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尋隱者不遇古詩說課

尋隱者不遇古詩說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引導語:《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尋隱者不遇古詩說課,歡迎閱讀!

尋隱者不遇古詩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尋隱者不遇》是九年義務教育長春版三年級上冊第七版塊第二課。這首詩寫的是賈島去訪問隱士沒有見到的情景。詩句雖然淺顯,但耐人尋味。

這首詩第一句交代“尋隱者”,第二句說明“不遇”,三四句直中有婉。“只在”說明走得不遠,容易找到,讓人在找尋不到的失望中萌生一線希望,“不知”說明隱者在白雲深處,難以尋蹤,又使人悵然若失,無可奈何。這首是語言精練,第一句以“問”開頭,後兩句省略了“問”只寫了“答”,可見作者用句十分巧妙。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並學會寫2個生字,正確背誦並默寫《尋隱者不遇》。

過程和方法:藉助書中插圖,理解古詩的意思。

感情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感情變化,及對隱士生活的嚮往。

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富有節奏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感受詩的意境,體會寓問於答的寫法。

  三、說教學方法

1.品讀感悟法。

語文教學,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是學生的語文能力形成的關鍵因素,品出詩歌的韻味,必須扣住重點詞句,在比較、玩味、體悟中咬文嚼字,嚼出語言背後的情味、意味。

2.引導想象法利用插圖引導詩人訪問的過程。

  四、說教學媒體資源選擇課件、課外資料。

  五、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題釋題質疑

(二)初讀古詩

通過範讀,自由讀,指定讀,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意,聲情並茂地讀出詩文的'情和意。

(三)藉助畫面,理解詩意。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依據課標和詩詞教學的特點,這環節我採取自讀自悟,看圖想象,教師引導,品讀詩味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詩意。

1.同桌互說詩意。先自由鍛鍊表達能力。

2.集體彙報。

3.解決重點字詞意思,再完整地說說古詩的意思。在這裏爲學生掃清字詞障礙,就輕而易舉地理解詩意了。

4.以生活中“你問我答”的遊戲導入,引出古詩中的你問我答。由實際生活導入,由淺入深,使學生能很快地做出童子與詩人的問話和答語。

5.思考:你認爲作者爲什麼不把問句在詩中寫出來?設計這一環節,引出“寓問於答”的寫法,多層次多角度理解教材。

(四)體悟作者的心情

啓發學生想象作者訪問的經過,並讀出作者尋訪時的心情變化,即有希望到失望,再由失望到希望,繼而又失去希望的心理。

(五)課外拓展

欣賞唐賈島的《題李凝幽居》。特別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