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禽奔獸遁成語解釋大綱

禽奔獸遁成語解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發音:qín bēn shu dùn

禽奔獸遁成語解釋

簡拼:qbsd

類型:中性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生活。

出處:宋·蘇洵《審勢》:“及其後世失德,而諸侯禽奔獸遁,各固其國,以相侵擾。”

解釋:遁:逃避。指禽獸奔逃躲避。比喻人奔波追逐。

示例:他從小就四處禽奔獸遁,早就盼望有衣錦還鄉的一天了。

昔者周有天下,諸侯太盛。當其盛時,大者已有地五百里,而畿內反不過千里,其勢爲弱。秦有天下,散爲郡縣,聚爲京師,守令無大權柄,伸縮進退,無不在我,其勢爲強。然方其成、康在上,諸侯無大小,莫不臣伏,弱之勢未見於外。及其後世失德,而諸侯禽奔獸遁,各固其國以相侵攘,而其上之人卒不悟,區區守姑息之道,而望其能以制服強國。是謂以弱政濟弱勢,故周之天下卒斃於弱。秦自孝公,其勢固已駸駸焉日趨於強大,及其子孫已並天下,而亦不悟,專任法制以斬撻平民。是謂以強政濟強勢,故秦之天下卒斃於強。周拘於惠而不知權,秦勇於威而不知本,二者皆不審天下之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