習,主動參與。在進行環保教育的環節上我採用了視頻教學,一段砍樹給生活上造成的危害的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到樹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保護樹木,保護環境。再結合實際讓學生說說怎樣保護校園環境,學生都說得比較好,有的同學還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理解受不了這個詞的時候,沒結合圖畫或者生活實際去想,因此,在朗讀時學生讀不出難受的語氣。還有在最後拓展方面,課堂上讓學生說的太少了。王校長還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就是山爺爺開始被大雨淋、烈日烤的時候,山爺爺會說些什麼?綠化後山爺爺又會說些什麼?這兩個話題是值得說的地方,課堂上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練習。以後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多進行說話練習,多提出一些可說的話題讓學生來說,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能力。

通過這節課,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藝術方面我要多下功夫,在語言簡練方面我要多加錘鍊。爭取達到真正的高效課堂。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5

一節好的語文課,課堂上,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們在聽課時發現,有的老師明明上的是閱讀課,一節課下來,卻忽略了讀書,只注重學生對導學案上問題的解決。即使讀書,往往也會來去匆匆,缺乏有效的必要的指導。

如何優化語文閱讀課中朗讀教學,我認爲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讀書時間,在讀中感悟。

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後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調節功能。時間哪兒擠?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讓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

  2、擴大朗讀訓練面,在讀中訓練說話。

你朗續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低段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單調的閱讀方法只會使學生讀得口乾舌燥,昏昏欲睡。要適當地創設情境,創設氣氛讓學生願讀、樂讀、爭着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每個班的學生都不是整齊劃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朗讀教學中也應體現層次性。複雜程度不同的語段要因“材”而讀,對不同要求的朗讀練習也應量“材”錄用,對朗讀的評價也要因人而評,讓學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悅。同時,多爲“醜小鴨”創造“登臺亮相”的機會,要知道美麗的白天鵝也有“醜小鴨”的經歷。

  3、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以讀代講。

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象並非罕見,分析前讀一遍,講解完後再朗讀一遍,甚至根本沒去理解,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朗讀要以理解爲基礎,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它們相輔相成的,必須有機結合。

  4、精選練點,讀寫結合。

葉聖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並不容易,需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適當的指導,如停頓、輕重、緩急,語氣等等。但這些指導不可能課課皆有,次次具備。因此,要精心選擇朗讀訓練點,每次訓練有個側重點,錘錘敲打,錘錘有聲,叮噹有聲,錯落有致,讀出了語言的韻味,讀出了語言的音樂美。同時,學生一旦掌握技巧後,將舉一反三,極大地提高朗讀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斐斐,課件園。最後把朗讀的歸結在寫作上,畢竟現在的語文能力的訓練講究是聽說讀寫的整體推進。讀得好,也是爲了寫得做基礎。

  5、形式多樣,合理運用。

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範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範讀指導;當需要藉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採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但要注意的是: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節,它的作用又有區別,如範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後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教者要體現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總之,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節讀的形式,讓學生的語文才能各盡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