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馬俊帶領村集體經濟達到2000萬元的勵志故事

馬俊帶領村集體經濟達到2000萬元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肩負着新農村建設的重擔,一批批優秀學子懷揣夢想,毅然選擇這方待墾的熱土,他們用知識澆灌塵封的世界,他們用科技喚醒落後的蒼夷,他們用智慧點亮致富的夢想,他們用行動證實創新的力量。啊,大學生村官……”

馬俊帶領村集體經濟達到2000萬元的勵志故事

見到她時,她正在爲一場特殊的會議排練大合唱《大學生村官之歌》,這是一個多才多藝的80後姑娘,青春洋溢,走近她,會讓人感覺充滿陽光。

2010年,通過村官考試,她成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大路鎮大溝村支書助理。2012年換屆選舉,她成功地當選村副主任,負責村務工作。除了這些,她是全旗的大學生村官工作的講解員,她還是大學生村官“文藝隊”的文藝骨幹,她就是馬俊。

在瞭解她村官工作成績後,記者覺得她的村官生涯可以用“夏花般絢爛”來形容。她如夏花在陽光最飽滿的季節綻放,如奔馳、跳躍、飛翔着的生命精靈,以此來詮釋生命的輝煌燦爛。

發展服務業,助村民創收

昨日一大早,大溝村的馮元和愛人一起將地裏種的苗木澆完水之後,就急忙來到村裏的某企業的職工住宅小區裏面工作。

馮元和愛人家裏種着多畝苗木,因爲不需要長時間打理,夫妻倆就想着去外面再兼職一份工作,增加一些家庭收入。馮元一次無意間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村官馬俊,沒想到兩天後馬俊就來告訴他,他和妻子可以去村裏某企業的職工住宅小區工作,就這樣馮元當起了社區保安,妻子當社區保潔員。

隨着務農工作的釋放,村民進入務工高峯期。勞務輸出是馬俊幫着村民增收的第一條路,新區的環衛工人、園林綠化短期工人、社區的保安等職位很多都是大溝村的村民“兼職”的。

在馮元和愛人打工的社區記者見到了他們,馮元興奮地說:“我們兩口子這一個月可以有近4000元的收入呢,這邊是半天班,家裏面種的苗木還有時間照顧,我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大溝村地處大路煤化工基地新區境內,隨着新區的建設加快,人口隨之增加,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一個大漠市場不足以滿足周邊人們的生活集貿需要了,再建一所集貿市場就已經成了擺在眼前的“紅利”。

怎樣依託大溝村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打造大溝村獨特的發展模式,是馬俊每天腦海裏思量的事情。眼看着機會來了,馬俊心想不能讓村民錯過致富的機會。因爲村子裏面的村民多以種植苗木爲主,種植苗木不像種植莊稼那樣費神,務農時間節省下來了就可以做點其它工作增加收入。在村黨支部和馬俊的提議下,村民集資建成了大公市場,目前大公市場已經建成,這個市場主要是服務新區的集貿市場,不僅解決了勞動力問題還可以讓農民增加收入。

發展集體經濟,建立創業基地

早在2011年,馬俊就和村支書有了建立一個農副產品運輸基地的想法,他們認爲這是個“一招多能”的路子--能夠吸引本地的大學生參與就業,也可以解決大學生村官的就業問題,還可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在和旗委組織部領導商討後,這個想法得到了支持,最終大家商議決定,創立大溝村集體經濟創業基地,以“公司+村級組織+大學生村官+農戶”的形式進行運營。

規劃佔地面積1000畝的集體經濟創業基地位於大路鎮大溝村張家圪楞社、韓三窯子社。規劃分三期建設,項目規劃了苗圃花卉區、大棚蔬菜區、農產品加工區和農副產品倉儲區。該項目是準格爾旗旗委組織部在大溝村實施的幫扶項目之一,目的是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時,藉助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帶動大溝村按照區域化經濟發展方向,整合土地資源,大力發展規模化設施農業,並建設集中居住社區,實現由農村社區向現代城鎮社區的轉變,將大溝村打造成爲準格爾旗的“華西村”。

2012年5月項目開始進入啓動階段,馬俊積極地聯繫幫扶單位,召開項目座談會,商討集體經濟創業基地的可行性,協調資金……這中間有波折、有困難,但是爲了項目的運行,馬俊卻沒有半點怨言。馬俊介紹說:預計到2015年,創業基地預計每年爲村集體創收120萬元、大學生村官創收80萬元、村民創收150萬元,大溝村集體經濟達到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萬元,可帶動村民80人、村官60人就業。

“在這個項目的申報和操作中看出了大學生村官的優勢,選聘大學生村官到村工作是改善農村幹部隊伍結構、提高農村幹部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實各級領導班子後備力量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大學生村官已經成爲助推新農村建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準格爾旗旗委組織部大學生村官管理辦公室主任何貴軍表達了對馬俊和村官工作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