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演講 > 【必備】勵志演講稿範文合集6篇

【必備】勵志演講稿範文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現在社會,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勵志演講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勵志演講稿範文合集6篇

勵志演講稿 篇1

青春需要正能量,正能量將爲我們插上翱翔的翅膀,飛向廣闊蔚藍的天空!

什麼是正能量?在我看來,能讓你積極有活力的,就是正能量。

一個陽光般和暖的微笑,就能映照出一天彩虹一樣的心情,正能量其實很簡單,無處不在。簡而言之,能讓你激動並振奮的,那就是你所需要的——正能量!這種本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如今也慢慢的實化起來,科學研究表明,快樂的時候能分泌促進新陳代謝的物質,正能量能有助於我們的健康。誠然,樂觀開朗本來就是健康的一部分,有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態度,總是有益無害的。

而反觀現實,冷漠似乎已經成爲我們的一種習慣,我們可以對一個被車碾過的小孩視若不見,也可以對因路滑而滑到在街上的老人熟視無睹,負面的能量似乎在暗中隱隱涌動,彙集。如果沒有正能量,萬物枯萎,動力機都會停下,人類更是無法生存。對於我們來說,正能量並非維持生命,而是給予我們一種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愛的力量。這種正能量是能傳遞的。是的!我們需要正能量,給自己充滿正能量,給社會傳遞正能量!

如何找尋正能量呢?也許我們可以從他認出獲得,但是整日靠他人“接濟”未來的正能量又何能緩解現代都市的壓力,況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能量在傳遞過程中會不斷損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事實上正能量也正是這樣藏匿於我們的眼皮底下:也許就溶在一杯咖啡裏面,也許就隱於一行優雅的詩句裏,也許就呆呆地在每個慵懶閒適的恰到好處的午後等着我們。不同於真正意義上的能量,正能量並非與什麼東西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所以只要我們想就可以創造出無止境的正能量,從別人出汲取,不如自己創造。

可有的人總愛抱怨說,我的上司太苛刻了,我的老師太嚴厲了,我的父母一點都不關心我的想法,總之我的環境整個兒一個都是負的,我何去尋找正能量?

與積極樂觀的人交往能感受到他們傳遞給你的正能量。正能量還包括了愛與奉獻,傳遞愛也是正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把能量繼續傳遞下去,我相信你一定會生活在一個積極快樂的環境裏。

如果不能適應它,那就嘗試去改變它吧。培根說:“如果你有一份快樂,你將它告訴別人,那麼你將擁有雙份的快樂。”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正能量,將他釋放出去,你將擁有更多的正能量,所以從今天起,給上司一個微笑,給你的老師一份讚許,贈你父母一個擁抱,慢慢的,也許你就會發現,你和你的周圍充滿了正能量。如果每個人都如此的去做,正能量就將會像太陽一樣散射出去,也許我們再看到路邊無助的老人,寒夜裏啼哭的幼崽,我們就都會伸出一隻手。這樣烏托邦式的世界將會是何等的有意義,有快樂?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世界!

陽光溫熱,歲月靜好,我有一所房子,面朝正能量,春暖花開。

勵志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一杯清茶在手,嫩蕊舒展,水色微碧,香氣淡而雅然。茶兒上上下下,浮浮沉沉,一種曲線的美麗。

恬淡,從這清茶中我讀出了恬淡;平靜,從這浮沉中我讀出了面對挫折的平靜。

哲人察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觀一葉將落而知秋之將至。在整日的忙碌中,觸風雨,犯寒暑,風風雨雨,大風大浪,挫折窘迫不盡然。回首望去,身後的小路曲折不平,但當你細細品味時, 終悟出挫折面前需要的是一份寧靜悠遠。這份心境中沒有匡時救世的胸襟抱負,但誰又能說它沒有厚積薄發的洶涌澎湃?沒有爭利與朝,爭名與市的處心積慮,誰又能說它沒有得意淡然,失意夷然的曠 達審慎?

清茶的芳醇,需要熱水的滋潤;人生的芳香更需要挫折的鼓舞。茶兒在沸水中讀出了熾烈,而我總喜歡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獨享恬淡,挑戰未來的自我。也許人總要在失意的時候才肯回首思索, 終悟出原來——浮生若茶。

誠然,拼殺者可佩奮鬥者可欽,熱烈生活着的人可敬,但恬淡面對挫折的人卻是活在我心中的英雄。挫折面前,敵人不是對手,卻是自己。生與世界上,存於宇宙間,同頂炎炎烈日光,共沐皎 皎月輝,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別人是一道風景,就得堅信自己也會成爲一道彩虹。失敗並不可怕,坦然面對未擁有的東西,捋起衣袖,昂起頭,彈彈背後的輕塵,重新投入戰鬥,這就是淡然。

茶兒依舊芳香醇正,博得滿室清冽,我依舊平淡悠遠,扛起面對挫折的一方藍天,活出一條美麗的曲線。

勵志演講稿 篇3

大家好!今天我要給講的主題是堅持就是勝利。勝利貴在堅持,要取得勝利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飽嘗了許多次的失敗之後才能成功,即所謂的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勝利的標誌,也可以這樣說,堅持就是勝利。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堅持而取得勝利的嗎?

唐僧取經,唐僧師徒四人堅持不懈,不畏艱難,在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如果他們沒有堅持哪來的正果?麥哲倫發現太平洋。五零二年十月,麥哲倫的航船發現了今天的麥哲倫海峽。水手們高興得狂叫起來,說發現了這海峽就是對國家的莫大貢獻了,趕快回國吧!麥哲倫並不這樣想,他說還應該繼續前進。當時的情景是十分困難的:糧食缺乏,水手中餓死者已經相繼出現了。麥哲倫堅定地鼓舞大家說:“就是吃帆布,我們也要繼續前進!”於是,這纔有了太平洋的發現。如果不是麥哲倫的堅持,不知道何時我們才能證明地球是圓的。我曾在電視上還看到這樣一個成功例子,四川人小楊一日異想天開,想要開一家家庭清潔公司,於是他辭了工作,拿着塊抹布和一塊招牌,上街擺攤招攬生意,然而他在街邊一蹲就是半年,沒有接到一單業務,以致於最後窮得連四角錢的電話都打不起。而對這樣的窘境,誰還想繼續蹲下去呢?但是,小楊這個普通的四川小夥仍不言放棄,並最終建立了理想中的家政公司,目前,他的公司還在不斷擴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爲麥哲倫或小楊。只要我們能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在我們現在的學習中,也一定要學會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

勵志演講稿 篇4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林丹拿了18個世界冠軍,很多人會爲我的18個世界冠軍感到驕傲。同時也會覺得特別了不起,但是其實我自己最看重的一個冠軍是我的第一個世界冠軍——也就是XX年湯姆斯杯,在印尼的雅加達,當時的成員裏面有我、鮑春來,還有蔡贇、付海峯、鄭波、桑洋都是我們這一批。1983年年齡段的一批年輕運動員,去承擔的一次奪回湯姆斯杯的一個非常驕傲的里程。所以當時我是非常非常地激動,也非常地驕傲,這會讓我覺得,至少從我五歲開始練羽毛球沒有白練。因爲之前父母送我去選擇羽毛球,可能會有些猶豫。從那以後,我開始覺得壓力會越來越大也會越來越被動,因爲有很多人對我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XX年的雅典奧運會,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很遺憾的第一輪就出局了。在雅典的21天裏面,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當中最痛苦的21天,因爲第一天比賽結束還要拿着攝像機去給我的隊友攝像,還要給很多還有比賽的中國運動員、我的隊友們去加油。其實對於我這樣性格的運動員來講,我非常地難受,很難去面對自己結束了這一次重要的比賽。其實當時我很想回國,很想回到自己的國家和我的家人在一起,我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但是隊伍不同意,因爲我代表的是一個隊伍、一個國家。在輸球的第一天晚上我印象非常深,我幾乎是回了一個晚上的短信告訴所有的朋友——“你們放心我會很好很好 ”,其實我心裏面非常地難受。因爲我相信沒有人願意在這麼重要的一個奧運會,四年一次的奧運會,第一場就結束。讓我最難受的是我不知道要怎麼面對所有關心我的人,甚至我的父母。

當飛機回到國內的時候我又特別害怕,我很希望自己能夠在一瞬間就突然回到自己的房間關起來,能夠讓所有人都不看到我。那個時候開始,我把目標放到XX年的奧運會了,當時對於我來講並沒有更多的一些把握在XX年北京奧運會的賽場上,自己能夠拿下北京奧運會的冠軍。所以在XX-XX年的上半年,我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很難去聽進別人給我的意見。因爲自己在當時又要保證足夠的自信,不想太多人說你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同時呢,又害怕,在XX年那一刻來臨的時候你完成不了很多人對你的期望。

所以我印象最深在XX年、XX年的那段時間,每一天的訓練當中我摔斷了無數的球拍,正因爲自己覺得壓力非常的大。而且有點控制不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去釋放。只能希望自己在最短的時間裏變得更強、再強或者再強一點。因爲只有更強才能在XX年的北京奧運會賽場上,奪冠的機率才能大一點點,所以到XX年即將來臨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過的那種緊張,就是睡覺也會睡不好,吃飯的時候也會一直想着我的球或者我的對手等等。

從進奧運村開始我就有點封閉自己,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可能在當時很多人眼裏會覺得林丹是一個非常非常難搞定的人,而且非常非常地有脾氣,非常非常有個性。我只能找到這樣一個方法儘量地保護自己,能夠讓自己更好地專心去比賽。我覺得XX年的奧運會冠軍,其實真的是改變了我的一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林丹,甚至認可了林丹。但是我覺得會讓我有一點點感覺到傷心的地方。傷感的地方是因爲所有人都把所有的目光放在了決賽賽場上——我跟李宗偉的比賽。會說林丹那場球打得多麼多麼的好,我覺得可能很多人並不在意我的準備,我的第一場球,我的第二場球,我的第三場球。所有人都只看到了我最後一個扣殺,李宗偉接不起來,我振臂歡呼拿了冠軍。所有人都覺得“好棒,非常非常好,太棒了,很喜歡他”。但沒有人會知道,在過去的半年、一年的時間裏面我摔壞了多少球拍,發了多少的火。甚至跟教練吵架,有一些意見的不合,都是爲了在XX年賽場上的最後那一個球。

其實當進入到XX年倫敦奧運會備戰的時候,我會拿我XX年的一些感覺去對比。XX年我總是會覺得輸了我會怎麼辦,我不能輸,我很怕輸,我只能贏。所以我的心態是沒有底氣的,非常非常的虛、很害怕失敗。而我經過了這樣的一個磨鍊以後,拿到冠軍以後。到了XX年,我反而會覺得我允許自己失敗,但是有一點,上場前我只對自己有一點要求——今天你李宗偉想拿走這枚金牌沒有這麼容易。蟬聯奧運會冠軍以後我休息了大半年,我不再是世界排名第一,也不再是世界排名第二,我是世界排名一百多。很多人其實在當時已經開始質疑林丹已經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男子單打的運動員或者他的輝煌已經過去了。因爲我記得很清楚,在廣州世錦賽的時候有一個馬來西亞的媒體記者問我:“現在所有人都覺得你不是最好的了,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其實我當時聽到這個話的時候,會有一些難受或者甚至是會有一些憤怒。但是我只想跟他講——每個人都有可能會被擊敗,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被超越。即便我離開了賽場六個多月我依然有能力回到這個熟悉的賽場,去給任何的對手製造很大的麻煩。其實很少人會知道我在離開國家隊的六個多月裏面我每天都有訓練,幾乎每一天包括禮拜天。無論是參加活動、拍廣告甚至去度假,我都帶着我自己的體能教練去。

其實講到這裏,我覺得我也很願意和大家分享在結婚以後我們一家人到海邊去度假。當時其實家裏面是不太希望我帶體能教練去,因爲這是一個比較私人的放鬆度假的時間,我和家裏麪人也商量了很久。我說一天24小時裏面我只希望你能給我兩個小時讓我去儘可能地保證自己的競技狀態,我不知道這樣的一個努力到什麼時候能夠把它表現出來。因爲我還沒有宣佈什麼時候回到國家隊、回到賽場。但我總希望當我決定要回來的時候,自己是和六個月以前沒有太大差別的。

從XX年六月份進入國家隊成爲中國羽毛球隊的一員到現在XX年,我的職業生涯已經XX年了,經歷了三屆的奧運會、四屆的亞運會等等無數的大大小小的比賽。我很感謝這樣的一個職業生涯的狀態,因爲它教會了我很多很多。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其實已經不是那麼的直接的重要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對於你的目標的一種態度。有的時候你們可以除了看到我以外,也可以看到我的對手李宗偉,我不覺得他是失敗的`。因爲他會讓更多人認識他,他通過他的努力讓很多人也認可他,我覺得這就足夠了。金牌只是一種標準,不能夠代表所有的,金牌就一定是最好的。因爲有的時候我也會向李宗偉學習,我會去想他輸給了我這麼多次重要比賽,他爲什麼還有這樣的目標希望可以繼續拿冠軍。他能夠放下所有一切繼續跟我再拼一次重要的比賽,我爲什麼不能做到,難道我一定要揹着所有的金牌跟他比賽嗎,我覺得絕對不是這樣子的。

在結束之前,我有一個前面就想問的一個問題,不敢問。因爲今天來到這個場地我看到了很多我的比賽的一些照片,都是運動服的。我其實是想問一下,你們更喜歡我穿運動服還是更喜歡穿西裝的我。(觀衆:都喜歡)都喜歡,謝謝你們,謝謝。今天我的開講到此結束,也希望所有的球迷能夠很開心和我一起繼續加油下去,也希望能夠像所有球迷講的一樣一直帥帥地下去,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5

我叫紀慈恩,我一直覺得人應該有兩個名字,一個是父母取的,代表了他們對我們的期望,一個是自己取的,代表了我們對他們期望的回饋,所以,我爲自己取名爲紀慈恩,我非常紀念在我生命中我收穫和付出過的慈悲與恩情,它曾經改變過我的生命。

我到目前的生命分爲兩個部分,20歲之前和20歲之後,和所有人一樣,又不完全一樣。

那一年,我最好的朋友得了肝癌,因爲她在荷蘭留學,所以她也很自然的知道在荷蘭安樂死是合法的,爲了讓我簽署安樂死同意書,刻意在我面前表現出肝癌是如此的摧毀着她,她每天疼得時候咬自己的胳膊,一直到把牙咬掉,這時,她才告訴我,她想我爲她簽署安樂死同意書,她求我,她求我放她一條生路,當年雖然我小,但是我知道,此生,我能爲她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放她走。於是,在萬般無奈下,我狠心爲她簽署了安樂死同意書。

這個決定,也因此改變了我的後半生。

那年我19歲,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我以爲所有人都會理解我,可是不是,在她的追悼會上,很多人問爲什麼她這麼快就去世了,應該還有幾個月的,知情的人說是我簽署了安樂死同意書。於是,那可怕的一幕上演了,我至今都無法忘懷——他們說是我殺了她,他們說我一定會得到報應,他們說我忘恩負義,他們說我是殺人犯,一個人,兩個人,最後幾乎是所有人都對我進行譴責。

在此之前,我每天都在哭,用醫生的話來說,這是一個人遇到這樣事情的正常反應,可是從追悼會後,我就沒有再說過一句話,不是因爲他們說的是對的,而是我已無力去面對這個早已坍塌的世界,自我封閉,成了我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我每天都躲在屋子裏,不和任何人打交道,不和父母說話,只是每天坐在地上,問自己,問老天“爲什麼是我”。

那一年,我被確診爲ptsd創傷後應激。

就這樣,一句話都沒有說的日子過了一年,直到有一天,在沒有任何好轉的情況下,我當時的心理醫生冒險帶我去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孤兒院。

走入孤兒院的第一眼就看到一個小女孩,她用一雙碩大的眼睛盯着我,雖然我還是沒有說話,但是那雙眼睛真的融化了我。後來保育員阿姨告訴我,那個女孩是在自己三個月的時候被遺棄的,有個阿姨撿到她,一直養到她五歲,後來實在養不起才送到福利院,所以她很孤僻,不說話,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地上一個人玩,不去爭不去搶,不知道是因爲我們當時的境況很像還是因爲緣分,她喜歡坐在我旁邊,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就是乖乖地坐在我的旁邊,我也不說什麼,看見她就笑,我們像是兩個被這個世界拋棄的孩子,坐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就是坐在一起,就覺得自己是安全的。

從此,我情繫此地,每天都來孤兒院,只爲了這個小女孩,我開始慢慢打開自己。

雖然有好轉,但是心理的疾病依然存在,心理醫生要求我一週去就診三次,每次都只做一件事:去複述整個事情。那時纔是最疼的,你要把你好不容易隱藏起來的東西撕開來看,我要面對空蕩蕩的房間去回憶我知道她患有肝癌,即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的感受,我要說我是在多麼不情願又不得不籤。講的第一次,我就受不了了,因爲太疼了,疼的時候我就坐在地上撞暖氣管,所以那段時間我頭上都纏着紗布,第二次我對醫生說,不,我不繼續了。

那一年,我外婆每天都會爬六層樓來看我,那天,她爬樓的時候摔了一跤,我躲在門縫裏看她的樣子,頓時,我突然發現,媽媽的頭髮瞬間白了好多,外婆也老了很多,我狠心關上門,然後我問自己:我真的只能如此嗎?我真的只能讓家人一生都面對這樣的我嗎?

我想不是的,於是,我咬着嘴脣忍着其實已經掉下來的眼淚給心理醫生髮了一條短信,我說,我要好起來,我去治療。

就這樣,我逼迫自己再次走進心理醫生的辦公室,去面對我自己的傷口,一次又一次的複述,一直到最後一次,我已經複述了5個月,那件事,我講了三五十遍,當我去北京德勝門的精神鑑定中心做鑑定的時候,鑑定師說,你真是個奇蹟,這麼短的時間就恢復的這麼好。當我拿着那張蓋了“已康復”的章的單子時,我哭了,哪來的奇蹟,這都是我付出了血的代價。

所以當孤兒院的那個小女孩越來越開朗越來越快樂的時候旁人說是我救了她,可是他們不知道,其實是她救了我。於是我決定我要收養她,我認爲只有在我身邊,她纔是安全的。

就這樣,我陪伴她走過了很多年,等待我符合收養年齡。

可漸漸地我卻發現“愛”與我想象的不同,以前,我認爲我一定要收養她,只有我才能給她幸福,可漸漸地,我開始接受一個現實:她的病太嚴重了,她需要好的醫療,好的心理輔導,一個健全的家庭,一個好的特殊教育環境,而這一切都不是我能給的。

於是,我開始幫她尋找收養家庭,最終有一對善良的美國夫婦願意收養她,而他們家其他的孩子都已成人,他們會

對她呵護萬分,我想,這是她最好的歸宿。

她要走的那天,她躲在房間裏一直一直哭,我以爲她是害怕,害怕在沒有我的日子裏,會孤單會沒有安全感,就像我來之前的她。我對她說,收養你的爸爸媽媽很愛你,他們會對你很好很好,你去了美國會有很多新的小朋友。可是這個時候,她卻說,如果我走了,我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報你了。

當時,我真的感覺到我的心在顫抖,一個孩子的成長真的遠遠超過了我們成年人的想象,她對於未來,沒有一個孩子對陌生的事物本能的恐懼,她只是擔憂她無法回報我。

我抱着她,對她說,孩子,你回報我的方式就是用我愛你的方式去愛天底下所有人。

我不知道當年9歲的她是否能夠深刻領悟我這句話的含義,她只是趴在我懷裏使勁使勁的點頭。

去年她又跟隨她的養父母回到中國,我們見面的時候,我問她在美國的生活,平常都做些什麼,她說,她參加了和一個非洲小朋友互相幫助的活動,我說,你好了不起,小小年齡就做善事,她突然很深沉地說,因爲我想和你做一樣的人。

這些年,有很多人問我我在孤兒院都做什麼?其實人與人之間能有多大的恩惠。我什麼都沒有做過,我不過是在用我的力行去告訴他們,他們長大以後應當去做一個怎樣的人。

但是,我沒有做過任何一件所謂偉大的事,這個世界並不存在偉大的事,只能用偉大的愛去做微小的事,我害怕讚揚,並不是謙遜,是因爲讚揚讓我覺得理虧,因爲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我自己,首先是因爲這件事給我喜悅,只不過同時也給別人帶來了一些益處,而這種益處被外界所放大,其實,最終的受益者依然是我自己。

所以現在我想來說說人生的意義。這是很多人都在追尋的問題,而也有很多人覺得我一定是知道答案的那類人。

但是很遺憾,我沒有答案。

現在,我想問你們,光明是什麼?你可以用語言敘述給我聽嗎?我相信大多數人同樣沒有答案。

是因爲我們從來不需要知道答案,因爲我們就生活在光明中。

那麼,什麼人會有答案呢?

盲人。

如果你現在問一個盲人光明是什麼,他一定會給你一個解釋,可是他並不知道光明是什麼。因爲看不到纔會想要知道。

那麼人生的意義呢?我已活在意義中,不再需要去追尋。所以,如果硬要給人生加一個意義的話,我想是這樣的,人生的意義就是在解決自己內心的困惑,當你的內心沒有困惑的時候,你根本不屑去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很感激所謂的苦難與不幸,它讓我完成了人生的終極使命:知道“我是誰”“我來到這個世界來做什麼”,我想,這比追尋人生的意義更有意義。

我也很感激這個講臺,它讓我和我的過去正式的握手言和。

勵志演講稿 篇6

我有個關於追尋夢想的故事,更準確地說是一個發現夢想成真之路的故事。你們知道,午夜從甜夢中醒來是什麼感覺嗎?如果牀邊沒有紙筆把夢記下,而第二天一早忘個精光又會怎樣?當我23歲的時候,我就做過這麼一個夢。我猛地醒來,我想:如果我能把整個互聯網下載下來,僅保存着鏈接……我抓起一支筆開始寫,有時候從夢中醒來是非常重要的。我花了一個午夜的時間描繪了細節,並確信它將有所作爲。不久後,我就告訴我的導師,要花兩週時間下載整個網絡,當時他點了點頭,其實他完全知道要花更長的時間,但他很睿智,並沒有告訴我。年輕人的樂觀主義通常不可低估!令人吃驚的是,我沒有想過要打造一個搜索引擎。這一概念甚至沒有進入我腦海。但後來,我突然想到了更好的給網頁排序的方式,以形成真正的搜索引擎,谷歌就這樣誕生了。當有偉大的夢想出現時,抓住它。

我在密歇根大學上學時,老師教導我如何夢想成真。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滑稽可笑,但我是從一個名爲領導力成長的培訓項目中得到了啓發。該項目的口號就是“漠視不可能”。這個項目激勵着我追尋一個瘋狂的想法:我想在校園內建造一套個人快速運輸系統以代替公交。這是一種解決我們交通問題的未來方式。我直到現在還想着很多有關交通的問題,你不要放任夢想,而要把它當作一種習慣去培育。現在人們花大力氣乾的很多事情,如做飯、保潔、開車,今後只會佔用很少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漠視不可能”,就能找到解決方案。

我認爲,實現雄心勃勃的夢想更爲容易,我知道這聽起來是一派胡言。既然沒有人能瘋狂到做這件事情,你也不可能完成。但最優秀的人就希望挑戰。這就是谷歌所面臨的。我們的使命就是組織全球的信息,並且讓它到處能被接收,併發揮作用。這難道不會讓大家興奮嗎?但是我們真的不想啓動谷歌,因爲我們太擔心拿不到博士學位。不過我們後來刷爆了三張信用卡,從一輛敞篷貨車中買了硬盤,這也是谷歌最早的硬件。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如何改變世界,那就是在某種極度興奮的事業上發奮努力。

總而言之,我知道這個世界看起來已支離破碎,但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在你的一生中可以瘋狂些,跟隨你的好奇心,積極進取。不要放棄你的夢想。世界需要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