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誰不想安安穩穩在家陪伴孩子呢?但現代社會壓力太大,就算你坐擁數百萬,幾年過後也會被飛漲的物價趕出安樂窩辛勤勞作。於是,一大批的上班族爸媽就出現了,他們工作壓力大,跟孩子接觸時間少,難免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不足。作爲上班族爸媽,我們一定要注意避開的誤區。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篇1

NO.1

加倍溺愛孩子

爸媽們白天上班,只有晚上才能看到孩子。這樣就會導致爸媽們會加倍的愛孩子。爸媽們會從物質上給予孩子滿足感。只要孩子要求的,爸媽都會滿足。爸媽們希望通過這種物質來贏得孩子的心。

爸媽們的這種溺愛方式會導致孩子們更加嬌氣,還會導致孩子們產生錯誤的金錢觀。所以爸媽們即使對孩子心存愧疚,也不要去溺愛孩子。

NO.2

強迫孩子學習

覺得自己爲了孩子拼死拼活的工作,孩子就應該知道好歹,在家裏認真學習,否則就是對不起自己的付出。

作爲父母不應一味強迫孩子學習,而應首先了解孩子對於什麼事物感興趣,最好帶他進入相關領域體驗一番,從而自然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動力及關注度。事實上,強迫孩子學習極有可能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叛逆心理,並對學習失去興趣。

NO.3

總是冷落孩子

有些爸媽可能是事業型的人,這樣的爸媽下班後還一心撲在事業上,很少有時間去陪伴孩子。那麼孩子和爸媽的感情就會疏遠。爸媽們如果想和孩子關係好,那麼記得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NO.4

把上班情緒帶回家

媽媽們比起爸爸們更加容易把上班的情緒帶回家。人們都說一孕傻三年,媽媽們產後精力比以前差了,工作能力可能會降低。如果工作中壓力比較大,這樣就會影響媽媽們的心情,從而導致媽媽們回到家中也不開心。但是媽媽們要記住,孩子們希望家裏有一個笑口常開的媽媽。因此即使壓力大,媽媽們也不要對孩子發脾氣。

NO.5

強制命令孩子

爸媽上班一天已經很累了,下班了就不太願意輕聲細語地哄孩子,但這個步驟絕不能省。

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發號施令或指手畫腳。因此,在打算與孩子共同完成某事或希望孩子處理某事時,記得要婉轉地對孩子加以勸導,而不是採用強硬的語氣發命令,最好能夠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提醒或是建議,使孩子自覺地做出處理。

NO.6

在孩子面前說同事壞話

工作中爸媽們總會遇到問題,有些爸媽和同事可能關係不好。在這種情況下,爸媽們喜歡在家裏數落同事們的是非。孩子們如果經常聽到爸媽們說別人的不是,可能也會變得斤斤計較,長大後也會喜歡說他人是非。爸媽們如果想讓孩子養成好的品行,那麼別輕易說他人的不是。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篇2

學會對孩子說“不

孩子提出了你認爲不合理的要求,你是怎麼應對的?答應他還是拒絕他?一位家長的煩惱

我的兒子9歲,讀小學三年級。孩子想要什麼就要馬上得到,沒滿足他就大發脾氣,一直吵個不停,會讓你無法做其他事情,比如到書店要買書,我沒給他買,就把我的摩托車推翻在地;在我上班的地方他要打遊戲,我好好和他說再等會,媽媽還有一點事沒有處理完,他就是不聽,要立即坐在電腦跟前。平時答應他的事情你也必須馬上兌現,遲一點部鬧得你無法安心,甚至連我生病時都不放過。

瞭解家庭教育背景

經瞭解,孩子2歲半前是父母帶,2歲半後到5歲之間由外公外婆帶,媽媽不在身邊。5歲時要上一年級才接回自己身邊生活。老人很寵愛孫子,只要能滿足的都滿足。比如在店裏要買玩具,不給他買他就不走,最後老人還是妥協給他買了。孩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最後老人一律滿足。

家庭教育方式分析

老人由於隔輩親,養育方式往往是寵愛有加,過度滿足。特別是孩子兩三歲時,不知道什麼該有,什麼不該有,不知道世界上並不是什麼都能得到的。而老人的輕易滿足,妥協遷就,讓孩子覺得原來很多東西可以“心想事成。

但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發現大人並不是他想象中的無所不能,並不能事事都能滿足的願望,這時便有了一種挫折感,由於受挫,情緒自然不好,會發脾氣、會生氣、哭鬧。而大人在這個關鍵時刻卻妥協了,讓步了。在這場“戰爭中,孩子最終贏得了勝利。在這個過程中,本來的原則(比如,這個玩具家裏有了不能再買),沒有遵守:本來的界限(比如你可以哭,但你不能打人)沒有堅守:本來的權威(比如要有一點畏懼大人)不再存在。其後果是讓孩子形成這樣一種行爲模式:只要我想要的,我就一定要得到:只要我鬧了,我就可以勝利。因而養成了凡要什麼就要得到、如得不到就發脾氣、我非得到不可的不良習慣。導致孩子有恃無恐、任性霸道、蠻橫無理的個性。

這種行爲模式一直延緩到現在,同樣是想要什麼就立即要得到什麼,否則就會折騰個不停,直到你答應我爲止。

瞭解家長應對方式

那麼,孩子到了媽媽身邊,媽媽是怎麼應對孩子這種情況呢?

媽媽說“他要什麼我沒答應時,有時我會講道理,有時騙他哄他一有時狠狠打他,但他心裏不服氣,以後還是老樣子。比如他要買玩具,因爲上週纔買過一個,我就沒給買,他很不高興,回家後就亂摔東西。我氣得罵他、打他。他的報復心理也很強。有一次,他和他奶奶一起睡時搶被子蓋,我好好說他,他不聽,我就打他,他則用手指着我狠狠地說:‘哼,你等着,看我怎麼對付你!’我感覺我好失敗!

不良教育方式後果

孩子在媽媽身邊的處事模式是小時候在老人身邊生活時的延續。孩子的心理還是像兩三歲時的心理一樣不成熟、幼稚。如果這種行爲模式帶到學校裏和社會上,一定會受挫。

當他想要什麼而沒有得到時,就會仇恨在心,攻擊對方,報復他人,破壞人際關係,或是怨天尤人,虐待自己,不能正確認知,易形成人格障礙。所以,如果繼續漠視或放任孩子的這種行爲,對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

幼兒階段,孩子一般是遵從權威的,但可惜這個案例中的大人(外公外婆)沒有運用或放棄權威:中學階段,也即進入青春期階段後,我們看到很多孩子根本不聽父母的話,我行我素,想怎樣就怎樣,不合我的意我可以離家出走,甚至打父母,這說明父母完全喪失了權威。而小學階段,往往是向父母挑戰權威的時候,如果父母沒有保住權威,堅持原則,那麼,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就會陷入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束手無策、萬般無奈的艱難境地。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權威,它往往是用在針對孩子不合理需求時需要堅持的原則,需要遵守的規則。如果我們不守住權威,不堅持原則,任由孩子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或者說,我們在這個時候敗陣下來,那麼,輸掉的不僅僅是權威,更是孩子的未來。

教育指導建議

我們假設孩子向媽媽要錢買飲料喝,而媽媽覺得飲料不衛生、不同意買爲例。媽媽開始講道理,說路邊飲料沒有營養,屬於三無產品;可孩子聽不進去,還在鬧,媽媽被他鬧煩了,於是開始責備他;孩子還是不聽,媽媽最後動手打了孩子。孩子不服氣,開始摔東西,甚至打媽媽。也就是說,媽媽的應對方式並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點起了孩子的怒火,使孩子更加囂張。

其實在這裏,媽媽並沒有真正關注孩子的內心,也沒有用恰當的方法來應對。我們可以這樣來做:

肯定孩子的需求是一種需要

如果孩子自身的角度想,他所有的需求都應該是正當的。因爲他不明白爲什麼不可以買,他只是需要滿足自己的口欲。或者說他雖明白也不去理睬這些道理,他只想滿足自己的慾望。滿足,在這裏成爲暫時的快樂。

媽媽可以平靜而不帶情緒地和孩子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很想喝這種飲料,但是這種飲料不衛生。然後問問孩子,是否可換成吃別的東西。如果孩子同意,則滿足他;如果孩子堅持要那種飲料,則進入下一步——

堅持原則和底線,絕不讓步

道理給孩子講了,如果還是不聽,又哭又鬧,還摔東西,媽媽就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媽媽認爲這飲料不能買就是不能買。不管你怎麼鬧都是沒有用的。說完這話就走開,去做自己的事。說的時候口氣要平靜,要堅決,讓孩子感受到這裏面的力量。這是冷應對。

很多孩子之所以要堅持鬧,就是因爲知道了鬧有效果——你要是不滿足我,我就摔東西,我就撒野,我就搗亂l父母千萬不要上他的圈套,因爲你一讓步他就贏了,下次得寸進尺。一旦形成這種互動模式最終會讓孩子下次如法炮製。如果這一次你堅守住了,那麼教育也有了效果。下次孩子就明白了:這樣的事媽媽不會讓步的,我怎麼鬧也沒用的。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篇3

目前,大量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步入婚育年齡,生下了第二代的獨生子女。兩代獨生子女應該如何相處,成了目前很多“獨一代”父母的關心問題。

近年來,隨着“4+2+1”家庭的出現,隔代撫養、過分溺愛、早期教育過度等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憂慮。教育專家呼籲,獨一代家長要改變對獨二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避免走進誤區。

祖輩撫養:獨二代較爲普遍的生活模式

每天早晨7時,現年54歲的王可欣坐公交車把小外孫送到幼兒園。下午4時,王可欣又準時出現在幼兒園門口,等着接小外孫回家。“沒辦法呀,他們小兩口工作忙,交給我這個當姥姥的帶,總比交給保姆強吧。”王可欣對記者說。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30多年來,大量獨生子女(簡稱獨一代)已進入婚育年齡爲人父母,由他們生育的獨生子女被稱爲“獨二代”。獨一代的父母大多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工作繁忙。“誰來帶孩子”成了困擾他們的問題。於是,祖輩們撫養第三代成爲普遍現象。

據《中國婦女》雜誌進行的“雙獨生子女婚姻”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0%的年輕父母“只生不養”,撫養孩子的重任全部由家中的老人承擔。其中,由爺爺奶奶照料的佔42%,姥姥姥爺照料的佔30%,而由爸爸媽媽親自撫養的孩子僅有不到兩成。

瀋陽市南寧幼兒園的幼師劉麗梅告訴記者,之前幼兒園舉辦親子活動日,130名小朋友裏,只有不到三成是由父母陪同的,其餘全是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當天很多互動和遊戲都不適合老年人蔘加,活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切莫以保護的名義寵壞獨二代

瀋陽市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主任周詠梅認爲,在隔代撫養已經成爲一種家庭模式的今天,祖輩們在照顧孩子正常起居的同時,較爲注重傳統美德的培養,比如節儉、謙讓、孝順等。對比年輕父母,對孩子更寬容,更有耐心,使祖孫關係更加密切。

“但老人對孩子的溺愛是獨二代成長中最大的問題。”周詠梅說。對於很多老人來說,養育孫子、孫女是他們唯一的精神寄託,便會輕易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在孩子做錯事時有時也會護短。“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會變得任性、貪婪、自以爲是,甚至小小年紀就學會推卸責任。”周詠梅說。

家住瀋陽市和平區的於海靚,向記者抱怨孩子的爺爺奶奶總愛和自己唱反調。“我不讓她吃蝦條、薯片之類的膨化食品,她就去找爺爺奶奶哭鬧,老人一心軟,就什麼都答應。現在孩子特別任性,還養成了哭鬧就能如願的壞習慣。”

周詠梅認爲,獨立性差和抗挫折能力差,也是嬌養獨二代所導致的。家長的過度愛護,超出了孩子的需要,造成孩子事事依賴家長,對孩子的發展尤爲不利。一位家長害怕孩子會摔跤,從小就不許他跑步,結果,瀋陽市一名三年級學生何子雄至今連快走都不會。這對孩子自信心的損傷是顯而易見的: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行,從心裏覺得自己能力低下,有挫敗感。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講,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嘗試的,他們會在嘗試中得到快樂。同時,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有利於孩子產生成就感、提升抗挫折能力。把屬於孩子的世界還給孩子,不要以保護的名義剝奪了孩子快樂的權利。”周詠梅呼籲家長一定要學會放手,給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

重智輕德 過早教育適得其反

“要給孩子最好的條件,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送到最好的幼兒園。”瀋陽市民李斌和妻子都是工薪階層,小區裏就有幼兒園,可以讓孩子就近入托。但李斌把孩子送到私立國際雙語幼兒園。一個月托兒費要6000元,再加上週末的補習班,每月開支不小。“我們大人吃點苦沒啥,不能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差。”

據瞭解,獨一代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較高,他們更注重對孩子的知識灌輸和物質滿足,希望孩子出人頭地。抱着“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家長們帶着孩子奔走於各種早教班之間。很多孩子不僅要學習英語、書法,還要學習鋼琴、繪畫等。動輒近萬元的“高價早教”受到衆多年輕父母的追捧,甚至連包着尿布的寶寶也出現在早教班裏。

與過度智力開發的現狀相比,家長對於孩子的德行教育重視不夠。上海市婦聯對1054名未成年人的家長進行了調查,當被問及“在家庭教育中,您在下列哪方面下工夫最多”時,有80%的家長首選“智力開發和知識教育”,高於“身體素質培養”的64%和“道德品質和做人的教育”的54%。

周詠梅對於過早教育的現狀表示憂慮,“0-6歲是孩子行爲習慣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在這個階段強迫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孩子的意願得不到尊重,經常處於被指責的狀態,對孩子內心的傷害非常大。”近年來,厭學青少年的比例在逐年增高,而且明顯呈現出低齡化趨勢,甚至產生生理或心理問題,這必須引起家長的重視。

周詠梅認爲,家長應該掌握孩子在每個年齡段發展的普遍規律,並且瞭解其個性特點,給孩子充分的空間,才能讓孩子健康、全面地發展。

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專家建議,首先,獨一代家長可以嘗試轉換角色,採取平等的態度,成爲孩子的朋友。比如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最好要蹲下來,讓孩子學習協助完成簡單的家務等,而不是對孩子一味地遷就或責備。

其次,家長可以聯合幾個家庭爲孩子組成小型社交圈,經常帶孩子去遊樂場等兒童較多的場所,以增加孩子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孤僻和與同伴交往缺失等問題。

早教要爲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教育的認知和態度也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早教”這一詞彙在現代家庭中早已不再陌生,更在家長們心中流傳“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觀念。“早教”其實是指在孩子學齡前0—3歲進行的教育活動,這一階段的孩子是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有人認爲,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等方面的最佳年齡,抓緊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這也是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抓住早教階段的教育學習時機十分重要。

對於孩子在學齡前的教育問題,家長們可謂是尤爲關注,希望能夠在孩子啓蒙教育階段很好的開發孩子的智力和潛能。但也不乏許多家長是一味的跟風而根本不懂“早教”的概念和意義。

早教其實就是指孩子所接受的學齡前教育,然而目前被所廣泛熟知的是0—3歲才屬於早教範疇,大家比較認可的歸納爲對0—3歲的孩子教育稱爲啓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新愛嬰早教專家周漢民表示,嬰幼兒這一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爲關鍵的時期,確實是進行教育的好時機。早期教育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從而爲其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近些年,國家也對早教的實施給予了認可和支持,鼓勵在這一階段對孩子的進行智力開發和教育,從而大大推動了廣大家長對早教的認知。從國家到家庭的重視 程度都能夠充分了解早教對孩子的重要性。

在早教的課程選擇上,家長也應遵循孩子的興趣。在嬰兒時期,孩子的興趣是很難把握的,但在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慢慢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影像或者聲音,家長就可以從這些細節上找到孩子的興趣。我們不可能期望二三歲的寶寶用意志和努力來學習,但只要引起孩子興趣,他們也可以長時間地專注於一項活動。只要父母發現了孩子的興趣,就能創造很多教孩子學習識字和閱讀的情境。在採訪參加早教的孩子家長時,張女士就說到,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是個“音樂迷”,聽到手機的鈴音就跟着哼哼,觀察到之後他們就給孩子報了音樂類的課程,孩子不僅注意力相對集中,還很開心的接受課程內容。

新愛嬰早教總裁周漢民建議家長,選擇早教機構,首先要選品牌,品牌背後代表了教育品質和多年的經驗,教育一定要依靠時間的累積和好的觀念不斷完善;同時也要看這個機構和課程的教育理念是什麼,現在家長觀念比較多元化,國內外的課程體系在機構中都有,分類也細緻;此外還要問問已經在上課的家長,看看他們的評價和口碑。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篇4

教育孩子的三大誤區

心理問題並不止存在於成年人中,成長中的孩子們也會遭遇各種心理疾病,而對於孩子們來說,心理的健康問題與生活中家長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關係的,不當的教育會嚴重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誤區之一:只有一個孩子,給他最好的

分析:過分驕縱,小孩“脾氣大”

小綜的行爲就極具攻擊性。“攻擊性行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幼兒階段主要表現爲吵鬧、惹是生非,是一種身體上的攻擊;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採用語言攻擊,謾罵、詆譭,故意給對方造成心理傷害。他們口中常說諸如‘不喜歡這個’、‘不跟你好了’、‘煩死了’等”。

攻擊性行爲形成的關鍵期是嬰幼兒階段,“父母脾氣暴躁,當孩子的行爲令其不滿意時,訓斥、打罵,爲孩子樹立了攻擊性行爲的模型,形成了攻擊意識。在溺愛嬌慣縱容孩子的環境中生長的孩子常表現出任性、蠻橫、不講理。家庭成員教育態度的不一致並將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如孩子犯錯時,有批評、有訓斥、有體罰的、也有哄騙的,孩子與大人意見相左無法侍從,極易產生強烈的攻擊意識,稍不如意就以‘攻擊’的手段來發泄不滿情緒,甚至發展到以攻擊他人爲樂趣的地步”。

誤區之二:“嚇一下,小孩就聽話”

分析:恐嚇教育,孩子易焦慮

今年8歲的芊芊一直有“肚子疼”的毛病,且經常在早晨上學前“發作”,醫生檢查後診斷,肚子疼是假的,由於恐懼上學而患上了焦慮症纔是真的。

“小孩子不願離開父母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隨着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心智的成熟,應該逐漸形成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較焦慮的孩子一方面是先天素質、個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與家長的言行有關。

兒童焦慮症常見是分離焦慮,多發病於學齡前期,主要表現爲兒童與親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反應。由於焦慮中的孩子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他們可以表現出不吃、不喝、不玩,還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這些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

誤區之三:“不打不成才?”

分析:以打代教,孩子“愛說謊”

6歲的花花很喜歡說話,坐着幾分鐘就自言自語地說個不停,有時媽媽在看電視,身邊的她仍然說個不停。更嚴重的是,今年開始,花花越來越喜歡說謊,一會兒說同學欺負了她,一會兒又說自己考了100分。

“有些家長忙於工作,忽視了孩子需要關心的要求,當孩子一次偶然的說謊或者眨眼後,家長注意了,關心了,就可能在孩子心裏產生影響。”有些家長習慣以打代教,一發現孩子說謊就是一頓痛打,這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甚至會令孩子不斷“改進”說謊技術來對付家長的打罵。

心理專家有話說:

家長期望“過高”“過低”都不當

“成人存在的心理問題多是在童年引起的,兒童的心理問題應當引起重視”。“造成兒童壓力引起心理疾病的情況主要是由家庭原因決定的。”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一種情況存在於放縱型家庭,家人對孩子過度溺愛,孩子習慣索取,不懂得奉獻。一旦進入學習氛圍,在學校嚴格的教育方式下,容易形成焦慮、偏執、脾氣暴躁等心理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是專制型家庭,家長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孩子容易形成自卑、膽怯、迴避的性格,成長過程中,在學習的壓力下,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當下生活中兒童心理出現問題的原因除了遺傳和生活環境外,父母的日常教育缺失也是導致的因素之一,所以,每位家長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一定要學習一些如何保護孩子心理健康的知識。

好媽媽的教育

“有一次我打開冰箱,右手去拿大罐牛奶,結果沒拿穩,手一鬆,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當時,我嚇呆了,縮在牆角,因爲牛奶灑滿廚房的地上,媽媽可能會罵我。可是,當媽媽走過來看到時,卻說:‘哇!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的牛奶海洋,好漂亮哦!’我聽媽媽這麼一講,突然就不害怕了。這時媽媽又對我:‘你好厲害哦,媽咪長這麼大,都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海洋耶,你願意不願意幫媽媽一起把牛奶打掃乾淨?’後來媽媽就拿着抹布水桶等用具,帶着我一起把廚房打掃一遍,廚房很快變得乾淨無比。這時,媽媽又把我先前打翻的塑膠牛奶罐裝滿水,放進冰箱,然後再教我,怎麼拿纔不會打翻。就是必須用雙手一起拿,這樣牛奶纔不會鬆掉,纔不會打翻在地上。”

當我們的媽媽還有爸爸們看到這樣的結果,慨嘆這位媽媽的克己功夫和教育的技巧,因爲我們現實中面對這種情況更多人會大發雷霆的。其實當一個錯誤已經發生,覆水難收時,你發再大的脾氣,也於事無補,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避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相反大聲責罵孩子,還會產生新的問題,使孩子更害怕、更恐懼,形成孩子懦弱膽小的失敗型個性。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經常在孩子身上亂髮脾氣,將爲孩子做出不良的示範。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爲,就應該磨練孩子的自制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家長要從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脾氣是可以控制的!

我自己也經常發脾氣,雖然不是撒在孩子身上,但孩子也造成深深傷害。由於在生活的'某一段時間內,爲了一個事件經常和愛人爭吵,足有幾年的時間,慢慢這種心結沉澱在心底,經常爲一點事情就一觸即發,女兒心靈受到嚴重的傷害,一旦發現我們不高興,心情就低落。儘管偶爾有不和諧,但就像傷疤一旦觸動痛是永遠的。

在我的朋友中,也不乏性情中有火爆的歷史,但好在知錯就改了,我爲他們的孩子高興而起舞。相信我們都是愛孩子的,只是不知厲害、不懂得分寸,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孩子。實際上,現在的孩子非常能理解父母,只是有時我們並不懂得尊重孩子。

目前,我們在職場中,特別是上班族媽媽要兼顧公司工作與家務兩項職責,因此時常會忙得焦頭爛額。人若是長時間負擔超出自己體力和能力範圍的事務,難免會引發煩躁情緒。

當身心俱疲之時卻仍有堆積如山的事務等着她去處理,任誰都會感到煩躁不堪。

儘管如此,但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大發脾氣,或顯露出自己暴躁的一面。壞事往往會比好事給人留下的印象更爲深刻,尤其是對成長中的孩子,他們的特性是隻會記住刺激性強烈或自己印象頗深的東西。即使你只在孩子面前發過一次脾氣,孩子印象中你也是一位情緒煩躁、充滿抱怨的母親,而那種親切、溫柔的形象將蕩然無存。

“我是你媽媽,你不聽話,我就有權利向你發脾氣!”父母不要以爲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可以任意對孩子施爲,其實孩子是屬於社會和他自己的。父母這種不尊重孩子感受的舉動,會影響孩子正常的c。一方面,孩子可能會由於害怕父母,而變得性格懦弱,對父母言聽計從、逆來順受;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對父母產生憎惡情緒,產生強烈的叛逆心理。

我們的媽媽要勇於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媽媽以前經常對你發脾氣是不對的,媽媽現在鄭重地向你道歉,你會原諒媽媽的,以後媽媽會改掉那個壞毛病的。”

以至於在任何情況下,再苦再累再不順心也不要對孩子發脾氣,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醜陋的那一面錄下來,歇斯底里,簡直像個瘋子。

家人間發生磕磕碰碰的事也是在所難免,但爲了孩子健康成長,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相互諒解,儘量避免發生正面衝突。

人的脾氣的好壞和人的性格有關,而人的性格又和人的德行有關,而德行是不可能裝的出來的,德行是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修養的。

脾氣暴躁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衝動的人,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常僅憑藉自己的感性認識心理去處理問題,這是非常不好的。

脾氣暴躁的人會常常說話以及爲人處事會帶有強烈的進攻性,這樣不僅給別人的印象不好,也在別人忍耐你的同時助長了你暴躁的脾氣。

脾氣暴躁的人通常都缺乏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其實也很好鍛練,當你在做一件你覺得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的時候,若停止做這件事除了會讓你有不愉快的感覺以外沒有任何損失的話,就強逼自己立刻停止,不去做。

對於已經意識到自己缺點的媽媽爸爸們,心的調整是一方面,行動中剋制不良行爲還是需要方法的,以下是一些經典的步驟,請你對照而行動。

檢查自己,媽媽應該時時仔細檢查自己,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情況下,自己的心態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會容易在孩子的身上發脾氣,然後媽媽要提前進行剋制與預防。

提前彩排事前設想,在什麼情況下,自己應當作出什麼樣的積極反應,然後在腦海中模擬這種反應。你還可以演家庭小品。孩子或其他家長扮演“孩子”,你扮演“成功家長”。模擬生活中的各種場景,表演“成功家長”的各種表現,自然你的脾氣就會變好。

獎罰自我,每發一次脾氣,就給你自己一個小小的懲罰。每剋制一次脾氣,就給你自己一個小獎勵。並讓孩子對你監督,這樣會促使你更加剋制自己的脾氣。

改變一下環境,我有過這樣的體會:當我心煩意亂的時候,我就放下手裏的工作,整理書櫃,整理寫字檯,換一換牆上的成功標語,不一會,我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小步前進,要求合理,媽媽不要對孩子與自己提過高的要求。不要試圖一下子就提高孩子的成績或改掉自己的壞脾氣,否則一旦沒有達到目標,就可能對自己失去信心。每天給孩子制定一步他們能實現的目標。比如吃飯不好好吃,那麼第一步就要求他一到吃飯時間,就準時坐到飯桌前。當孩子達到這一步時,就進行讚揚和鼓勵,然後再進行第二步。我想不久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壞習慣就會改掉的,而媽媽的脾氣也會變好。

製造提示物,林則徐常把一塊寫着“制怒”的木牌放在案上,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媽媽也不妨仿效林則徐的這種做法,製造不生氣的提示物,一看到它,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在孩子身上亂髮脾氣。

這六種方法有助你對發脾氣的剋制。堅持下去,你就會成爲一位耐心的孩子熱愛的好媽媽。

孩子被禁止早戀,可能會轉同性戀

“每當我看到她,總有抑制不住的衝動”,“今天下午我又看到她了,她真漂亮,我真喜歡她”,“她衝我笑了一下,我整天都非常高興,難道她也喜歡我嗎?”看到這一段段日記中的文字,你也許會以爲是一個初中或高中男生的日記,記述初戀的感覺,其實,這是一個剛剛高中一年級的女生小悅(化名)的日記。

當小悅的媽媽偶然看到這段文字時,一種難以言表的複雜心情油然而生,難道自己從初中就開始的禁止早戀的教育最終換來的卻是女兒把愛轉向了同性之間嗎?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的心理諮詢師說,從他多年的工作經驗來講,這種現象一般比較少見,但是在最近一個月內卻出現了兩次,另外一個也是一個剛剛高中二年級的女生。雖然比較少見,卻使我們要重新審視我們對早戀的態度。

大多數家長或老師對於早戀問題一概封殺,會導致孩子對異性產生恐懼心理。

兩個女孩之間互稱老公老婆,這種現實在初中或是高中的校園裏我們可以經常見到,依照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兩個女孩子在一起摟摟抱抱似乎是一種友情的體現。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或是老師都不會對這種行爲有所微詞,其實這是一種誤導。

大多數家長或老師所關注或禁止的是異性之間的交往,稍微過於頻繁,便會以家長出面勸阻、老師找雙方談話的方式出現,直到兩個無論是友誼還是愛情的種子熄滅爲止。其實這種做法不僅不能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的,更會使孩子在選擇夥伴上出現對異性的排除或恐懼感。

“孩子在成長的階段都是需要偶像的,尤其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處於一種人類本能的崇拜需求,很多女孩子喜歡模仿其他漂亮女孩的走路方式,而男孩子喜歡出名的運動員,喜歡運動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實這都是出於一種本能的模仿和希望得到自我被同性和異性認可的需求。”

而大多數家長或老師對於早戀問題則經常是一概的封殺,灌輸早戀會對孩子產生多麼壞的影響,這都會導致孩子對異性產生恐懼心理,和異性接觸時也會產生牴觸心理。而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同樣是有這種天然的愛的需要,既有愛別人的需要,也有被愛的需要,時間長了,這份無法釋放的愛就會很自然地偏向到同性這面來,覺得和同性在一起安全,又不會受到家長、老師的批評。在這種青春期對性別的界定能力還不是很強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性別偏移,導致青春期同性戀情況的出現。

對於青春期性別取向的改變,不僅要從家長和老師對“早戀”的態度上解決,家長與異性的接觸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孩子。

如何樹立孩子的性取向,早戀問題的處理方法就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這種“早戀”問題的解決是有很多方法的,很多家長老師採取強硬的態度解決,結果反而適得其反,孩子的早戀其實也是一種正常感情的表達,有時甚至很單純,反而是我們成人想得過多。所以,家長一定要和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溝通,不僅要尊重孩子,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有時孩子的感情是很強烈的,不要凌駕在孩子之上,以訓斥挖苦的口吻處理這種問題。

同時要坦誠地向他闡明愛情雙方的責任,不僅不要傷害另一方,還要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使孩子不僅能夠理解家長的用心良苦,還能夠從這方面學到做人的道理,慢慢長大。

當然,在這個階段孩子對異性之間交往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成人的,作爲家長首先就要處理好與異性的接觸方式,讓孩子覺得無論是和異性還是同性接觸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小悅的媽媽就是一個反例,她在爲孩子進行這樣一種心理治療時還是和一位女同伴一起來爲她拿主意,這會在潛意識裏告訴小悅,同性是安全可靠的,忽視了異性在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角色。

作爲家長要以疏導的方式解決孩子,尤其是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尊重孩子的感情,不要以家長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自身的成長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溝通疏導纔是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的最好方法,也是幫助孩子真正走向成熟的一劑良藥!

這樣做,一不小心就讓孩子窮一輩子

貧窮先是一個意識,我買不起,他們買的起,我不如他們,接着就是兩個可能的後果,要不認了,要不奮起。認了的例子比比皆是,看看你的左邊鄰居,看看你的右邊鄰居,都是認了的大衆圖譜。

這句話說上100遍,在孩子6歲前,爸媽的一個任務完成了,那就是讓孩子的一生都在貧窮的意識中無法逃脫。在父母潛移默化地溝通技巧下,從而決定他一生窮困的命運。這就是著名的太貴效應。

連帶的效果也不錯,比如自卑,內向,焦慮,孤獨。可能也會有些好的品質,比如倔強,固執,疑心,不服輸,敢於挑戰命運,與貧窮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你看很多富豪都是發奮後來有錢了的人。可是,這些典型多數還是在貧窮的思維意識中。比如他們有的狂賣豪車,或者換掉樓道的大瓦數燈泡,這就是以前心理障礙導致的。

有時候自卑就是貧窮意識引發的,不如別人,發奮要超越別人,就算超越了,貧窮意識仍然固執地影響着對事物的判斷,對人才的判斷,對市場的判斷。貧窮意識長期盤踞在心中。

富豪也會喪失了識別價值的機會,他們也不理解富裕的人更加看重錢,也就更懂錢帶來的價值,當然不是炫耀的作用。沒有錢,就儘量不買價格高的產品,也就沒有機會體會價值。

有了許多錢,見到昂貴的就購買,也沒有認真嚴肅地評估產品的價值。有時,甚至購買的昂貴的產品所值何處都不知道,比如擁有LV包的人卻不知道LV的核心價值取向。

貧窮的意識的表現還有許多,比如看問題單一,非黑即白,好壞分明。

喪失了識別價值的能力,接着就喪失了看待別人的能力,客觀看待的能力。把別人看成與我一樣窮,就看不起。比我有錢,就羨慕,不然就憎恨。接着也就喪失了對自己認識的能力,要不就自暴自棄,要不就自我膨脹。

貧窮意識6歲前就形成了。一旦形成就再也無法擺脫,或者難以擺脫了。子女教育的重點不是子女,而是父母。作爲爲人父母的你,回想一下,你6歲前,聽到多少次貧窮意識的語言。

我已經尊重孩子了,孩子仍不知好歹?

記得一次家長課後,有一位身爲教師的媽媽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唐老師,我已經像您說的做到平等了,但是孩子還上臉怎麼辦?

我當時反問這位家長:什麼叫“上臉”?孩子應該“下臉”纔對嗎?

現在我同樣也要反問:什麼叫“不知好歹”?這句話是在疑問還是在鄙視和譴責?

問出這句話的人擁有的是一顆什麼樣的心?這是一顆與孩子平等的心嗎?這是顆尊重孩子的心嗎?

我把這句話背後的心思翻譯出來大家就明白了:我已經忍你半天了,我這麼“尊重”你,我這麼“平等”,我這麼“忍氣吞聲”俯身遷就你,你居然不感激涕零、感恩戴德?我終於忍無可忍,不得不吐露自己早已壓抑着的心聲:你別這麼上臉!你別這麼不識好歹!

顯然,這不是平等的心。一顆平等的心是:我尊重人家是應該的,人家不尊重我,人家有些做法做得不合我的心意,那是他的事情,有問題可以解決問題,但我要尊重他,並幫助他去解決問題。

“爲什麼當我尊重他們時,他們反而不知好歹”,以及“唐老師,我已經像您說的做到平等了,但是孩子還上臉怎麼辦?”說這話的人從骨子裏有一種對孩子的蔑視,他內心深處不在尊重孩子,他只是在忍耐,在裝作尊重。只是有時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自以爲自己在尊重孩子,所以纔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發出這樣的感慨。

我們想一想,“你別上臉!”,“你別不知好歹!”,這樣的話都是在什麼情況下說,都是對什麼樣的人說?說話的對象聽到這樣的話,他們的心會受到怎樣的侮辱!?他們會覺得我們在尊重他們,跟他們平等嗎?我們如果平等,如果尊重的話,能說得出這樣的話來嗎?

這不是真正的尊重,只是在忍耐。就是:你不是東西,我很煩你,但是我要表現得像個紳士,我要忍着,等我忍不住了,我就爆發了。

人的尊重有幾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尊重是一種我行我素,不考慮別人,忽視他人。這類人在世上被稱爲“粗人”,沒有知識的、有知識的人都可能是這類人;

第二個層次,尊重是衣冠紳士的修養,他們自己在區別什麼高雅和低俗,認爲怎麼做是高雅的,自己就裝作那麼做,但他心裏並不真的喜歡這麼做,這樣做的時候會造成內心和外表做法的分裂,所以他們儘管知道忍耐,但早晚會忍不住爆發出來。他們只是在努力那麼做,只是假裝,這就是衣冠紳士,他們心裏並非真的能夠包容和尊重,他們的優雅和尊重都是假的,他們越是優雅越是尊重,越是會給人壓力,而不是愉快和輕鬆。社會上多的是這類優秀人物,很多有知識的人都是,甚至很多所謂的“大師”都是這類人;

第三個層次,尊重是一種本然的存在,是一種接納。存在就是一個人本身成爲這樣,也就是說,一個人從心裏就覺得要尊重別人,會自然真正地這麼做,沒有任何虛假,按孔子說的就是“從心所欲”而現尊重。對於尊重來說,就是從心所欲自然達成尊重。這時候的尊重不是造作出來的,這類人自然會存在對所有人一致的尊重,他不會認爲自己有權力可以朝什麼人發火說一些“別上臉”“別不知好歹”之類的話。他們會接納並幫助改變世界上的一切,接納的時候會認爲對方的一切都是有理由的,都是正常的表現,我沒有資格生氣,沒有資格說三道四,孩子管不住自己是正常的,這時候,一顆接納的心會由衷產生一種慈愛:這些小東西,他們在追求快樂,卻不知道怎麼能追求到快樂,我要幫助他們,得到真正的快樂而不是其他人的懲罰!所以說,接納纔是真正的尊重。這類人在社會上非常少。

我們看到知識和一個人的真正的修養水平是關係不大的,並非有知識的人就更加懂得尊重。往往有些知識分子的骨子裏明顯地存在着不平等。他們不懂得尊重,只會裝,這就是一般人說的修養,這種修養是遠遠不夠的。對人真正的尊重是來自心裏,來自一個人的存在,而絕對不是嘴上怎麼尊重,不是表面上表現出來的尊重,不是我忍耐着你,而是我覺得我真的接納你。接納是最好的尊重。

平等思維認爲:尊重是讓溝通的對象感受到尊重。

只要我們的內心存在着不接納,對方就一定能從心裏感受到我們這顆心的不尊重。

孩子和偉人的區別就是教養

一個生在富人家的兒子,父母不可能會讓他像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過着半飢半飽的日子;

而一個生在窮人家的女兒,父母也一樣不可能讓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樣,過着披金戴銀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其實,只要翻開古今中外的歷史,看看那些有作爲的偉人或卓越者,並不是窮養與富養的結果,而是家庭教育中的教養使然!

不管是司馬光,還是曾國藩,都爲中國在對子孫的教養上點燃了一盞盞的智慧之燈。

特別是諸葛亮的教子書,更是寫得語重心長、言簡意深: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教子書中雖然有一個“儉”字,但絕不是“窮養”的意思,可以說節儉是體現在一個人身上的永恆的美德,不管他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

可見,教養,就是讓一個人從年幼之時,是一定要明白的最基本的“是”與“非”的標準,是必須懂得的事理和常識;

教養,是一個人內在的良好的品格修養映射於外的優雅和從容之美,能讓一個人從骨子裏飄出芳香來。

所以,當一個人擁有了良好教養的時候,他就能舉止合範,進退有度,在取捨之間能把握好分寸;

在成功之時,他可以喜不自勝,但不會得意忘形;

在失敗之中,他可以黯然神傷,會克服挫折,但不會意氣消沉;

爲官爲富爲貴,不會泯滅良知,不失側隱之心;

身爲布衣匹夫,依然會傲骨凜凜,心清魂淨地做人;

在犯了錯誤之後一定會從自身去找癥結,而不是怨天尤人,百般推脫責任。

教養,不是富貴人家的專屬,也不是貧窮人家的私藏,而是任何一個家庭或父母或教師都能送給孩子的一筆無價之寶,是爲孩子心靈世界打造的一盞智慧之燈。

孩子生於貧窮之家,擁有了教養,他會克服自卑,並且知道自己怎樣的立足現實和發展自我;

孩子生於富貴之家,擁有了教養,他知道怎樣利用自己的優勢開拓未來。

因此,教養,是培養孩子成人的靈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礎,是一個讓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發展的系統工程,以及心理健康成長的鑰匙。

只想通過窮養或富養的捷徑,劍走偏鋒,看似奇巧,自以爲可以出奇制勝,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也不是“窮養與富養”所能涵蓋的;

教育孩子是一種智慧,亦是對父母本身所具教養的一種考驗!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篇5

誤區一:孩子發呆就是有問題

如果媽媽看到孩子一個人坐在房間裏,什麼都沒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發呆,一般都會認爲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者是在浪費時間。對此,鄒小兵認爲,孩子發呆也是一種學習,儘管可能本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幹什麼,但也是處於一種學習狀態中。

鄒小兵介紹說,學習分爲“外顯性學習”和“內隱性學習”,前者表現爲學習英語課程,學習某項技能等,後者則是一種無意識學習。他還說,其實,在我們覺得什麼都沒想的時候,大腦也是在儲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識去努力地實行而已。

因此,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瞭解孩子個性、氣質特色,順其自然,讓他們的天性得以發展,創造適合他們自由成長的環境。

誤區二:“迷信”智力測試

圓圓快3歲了,在說話、運動、背兒歌、數數等許多方面與同齡寶寶比起來,似乎差一些。

媽媽很着急,買了好幾本智力測試和智力開發的書來鍛鍊寶寶,後來帶着圓圓去檢查,看看是否有智力問題。

結果在測驗時,寶寶的某些能力沒有表現出來,不願意開口發聲、沒能好好爬樓梯;面對着很低的測試分數,媽媽就懊惱不已,不知道是否還要再測試一次。

“智力測驗只能瞭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據這個分數而貼上”笨孩子的標籤“,那麼就會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對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造成傷害。”鄒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測驗已經落後於心理學的發展實際,只能測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長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測驗的分數低,就容易產生放棄心理,認爲自己的孩子就是笨,從而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指導和幫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殺了他們在其他能力方面的發展。

孩子的能力系統是多方面的,不應簡單地以一次的測試成績判斷他的智力,也不要因爲一兩個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認了孩子的整體能力;相反,應該全面瞭解孩子的綜合能力並根據孩子的個性,採用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的美國權威學能專家梅爾·列文博士,經過30年的臨牀研究與觀察,提出了八大學習模式,即由注意力、記憶、語言、空間排序、時間排序、運動、社交和高級思維八大系統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關鍵是發現孩子的優勢與劣勢,不要將孩子劣勢擴大成“問題孩子”,而是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去發揮與克服。

誤區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學一件事情比別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個新環境很長時間不適應等,這些行爲都容易被家長和老師認爲是“笨孩子”的表現。

鄒小兵教授介紹說,這些都是適應性低的表現,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這類孩子的一種行爲方式。

鄒小兵還舉例說,“慢孩子”可能學一首詩的速度比較慢,但他們一般相應地會記得比較牢、比較久,這是他們學習事物的一種習慣方式。而且,這些“慢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具備其他“快孩子”沒有的優勢——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竊等誘惑時,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樣容易改變,而是抱着審視的態度去接受。國外學能專家還建議家長讓孩子學會控制節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這個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怎麼去控制他的行爲和一些語言的節奏。

誤區四: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症”

課堂上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安靜地聽課——這是所有老師都很喜歡的課堂氣氛,但這基本是不可能的,總有一些孩子會說說話,做做小動作等,來擾亂課堂秩序,而這些孩子往往被老師認爲是有多動症的。

根據列文博士八大系統理論,這類孩子其實屬於運動機能佔優勢,故喜歡用肢體代表語言。所以,並不是所有“愛動”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動症。有的孩子比較聰明,聽老師講了一半課程,就已經掌握了基本要領,知道下面該講什麼了,感覺無聊便開始做做小動作。對於這類孩子,老師和家長更應學會了解其特點,採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比如,老師可以在孩子感覺無聊時提個問題,誇獎一下,調動其興趣繼續聽下去。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篇6

一、親子教育中不能說的五句話

在很多的父母中由於生活的壓力,工作上帶來的壓力,情緒都會像小孩子來發泄,這樣很容易上傷到小孩子自尊心,也會讓小孩子很生氣,這時候他是心靈還是很脆弱,這樣他就會以爲父母不愛他,不疼她,也會大大的影響到了小孩子的性格,在平時的不經意的一句話中,就會傷害到了小孩子,對他的心靈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1、不要煩我,沒看到我有事在忙嗎

就在父母忙的團團轉的時候,還有心煩意亂的時候,這時候剛好小孩子來打擾他,就會順口說出這樣的一句。“不要煩我,沒看到我在忙嗎”說出這樣的話,對父母來說是不會有什麼的,也沒有什麼感情色彩,只是在自己忙的時候,不要有任何人來打擾他,但是這在小孩子的角度來想,父母根本不把我當回事,我做的什麼事都是沒有意義的,其實在小孩子的成長中,父母對他的關注就是對他成長的營養。有關專家提出,父母在不管多麼忙的時候,都要抽出來一定的時間來陪伴小孩子,給小孩一個傾聽的機會,這樣纔會讓小孩子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也會對小孩子的成長比較健康。

2、你最好是不要和誰誰誰玩

在外表上看來,很多父母都會給與小孩子自由,但是從關係,呵護小孩子的角度來看的話,父母都會擔心小孩子交的朋友不好,會影響小孩子的以後成長,且不說孩子在外所進行的父母不知情的交往,即使是孩子帶回家裏的“朋友”,往往也是我們所看不順眼的。因此,在孩子的交友問題上,幾乎沒有父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

3、你是個什麼什麼什麼

小孩子到了兩歲後,就會很頑皮的到處亂跑。活潑是像個小猴子一樣,父母看到了就會說他是個小瘋子,但是小孩子到了這個年齡他就是這樣的,就會很活潑的亂跑,好動。然而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可能並沒有因爲年齡的增長而改掉這一行爲習慣,他繼續如此,似乎想努力符合媽媽給他的這一稱號。

4、不準怎麼樣怎麼樣

在小孩子上網或者是每有時間界限的去看電視,會使他一直着迷到了網絡中,特別是對網絡上的遊戲,更是着迷。這些遠遠超過了對看書的精神勁。網絡和電視雖然有豐富的內容和知識,但作爲父母還是有些擔心,長時間的上網和看電視會損害孩子的視力和精神,因此有些家長就粗暴地禁止,不能看電視,不能再上網了。但是這些都是簡單說說,這個並不能解決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到了週末纔可以讓小孩子上網或者是上網,但是看電視的時間,上網的時間也要規定,不能時間太長。

5、我這樣做都是爲了你好

爲了小孩子好這是所有的父母都會做的,也都會這樣說,父母要是不想讓孩子做自己不想看到事的時候,就會用不同的方法去阻止,但是這樣做,強迫小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對小孩子的心裏沒有多大的好處。

有關專家說過,不要一直以爲什麼事都爲了孩子好,自己什麼都是對的,就有權利去阻止小孩子做這,做那的,這樣對小孩子的心理髮育是有一定的影響。要是愛孩子,喜歡孩子,就要去尊重他的選擇。

二、有關中國家庭教育的誤區

1、以分數論“英雄”

重考試分數輕學習能力許多家教最明顯誤區之一,是把分數當成智力發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當成孩子學習能力強弱的尺度。分數與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數只反映智力水平一部分。分數與學習能力也不是一回事。“高分低能”就是隻抓分數不發展能力所致。許多家長只要求孩子從小拿高分,確忽視思維能力培養,猶如捨本逐末,致使學習沒有後勁。許多孩子小學成績優秀,越到高年級,成績越差,就是學習能力缺乏培養的結果。

2、家長不注重培養孩子自學能力

現在有一些有知識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輔導過於包辦,當孩子學習稍微遇到一些困難就幫助解決,無形中讓孩子在學習上依賴父母,往往不利於培養孩子學習能力與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指導孩子的學習目的是爲了最終放開手,不是爲了揹着孩子一輩子。孩子對家長輔導越依賴,學習到高階段就越吃力。家長到孩子學習應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孩子自學能力與獨立鑽研的精神。

3、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

現在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視,對孩子身體健康卻關注過度,家長對心裏知識一無所知,無法瞭解孩子心理需要,對孩子的心理隱患也不知如何預防、消除。而許多科學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大中小學生患心理健康問題佔一定比例。孩子的心理髮展關鍵時期一是兒童時期,二是青春期。在兒童期,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如何,對孩子的心理早期培養有重要意義。如果是在青春期中,父母不能幫孩子處理好一系列衝突,最容易使孩子發生各種心理障礙,這些應引起父母高度重視。

教育孩子要避開的誤區 篇7

1.期望虛高脫離實際

很多家長就像對股市一樣,期望虛高,不從孩子的實際出發,一味盲目跟風、從衆,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家長要基於孩子的實際,發揮孩子所長,讓他成爲一個可能成爲的人。

2.成績至上忽略身心養成

一些家長對孩子提要求的口頭禪就是隻要成績好,其他怎麼都行。育子標準的傾斜,導致一些學生成績雖好,卻品德欠佳。專家認爲,重才輕德的教育育不出真正的人才,而有才無德的人也不會受到尊重。

3.嘮叨抱怨忽視孩子感受

當孩子沒有考好或經過輔導仍對問題不理解時,有的父母便不冷靜地說笨蛋、豬腦袋等。這些忌語會把孩子引入誤區,產生副作用,導致孩子得不到認同和肯定,缺乏自信,更易產生對抗和憤怒情緒,使親子關係往更差的方向發展。真正的愛是激勵。

4.要求孩子忽視身教

一些家長給孩子立起各種規矩,提出種種目標,自身言行卻不端,這樣的教育對孩子而言不但毫無效果,更可能誤導孩子的是非觀。作爲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學習,自身首先要勤奮,無論對工作還是家庭,要有高度的責任心。

5.強迫學習產生厭倦

孩子生而具有對萬物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讓其輕鬆自然地學習,才能學有所得。若一味被迫學習,孩子會產生厭倦情緒。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換一種方法,改變常用的讓孩子解答問題的方式,嘗試着讓孩子自己提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