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精選17篇)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精選1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總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有着精深的智慧,遠大的抱負,無比堅強的毅力。他們的名字爲後世所知,人們永遠記着他們。這,就是名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名人小時候的故事,供大家參閱。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精選17篇)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

愛迪生小時侯的故事

愛迪生小時候就熱愛科學,凡事都愛尋根追底,都要動手試一試。有一次,他看到母雞在孵蛋,就好奇地問媽媽:“母雞爲什麼臥在蛋上不動呢?是不是生病了?”媽媽告訴他,這是在孵小雞,過一些日子,蛋殼裏就會鑽出雞寶寶來。”

聽了媽媽的話,愛迪生感到新奇極了,他想,母雞臥在雞蛋上就能孵出小雞來,雞蛋是怎樣變成小雞的呢?人臥在上邊行不行?他決定試一試。愛迪生從家裏拿來幾個雞蛋,在鄰居家找了個僻靜的地方,他先搭好一個窩,在下邊鋪上柔軟的茅草,再把雞蛋擺好,然後就蹲坐在上邊,他要親眼看一看雞蛋是怎樣孵成小雞的。天快黑下來了,還不見愛迪生回家,家裏的人都非常着急,於是到處去找他。找來找去,纔在鄰居的後院找到了愛迪生。只見他坐在一個草窩上一動也不動,身上、頭上沾有不少草葉。家裏人見了,又生氣又好笑,問他: “你在這兒幹什麼呢?” “我在這兒孵蛋啊!小雞快要孵出來了。” “孵什麼蛋,快點出來!”爸爸大聲喝道。 “母雞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樣孵出小雞來。”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媽媽卻沒有責怪和取笑他,因爲她知道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說:“人的體溫沒有雞的體溫高,你這樣孵是孵不出來的。”愛迪生雖然沒有孵出雞來,但是通過這次孵蛋活動增長了知識。還有一次,愛迪生看到鳥兒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心想,鳥能飛,人爲什麼不能飛?能不能給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氣球沒翅膀也能飛上天,那麼在人的身體裏充上氣行不行?於是全找來一種能產生氣體的藥粉,讓一個小夥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氣球一樣飛起來。可是過了一會兒,小夥伴肚子疼了起來,大聲哭喊,差點兒送了命。爲了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頓,還說不準他以後搞什麼實驗了。可是愛迪生還是不服氣,說:“我不做實驗,怎麼會知道人能不能飛起來呢?”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2

周恩來寫字的故事

( 1 ) 周恩來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寫毛筆字。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每天完成功課後,還要練習寫一百個毛筆字。 有一次,他和蔣媽媽去串親戚。回來時,天色已經很晚了。好心的蔣媽媽催恩來快睡。當恩來走到牀前時,突然大叫起來:“呀,我的大字還沒有寫呢!”說着便又回到書桌跟前。蔣媽媽見了,忙上前說:“算了吧,今天不寫,明天寫二百個不就補上了嗎?” “不行!”小恩來用懇求的目光望着蔣媽媽說:“不,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恩來說完,便坐在書桌前認真地寫了起來。

周恩來讀書的公司

( 2 ) 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裏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着、讀着,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 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着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 “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爲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 “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裏,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 “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着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着,周恩來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爲止。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裏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爲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 “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衆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着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髮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爲何在這裏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3

歐陽修

北宋歐陽修四歲而孤,其母含辛茹苦,親自教其識字。因家貧買不起紙,以蘆荻劃地成書。貧苦的生活令歐陽修磨練出剛強的個性,從不向惡勢力低頭。

一年,街上來了一個算卦者,鶴髮童顏,望之有如神仙。其實那老者是一個退官的讀書人,因看破世情,隱於市井,並精研出一套處世哲學,柔能克剛。

他見歐陽修天庭飽滿,他日必成大器,但過於剛強,日後仕途恐有挫折。老者有意開導他,便說道:“看你的機靈模樣,想必讀書不少,能對句嗎?”

歐陽修當然不會在乎,老者便道出上聯:齒剛脣柔,剛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剛;歐陽修年紀還小,一時不明老者之意,還以爲老者譏笑於他,於是答道:眉先須後,先生何似後生長,後來居上。

老者點頭稱讚,但不禁心中暗歎。後來歐陽修果然大有作爲,但由於數以直諫逆旨,屢遭貶謫,晚年銳氣盡消。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4

牛頓

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時,非常不用功,在班裏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是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遊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意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讚許。有時,他玩的方法也非常奇特。一天,他做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爲是出現了彗星。儘管如此,因爲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非常嚴重,中小學裏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遊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時,一個學習好的學生藉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爲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5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小時候非常喜歡小提琴,他夢想自己能成爲像帕格尼尼那樣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愛因斯坦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練琴,儘管他很勤奮,也很用心,但卻沒什麼進步。愛因斯坦的父母認爲他沒有音樂天賦,但爲了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一直沒有阻止他學琴。

有一天,愛因斯坦去請教一位小提琴老師,老師對他說:“你先演奏一曲讓我聽聽。”愛因斯坦就演奏了他的偶像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但卻漏洞百出。曲子拉完後,老師問愛因斯坦:“孩子,你爲什麼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呢?”

愛因斯坦說:“我想成爲帕格尼尼那樣偉大小提琴演奏家。”老師又問:“那你快樂嗎?”

“我非常快樂。”

老師繼續說:“孩子,你非常快樂,這就說明你已經成功了,難道非要成爲帕格尼尼纔算成功嗎?我認爲,快樂就是成功。”

愛因斯坦聽了老師的話後深有感觸,他明白了快樂比當帕格尼尼更重要。後來,愛因斯坦仍然喜歡拉小提琴,雖然他拉得並不算很好,但他卻在其中收穫了很多快樂。

快樂是世間最容易取得的成功,只有做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才能得到真正幸福。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6

畢加索

畢加索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繪畫藝術大師,一生畫法和風格迭變。早期畫注重於表現派的主題;後轉入原始藝術,簡化形象。1915——1920年間,畫風又一度轉入寫實,1930年又改變風格明顯地向超現實主義風格靠攏。畢加索晚期製作了超多的雕塑和陶器等,並且取得了必須的成就。

畢加索是劃時代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對現代西方藝術派產生可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着濃墨重彩的一筆,被人稱爲“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

美國教育家克勞蒂婭說:“一個兒童的藝術細胞,除去天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去‘發現’。從某種好處上講,發現時最最重要的。生活中很多極有藝術天賦的兒童被埋沒了,這的確是一種悲哀。但遺憾的是,許多做父母的,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只是淺顯地以爲還是個孩子,他不會懂得太多,或者他此刻還不到學的時候。”

克勞蒂婭說的這段話就是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也就是千里馬還需要伯樂來發現。堂。何塞就是一位伯樂,因爲他發現了畢加索這匹千里馬。堂。何塞是西班牙一個小鎮上的畫家,在所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就發現了兒子能夠用畫畫表達自己的意思了。

一天,剛剛學步的畢加索畫了一個螺旋狀的東西,家人都不明白他畫的是什麼,堂。何塞卻看出小傢伙畫的是熱食攤上賣的油炸餡餅,這令他驚訝不已。

堂。何塞認爲兒子身上具有繪畫的天賦,他決定把兒子培養成畫家。他給兒子專門騰出了一間房子,牆壁周圍貼滿了他畫的兒童畫,這些畫的資料都是日常用品,線條雖然過於簡單,但是他都做了合理的變形,以此來誘發畢加索的想象力和空間變形潛力。堂。何塞經常把兒子帶到房間裏看這些畫,告訴兒子這些畫是怎樣畫成的。

到畢加索四歲時,何塞就開始教他剪紙。隨着剪刀的一開一合,畢加索完全被迷住了,他把一張張平展展的紙,剪成了無數的公雞和小狗……在何塞的刻意培養下,畢加索迷上了繪畫。他常常能夠以自己的理解將周圍的事物給表現出來。漸漸的,有一些鄰居也稱他爲“小天才”了。

畢加索雖是繪畫天才卻不是好學生,在學校裏上課對於他來講簡直就是受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全神貫注地觀賞窗外的景色。而且他似乎對枯燥無味的算數永遠都不感興趣。

畢加索無奈地對父親說:“我只明白一加一等於二,二加一等於幾,我根本就沒去想。不是我不用功,我努力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我還是辦不到。”他爲此成了同學們戲弄的對象,那些無聊的小夥伴們喜歡跑到畢加索麪前,逗他玩:“畢加索,二加一等於幾呀?”然後看着索呆呆發愣的樣貌哈哈大笑。

如此一來,畢加索在老師眼裏也是一個智力低下,無可救藥的孩子,他經常在畢加索父親面前,有聲有色地描繪畢加索的“癡呆”症狀,畢加索的母親聽了羞惱交加,覺得畢加索給她丟了臉,讓她無臉見人。

左鄰右舍也不再誇獎畢加索的繪畫天賦了,而私下議論說:“瞧那呆頭呆腦的樣,只會畫幾幅畫還能當飯吃。”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爲:畢加索是一個傻瓜。應對風言風語的議論和嘲笑,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在繪畫方面是極有天賦的。

堂。何塞能真正的理解和賞識自己的孩子。他對畢加索說:“不會算數並不代表你毫無潛力,你是個繪畫天才,你能夠去繪畫。”小畢加索看着父親堅毅地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畢加索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畫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1890年11月,年僅六歲的畢加索,畫出了《手握大棒的赫克勒斯》,畫布上大力神赫克勒斯英姿神武,形象非凡。人們十分驚歎,驚歎於畢加索的繪畫天賦。

賞識、信任自己的孩子,並不是容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更不是盲目地溺愛,而是指導和鼓勵。如果孩子有着幾乎與生俱來的缺點,而做家長的又一味不顧實際狀況,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態,以惡言惡語、冷嘲熱諷對待孩子,這無疑會給孩子心靈上造成難以癒合的傷口,成爲孩子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

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也許全世界都能夠嘲笑他,譏諷他,然而作爲父母的你卻萬萬不能這樣,以爲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信心和勇氣,鼓勵孩子,讓他敢於正視自己的弱點,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揮自己的優點,用心健康地對待自己,充滿信心地學習、生活。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7

安武林

安武林,1966年出生,山東大學中文系畢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名人故事安武林小時候的故事希望能幫助到你!

小時候,我的家鄉很窮,沒有地方可以買書。即便有買書的地方,我也沒有錢,所以,借書成了我主要的閱讀方式。我像一隻警覺的獵犬一樣,無論大人和孩子,只要我能聞到那股特有的書香味道,我一定會軟磨硬泡把人家的書借來不可。因爲別人催得緊,所以我看書速度很快,差不多是一目十行,估計我的快速閱讀法就是借書養成的。

有一次,我到一個同學家裏,看到他正坐在蘋果樹下的小桌子上讀書,那是一本發黃的很厚很厚的書。

“什麼書,我看看!”不容分說,我就從他的雙肘之下將書抽了出來。

同學很不高興地說:“我正看得帶勁吶,是《紅日》。很好看。”

我說:“我先看,我看得很快的。”

他說:“不行不行,我也是借來的。再說,我正看到精彩處,不看,難受。”

我說:“我家裏正炸麻花,我帶你去吃。先借我看吧!”

我這麼一說,他就動心了。畢竟,物質的誘惑遠遠大於精神誘惑,我看他很貪婪地嚥了一下口水,喉結那裏一動。我們談妥了,三根麻花換三天先看書的權力。

《紅日》這本書,差不多像磚頭一樣厚。發黃以後,就像發酵的饅頭一樣,膨脹了許多,就顯得更厚了。我不分白天黑夜玩命地看起來了。而那個同學,差不多每天都要問我看了多少頁,催命鬼似的。

我從小和爺爺、奶奶、弟弟睡在一張炕上。電燈的繩子被爺爺接了一根布條,長到可以放在爺爺的枕頭邊上。爺爺每天晚上負責熄燈,催促和監督我們睡覺。那天夜裏,我看得入迷,爺爺說:“快睡,我要關燈了。”我說:“等等,還有幾頁,馬上就好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吧嗒”一聲,爺爺把燈關了。屋子裏黑乎乎的,我沒脫衣服,就鑽進了被窩,但是,那看過的故事情節像電影一樣在我腦海裏閃現,而故事的發展又牽動着我的神經。我睜着眼睛,注視着窗外的夜色,直到聽見爺爺的鼾聲,我又悄悄地拉亮了點燈。

“明天還上不上學啊,啊!”突然,爺爺大喝一聲,嚇得我一哆嗦,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醒的。他的聲音很大,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顯得格外響亮。

我趕緊又鑽進被窩,脫掉衣服,這一次,假裝真的要睡的樣子。

燈熄滅了。爺爺的鼾聲像摩托車發動機的聲一樣響起來了。

我突然感到腿邊有個冰涼的東西,順手一摸,呀,手電筒。我欣喜若狂,看來可以繼續閱讀了。

我用被子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縮作一團,開始看書。我不時要掖掖被角什麼的,怕手電筒的光亮暴露我的祕密。但這樣的小心,總不能持久,因爲故事太迷人,書太好看,所以警惕性就漸漸放鬆了。

突然,我發現自己的被子被人揭開了,很冷。爺爺哈哈大笑幾聲說:“你跟我玩捉迷藏呀。”我說:“我睡不着啊。”這一次,爺爺沒有生氣,而是慈祥而又關切地說:“天都快亮了,你睡一會兒吧。”

啊,天快亮了?可不是嗎,窗外天空中的黑色像海水退潮一樣慢慢遠去。我趕緊丟掉手裏的書,合上了眼睛。

多年後,我一直保持着躺在被窩裏看書的習慣。看書累了,睡夢會格外香甜。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8

李白

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極善於描繪壯麗的自然風光,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這位偉大的詩人小時候就很聰明,不過卻很貪玩,不愛學習,常常趁老師不注意,溜出學堂,四處搗蛋。

一天,李白又逃學了,調皮的他帶着彈弓,準備去後山打鳥。路過山下的小溪時,他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婆婆坐在溪邊的石頭上,正吃力地磨着一根粗粗的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就走過去問道:“老婆婆,您這是在幹什麼呀?”

老婆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微笑着說:“磨鐵棒呀,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

“將這麼粗的鐵棒磨成繡花針?怎麼可能啊!”小李白脫口而出,驚訝極了。

這時,老婆婆停下手中的動作,信心十足地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天天磨,總有一天能將這鐵棒磨成繡花針的。”

老婆婆的信心與勇氣讓李白非常感動,想想自己平時貪圖玩樂而荒廢學業,李白慚愧極了。他拜別了老婆婆,馬上回學堂上學去了。此後,李白再也沒有曠課逃學,不僅如此,他還堅持博覽羣書。經過不懈努力,李白終於成爲名垂千古的“詩仙”。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9

拿破崙

拿破崙小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追求成功,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

小男孩們之間總會難免發生“戰爭”。有一次,上四年級的拿破崙和一個大他兩歲的男生“狹路相逄”了。拿破崙身材矮小,怎麼能是大男生的對手呢,不一會兒,他就被大男生打成了熊貓眼,正巧的是,上課鈴響了,拿破崙就跑去上課。下課以後,他又跑去找那個男生,但是這次更慘,嘴巴都變成了“臘腸”。拿破崙可並沒就此罷手,他每次下課都去找那個男生,直到那個男生都被他纏煩了。

“你爲什麼老來找我?你明明打不過我嗎!”那男生終於忍不住問拿破崙。

拿破崙像個驕傲的小公雞,他理直氣壯地說:“你惹了我,必須對我說對不起!不然我會一直和你打下去的!直到你說對不起爲止!”

大男孩也許是被拿破崙的話語震撼了,也許是已經厭煩了和拿破崙這個弱小的對手打架,他躊躇了半天,終於向拿破崙說了“對不起”三個字。

拿破崙雖然被打得傷痕累累,不過他聽到“對不起”三個字後,還是心滿意足地走了。

拿破崙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竭盡全力爭取最後的勝利,最終,他心中遠大的抱負也成功地實現了,當他坐擁自己的帝國時,一定不知道有多開心呢!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0

茅盾

9歲的時候,有一次茅盾跟他的母親一起到舅舅家去度夏。茅盾的舅舅是個中醫,家裏也有不少舊小說。茅盾在那裏找到了《野叟曝言》,只花了三天半時間就讀完了。這是清代的一部通俗小說,共一百五十四回,約一百萬字,曾自稱“天下第一奇書”。茅盾的舅舅知道他很短的時間就看完了《野叟曝言》,也很是吃驚。從此對他刮目相看。這種廣泛的、大量的閱讀,不僅提高了茅盾的文學素養,而且也在無形中培養了他的寫作能力。在小學裏,茅盾的各門功課都名列前茅,每次考試他總能得到獎品。特別是他的作文更是出名。有一年茅盾遇上了童年會考,他參加了這次隆重的考試。會考的作文題是《論富國強兵之道》,茅盾很快就寫了一篇四百多字的議論文,文章的最後一句是“大丈夫當以天下爲己任”。主持會考的老師對茅盾的文章大加稱讚,並在最後一句上加了密圈,寫了如下評語:“十二歲小兒,能作此語,莫謂祖國無人也。”

進入中學後,茅盾在名師的指導下,更加廣泛地學習了中國古典文學,他的作文水平也突飛猛進。在湖州中學讀書時,他幸運地遇上了錢念劬先生;錢先生曾在日本、俄國、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作過外交官,通曉世界大事,學貫中西,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有一次錢先生讓茅盾他們作文,卻不出任何題目,他讓學生們自己選題,任意寫,很多學生對此作文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卻借鑑莊子《逍遙遊》中的寓意,寫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題名《志在鴻鵠》。文中寫了一隻大鳥展翅高飛,在空中翱翔,嘲笑下邊仰着臉看,無可奈何的獵人。這是一篇寓言,茅盾借對大鳥形象的描寫,表現了自己的少年壯志。而且,文章的題目又與茅盾的名字德鴻暗暗相合,因此,茅盾也是藉此自抒胸臆。這篇文章思想高遠,想象豐富,形象生動。錢念劬先生很是賞識,寫了如此批語:“是將來能爲文者。”錢先生的預見沒有錯,茅盾以後果然成爲著名文學家。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1

喬丹

喬丹,1963年出生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沒有狂風暴雨,沒有電閃雷鳴,只是普通新生命的哭聲打破了沉寂。可是這一天註定被世人所銘記,因爲這個小生命在往後的成長中,爆發出了另全世界球迷沸騰的能量。所以,這一天是一個紀念日,是神話誕生的日子。

德羅莉斯和詹姆斯·喬丹共有五個孩子,邁克爾·喬丹排名第四,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喬丹是最小的男孩兒。

老喬丹夫婦給孩子們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他們從小就有意識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和種族自尊心,並注意給孩子們良好的家庭教養,教育他們要有禮貌、誠實並且尊敬老人。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當中,孩子們都能健康成長。哥哥姐姐和妹妹都安分守己,規規矩矩地生活學習,很讓父母放心,唯獨邁克爾·喬丹總是鬧劇連篇,讓父母頭疼不已。

的確,兒時的邁克爾·喬丹總會做出讓大人驚出冷汗的舉動。

在他兩歲時,有一天老喬丹正在自家後院用手電筒檢查車子的發動機,沒注意邁克爾好奇地在玩弄電線,小手觸及了電線的接頭,被摔出一米多遠,差一點喪了小命。

五歲的時候,他的父母禁止他玩斧頭,他不聽。有一次他偷偷拿斧頭到外面去劈柴,結果一不留神,斧頭沒砍中木柴,卻砍到了自己的腳趾。他痛得又喊又叫,回到家裏父母也沒有辦法,只好請來一位沒有行醫執照卻自稱是醫生的鄰居,這位“醫生”上來就在喬丹鮮血淋漓的腳趾上澆了一大盞煤油,痛得他大喊大叫,但血卻止住了。

1970年喬丹7歲的時候,隨家人搬到北卡羅萊納州南部小鎮威明頓。當喬丹一家到達威明頓時,當地的種族爭端已趨緩和,社會環境相對比以前好得多。由於可供黑人孩子和白人孩子共同就讀的聯合學校還沒有建好,邁克爾·喬丹兄妹五個的主要活動就是體育運動,他們玩籃球、橄欖球,有時比賽跑步、跳遠。 在那裏,老喬丹夫婦買下了一大塊土地以供孩子們打球、騎自行車和舉行摩托車比賽,而調皮的邁克爾卻常常把自己翻進溝裏。有一次,爲模仿當時飛越駕駛摩托車的新聞人物,小喬丹騎着一輛摩托車,帶着哥哥拉里,想衝上一個泥墩,飛越一條水溝,結果沒有成功,兩人都摔得皮開肉綻。喬丹想瞞過父親,把傷疤用布遮了起來,但老實的拉里卻“出賣”了弟弟。雖然受到父親嚴厲的批評,但喬丹並沒有就此住手,他又偷偷練習了好幾次,直到老喬丹發現後,責令他將摩托車賣掉爲止。

邁克爾·喬丹的母親說:“邁克爾是我所有孩子中最好玩鬧的一個。他總是喜歡往人多的地方湊,如果有什麼東西需要嘗試,那他一定是第一個。他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約束。”

喬丹的父親也說過:“邁克爾總是故意跟我們作對。如果我們告訴他爐子燙人,不要碰它,他偏偏去碰它;如果他看見寫有‘油漆未乾’的電線杆,他會伸手摸摸它是不是真的沒幹。”“所有的孩子都會幹上一些家務活,邁克爾時常耍小脾氣,故意把他該做的事弄得一團糟,這常常令我們十分惱火。有一次我甚至發現他把自己的零花錢付給其他孩子而讓他們幫助他做家務活。”

喬丹怕水,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爲什麼怕水呢?這後面還有一段小故事。

在他七歲那年,有一次和一個小夥伴下海玩水,在岸邊淺灘上平躺着,享受着海浪的輕輕撫過。突然間一個回頭浪把他們卷向大海深處,不會游泳的兩個孩子嚇傻了,拼命地掙扎,小夥伴竭力拉着喬丹向水下沉去。驚恐萬分的喬丹拼命向岸邊劃去,可小夥伴卻鬆開了緊拽着他的小手……喬丹眼睜睜地看着小夥伴溺死,從此使他對水總是敬而遠之。

“凡是到可能落下水的地方,我都會特別小心。”成年後的喬丹老實地承認,“如果是在游泳池邊舉行的大型酒會,人又很多,有可能意外將我擠落泳池的話,那我會遠離池邊。首先我會弄清楚哪一邊較深,然後離遠一點,就算是站在比較淺的一邊,我也從不貼着邊緣站。”

青春期的到來使邁克爾·喬丹的生活麻煩頻出。喬丹初中一年級時就被停學三次。一次是因爲他離開學校去練習跳躍投籃,一次是因爲他把一支冰棒扔在了叫他“黑鬼”的女孩頭上;一次是因爲與一個男孩打架,那個孩子把喬丹辛辛苦苦畫在學校籃球場上的地線擦掉了。

讀初三時,邁克爾·喬丹打了他“平生最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架”。一天下午,喬丹準備和同學一起打棒球,徵得老師的同意後,他和一個要好的同學提早幾分鐘下課,到空地上去畫線。正當二人開開心心地用粉筆畫出了棒球場,準備招呼同學過來玩的時候,一個白人孩子過來問他倆在幹什麼,爲什麼不去上課。喬丹拍去手上的粉筆灰,回答說他們幾個同學下課後要打棒球。誰知這個白人不屑一顧地說:“誰在乎你們這些黑鬼要幹什麼!”

喬丹一聽,頓時怒火中燒,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衝了上去,兩人扭打成一團,直到聞訊趕來的其他同學將他們拉開。

喬丹曾在CBA“60分鐘名人訪談”節目中告訴主持人戴安娜·索亞說:“許多人都挑我的刺,並且在女孩子面前嘲笑我。他們嘲笑我的髮型,嘲笑我好吐舌頭及其他一些與衆不同的生活細節。女孩子們也跟着起鬨,這樣,我無法得到她們的好感,也無法同她們中的任何一個人約會。”

這導致喬丹在上十年級時成了蘭尼高中選修家政課的少數幾個男孩中的一個。他幹家務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CBA“60分鐘名人訪談”節目中,喬丹回憶說,當年幾乎每個到他家裏去的人都會看見他手拿吸塵器打掃衛生或整理衣物。這些事被傳揚開來,使得人們把喬丹當成一個合格的好青年———一個敏感時代的合格青年———要知道,他並沒有像許多同齡人一樣,整日遊手好閒,酗酒鬥毆。

成名後的喬丹說過這樣的話:我想讓人知道,邁克爾?喬丹是個人,而不是黑人或是白人。我應該是個先驅者,有時我會挺身而出,反對種族主義歧視。

也許從喬丹的青春期的經歷中,我們可以找到這句話的來龍去脈。

喬丹在學校讀書時不願意“多動腦筋”,更不願意做那些煩人的家庭作業。整個小學和初中階段,喬丹的學習成績一直徘徊在B和C+之間,但他卻非常熱衷各種競賽,從喜歡向各種各樣的人挑戰,在體育方面他向比他大一歲的哥哥拉里挑戰;在學習上他與比他小一歲的妹妹斯琳比賽;在其他方面,他向自己的父母挑戰。老喬丹終於徹底明白邁克爾不可能繼承自己的事業,成爲一名合格的機械師後,決定親自指導兒子在自家後院的簡易籃球場上學習籃球規則。很快,喬丹就成爲小學籃球隊中的一員虎將。

15歲時,喬丹身高長到了l米88,讀高中10年級。父母對孩子的家教很嚴厲,所以喬丹儘管貪玩,學習成績還可以,數學還能達到優秀。隨着骨骼的發育,喬丹的運動天才日益顯露出來,他也真正愛上了籃球,不過使他籃球技術產生飛躍的卻是源於一段他至今仍銘記在心的恥辱。

美國的高中籃球隊分爲兩個級別,一隊代表學校打比賽,二隊則是陪練。邁克爾以爲憑自己的本事完全可以進入一隊打主力,於是他和好友羅里奧一起報了名。

張榜那天,兩人結伴到校體育館去看榜,結果他的朋友榜上有名,而他把榜從頭到後看了幾遍也沒找到自己的名字。放學後,邁克爾奔回家中,關上房門抱頭痛哭。他的自尊心大大地受到了傷害。

不過倔強的喬丹硬是去找教練,希望允許他隨隊訓練,教練告訴他說:“你個子太矮,反應也不快,打籃球的前途不大。”邁克爾·喬丹失望而歸。

校隊參加地區比賽時,邁克爾又來請求教練能隨隊看球。在他苦苦央求下,這位教練心軟了,同意了他的請求,不過他必須爲校隊的隊員看管衣服。

爲了看球,小喬丹只好抱着衣服進場。這段時間,喬丹開始苦練技術,他每天練4個鐘頭。前兩個鐘頭跟二隊練,後兩個鐘頭與一隊練。訓練結束後他還給自己加碼,一有時間他就會拍着球找個籃球架,揮汗如雨地練。這種習慣他後來一直帶到NBA。刻苦的訓練爲喬丹打下了極爲紮實過硬的基本功。一年之後,校隊一隊的大門再也沒有任何理由拒絕他了。那時他個子長到1.91米,籃球技藝也日漸長進。

喬丹以後回憶這段經歷時說:“這也許是一件好事,飽嘗失意的我暗暗發誓,今後你再也不能遭受這樣的折磨了。”

這也是喬丹上進心和競爭意識超強的一劑強化針。當老喬丹夫婦看着兩個兒子在自家後院的土籃球場上互相推搡、你爭我奪的時候,他們沒有立即意識到二人的手足之情是何等之深。在剛開始的時候,拉里總是在比分上超過喬丹,喬丹爲此十分惱火。在喬丹開始讀高中二年級時,二人在自家後院的籃球比賽這些比賽大多數都以互相毆擊結束。那時邁克爾已初步形成了他個性中的一個基本因素:喜歡競爭。不管是什麼比賽,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喬丹總是想方設法去贏,而且敢於接受任何挑戰。喬丹認爲競爭是神聖的,競爭練就了他永遠超越自我的信念。而這次成長中的陣痛,是這種超強的競爭意識永遠地刻在了喬丹的腦子裏。

少年時的喬丹當時只知道打球,卻對如何開始自己職業籃球生涯的方法一竅不通。當時許多籃球新星首先要與大學籃球隊簽約,然後再漸漸提高名聲。雖然有消息傳出說,喬丹有望培養成一名職業選手,但他讀到高中三年級時還沒有進入各大學籃球隊公開發布的.最有前途的300名新手的名單中。

對喬丹來說,在那時不引人矚目當然很痛苦,但也有它的好處。因爲喬丹不像那些年輕的體育明星,有着這樣或那樣的壓力。喬丹沒有理由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明星、也不用擔心因成績不佳或表現不好而辜負了別人的期望。所有這些都給了喬丹正常成長的空間。

在進入高中三年級前的暑假裏,喬丹蔘加了阿巴拉契亞大學舉辦的籃球夏令營,之後又來到了北卡羅來納大學籃球夏令營,這所夏令營的教頭是北卡州最有名望的大學籃球教練迪思·史密斯。

當時與喬丹同桌的男孩名叫布茲·彼得森,他和喬丹同打一個位置,二人配合十分默契,球技絕不亞於當時該州那些知名的大學球星。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裏,他們先在整個北卡州高中籃球賽中配合,隨後又在北卡大學成爲室友。在朝夕相處中,二人結下了真摯的友誼,成爲極親密的朋友。

北卡州的籃球權威認爲彼得森是一個出色的未來籃球明星。他已獲選進入匹茲堡的豪威·洛芬克爾“五星籃球訓練營”,在那裏全美最優秀的高中籃球選手將得到全美最知名的教練的指點,而且可以接觸到全美每個大學籃球隊派出的物色新人的“伯樂”。在那裏打球大多數可望獲得大學獎學金。

喬丹並沒有彼得森那樣幸運,但他還是得到了當時迪思·史密斯的助手之一堪薩斯大學籃球教練洛伊·威廉姆斯的賞識,他是少數幾個瞭解喬丹實力的人之一,他竭力推薦喬丹到“五星籃球訓練營”學習。營地經理礙於威廉姆斯的情面,接受了喬丹,並在營內爲他安排了一份臨時工作,以便他能夠掙足學費。

喬丹沒有接到該營舉辦的爲期3周的第一屆訓練班的邀請,因爲這一屆是專爲各球隊未來的種子選手而安排的。但喬丹很快以自己的實力證明營地這種安排是何等的錯誤。喬丹很快就超過了一些各大學互相追逐的最有潛力的未來新星,而且連續兩週獲得營地最有價值的運動員稱號。他也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前面的希望。“就好像一個會魔力的人突然拍了拍我肩膀,並對我說‘你註定要成爲人物,成爲一個衆目所矚的偉大人物!’”喬丹回憶說。

喬丹的母親德羅莉斯回憶說:“在喬丹讀高三的時候,就有許多人來到家裏拜訪,其中大多是大學裏負責招收體育生的官員。而我們當時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因爲我們沒法知道究竟誰把喬丹看作是人,誰又把喬丹看作是籃球機器。”喬丹夫婦領着兒子先後參觀了馬里蘭州、南加州、紐約州十幾折大學,最後還是回到了位於卡佩爾山的北卡大學。

德羅莉斯是個地地道道的北卡州人,但她的兒子卻不願承認自己也是個地道的北卡州人。“隨着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憎惡北卡州。”喬丹說,“我媽媽喜歡費爾·福特(畢業於北卡大學的NBA明星),但我卻難以容忍他和北卡大學那幫傢伙。”而等他真正親自到北卡大學參觀後,他發現一切都比他預想的要好得多。喬丹最後決定進入北卡大學學習。

1980年11月,喬丹正式宣佈進入北卡大學學習。消息傳出的那一天,喬丹家的院子裏聚集了一大幫記者。德羅莉斯回憶說:“他們賴在那兒一直不走,直到我們同意接受來訪。這次採訪花了我們很長時間,記者們的問題更是稀奇古怪。”這種惱人的採訪,在隨後的日子裏,尤其是在喬丹成名之後就再也沒有終止過。

北卡大學的籃球課是各高校籃球運動課程中最優秀的,有人稱之爲“大學籃球中的NBA”。史密斯專注於集體進攻戰術,這種戰術明顯壓抑了個人的突破能力,不管你是多麼地傑出。

喬丹加盟NBA後,曾有一個開玩笑地問道:“誰是唯一一個能夠讓喬丹每場得分低於25分的人?”答案是:“迪思·史密斯。”儘管如此,史密斯的戰術仍不斷被人模仿、學習。而且史密斯曾培養出像比利·坎寧、查裏·斯科特、瓦爾特·戴雄斯、詹姆斯·沃斯、帕金斯以及喬丹這樣的NBA巨星。更重要的是,他對球隊管理有方,而且善於激勵隊員的士氣。他的學生白天訓練,晚上參加文化學習,而且都能嚴格遵守學校紀律,並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活動。

史密斯在招收喬丹的時候就知道他是個難得的籃球人才,但直到第一週的訓練結束後,他才知道自己還是低估了喬丹的才能。在一次一盯一的防守訓練中,史密斯認識到,“我們中沒有人能防守住喬丹。”在秋季訓練中,喬丹已能突破5個人的防守,直接上籃。

慶祝喬丹走出北卡州的晚會在1981年12月3號舉行。此前北卡大學隊剛剛以78:70戰勝了在高校隊中排名第九的圖爾薩隊。“大學一年級學生邁克爾·喬丹終於破殼而出了,他將以自己的絕技獨步球壇”,《杜爾海姆太陽報》記者阿爾·費塞爾森以此爲題對這次並不熱鬧的小晚會進行了報道。在對圖爾薩隊的比賽中,喬丹15投11中,一人獨得22分,還有一次斷球和一次“蓋帽”。在最後3節比賽中,喬丹只犯規了一次,投籃命中率達到65%以上。

有些記者拿他的彈跳與戴維·湯普森相提並論;另一些人則說,他與前北卡大學的後衛費爾·福特不相上下。喬丹在解釋他爲什麼在北卡大學有上乘表現時說:“我有基礎,在高中時我們就按現在這種戰術訓練,所以在這裏我沒有多少新東西要學。”

喬丹在這裏學到的最好的東西就是自信心。“當我來到這裏,我認爲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超級明星,而我將是最差的一個。等第一場球打完後(在這場球中喬丹獨得20分),我才知道我絲毫不比這裏的任何人差。”之後的喬丹對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信心百倍。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2

張衡 

張衡很小的時候,小張衡就是奶奶的小尾巴,不管奶奶走到哪裏,後面總會有小張衡的影子。他總是纏着奶奶給他講故事。老人家似乎有講不完的故事,又加上十分喜歡這個聰明的孫子,所以只要小張衡提出要聽故事,奶奶就給他講。在這些故事中,小張衡最喜歡的是北斗七星和月亮的傳說了,他總是一邊擡着頭望着天空裏眨眼的星星,一邊聽奶奶講,還不時地問奶奶:星星怎麼不會像蘋果一樣掉下來呢?星星害怕下雨嗎?

對於聰明孫子的問題,奶奶當然也回答不上來,這讓他越發覺得浩渺的夜空裏會有無數的寶藏,同時也在他的幼小的心靈裏埋下了無數的好奇的問號。從奶奶那裏得不到答案,小張衡就急切地讀書,他希望能從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他十歲那年,祖母和父親相繼去世了。舅舅送張衡到書館裏去讀書。他深知讀書對他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因此非常刻苦。不久,小張衡開始作詩了。他作的詩常常受到老師的誇獎呢。爲增長知識,小張衡博覽羣書。一天,他看到一本叫《鶚冠子》的書,被書中按北斗星定季節的四句話深深吸引住了。

從此,他常常仰望着星空,觀察北斗星的變化,日積月累,發現北斗星在圍繞着一箇中心轉,一年轉一圈。他自言自語地說:“啊,我終於明白'北斗星移',是怎麼一回事啦!”由於勤學好問,隨着一天天地長大,張衡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了,終於成爲了科學家。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3

列寧

故事一: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裏,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裏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裏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髒,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裏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爲什麼要把糞球滾到窩裏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他回家後,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後,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故事二:

有一次母親帶着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

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爲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爲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裏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於是,小列寧馬上起牀,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4

丘吉爾

溫斯頓·丘吉爾是本世紀最負盛名的英國政治家之一,他誕生於一個貴族家庭。

由於先天不足。他體質贏弱,頭髮稀疏,說話有些結巴。

他8歲開始上學,14歲進入專爲貴族子弟開設的哈羅公學。丘吉爾讀書疏懶,很不用功。他不喜歡數學和拉丁文,但對歷史和古典文學有興趣。他生性好動,又不刻苦,所以學習成績很差。

丘吉爾的父親曾擔任過英國財政大臣,母親是美國一個百萬富翁的女兒,他倆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長子如此不爭氣。當時,兵隊是上層階級中不大出色的孩子們的避難所。因此,他們決定讓丘吉爾去上桑德斯軍事學院。無奈丘吉爾的基礎太差,經過三次考試,才終於進了這所學院。

在學院學習期間,丘吉爾也並不老實。一次帝國音樂廳的一個酒吧關門了,溫斯頓高喊:“跟我來!”率領一幫烏合之衆,衝了進去,成了全校有名的搗蛋鬼之不過,隨着年齡的增長,丘吉爾逐漸認識到不能這樣鬧下去,他開始注意讀書了,尤其是優秀作家們的作品。

終於,丘吉爾不但從劣等生變成了英國的首相,而且還是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呢!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5

馬拉多納

在世界足壇上,可以與球王貝利媲美的,是阿根廷的馬拉多納。

馬拉多納小時候,家裏一貧如洗。他唯一的樂趣就是踢足球。每天清早起來,他先挎着一串小鐵桶上街叫賣,賣完鐵桶後,就去巷子裏的小足球隊踢中鋒。由於他學得認真,練得刻苦,球藝長進很快,不滿十六歲就被選入阿根廷的甲級隊——阿根廷青年人隊。

1976年10月,眼看馬拉多納就要過十六歲生日了。一天,蒙特斯教練忽然興致勃勃地告訴隊員們一個消息:過幾天,阿根廷青年人隊將迎戰素有“雄獅”之稱的塔菜雷斯隊。馬拉多納聽了,激動不已。他攥緊拳頭暗暗發誓:一定要踢好這場球,作爲向生日的獻禮。

比賽的日子到了,蒙特斯教練把一套印有16號字樣的運動衣遞到馬拉多納手中。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教練有意這樣做。16號球衣使馬拉多納感到格外親切,這不正和他的年齡相符嗎?

遺憾的是,在這場旗鼓相當的激烈比賽中,馬拉多納踢得很不理想。他一心想破門立功,使盡了渾身解數,可一連幾個球都射偏了。於是,馬拉多納變得急躁起來。然而,越急躁,球似乎越不願意飛進大門。幸虧重炮手卡希雷拉在禁區外拔腳怒射,皮球正中大門上角,才使阿根廷青年人隊以1:0獲勝。

這場比賽後,馬拉多納一直悶悶不樂,生日這天回到家中,還是打不起精神。父親見他愁容滿面,便開導說:“你已經是個大人啦,不能耍小孩子脾氣了,吸取教訓以後好好踢。”

馬拉多納擡起頭,對父親說:“是的,您說得對。我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尤其是射門的準確性急待提高。”

父親滿意地撫摸着兒子的肩膀說:“這就對了。好,這個教訓就算你十六歲生日得到的一件禮物吧!”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6

華盛頓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從小就很聰明,經常幫助村裏人解決難題,人們都很喜歡他。

一天夜晚,村民約翰的毛驢被人偷走了,他跑來求小華盛頓幫忙。小華盛頓想:“現在又不是播種的季節,小偷偷驢幹什麼呢?一定是想賣出去換點錢。”他就讓約翰先回去安心地睡覺,兩人約好第二天一早就到鄰村的集市上去。

第二天一早,小華盛頓和約翰果然在鄰村的集市上發現了那頭驢,小偷正牽着它起勁兒地叫賣呢。約翰一把抓住小偷,說這頭驢是他的。可小偷一口咬定是自家的毛驢。於是兩個人爭執不休,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正在這時,警察聞訊趕來了,小偷還是一口咬定驢是他的。

這時,小華盛頓走上前,捂住了毛驢的雙眼,問小偷:“既然你說驢是你的,那你一定知道它哪隻眼睛有毛病啦?”

小偷撓了撓頭,大聲地說:“左眼。”

小華盛頓鬆開一隻手,衆人一看,驢的左眼好好的。小偷忙改口道:“我記錯了,是右眼。”小華盛頓聽了,哈哈大笑,他把另一隻手也鬆開了。圍觀的人一看,驢的右眼也是好好的。小偷尷尬地低下了頭。

小偷被警察帶走了,約翰和小華盛頓也高高興興地牽着毛驢回家了。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17

王羲之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捨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峯,被人們譽爲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夠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非常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非常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的時候,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爲"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非常受世人讚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鑑是好朋友,稀鑑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衆的女兒。一日,稀鑑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爲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的時候,諸侄兒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牀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鑑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牀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郡鑑聽後,高興地說:“東牀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爲“東牀快婿”,從此 "東牀"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