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新唐書·張薦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張薦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新唐書

《新唐書·張薦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原文

張薦,字孝舉,深州陸澤人。敏銳有文辭,能爲《周官》《左氏春秋》。初,爲顏真卿歎賞。大曆中,浙西觀察使李涵表薦才任史官,詔授左司御率府兵曹參軍,以母老辭不就。喪除,禮部侍郎於邵以聞,召充史館修撰,兼陽翟尉。真卿爲李希烈所拘,遣兄子峴及家僕奏事,五輩皆留內客省,不得出。薦疏奏,盧杞持之,不報。

朱泚反,詭姓名伏匿城中,著《史遁先生傳》。京師平,權左拾遺。詔複用盧杞爲刺史,薦與陳京、趙需等論杞奸惡傾覆不當用,入對挺確,德宗納之。

貞元元年,帝親郊。時更兵亂,禮物殘替,用薦爲太常博士,參綴典儀,略如舊章。刑部尚書關播持節送成安公主於回紇,以薦爲判官。還,遷工部員外郎。久之,擢諫議大夫,復爲史館修撰。

方裴延齡用事,中傷俊良,建白無不當帝意。薦將疏其惡,延齡知之,因言於帝曰:“諫議論朝政得失,史官書人君善惡,二者不可兼。”薦改祕書少監。延齡必欲以罪斥廢之。會遣使冊回鶻毘伽懷信可汗使薦至回鶻還爲監吐蕃贊普死擢薦工部員外郎爲弔祭使薦佔對詳辯三使絕域。次赤嶺,被病卒,年六十一,吐蕃傳其柩以歸。順宗立,問至,贈禮部尚書,諡曰憲。

薦自拾遺至侍郎,凡二十年,常兼史館修撰。初,貞元時,京師旱,帝避正殿,減膳,薦白限日以應古制。及定昭德皇后廟樂,遷獻、懿二祖,定太儀位號、大臣祔廟鼓吹法,莫不參裁,諸儒謂博而詳。所著書百餘篇。(選自《新唐書張薦傳》,有刪改)

譯文

張存薦,字孝舉,深洲陸澤人。張存才思敏捷,而且善作文章,能通曉《周官》《左氏春秋》。當初,受到顏真卿賞識。大曆年間,浙西觀察使李涵上表說張薦有才能可充任史官。皇帝下詔書授任他爲左司御率府兵曹參軍,他因爲母親年老予以辭讓而沒有就任。守喪期滿,禮部將郎於邵又將他舉存給朝延,於是被召入朝充任史官修撰,兼任陽翟尉。顏真卿被李希烈拘禁,派遣兄長的兒子顏峴和家僕入朝奏事,前後五批人都被扣留在內客省,不能出去。張薦的.奏章遞上後;被盧杞扣押,沒有迴音。

朱泚謀反,(張薦)改名換姓隱藏在城中,撰寫了《史遁先生傳》。京師平定後,升任左拾遺。皇帝下詔重新起用盧杞任刺史,張薦與陳京、趙需等人論說盧杞爲人奸詐邪惡反覆無常,不應當任用,入朝應答態度堅決,唐德宗採納了他們的意見。

貞元元年,德宋親自到城郊祭祀。當時剛經歷過戰亂,禮器儀式殘缺不全,任用張薦爲太常博士,讓他參與整頓典禮禮僅,大約恢復了舊時的典章。刑部尚書關播拿着符節送鹹安公主嫁往回紇,任命張薦爲判官。返回後,調任工部員外郎。過了很久,升任爲諫議大夫,再次擔任史館修修撰。

當時裴延齡掌權,中傷賢良之臣,提出的建議無不符合重帝的心意。張存打算上疏彈劾他的惡行,裴延齡知道了,就對皇帝說:“諫議大夫評論朝政得失,史官撰寫人君的善惡,這兩種官職不能兼任。”張薦改任祕書少監。裴延齡想方設法尋找罪名斥退他。恰巧朝延派遣使者冊封回鶻毘伽懷信可汗,便派張薦去回鶻。返回朝延後任祕書少監。吐蕃贊普去世,升任工部員外郎,任弔祭使。張薦對答詳盡機智,多次出使遠方。到達赤嶺,遭受疾病而去世,享年六十一歲。吐蕃把他的靈柩送回。唐順宗繼位,喪訊傳到,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憲”。

張薦從拾遺到侍郎,總共二十年,常常兼任史館修撰。起初。貞元時,京師大旱,皇帝避開正殿,減少膳食,張薦建議限定時日以使符合古時制度。等到制定昭德皇后廟樂,遷移獻、懿二祖神位。定立太僅位號、大臣祔廟鼓吹法;沒有不是他參與裁定的,諸儒都認爲張薦學識淵博而詳盡。所寫的書有一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