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最新元宵節黑板報資料推薦

最新元宵節黑板報資料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女兒回孃家 蘇東坡元宵節 常州趣猜燈謎

最新元宵節黑板報資料推薦

相傳宋朝辰光,每年正月半——元宵節,常州城裏各條街上,都要張燈結綵,供百姓玩賞。民間有句俗語,叫“正月半,龍燈馬燈真好看!”

有一年正月半,蘇東坡正好在常州。吃過早夜飯,他相邀了好友錢濟明,一起上街看燈。兩人一路來到城隍廟前的大廟弄。這裏的燈市最熱鬧,花燈店鋪排一排二,有二三十爿,店裏宮燈、彩燈、龍燈、馬燈、兔子燈……樣樣都有。店家爲了招徠生意,還增設了猜燈謎遊戲,凡猜中者分別贈送各色花燈一盞,因此吸引了許多人。

等到蘇東坡和錢濟明來到時,許多店鋪的燈謎早被猜得差不多了,只有最大的一家“龍城燈鋪”門前還圍着一大羣人,正在議論紛紛:“這盞牡丹花燈多好看呀,勿曉得啥人猜得着?”

錢濟明走上前去一看,謎語是“婆媳戴重孝——打一口頭禪”,看起來通俗,解起來倒不大容易。想來想去猜勿出,只得回過頭來對蘇東坡低低地說:“蘇老,您去猜了吧!”

蘇東坡走上前去,話也勿說,提了牡丹花燈,扭頭就走。許多圍觀的人一下子都嚷開了:“這個人真好白相!還勿曾猜中,怎麼就把花燈給拿去了!?”蘇東坡頭也不回地答道:“嘸沒功夫!”觀衆哈哈大笑:“嘸沒功夫?爲啥還來瞎串?自說自話把燈拿了就走?”店主人卻是點點頭,一本正經地對大家說:“他猜對了。你們想,婆媳都戴了重孝,豈不是嘸沒公(功的諧音)夫嗎?”衆人聽了,個個稱妙。有人向蘇東坡拱手,請問尊姓大名?“哈!哈!”錢濟明搶着說:“你們都不認識他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人蘇學士啊!”

蘇東坡連忙說:“不敢當,不敢當!今晚與錢兄上街看燈,猜謎獻醜了。不過,我倒也想到一則謎語,說出來哪位猜中了,寧願將此牡丹花燈轉贈。大家聽了,謎語是:女兒回孃家——打一地名。”

“女兒回孃家——”……人們越聚越多,可就是誰也猜不出來。臨了還是店主人對大家說:“今夜難得蘇學士和諸位一起光臨小店猜謎,幸甚!幸甚!可是已經不早,我看還是有勞蘇學士給我們大家解釋了吧!”

蘇東坡微笑着說:“這個謎語其實很簡單,女兒回孃家嘛,謎底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貴府——常州(走的諧音)啊!”“妙!妙!”大家齊聲稱讚。從此,蘇東坡妙釋燈謎的故事就在百姓中傳開啦!

  元宵節賞燈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我國民間有着元宵節賞燈詩的習俗,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覺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爲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詩讚道:“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裏太平人。龍銜火樹千重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裏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着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爲壯觀。蘇東坡有詩云:“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有詩寫道:“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爲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餘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云:“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緻。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