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重展西湖古詩賞析

重展西湖古詩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宋庠

重展西湖古詩賞析

綠鴨東陂已可憐,更因雲竇注西田。

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

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

使君直欲稱漁叟,願賜閒州不計年。

【賞析】

西湖是許昌城裏一個佔地百餘畝的大湖。西湖原分東西兩半,中間以橫堤相隔。西部比東部大數倍,水卻很淺。皇祐年間(1049一1054),宋庠貶官許州,興工疏浚了西湖,並鑿斷橫堤,使東西相通,連成一片。完工以後,他寫下了《重展西湖》二首以記其事,該詩即是其中之一。詩人善於寓情於景,通過鮮明生動的意象,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厭惡官場庸俗生活的強烈感情。

首聯描述鑿通西湖時詩人喜悅的心倩。“綠鴨”寫溯水的色彩。古人常以“鴨頭綠”,“鴨綠”形容綠色,“綠鴨”即“鴨綠”的倒文。陂,池塘。“東陂”,指西湖的東半。此句意謂,東半湖雖然面積不大,但綠波盪漾,水光粼粼,風景已經十分可愛了。接着以遞進句“更因”承接上文,說明鑿斷橫堤後東半湖的`水流入西半湖,其景更令入陶醉。竇,指山的孔穴,雲竇,指從山穴或山谷中涌流而出的雲。在這首詩中,作者借用“雲竇”比喻從橫堤上鑿開的孔穴中滾滾流出的湖水。“西田”,並非指田,實指西半湖,因水淺故說“田”。東半湖水深、水位高,東半湖的水源源流注到西半湖,於是東西兩半瑚連成了一片,使西湖平添無限風光。

頷聯寫重展後的西湖勝景。由於鑿通了東西兩湖,西湖的面積擴大了,西部的水也加深了。這兩個變化帶來的一個最直接的後果是,魚和鳥得到了更廣闊的天地。詩人用一個動詞“鑿開”,十分準確地交代了疏浚之功,又用“忘情地”三個字,在模擬魚鳥的歡情之餘,透露出詩人自己喜悅的心境。下一句“展盡”是個雙關的動詞。一方面是說,湖面開闊了,就像大江大河一樣無邊無垠;另一方面是說,詩人極目遠眺,看到水天一色,胸懷頓覺舒曠。詩人並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懷,而是寓情於景,顯得含蓄而有韻味。

頸聯深一層寫新湖的夜色:“向夕舊灘都浸月”,寫得很細膩。“舊灘”,指西半湖的湖沿,整治前因水淺,故成“灘”。但後來不同了,西半湖的水位升高,昔日的湖灘,也被水淹沒了。入夜,皓月當空,水中映出月亮的倒影。“都浸月”三字,生動地寫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輝之狀。“過寒新樹便留煙”,在朦朧的月色中,新枝搖曳,就像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煙霧。這是十分迷人的夜景。

尾聯即景抒懷。古人稱太守、郡守、刺史之類的地方長官爲使君。這時宋庠正貶官許昌,爲知州,故自稱“使君”。“直欲”即“真欲”、“真想”;“稱漁曳”,就是做個漁翁,意即歸隱。“願賜閒州不計年”,意思是,但願朝廷賜給我一個閒散的州郡,讓我在大自然恬適清閒的環境裏度過一生。這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厭惡官場庸俗生活的強烈感情,但也流露出消極厭世的情緒。這首詩在藝術上頗有特色。詩人善於寓情於景,通過鮮明生動的意象,表達豐富、熱烈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詩人的觀察力比較細密,故狀物、寫景細膩傳神,中間兩聯的對仗十分工整精巧。

熱點閱讀

  • 1《江西題東湖》古詩 作者曹鬆 古詩江西題東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2《西湖留別》古詩 作者白居易 古詩西湖留別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3《西夏重陽》古詩 作者王遜 古詩西夏重陽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4《菩薩蠻(西湖)》古詩 作者蘇軾 古詩菩薩蠻(西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5《【中呂】普天樂 重過西湖面》古詩 作者張可久 古詩【中呂】普天樂 重過西湖面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6《多麗(西湖)》古詩 作者趙時奚 古詩多麗(西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7《小重山(三山與客泛西湖)》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小重山(三山與客泛西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8《題漢州西湖》古詩 作者薛能 古詩題漢州西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9《柳梢青(西湖)》古詩 作者張鎡 古詩柳梢青(西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0《春遊湖》古詩賞析
  • 11《祝英臺近(重過西湖書所見)》古詩 作者張炎 古詩祝英臺近(重過西湖書所見)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2《西湖雜詩五首》古詩 作者黃任 古詩西湖雜詩五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3《滿庭芳(西湖)》古詩 作者吳潛 古詩滿庭芳(西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4《憶秦娥(西湖)》古詩 作者蔡伸 古詩憶秦娥(西湖)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5《春日西湖作》古詩 作者齊己 古詩春日西湖作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