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與時間賽跑》教學反思

語文《與時間賽跑》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不斷生成的。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生命體的相互碰撞中不斷生成新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程序,乃至新的教學目標。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能夠從外界衆多的信息源中,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有價值的問題,具備捕捉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教師怎樣以開放的視野和靈活的思維,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以推進課堂教學目標?《與時間賽跑》的教學就是力圖做到這一點。

語文《與時間賽跑》教學反思

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力求從關注生命的高度,把課堂教學看成是變化的、動態的、生成的、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里程。預設時用了板塊式的彈性方案。第一塊:你品出了什麼?主要引導學生關注並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第二塊:你還有不明白的?主要指導重、難點句段的學習;第三塊:你有什麼收穫?主要側重於理解文章蘊涵的道理。並將根據教與學中的實際需求,隨時作出富有創意的調整,允許與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以外情況的發生

而在實際的課堂中,因爲依據學生學習中的實際情況,對文本進行重組、整合,對教學進行及時調整,整個教學進程可能不算完美,但生機勃勃、鮮活多彩。特別在“捕捉教學信息”方面,頗有收穫。

如學習伊始,老師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用心去讀課文,交流自己品味的種種滋味。學生有的說明白了要珍惜時間的道理,有的說知道了人可以跑贏時間,有的說心理有時難受有時高興————這些生成信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學生的種種生成因素都是課堂教學中的動態資源,如果引導學生逐個品味的話,勢必影響這節課預期的深度和廣度。而且這些信本身存在着重要與次要、有用與無用之分。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比較、判斷、鑑別,選擇出有價值的信息作爲教學資源。因爲預設時第一塊主要是引導學生關注並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這時,當然就捕捉到了一個學生講的關於“心情”這一信息,以“用心的品讀,看看能不能成爲林清玄的知音,心情跟着變化”這一問題來推進教學,讓學生再讀課文,然後圍繞這個問題去探究。由於選準了活動的切入點,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全身心的投入活動之中,那一句句發自肺腑的語言,令人動容。一般來說,只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把“精心預設”看作是課堂實施的一個起點,一定會水到渠成的自然生成一些有用的資源。

由於在教學設計環節中,一方面對教學設計環節做總體說明,另一方面將具體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進程的差距作爲反思對象,分析自己在課堂上是如何捕捉利用隨機出現的信息促成課堂的動態生成的。這種反思是以具體問題作爲切入口的,使反思帶有更強的研究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