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遊黃山日記的文言文翻譯

遊黃山日記的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爲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遊黃山日記的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遊黃山日記的文言文翻譯

【原文】

時夫僕俱阻險行後,餘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餘獨往。既登峯頭,一庵翼然,爲文殊院①,亦餘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風,兩峯秀色,俱可手擥②。四顧奇峯錯列,衆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遊僧澄源至,興甚涌。時已過午,奴輩適至。立庵前,指點兩峯。庵僧謂:“天都③雖近而無路,蓮花可登而路遙。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蓮頂。”餘不從,決意遊天都,挾澄源、奴子仍下峽路。至天都側,從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牽棘,石塊叢起則歷塊,石崖側削則援崖。每至手足無可着處,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終亦不顧。歷險數次,遂達峯頂。惟一石頂壁起猶數十丈,澄源尋視其側,得級,挾予以登。萬峯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時濃霧半作半止,每一陣至,則對面不見。眺蓮花諸峯,多在霧中。獨上天都,予至其前,則霧徙於後;予越其右,則霧出於左。其鬆猶有曲挺縱橫者;柏雖大幹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山高風巨,霧氣去來無定。下盼諸峯,時出爲碧嶠④,時沒爲銀海。再眺山下,則日光晶晶,別一區宇也。日漸暮,遂前其足,手向後據地,坐而下脫。至險絕處,澄源並肩手相接。度險,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復從峽度棧⑤以上,止文殊院。

【註釋】

①文殊院:在天都、蓮花兩峯間,左有獅石,右有象石,後毀於火。今在原址建賓館,名玉屏樓。

②擥(lǎn):同“攬”,持、握。

③天都:天都峯,海拔1810米。峯頂有一巨石聳立,高數十丈,有石級可登。頂部略呈長方形,長約十步,寬約五步,刻有“登峯造極”四字。

④嶠(jiào):尖而高的山。

⑤棧(zhàn):即棧道。在峭巖陡壁上,傍山鑿孔、架木連閣修成的道路,又稱閣道。

【譯文】

這時僕人都因山路險阻而落在後面,我也停下來不朝上走;而一路的奇景,不知不覺地吸引我獨自前往。登上峯頭後,一座廟如鳥翅張開,名文殊院,也是我前年想攀登而沒有登的地方。左邊是天都峯,右邊是蓮花峯,背靠玉屏蜂,蓮花、天都兩峯的秀美山色,近得似乎可以伸手攬住。環顧四周,奇峯高下錯落排列,壑谷衆多而縱橫交叉,真是黃山上最絕妙的勝景。如果不是第二次到黃山,哪裏會知道黃山竟有如此奇妙的景色呢?巧遇雲遊僧人澄源也登上此峯,於是遊興更爲高漲。過了中午,僕人們纔來到。站在文殊院前,指着天都、蓮花兩峯點評。庵中的僧人說:“天都峯雖然離得近,卻沒有路上去;蓮花峯有路上去,路程卻很遠。只宜從近處觀賞大都峯,明天攀登蓮花峯頂。”我不聽,決心遊覽天都峯。和澄源、僕人一齊從原路下到峽谷。到達天都蜂側,順着流石像蛇一樣地爬行而上。抓扯草木荊棘攀援,石塊叢密而起就從中穿越,石崖陡斜則扒崖而行。每當遇到手腳無着落之處,必然是澄源先爬上去再伸手接我。一想到上去已經如此艱難,就想到又怎麼下來呢?最終什麼也不顧了。經歷了數次危險,終於登上了天都峯頂。峯頂上只有一塊聳起數十丈高的岩石,澄源在岩石旁邊尋找、觀察,發現石階,便扶持着我攀登。萬座山峯無一不低伏在腳下,唯獨蓮花峯能與之抗衡。此時濃霧忽起忽止,每當一陣濃霧飄來,就是對面都看不見。眺望蓮花諸峯,大多籠罩在雲霧之中。只有在天都峯上,我走到前面,雲霧則落在身後;我越到右側,雲霧便從左側升起。頂上還有橫枝彎曲、主幹挺拔的松樹;柏樹的枝幹雖然有手臂粗,卻全都平貼在岩石上,像苔蘚一樣。山高風大,霧氣來去不定。往下看羣峯,有時露出碧綠色的尖頂,有時又淹沒爲銀色的雲海。再眺望山下,則是陽光明亮,是另外一個世界。夜色漸漸臨近,於是把腳朝前伸出去,用手在後面據地,坐着往下滑行。滑到最險要的地方,澄源便肩、手並用地接住我。穿過驚險地段,下到山坳時,暮色已經降臨。又順着峽谷越過棧道而上,到文殊院住宿。

【評析】

本篇是作者第二次遊黃山的日記。與第一次相比,這次是在兩年半後的九月初,秋高氣爽,作者眼中和筆下的黃山,更是一派迷人的風光。

黃山諸峯,以天都、蓮花二峯爲著;黃山諸景,以奇峯秀石、霧氣雲海、奇鬆怪柏爲佳。本篇即以這些爲主展開描寫。在描寫中,作者善於捕捉景緻的特徵,進行細緻生動的刻畫。這在寫登天都峯一段最爲突出。如始登天都時,描寫隨着人的越登越高,山峯與雲霧之間先是雲霧隱山、後是山峯破雲、最後是二峯特秀的.微妙變化,準確形象,視野開闊。“下瞰峭壑陰森,楓鬆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鏽”,則以高處俯瞰的特殊角度,描繪出紅楓青松在“峭壑陰森”底色映襯下繽紛燦爛的圖景,十分濃麗鮮明;而最爲精彩的是對雲霧松柏的描寫:雲霧半作半止、來去無定、或左或右、時出時沒。人在其中,似與之嬉戲玩耍;山在其中,似隨之隱現浮沉。在雲霧變幻中,青松或曲或挺、或縱或橫,翠柏則似苔蘚,緊貼岩石,千奇百怪,生機勃勃。真是一幅變幻流動、氣象萬千的黃山雲海圖。此外,寫黃山奇石,蓮花峯頂,也都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黃山各處或空闊、或鮮麗、或奇崛、或華美的景緻,令人如同親歷黃山那美不勝收的奇景。

此外,本篇還特別突出了作者嚮往黃山和求奇探險的心情。他此番是二遊黃山,便偏走前番未走之道、探前番未探之奇。如開始登山不久,“路旁一岐東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趨直上”;又北上,行於石罅險道中,見到壯麗奇景時,便“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茲遊快且愧矣”;這時,“夫僕俱阻險行後,餘亦停弗上”,可是,“乃一路奇景,不覺引餘獨往”;當他登上了“昔年欲登未登”的文殊院,領略到“真黃山絕勝處”時,便欣喜感嘆:“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欲繼續登天都,當庵僧以天都無路、只宜近盼相勸時,“餘不從,決意遊天都”,於是他攀草牽棘,歷塊援崖,“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終亦不顧”;第二天登上蓮花峯,“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蓋是峯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峯上,四面巖壁環聳,遇朝陽霽色,鮮映層發,令人狂叫欲舞”,等等。這些行爲描寫、心理刻畫和抒情議論,都真切地表達了一個勇敢者特有的志趣和情感。於是黃山壯美奇麗的自然奇觀與作者勇敢頑強的人文精神相互生髮、完美交融,使得本篇不但是整部遊記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也是衆多黃山遊記、山水散文中獨具魅力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