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虞美人古詩賞析

虞美人古詩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虞美人古詩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虞美人古詩賞析

  虞美人古詩賞析 1

  《虞美人》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①。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②。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註釋]

①斷雁:失羣孤雁。

②星星:白髮點點如星,形容頭髮斑白。

  【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壯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聽濛濛細雨聲,看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斑白,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回想起人生悲歡離合的經歷,還是讓小雨下到天明吧。

  譯文2:

青春年少時,在歌樓上細聽雨聲,燭昏羅帳,盡情歡樂,蜜意柔情。人到中年時,在客船裏細聽雨聲,斷雁西風,江闊雲低,開闊深沉的情懷啊!離羣的孤雁,悲鳴在西風之中。晚年的今天,在僧房內細聽雨聲,頭髮花白,歷盡滄桑,一生的悲歡離合,誰也說不清。聽那窗前的秋雨,一無所動,任它滴滴答答落到天明。

  【評點】

這是一首借聽雨簡述生平的詞,詞人通過對自己少年、壯年、暮年三個階段聽雨時的情景和心情的對比描寫,簡述了自己歷盡悲歡離合的一生,抒發了對年華易逝、歲月無情的感慨。

上片分別寫詞人少年、壯年時聽雨的情景。少年時聽雨是在歌樓上,面對的是紅燭、羅帳和俊俏歌女。一句“紅燭昏羅帳”,活脫脫勾勒出一個正值青春年少、風流倜儻、縱情享受的少年郎形象。其後即寫壯年時的情景。壯年時聽雨是在客舟中,僅是地點的轉換,氣氛就從溫馨轉至悲傷。“客舟”暗示詞人過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而客舟中的詞人,看到寬闊的江面和低壓的雲層,聽到遠處伴着西風傳來的聲聲雁叫,心中的感慨不言自明,相對於少年時的無憂無慮,壯年的詞人則是滿心的離愁別緒。

下片先寫暮年時的聽雨情景,而後總體抒情。詞人暮年時聽雨是在僧廬中,此時宋朝已經滅亡。相對於客舟,僧廬更加冷清淒涼。“鬢已星星也”一句與“僧廬”和“聽雨”交相呼應,它們組合在一起,展現出一幅淒涼、蕭索的畫面。結尾三句,詞人進行總括,同時抒情。“悲歡離合總無情”是詞人的感慨。詞人漂泊一生,潦倒一生,歷盡悲歡離合、國破家亡,心中積蓄了萬千離愁,本是情深至極,卻反說“無情”,實是無可奈何之語。正因有情,正因情深,故而傷心難過,既然如此,不若無情。“一任”兩句是詞人經歷了種種漂泊和離別之後發出的無聲感慨。

本詞構思精巧,層次分明,詞人僅用三個簡單的場景描寫,就將一生的經歷交代清楚,含蓄雋永,功力不凡。

  [賞析]

這是一首小令,卻概括出少年、壯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謂言簡意賅。它以“聽雨”爲媒介,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因受國亡之痛的影響,感情變得麻木,一任雨聲淋漓,消解了喜怒哀樂……而其深層則潛隱着亡國愁情。

此詞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表現了少年、壯年、晚年三個人生階段的不同境遇、不同況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

“少年聽雨”的畫面,由歌樓”、“紅燭”、“羅帳”等綺豔意象交織而成,傳達出春風駘蕩的歡樂 情懷。儘管這屬於燈紅酒綠的逐笑生涯,畢竟與憂愁悲苦無緣,而作者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識愁滋味”的青春風華。

“壯年聽雨”的畫面,以“客舟”爲中心視點,而在四周點綴以“江闊”、“雲低”、“斷雁”、“西風”等衰颯意象,映現出在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坎坷遭際和悲涼心境。

“而今聽雨”的畫面,則刻意凸現出僧廬之冷寂與鬢髮之斑白,藉以展示晚年曆盡離亂後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歡離合總無情”,是追撫一生經歷得出的結論,蘊有無限棖觸,不盡悲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瀾不起,但徹夜聽雨本身,卻表明他並沒有真正進入超脫沉靜的大徹大悟之境,只不過飽經憂患,已具有“欲說還休”的情感調節和心理控制能力。

三幅畫面前後銜接而又相互映照,藝術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歷程。其中,既有個性烙印,又有時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風流、壯年飄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見一個歷史時代由興到衰、由衰到亡的嬗變軌跡,而這正是此詞的深刻、獨到之處。

上闋寫少年和中年的聽雨。一個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在風塵僕僕地奔波,人生之苦,繪聲繪色,溢於言表。下闋寫晚年聽雨。亡國之後,木魚經聲,在一個十分悽絕的環境中,奔波忙碌一生的詞人,白髮蒼蒼,孤苦伶仃,生活無着。弦外之音,不難捉摸。

結尾二句,詞人概括地抒發了對自己一生難言的悲憤。這裏有少年的憧憬,有中年的悲哀,更有晚年的難堪的孤悽現實。這既是封建社會廣大正直的知識分子共同命運的真實寫照,也是對這個制度扼殺人才的憤怒控訴。全詞曲折含蓄,耐人尋味。

可以說,這首《虞美人》,是宋詞中運用時空表現的藝術手法,高度簡練而又概括着人生道路的`傑出名篇之一。形象明晰,背景典型,神情畢肖,心境躍現。在意象運用上,具有精準、明朗而又不乏容量的特點。這首詞充分表現語言藝術的高妙卓絕。

  虞美人古詩賞析 2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註釋

①此調原爲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爲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壺水》、《巫山十二峯》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爲兩仄 韻轉兩平韻。

②了:了結,完結。

③砌:臺階。雕闌玉砌:指遠在金陵的 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④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賞析

此詞大約作於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麼,它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了。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祕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爲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爲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徵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爲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