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盤古開天闢地文言文翻譯

盤古開天闢地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古文翻譯是指將文言文、古詩詞等古代語言翻譯成現代常用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盤古開天闢地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盤古開天闢地文言文翻譯

盤古開天闢地原文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爲天。陰濁爲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後乃有三皇。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爲雷霆。左眼爲日。右眼爲月。四肢五體爲四極五嶽。血液爲江河。筋脈爲地裏。肌肉爲田土。發爲星辰。皮膚爲草木。齒骨爲金石。精髓爲珠玉。汗流爲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爲黎甿。

譯文

遠古的時候,沒有天也沒有地,到處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團,可就在這黑暗之中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卻孕育出了一個力大無窮的神,他的`名字叫盤古。盤古醒來睜開眼一看,什麼也看不見,於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過去。 那輕而清的東西都向上飄去,形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盤古站在天地中間,不讓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盤古也隨着增高。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極厚,可是盤古也累倒了,再也沒有起來。

盤古的頭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髮肌膚都變成了花草,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着大地。

盤古創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獻給了天地,讓世界變得豐富多采,盤古成爲了最偉大的神。

  文言文翻譯方法

【調換法】

文言文中許多句子結構和現代漢語語序不同,經常出現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統稱倒裝句),如果原封不動地按照原句順序翻譯出來,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琵琶行並序》)譯成了“曾經學習彈琵琶向穆、曹兩位樂師”,讓人不知所云,調換成正確的語序“嘗於穆、曹二善才學琵琶”後就譯爲“曾經向穆、曹兩位樂師學習彈琵琶”。

【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譯。翻譯文言文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國號、帝號年號、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專有名稱直接留用,不用翻譯。如“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岳陽樓記》)一句中,“慶曆”是年號,“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須翻譯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關的詞語代替現有的詞語,這主要是針對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沒有現成的字詞,只得借用相關的字詞來寄託所要表達的意義(即許慎在《說文》中稱之爲“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在文言文翻譯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無法翻譯的。如“操吳戈兮被犀甲”(《國殤》)和 “顏淵蚤死”(《論衡》)兩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會“借”,你將無法翻譯通這些句子,不信試試?

【刪減法】

文言文雖以言簡意賅見長,但有時爲了表情達意,會增加一些字詞,刪減法就是把多餘的文言詞語刪除。有兩種情況較常見:一是偏義複詞或同義連用中,要刪除這些詞中陪襯的詞素。像“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出師表》)中的“異同”就是偏義複詞,意義偏重在“異”字上,翻譯時要把“同”字刪去,譯爲“不應當有所不同”。類似的有“死生,晝夜事也! ”(《〈指南錄〉後序》)、“我有親父兄”(《孔雀東南飛》)等,都偏重在加點的詞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無實義的句首發語詞或句中助詞,在翻譯的過程中也可刪去不譯。如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說》)中加點的“蓋”字就不用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