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陶淵明飲酒文言文鑑賞

陶淵明飲酒文言文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導語: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爲兩層,前四句爲一層,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後的感受。後六句爲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陶淵明飲酒文言文鑑賞,歡迎借鑑!

陶淵明飲酒文言文鑑賞

1、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註釋

把房屋建在人羣聚居的地方,卻沒有世俗往來的喧囂。

你問我如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是因爲我的)心遠在鬧市之外,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無意中看見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氣氤氳。

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優美,更有飛鳥,結伴而歸。

這其中蘊含着隱居生活的真正意義,想要說出來,卻忘記了該如何用語言表達。

3、賞析

本詩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厭惡官場腐敗、決心歸隱自潔的人生追求。

4、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十分複雜的政治環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大概官職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淵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的社會裏,陶家的地位無法與王、謝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於寒門。陶侃出身寒微,被譏爲小人,又被視爲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見,他的後人在政治上的處境是相當尷尬的。

陶淵明在柴桑的農村裏度過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出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種想要建功立業的動機。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就透露了這一消息。陶淵明29歲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辭職。後來江州召爲主簿,他未就任。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着長江中上游的軍政大權,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生了歸隱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寫的'《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中說:詩書敦素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尋陽居喪了。此後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以討尚書令司馬元顯爲名,舉兵東下攻入京師。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曰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入建康,任鎮軍將軍,掌握了國家大權,給晉王朝帶來一線希望。於是陶淵明又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在赴任途中寫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覺得時機到來了,希望有所作爲:時來苟冥會,婉轡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戀着田園的生活: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這時劉裕正集中力量討伐桓玄及其殘餘勢力,陶淵明在劉裕幕中恐難有所作爲。到了第二年即安帝義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這年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餘日,十一月就辭官歸隱了。這次辭去縣令的直接原因,據《宋書》本傳記載: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而他辭官時所作的《歸去來兮辭》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的失望,於是堅決地辭官隱居了。

辭彭澤令,是陶淵明一生前後兩期的分界線。此前,他不斷在官僚與隱士這兩種社會角色中做選擇,隱居時想出仕,出仕時要歸隱,心情很矛盾。此後他堅定了隱居的決心,一直過着隱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靜: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雜詩》其二)他在詩裏一再描寫隱居的快樂,表示隱居的決心,如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其九);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飲酒》其四)。這固然是他真實的感受,但也可以視爲他堅定自己決心的一種方法。在後期他並非沒有再度出仕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晉朝末年曾徵他爲著作佐郎,不就。劉裕篡晉建立宋朝,他更厭倦了政治,在《述酒》詩裏隱晦地表達了他對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貧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蕭統《陶淵明傳》)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寫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後說: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這成爲他的絕筆。死後,朋友們給他以諡號曰靖節先生。他的好友顏延之爲他寫了誄文,這篇誄文是研究陶淵明的重要資料。《宋書》、《晉書》、《南史》都有他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