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1

《頤和園》是一篇遊記,課文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條理清楚,特別是本課的寫作方法很值得孩子們學習,也是我要達到的一個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的教學,先由我來講描寫長廊的那部分內容,我先請同學們輕聲讀,用簡單的一兩個詞來概括它的特點,然後再次默讀,把描寫長和美的句子勾劃出來,並作批註,把自己的理解、感受寫下來。最後指導感情朗讀,並體會作者的寫法。在這一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會了自己找句子,體會句子並概括出特點來。所以在接下來學生自主學習“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等內容時,學生很快的找到了它們的特點,並能體會出句子的含義。

這篇課文還有一個教學目的就是要滲透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到遺憾的是這個目標完成的不夠好。一個是因爲時間的原因,主要還是我在寫作方法的引導上還不夠。我想學生並沒有真正的懂得作者這樣寫的好處,作者寫每個景點的方法。這是我以後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過這節課使我懂得教案只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預設,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不可預料的情況,教師必須根據這些情況進行調整自己的教學,這叫課堂的生成性。好的教師不僅僅是將教案設計得很漂亮,他還會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效果。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2

《頤和園》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優美生動,具體形象,處處都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

一寫長廊的景色;

二寫萬壽山的景色;

三寫昆明湖的景色。

因此,我們確定了教學這篇課文的目標:

1、理清作者的遊覽順序,學習抓住移步換景的特點概括遊記類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2、我要品讀課文,學習作者運用“三點成像”來把景物寫具體的方法。

3、我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還能讀出對頤和園的讚美和喜愛之情,讀出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之情。

我和幾位語文組的老師經過了認真的研究後發現,在第一課時的重點就是讀文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學內容略顯少了一些,正好我們學校有60分鐘的大課,我們最後決定修改原教學設計,把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合二爲一,上成60分鐘的大課。從教學效果和課堂反應上來看,還是不錯的,孩子們既學會了概括寫景類文章主要內容的辦法,又瞭解了作者運用三點成像”來把景物寫具體的方法,還通過朗讀表達了對頤和園的嚮往和讚美之情。現對這節課做如下反思:

  一、課堂氣氛活躍自然

這節課,我沒有一絲的要求學生達到什麼樣的程度的限制,這樣就能讓學生大膽的讀書,大膽的說感受,真實的彙報體會,說出想法,所以同學們能在合作學習時大聲討論,在集體彙報時主動質疑,這是這節課我和同學們的共同收穫。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拓展學生想象思維

教學時,我首先以課件引導,讓學生沉浸在頤和園的美景中,在讓他們讀課文,這就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爲課文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這樣讓他們初步感知頤和園的美,逼真的畫面使學生們興趣大增。因此,欣賞完後,學生無拘無束髮表了自己的見解,也大大地激發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學生通過朗讀全文來初步感知頤和園的美麗。

  三、關注了語文素養的提升,注重了語文知識的傳授

曾幾何時,許多語文老師在語文課上總是過分的強調語文的人文性,往往把一節語文課上成思品課。我在這節課上,關注了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的培養,並且傳授給孩子們具體的語文知識:

一、概括寫景類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遊覽順序+遊覽地+總體印象)

二、移步換景(這種人走景移,隨着觀察點的不同,不斷展現新的景物畫面的方法叫移步換景。)

三、“三點成像”:運用三種觀察方法抓取的三個點:從外面看(整體)寫了長廊的長,從裏面看(局部)寫了長廊的畫,邊走邊看(環境)寫了長廊的花。長廊的美就像一幅畫一樣呈現在我們面前。這種從三個方面或者三個特點來把一個景點寫具體方法叫“三點成像”。

  四、努力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獲,通過小組自學、探究、合作學習,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交流討論,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在多種觀點的碰撞與交流的體驗中,獲得了閱讀的樂趣,使語文課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課堂上,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不僅引導學生讀懂文本內容,還使學生領悟文本的語言藝術和表達方法,同時還讓學生懂得怎樣運用這些方法去寫作,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不足之處:

雖然這節課能讓大多數孩子學到不少知識,但是對於學困生容量有些大,接受起來稍顯困難。

多媒體的課件限制了學生對本的真實把握,有的學生的思維備限制在了圖畫內容上。

我的準備還不是很充分,有的地方引導的生硬,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

總之,這節課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興許以後可以提高大課時的學習效率。教學的創造空間是不可估量的。我們需要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以切實有效的方式引領孩子們在語言世界裏主動探究、發現,併爲他們的潛能的發揮創造機會,使學生的生命之河躍起燦爛而美麗的浪花。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3

教學這一課,我把目標定在學語文,而非簡單地學課文;要讓學生學會閱讀或寫遊覽類文章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通過看圖片、視頻只是讓學生對頤和園的景物有所瞭解,要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學有所得。我把學生明晰作者遊覽路線作爲教學的突破點,既讓學生清晰本文作者遊覽的路線,又滲透了遊記類文章的寫法。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遊覽路線是個難點,老師心裏再明白,如果不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學生也可能糊里糊塗。

  爲了突破這個難點,課堂上,我是這樣引導學生,並關注學生學習的:

1、瞭解參觀頤和園的總的遊覽順序

我先讓學生了解作者參觀頤和園整體的遊覽順序。在第一課時,我就先請學生讀書找出四個表示作者遊覽路線的句子,這四個句子體現遊記“移步換景”的寫作特點。我讓學生找出關鍵詞語,緊抓“長廊、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昆明湖”圍繞這四個句子標出遊覽路線,直觀而又生動形象地展現作者的遊覽順序。並滲透作者突出抓住重點景點寫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關注句子中表示動作的“進了、走完、登上、下來”等詞語的用法,從中滲透遊記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明白,這麼多的景點,要抓重點來寫,寫的時候注意運用合適的動詞就能清晰地交代遊覽順序。

2、抓住參觀長廊的遊覽順序

在接下來學習長廊一段時,我先是引導學生學習,感受長廊的長和美,學生在深入感受的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在這一段學生從看似沒有順序的長廊的描寫中找到遊覽順序,這樣能夠學生滲透一種理念,只要是寫遊覽類的文章,其實都是有參觀順序的,只有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觀察,才能將景物的特點有條理地展現給大家,課下的調查詢問證明,學生的確在本課的學習後對長廊的參觀有了更清晰地認識,學生也表示,如果參觀長廊,也學習作者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順序去參觀。

3、發揮表格清晰明瞭的作用。

對於萬壽山一大段的學習,作者觀察的方向較多,觀察到的景點也較多,當然對於景點的特點的展現也較多,如果牽着學生去學習的話,不但學生感到枯燥,同時學生也會被搞糊塗,因此,我通過設計表格的方法,讓學生來學習,這樣充分發揮了表格一目瞭然的特點,更能關注學生的實質性的學習。我先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在萬壽山腳下觀察到的景點,學生一步步清晰了作者的觀察,和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接下來,我讓學生根據表格自學登上萬壽山後的觀察順序、景點、特點以及寫作方法。學生在學習中也許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畢竟,學生對登上萬壽山的遊覽順序已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們能關注到作者抓住重要景點描寫、運用恰當的語言文字、比喻的手法來突出景點的特點的寫作方法,繼而讓學生明晰在自己寫景時,也能從不同的方位進行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並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

4、藉助課文,學習運用。

爲了更加深學生對本課的所學遊覽順序方法的掌握,課上又設計了片斷練習,尤其是讓學生能靈活運用,學生可分從學校南門和北門來觀察,結合學生的特點不求深、不求精,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片段交流的時候,以鼓勵爲主給學生樹立信心,讓他們能學以致用。

  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在課堂上,沒有很好地利用學生的課堂生成問題,比如,課堂上我只顧教案的完成,沒有真正讓學生學習昆明湖的部分,有走過場的嫌疑。

2、對於設計的“表格”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好,下一步要結合指導學生進一步發揮表格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

3、針對片段練習,由於時間不夠,最後處理的有些草率,應該讓片段練習得到真正的練習,要進一步交流、指導,不能爲寫而寫,要真正讓學生掌握寫移步換景的方法。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4

《頤和園》是一篇說明文,整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頤和園的美麗、宏偉及它的重要的地位。通過學習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在這節課中我能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如,我結合課文內容爲學生準備了精美的課件,還讓學生結合去頤和園是看到的景物來畫一畫、寫一寫,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回答問題較積極,從他們的發言中我知道大多數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有自己的見解。同時,我在課上能採用導、扶、放的教學方法。我知道學生剛剛升入五年級,從課文的長度,到理解的難度都上升了一個檔次,因此我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首先我指導學生學習仁壽殿、佛香閣和描寫長廊的段落,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引導學生總結出閱讀方法,並讓他們運用閱讀方法自學描寫大戲樓和十七孔橋的段落,從效果上來看還是較好的,只是對後進生還需要多關注。

這篇課文是按照總述——分述——總結的方式連段成篇的。課文後面有一道題是,將這篇文章和剛剛學完的《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進行比較,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剛剛升入五年級的學生,從篇章上進行比較接觸的比較少,對於它們來說還是比較困難,所以在將這道題時,我還是給了一些指導,但學生說出的答案還是讓我想也沒想到,它們好像不知從哪入手,只是憑藉自己的理解去說。當時的自己真的有一些無奈。自己只好又對他們再次進行指導,過後我也細細的想了想,也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自己剛剛教完六年級,所以自己總是拿六年級的標準去要求他們,總覺得他們能力不行。其實也許自己降低一點標準,多給他們一些指導,也許他們就會達到一個新的層次。所以,我們不要總是埋怨學生,有的時候從自身上找一找問題也許會有更加的效果。

其次,通過這道題讓我知道,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的方法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今後教學中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逐步擴大學生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提高課堂效率,爭取每節課能給學生留出十分鐘讓他們再讀一篇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文章,也就是充分利用好《語文讀本》或是《比較閱讀拓展的冊子》,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還能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2、充分利用學校給我們定的閱讀訓練。今年的閱讀訓練時往年單元檢測或是考試卷中的短文,針對性很強,但我發現只要孩子回家做就瞎寫,沒有真正起到效果,無論你怎麼強調,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我以後爭取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在學校完成,爭取做一篇講一篇,讓每一篇短文都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五年級第一學期雖然沒有統考的人誤,但只有將這學期的基礎打好了,才能爲下學期緊張的學習奠定基礎,我會從點滴做起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讓他們從各方面都儘快適應五年級的學習。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5

《頤和園》是冀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14課,這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恰當的比喻,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課文重點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學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紹的景物較多,比較分散。爲了讓學生對課文有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學中我注意從以下方面進行教學。

  一、朗讀入手,整體感知,體會文美。

本節課是第二課時,學生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自讀課文,摘抄課文中描寫頤和園的優美詞句,來體會頤和園的美麗。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從而激發學生的愛美情趣。爲課文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創設情境,通過網絡瀏覽查閱,製作電子作品,調動學生全員參與,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這一節課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爲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接近實際的仿真情境中學習,完成對問題的理解對知識的運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國際互聯網,搜索查尋頤和園的相關資料,利用Internet中的豐富的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教學信息,擴大學生知識面。學生通過在頤和園的網站上查閱、收集頤和園各景點的相關資料,製作電子簡報來理解課文內容。製作前,教師根據課文內容,把學生分成長廊、萬壽山、昆明湖三大小組。教師教給學生製作簡報的方法。各小組根據不同的分工查閱相關景點的資料。活動中,各小組的同學根據自己的任務自主查閱,在網站上覆制有典型意義的圖片,摘抄描寫優美的文字,通過小組內的協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資料整合在一起,共同製作一份電子簡報。這不僅培養了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電子簡報製作好後,通過小組內的解說,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樣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情景中理解了課文內容。

  三、加強自主、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文第四自然段是重點段落。學習這一段時我讓學生按照讀、看、講的學習方法分組進行自主、協作學習。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章的美。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學生利用互聯網、校園網查看相關資料,增加表象積累,這樣學生對頤和園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認識,更利於對課文的`理解;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說話訓練,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通過分小組自主、協作學習,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之這一節課學生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中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學得輕鬆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6

《頤和園》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恰當的比喻,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讀寫結合,是學習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好教材。

在反覆朗讀《頤和園》這篇課文以後,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組織教學才能讓學生將感悟課文優美的語言與領悟文章寫法有機結合起來。爲此,我設定的課時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自讀課文,感受頤和園的美麗,體會作者依照遊覽順序,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激發學生的愛美情趣,同時對學生寫景類習作給予啓迪。

圍繞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我在設計的教學過程最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即我們經常所說的“授之以漁”。在進行這篇課文備課的時候,我預先有一個設想,將高效課堂的理念貫穿其中,教學時先扶着學生走一程,即由教師引導學生體會長廊的長和美,瞭解作者的寫作方法。然後讓學生總結學法,並根據學法分組進行協作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景物的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這樣,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在組內老師的幫助與指導下,經過數次打磨,多次修改後的設計流程還是可取的。

但是,預想與現實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教學後,我感到很受挫,課堂上沒有好好地帶動學生,教學目標的完成也顯得很生硬,尤其是在放手讓學生自學的之後的彙報過程中,我沒能好好駕馭課堂,學生的參與程度還很不夠。課後,砂子塘天華的伍老師,我們的語文大組長葉老師,還有我的師傅馬老師都給了我很多寶貴的意見,我也仔細反思了整堂課,發現這堂課最主要的失敗處有以下幾點:

一、教案設計不夠詳細。作爲剛上講臺的新老師來說,我應該預設課堂上學生的任何可能的回答,並且把過渡語、評價語都要設計詳盡,這樣在教學中才不會出現冷場的狀態。而我只是準備了簡案,這也是導致我的課堂與學生距離疏遠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將備課工作做得更加細緻,慢慢提升自己。

二、語用設計比較生硬。像這種寫景作文,應該是讀和悟結合得非常好的,可是在真正教學過程中,我卻爲了上完內容而上課,追着時間跑,沒有好好地處理好讀與悟,再悟再讀的關係。這樣所導致的一個最大的後果就是,學生對文本的感受不到位,感受不到位,那麼後面的語用拓展也就脫節了,變成了畫蛇添足。

三、對高效課堂理念的理解有偏差。這節課我預設的小組合作環節本來是想帶動全班同學,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可是由於我的設計偏差,反而讓一部分同學在彙報環節裏無事可做,遊離於課堂之外。高效課堂並不是追求簡單地小組合作的形式,而是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四、教學評價語言生硬,語調缺乏抑揚頓挫之感。這樣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很遙遠,也沒能將學生帶入到課文情境中。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要更加註重這一方面的積累。

發現問題並不可怕,而是要積極改進,提升自己。一節課下來,留給我的是太多的思考,我願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在師傅們的幫助下,不斷探索,不斷改進。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7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

課文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條理清楚,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並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這種寫作方法很值得孩子們學習,也是我要達到的一個教學目標。我主要圍繞以下思路展開教學:

一、初讀課文,瞭解內容,感受風景美。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景是哪裏,並說一說理由;在互動交流中,我相機出示有關圖片、課件,把語言文字形象化,用圖畫和語言把學生帶入美的情境。

二、細讀課文,探索文路,體會結構美。本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在教學時,我圍繞“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這個問題,先引導學生勾畫出表示地點轉換的語句,然後再組織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這就是按地點轉換記敘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抓住“進了、繞過、走完、來到、登上、下來、走過”等記敘遊覽過程的動詞,以導遊的身份向遊客們介紹這次遊覽的路線,讓學生將作者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學習作者移步換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式。從讀學寫,爲完成課後安排的小練筆引路。

三、研讀語句,品味語言美。我先讓學生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景點好好讀,勾畫句子品味。目的是讓他們潛心讀書,真正地走進課文中。並在重點詞句上引導學生探究,使學生體會到,長廊、佛香閣、昆明湖等景物各有特點,作者描寫的方法也不同。

在感知了頤和園的美之後,課下我讓學生寫一篇導遊詞——《遊戚城公園》,以此來達到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8

《頤和園》一課是一篇遊記,課文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條理清楚,作者按照移步換景的遊覽順序向讀者介紹了頤和園美麗的建築及自然風光,本課的寫作方法也很值得孩子們學習。

課堂上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首先讓學生找出作者都遊覽了哪些地方,再看看作者是用了哪些詞把這些地點連接起來的,引出像作者這樣走一處換個景點的寫法叫移步換景,可以用走過,繞過、轉過、向東、向北等詞語描述,滲透使用。

同時這篇課文在對景物進行描寫時,採用了說明、比喻等描寫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多數學生基本能敏感的發現其寫作上的特點。

課前在查閱借鑑其他老師的教學設計時,發現有一堂課上,學生講到“滑”和“劃”的使用,這是我在之前的設計中未曾考慮的,覺得很有價值,於是有意在課上注意了一下,但沒有學生能主動說出來,於是我設計了對比練習,讀一讀這兩句話,你發現有什麼不同?學生踊躍發言,張睿軒的發言最精彩,基本把我要的都說了出來,但遺憾的是課後的檢測中,對“滑”的理解,大家答得卻不理想,看來說得好不一定會寫,幾個人會說不一定大家都會說,會說了也不一定就是理解透徹了,怎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會說,會寫纔是硬道理。

縱觀本課教學,我覺得在指導朗讀方面,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我在情感渲染、評價上沒有指導到位。課文學完後,如果能讓學生結合文中所介紹的景物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自己做導遊領大家走一番,學生興趣也許會更濃厚,對學生的能力提升也有幫助。讀寫結合應用不夠,本課是一篇很好的讀寫結合應用文,課後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遊覽詞,進行小練筆,學以致用效果應該更好,但因爲對課文的講解過細,導致時間不夠,缺少小練筆安排。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9

《頤和園》是一篇遊記,課文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條理清楚,特別是本課的寫作順序很明顯,寫作方法很值得學生學習。在教學時,我讓學生以遊者的身份走進文本,感受頤和園的美麗風光和作者精美的語言文字。

  一、自瀆課文,整體感知,理清遊覽順序

學生已經有了一些學習遊記課文的經驗,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找出“課文寫了哪幾處景點?你從哪些句子知道的?”這樣學生通過讀書很快就找到了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個句子,並且從中知道了作者些了哪些景點,本文的寫作順序也就很清楚了。

  二、以導遊的身份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合作學習,一個當遊人,一個當導遊,選取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把課文讀美,把景點特點介紹出來,然後在班上交流。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高漲,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展示時,很多同學不僅把課文讀美了而且還根據自己的理解,向遊人介紹了頤和園景點的特點。在分段學習展示時,我發現學生能夠把自己選取的段落清楚的介紹出來。

通過分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學生充分發揮了同伴互助的作用,他們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使學生資源共享了。

  三、課後延伸,鞏固學習。

在感知了頤和園的美之後,我讓學生對全文寫一篇導遊詞,並加以此來達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通過這節課教學,我覺得懂教師不僅自己要讀懂課文理解課文,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怎麼樣走進文本,讓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理解課文,昇華情感。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10

  一、媒體的運用。

課文是一篇遊記,描寫的是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鑑於學生在學習中對長廊以及石獅子瞭解的需求,找了一些圖片加以補充。這些圖片對於幫助學生了解了長廊,特別是長廊上的畫。通過圖片,給學生一個直觀的畫面,從而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在讓學生做小導遊介紹石獅子的時候,也安排了一組石獅子的圖片,這些形態各異的石獅子圖片讓學生在介紹的時候也有了比較直觀的印象,因此學生在介紹的時候也比較具體。在這課文的教學中,媒體的運用對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語言訓練點的落實。

在教學中,安排了幾個語言訓練點。一開始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去過的地方,並簡要地說說那兒景物的特點。以及在教學時一個貫穿整課學習的填空,使學生將文本的語言轉化成了自己的語言,從而也使文章的重難點得到了突破。在學習十七孔橋的時候,也安排了一個語言訓練點,讓學生做小導遊介紹十七孔橋上千姿百態的石獅子,這既讓學生髮揮了想象,也鍛鍊了學生的說話。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十七孔橋的時候,讓學生做小導遊介紹石獅子。這時,教師出示給學生的一段課外描寫石獅子的文章,如果出示的時候明確地告訴學生練習的要求,這對於學生在說話練習的時候會有根大的幫助。

2、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把握好自己的地位。學生在說話練習時,作爲教師要及時地對學生的話做出評價。特別是學生在介紹石獅子的時候,如果老師對於學生模仿課外一段話說的時候,教師加以點撥、鼓勵,這會激起更多學生說話慾望。

3、朗讀訓練。在對重點語句進行層遞式訓練的時候,要抓住句子的特點。特別是在教學“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清得像一塊碧玉。”時,爲了讓學生感受昆明湖的靜,採取了幾種朗讀的形式,但在最後朗讀的時候,採用了齊讀的形式,破壞了昆明湖的寧靜。如果此時採用女生讀或指名讀,則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