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詩三百首 > 唐詩《贈郭給事》賞析

唐詩《贈郭給事》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贈郭給事》是由唐代詩人王維晚年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贈郭給事》是王維寫給事中郭某的酬和詩,頌揚了郭給事,也寄託了詩人想辭官隱居之情。

唐詩《贈郭給事》賞析

  作者: 王維

  原文:

洞門高閣靄餘暉,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裏疏鍾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創作背景

郭給事曾寫詩給王維(約七三九年),王維爲了應答郭給事同時表達自己辭官隱居之情,借景抒情,寫下了這首酬和詩。

  註解

1、奉:“捧”的本字。

2、無那:無奈。

  譯文

門庭樓閣沐浴着夕陽的餘暉,

桃李繁榮茂盛柳絮乘風紛飛。

禁宮中官舍的晚鐘稀稀落落,

門下省裏鳥鳴吏少無事可爲。

凌晨身佩玉飾進詣鑾殿朝拜,

傍晚捧着詔書退朝拜別瑣闈。

我想隨您進退無奈年邁體衰,

將因常常臥病解脫朝衣引退。

  賞析

首聯着意寫郭給事的顯達。第一句“洞門高閣”,是皇家的寫照,“餘暉”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徵。第二句“桃李陰陰”,是說郭給事桃李滿天下,而“柳絮飛”是指那些門生故吏個個飛揚顯達。前後兩句,形象地描繪出郭給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門生故吏擁戴,門生顯達,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頷聯寫郭給事奉職賢勞,居官清廉閒靜。前兩句的景狀華豔,兩句轉爲恬淡。“疏”,“稀”字,正好點染了這種閒靜的氣氛。詩人描寫“省中啼鳥”這個現象,意味甚濃。官衙內總是政務繁忙,人來人往,居然可以聽到鳥兒的鳴叫聲,活畫出郭給事爲官的閒靜。“省中啼鳥”,表面描寫了景緻,實質是暗喻郭給事政績卓著,訟事無多,時世太平,以致衙內清閒。

頸聯直接寫郭給事本人。郭給事早晨朝服盛裝,恭恭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帝的詔令向下宣達,不辭辛勞。郭給事誠懇,恭謹的樣子通過“趨”,“拜”字生動地描寫出來。“晨”、“夕”兩字,使人感到他時時緊隨皇帝左右,處於一種令人囑目的地位。從全詩結構看,頸聯爲最後點出全詩主旨作好準備。

尾聯作了一個急轉,詩人通過委婉的語氣對自己的年老體弱進行描寫,表達了詩人辭官歸隱的想法。並作爲全詩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詩人對郭給事的仰慕思想。

在全詩寫法上,詩人別具機杼。捕捉自然景象,狀物以達意,使頌揚之情,寓於對景物的描繪中,達到了避俗從雅的藝術效果。唐代詩人的很多酬贈詩中,往往在陳述了對酬者的仰慕之後,立即表達希冀引薦提拔的用意。然而此詩,卻一反陳套,別開生面。這也是一首唱和詩,郭給事有詩給詩人,所以詩人就酬和。此類應酬性的詩,總是稱讚對方,感慨自身的,這首詩即意在稱道郭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