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大綱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1

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恰當,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否達到目標要求,是我們判斷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因此,新課程所倡導的“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應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設計上。而教師要在教學目標設計上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就必須考慮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發生變化,注重引導學生做些什麼以及如何做。

很明顯,這個教學目標設計只是“老師做些什麼”而不是“學生做些什麼”只有教的方案,沒有學的方案,應把“怎麼學”與“怎麼教”放在一起同步設計。教師按教材內容講授、學生被動接受,並通過操練求得鞏固的方式。這就是“以知識爲中心”的課程所具有的一般特點。無視學生的興趣、需要以及社會性發展和身心健康。這片斷教師能從學生實際出發,以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展開教學,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有效。但還未能真正理解教材,不可避免地返回到刻板化、程序化的老路上去。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對一片草地、一個池塘、一塊農田等生境的研究,學習調查和觀察的方法,加深對生物與環境的認識。

對於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愛護生物的情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以及提高環保意識都很重要。教學中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食物網的實例分析,培養學生辨析概念,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生態系統的功能—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簡單講述,利用圖示引導學生理解這一抽象的過程,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精選的例題有利於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鞏固與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爲了適應課程改革,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樹立以人的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增強對學生進行自主、互動、探究式學習方式培養的意識;加強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學會走出教室、開放式教學的組織手段;具有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學習過程性,人文素質的整體評價;特別需要加強學科滲透,展現科技的發展、執行方面的能力培訓。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2

1、在生態系統的組成中,學生常常錯誤將人類社會中生產者與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混淆。如將自己的父母錯誤理解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

2、在連接食物鏈時,學生經常將箭頭方向指向上一營養級。如草←兔←狐等。

3、在食物鏈:草、老鼠、鷹中,如鷹的數量大大減少,老鼠的數量有什麼變化?學生容易理解成老鼠數量迅速增加,而不會想到隨後又大大減少。

4、生態系統的組成一定要有生物和環境。如一條魚、一個魚羣就不是一個生態系統,而一個池塘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5、食物鏈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所以必須有生產者才能成立。如草→兔→狐是一條食物鏈,但兔→狐就不是一條食物鏈。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3

上課伊始,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爲學生創設和所學內容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帶着強烈的學習的慾望進入角色。生物圈這節課開始,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課件,並用激情豪邁的語言引起學生注意:同學們,在浩瀚無垠的星空中,有一個藍、綠、白相稱編織成美麗圖案的地球,懸浮在茫茫的宇宙中,孕育着無數的生命,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在這裏繁衍、生息……這是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世界!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美麗的地球吧!於是,一幅美麗的太空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容易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情境。然後,提問學生:觀看了美麗的地球風景,你們認爲生物應該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嗎?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爲探知生物圈的範圍創設了良好的開端。

把舞臺留給學生,變被動爲主動,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通過“角色扮演”能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啓迪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自我展示的機會,並體驗到合作所帶來的成功喜悅,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寓教於樂,使學生能在輕鬆、和諧、愉悅的氣氛中主動獲取知識。

衆所周知,信息能力是21世紀公民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培養信息能力就是實現蒐集信息與課程整合,即:知識不是教師灌輸進去的,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探索、自我構建而獲得的。所以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生物圈及各大星球的資料,組織學生課上討論、整理分析資料,爲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合作的學習環境,並通過我的引導答疑,最終弄清動植物生存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等,認同生物圈爲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條件,從中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學會科學的方法與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的觀點,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對學生給予了及時的評價,讓他們有一種興奮和喜悅。然後接着說:可以看出,人類可以藉助自己的智慧突破自然的限制。請同學們繼續想象,人類是否可以移居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呢?學生雖然衆說紛紜,見解不一,但是從課堂的氣氛中足以看出他們積極主動、樂於參與,經過學生相互點評後我總結道:人的智慧雖然偉大,但是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生物圈,那麼,生物圈爲生物的生存都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呢?解惑的同時也順理成章地過渡到下一個問題。

總之,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學能喚起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思維,開啓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彰顯獨立的人格,弘揚主體性。所以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職責應該不僅僅侷限於傳授知識,應更多地激勵思考,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去解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一個接納、支持與寬鬆的課堂氣氛,與學生一起分享情感體驗和成功的喜悅。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4

生態系統是初中生物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而且和我們的生活實際是聯繫比較緊密的。如說今年年初的南方雪災,還有五月十二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以及生態農業的建設都不同程度的對生態系統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影響到了我們現實的生活。所以說關於生態系統的概念理解以及學習對於學生了解現實有很大的幫助,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發揮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通過現實的例子去掌握新知識。

一、什麼是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在這裏要讓學生真正明白生態系統的含義,知道它既包括特定區域內的生物,還有這些生物所生活的無機環境。我們可以把學生領到學校的小池塘,在池塘邊讓學生通過觀察來總結什麼是生態系統,當然老師要有相應的總結,從而使學生真正瞭解生態系統的概念。

二、生態系統的結構

關於生態系統的結構主要分爲兩個部分: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關係。

1、組成成分

生態系統有四個主要的組成成分。即非生物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我們可以在池塘邊讓學生去發現哪些因素屬於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那些屬於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通過學生的尋找,最後老師總結,像水、空氣、溫度、溼度,包括池塘裏的泥沙、石頭、無機鹽等等都是屬於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這一範疇的;像綠色植物、浮游藻類等呢我進行光合作用的都是在生態系統中起主導作用的生產者;而水塘中的小魚小蝦等以其他生物爲食的各種動物,包括植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和寄生動物都是消費者;當然其中還有像細菌真菌這樣的生物都是分解者,還包括蚯蚓、禿鷹等腐食性的動物也是分解者。這樣的話既可以讓學生聯繫到現實生活,又讓他們學到了知識。

還有在這裏要重點向學生講解生態系統這四種成分之間的關係,包括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係。

2、營養關係

所謂營養關係實際上就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池塘裏自己找出食物鏈,畫出食物網。在這個內容重要重點讓學生探究的是什麼是食物鏈,食物鏈中第幾營養級和幾級消費者的關係,知道是哪一級的消費者就知道是第幾個營養級。還有就是在食物網中人一種生物的消失對其他生物的影響,是增加還是減少。當從不同的路線分析出現不同的結果時,應當遵循一個重要的原則--就近原則。這些都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出答案,最後老師總結。

二、生態系統的功能

生態系統的功能主要兩個方面:能量流動、物質循環。

1、能量流動

讓學生思考“沒有人像池塘中投過食物,爲什麼魚兒還是能夠快樂的活着?”這樣學生們就會主動的找出能量的來源,老師可以主動引領他們去尋找能量流動的過程,總結能量流動的特點。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基礎,一切生命都存在着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沒有能量的流動,就沒有生命和生態系統。流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是服從於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因爲熱力學就是研究能量傳遞規律和能量形式轉換規律的科學。

2、物質循環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又稱爲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是指地球上各種化學元素,從周圍的環境到生物體,再從生物體回到周圍環境的週期性循環。這一概念最好讓學生自己去尋找,通過提問“爲什麼這麼多年來這個池塘中的物質沒有消耗盡?”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最好老師要強調地球上物質循環的過程(碳循環和氮循環)。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5

本課內容位於蘇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第2課。在第1課介紹了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後,在第2課安排了探究活動,通過調查進一步鞏固生態系統的組成。

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我的家鄉大興安嶺的一組優美的風景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進行了複習;再用惠蔭園的一組照片提出問題“惠蔭園是一個生態系統嗎?”,激起學生探究的激情,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爲單位在惠蔭園內進行了科學調查,調查惠蔭園內各種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合作探究整理完成調查報告,對調查的結果整理分析、得出結論。

通過調查惠蔭園生態系統,感受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整理分析---得出結論,使學生在合作實踐中體驗了科學探究的方法之一---調查的方法和過程,通過學生觀察、實踐活動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進行了知識的重新建構,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讓學生從心底裏面產生對本學科的濃厚興趣,從學中得到樂趣,進而轉化爲“愛學”、“會學”,從小學會“愛科學、學科學、做科學”。

充分利用了惠蔭園的教學資源,把課堂延伸到整個校園,將課堂教學和生活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把書本抽象的概念變成了直觀概念,對生態系統的理解更深入,激發學生探究生命奧祕的激情,促進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6

在新教材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這一節重在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夠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既瞭解不同的生態系統;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本節課的概念性知識很少,主要是讓學生明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樹立學生保護環境,愛護生物圈的環保理念。重在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注重的是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只強調知識技能的培養。由此在教學目標制定中我把本節課定位成: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爲基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本節難點,培養學生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是本節重點。

在教學目標落實中做到了,通過多媒體展示生物圈範圍示意圖及圖片觀察生物圈範圍示意圖,學生能掌握生物圈的範圍。多媒體影像資料放寬了學生的視野。再利用多媒體展示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學生觀察圖片並閱讀課文P28-29頁圖文內容,闡述每一種生態系統特點和作用,以“多姿多彩的生態系統”爲題,選代表用口頭作文的形式表達。做到了學生能瞭解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並進行交流活動,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但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學生理解還是不透徹,原因是以“多姿多彩的生態系統”爲題,選代表用口頭作文的形式表達,每一種生態系統特點和個認識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後,學生往往難以從這個認識過程飛躍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需要老師給以適當的指導,時間不夠,指導不到位,不能有效調控。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7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從字面上看“教”這個動詞是一種主動的行爲,而“學”則是一種被動的過程,學生在被的學習過程中,不能有效的發揮主觀能動性,久之而導致興趣缺乏,厭學情緒自然而生。而新課程倡導的是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則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學習過程,師生在平等和諧的情境中去學習,教師通過有效問題的設置,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上參與的人數明顯增多了。通過主動探究引發學生積極思維,充分體現課堂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本課的教學目的性強。

本節課重在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注重的是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只強調知識技能的培養。

2、師生關係具有很大的平等性

整節課老師都非常和藹,融入學生中間,課堂氣氛輕鬆、和諧、融洽,師生間猶如朋友,充分體現了師生關係是“平等中的首席”。

3、設計思路具有很好的邏輯性

本節課的整體設計是一環扣一環,邏輯性很強,且每個環節採取了不同的手段、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但無論哪種手段、哪種形式、哪種方法都充分體現了本次課程改革的新理念......

⑴課下自學探究調查

⑵多媒體影像資料放寬了學生的視野

⑶活動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

⑷分組合作培養了自信心和集體主義感

⑸DDT事件喚起學生對環境的保護

⑹學生暢所欲言爲環保獻計獻策

4、教學不足應以重視

⑴教師要充分體現自身的指導作用不夠。

⑵學生答題錯誤時激勵性的語言較少。

⑶教師把控教材的能力不足,當教學內容較多時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增減。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8

在上生態系統這節課時,在課堂上引入了幾個與知識有關的資料,結果學生的興趣大增,是我深深感到,好的資料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的學習。這幾個資料是:資料一、在草原的一個大牧場上,牧民放養着很多馬、牛、羊等家畜,這裏還生活着鷹、狼、兔、蛇、鼠、食蟲鳥、食草昆蟲等動物。這一片草長得非常好,可美中不足的是狼常常危害牧民的家畜。牧民們齊心協力,大量獵殺狼羣。狼少了,家畜也不再丟失了,可牧民們很快發現了另一個問題:草地被嚴重破壞了,牧場上不能放養這麼多家畜了。同樣的在草原的一個到牧場上,本來青草茵茵,蟲飛鳥鳴,牛羊成羣,一片生機昂然,由於連續的乾旱天氣,大片草原變成了乾地,牧場上也不能放養這麼多家畜了。

資料一

1.在某一地區,由於雨量充沛,氣候適宜,草木繁茂,使得兔的數量劇增。如果兔的數量無限增加下去,必然會將草吃光,將樹皮啃掉,生態系統就有崩潰的危險。但是,兔的數量增多,能夠捕食兔的狐、鷹等動物就有了足夠的食物,數量也增多了,結果兔被大量捕食,數量也就減少下去,整個生態系統仍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2.在本世紀30年代,美國由於大規模開墾西部草原,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地面失去保護,終於導致一場“黑風暴”事件,颳走了3億多噸土壤,全國冬小麥一年減產50多億公斤。

資料二

1.印度北部山區由於森林資源全部被砍光,引起1978年的特大洪水,結果20xx多人淹死,4萬頭牲畜被沖走。

2.在某地區由於有人大肆捕捉青蛙,用來餵食肉雞,使得該地區的青蛙幾乎瀕於滅絕,結果黏蟲失去了青蛙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來,造成農作物嚴重減產。

3.1953年,日本的水俁市出現了病因不明的“狂貓症”和人的“水俁病”,成羣的家貓狂奔亂跳,集體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難忍。直到1965年查明,此病是由該市60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的含汞廢水進入水體引起的。汞在水體中沿着食物逐級富集,水體→硅藻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石斑魚→肉食性鱘魚和鮎魚→人或貓。鮎魚體內含汞量達到10-20mg/kg,最高大50-60mg/kg,比原來含汞廢水中的汞濃度高1萬-10萬倍。

資料三

1.我國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桑基魚塘“,使桑、蠶、魚的生產相互促進。

2.“北大荒”之稱由來已久。清代一位著名詩人曾賦詩描繪“北大荒”情景:“百里無人斷午煙,荒原一望杳無邊。”1947年解放軍第一支墾荒部隊開進北大荒腹地,創立了第一個“公營農場”,50年代中期王*將軍率十萬轉業官兵進軍北大荒,60年代七十餘萬支邊青年、知識青年投身墾荒事業,90年代十數萬省內外農民揮汗黑土地,歷經半個多世紀艱苦奮鬥、開發建設,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已是良田無際、稻麥飄香、城鎮相望的北大倉。1998年,墾田產量86.85億公斤,佔全省糧食總產的28.86%,糧食商品率達84%。

七年級《生態系統》教學反思9

新課標強調要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以探究爲核心,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初步形成正確的科學自然觀。根據這一要求以及我們這段時間一直進行的“多媒體在學科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層層深入。

在本課的教學中,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知識方面:引導學生認識食物鏈、食物網,認識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時,由簡單的食物鏈到複雜的食物網,由容易分辨的生產者、消費者到重難點的分解者。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技能方面:由畫一些比較簡單的食物鏈到畫比較複雜的食物網。由發現問題“凱芭森林的變化”到解決問題“怎樣維護生態平衡”,將分析與綜合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情感價值觀方面:由引導學生感受“人類對食物鏈、食物網的影響”到激發他們到生活中自己調查分析“人類對食物鏈、食物網的影響”,從而認識到愛護生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感悟到:藍色地球是生物的共同家園,我們只有保護她才能更好地擁有她!

2、動畫、短片的展示化抽象爲直觀。

教學伊始,我就通過形象的動畫,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什麼是食物鏈”,輕而易舉地幫學生建立了食物鏈的科學概念,同時爲畫食物鏈、食物網打下了基礎。中間部分關於“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屎殼郎”的短片,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爲辨別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降低了難度,也爲了解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在食物鏈中、在大自然中的作用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在感知“每一種生物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作用”時,動畫演示了食物網崩潰的過程,學生受到了極大的震顫,深切的感受到人類對食物鏈、食物網影響是巨大的,由衷地發出了“不能破壞生態平衡”的心聲。

3、多媒體運用充分體現了“以生爲本”。

本課的教學中,畫食物鏈和認識食物網都是重點,我將二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先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在多種生物間畫食物鏈,然後組織學生交流,運用多媒體的註解功能彙總學生畫出的食物鏈,學生說哪一條就當堂畫哪一條,最終,縱橫交錯的食物鏈形成網狀,從而又形象地認識了食物網。

本課教學基本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多媒體也確實發揮了有效的作用。在教學中有待改進的還有以下幾點:

1、課堂上對學生評價的語言要再個性化一點。

2、討論第二個事例“糧食—→田鼠—→蛇—→人”時,還可以再深入一步。如:通過計算來了解“人們非常喜歡吃蛇,不法商人大量地捕殺野生蛇類”的影響程度後,可以結合本校1500多名學生(或汶川某地區人民),每人每天吃0.5公斤大米,這些損失的糧食可供我們(他們)吃多少年?這樣再一計算,人類不合理的做法最終會傷害自己的這種內在聯繫就更鮮明,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究竟損失多少糧食,破壞生態平衡的後果有多慘重,他們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3、對“多媒體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的教學探索還要繼續下去,力求更嫺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