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名言 > 論語勵志名言

論語勵志名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名言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什麼樣的名言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勵志名言,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勵志名言

論語勵志名言1

1.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2.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舉一反三)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6.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7.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爲政》

9.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11.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12.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1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15.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盡善盡美)

論語勵志名言2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鮮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1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2、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4、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15、朝聞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7、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1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0、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2、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23、德不孤,必有鄰。

2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6、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27、君子周急不繼富。

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3、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5、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6、子不語:怪,力,亂,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3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0、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2、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4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46、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2、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53、食不語,寢不言。

54、寢不屍,居不容。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8、過猶不及。

59、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6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1、“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

6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64、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65、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7、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68、言必信,行必果。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0、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7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7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7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76、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7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78、小不忍,則亂大謀。

7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8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勵志名言3

1 、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3 、小人之過也必文。

4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

7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8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

9 、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1 0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 1 、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1 2 、以約失之者鮮矣。

1 3 、射不主皮,爲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 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

1 5 、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人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1 6、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自省焉。

1 7 、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 9 、放於利而行,多怨。

2 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 2 、事君盡禮,人以爲諂也。

2 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 4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 5、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2 6、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2 7、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 8、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2 9、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

3 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勵志名言4

1、"其爲人也,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止老知將之至云爾。《論語》"

2、君子周急不繼富。《論語》

3、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4、苛政猛於虎《論語》

5、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論語》

6、以約失之者鮮矣。——孔子《論語》

7、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論語》

8、“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論語》

9、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論語》

10、事君盡禮,人以爲諂也。——孔子《論語》

11、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論語》

12、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

13、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爲國,如禮何?——孔子《論語》

1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論語》

15、天生德於予,桓雎其如予何?——孔子《論語》

16、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爲有,虛而爲盈,約而爲泰,難乎有恆矣。——孔子《論語》

17、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論語》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19、子曰:“鄉愿,德之賊也。”《論語》

20、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孔子《論語》

21、“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論語》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2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論語》

24、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孔子《論語》

25、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孔子《論語》

26、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翻譯:孔子說:“學習知識並且按時溫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交流、學習),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嗎?——孔子《論語》

27、“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孔子《論語》

28、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論語》

29、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

30、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論語》

31、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

32、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論語》

3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孔子《論語》

3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35、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36、信者,人君之大寶也《論語》

3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38、"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孔子《論語》"

39、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40、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論語》

41、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

42、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

43、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論語》

44、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

45、不知生,焉知死《論語》

46、“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論語》

47、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孔子《論語》

48、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孔子《論語》

49、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孔子《論語》

50、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

51、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論語》

52、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論語》

53、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孔子《論語》

54、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

55、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論語》

56、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孔子《論語》

57、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孔子《論語》

58、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孔子《論語》

59、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

60、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論語》

61、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孔子《論語》

62、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

63、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64、仁以爲己任。《論語》

6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66、仁者壽《論語》

67、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論語》

68、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論語》

69、禮之用,和爲貴。《論語》

70、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孔子《論語》

7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孔子《論語》

72、愛之慾其生,恨之慾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論語》

73、"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論語》"

74、詩三百,思無邪。《論語》

75、"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論語》"

76、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其取。——孔子《論語》

77、君子擔心三件事,沒有知識,能不擔心嗎?沒有知識卻又不去學習,能不擔心嗎?學習到了知識了,卻不落實到行動上能不擔心嗎?——孔子《論語》

78、學而知不足,思而得遠慮。《論語》

79、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論語》

80、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自省焉。——孔子《論語》

論語勵志名言5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2.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靈公》

3.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6.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1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1.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13.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論語季氏》

15.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論語勵志名言6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鮮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0、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2、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13、德不孤,必有鄰.

1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6、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

1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8、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1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0、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2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2、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3、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4、朝聞道,夕死可矣.

25、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