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開學教育:孩子膽小上課不願舉手回答問題,怎麼辦?

開學教育:孩子膽小上課不願舉手回答問題,怎麼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有家長遇到這樣的煩惱,孩子上課時,明明知道老師提問的答案,可就是不敢回答,做事時也縮手縮腳,怎麼辦?

開學教育:孩子膽小上課不願舉手回答問題,怎麼辦?

還有家長提問:孩子總是沒有自信心,我們應該怎麼幫他?

其實,孩子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孩子怕回答得不對,受到大家的嘲笑,與其答錯,不如不答。

中國的孩子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自信,儘管很多孩子都非常優秀。其實仔細想想,我想大多數原因是來自於我們當下的教育環境,家長對孩子的過高期望,老師對孩子成績的高要求,以及社會壓力使然。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

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兒童時期的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調整成人與孩子間的關係。

孩子與老師、家長間的關係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首先應檢查一下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是否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如果孩子感到老師、父母喜歡他、尊重他,態度溫和,孩子的感覺很好,往往就活潑愉快,積極熱情,自信心強。相反,如果老師、父母對孩子訓斥多,粗暴,態度冷淡,孩子就情緒低沉,對周圍的事物缺乏主動性和自信心。

 二、要言傳身教。

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平時,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因爲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成人的評價,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老師、家長是孩子的效仿榜樣,因此,在孩子面前更應有自信心,樂觀的性格,有魄力,自強,辦事不怯懦。爲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三、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

多讚許,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爲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願參加集體活動,認爲沒人愛他,缺乏自信。因此,作爲老師、家長,切忌用尖刻的語言,諷刺挖苦孩子,不用別家孩子的優勢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別人面前懲罰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話當“耳旁風”,不濫施權威,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之產生自卑感,而喪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別的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發展自尊感,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四、讓孩子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

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老師、家長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這就好比讓他跳一跳,想辦法把花籃取下來,如果花籃掛得太高,而實際能力不及,連連失敗,就會使自信心屢屢受挫。

同樣,他們也需要通過順利地學會一件事來獲得自信。一個在某件事中總做不好的孩子,很難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會減少自信心,並由此不願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會越是不自信,形成惡性循環。父母應通過幫助他們,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來消除這種惡性循環。

另外,對於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關心。如對膽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在家裏或班級上擔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大膽自信。

 五、要想讓孩子在課堂上大膽回答問題,還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一是要和孩子好好談談,也可向老師瞭解一下,弄清孩子究竟爲什麼不舉手,不積極發言。

這裏面有多種原因,有的可能是習慣了,覺得反正自己會,不答也沒關係;有的可能是老師問的問題自己不會;還有的是會,但不敢舉手(這在低年級學生中多見)。

二是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1.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積極舉手回答老師問題既是對老師的尊重,也可以使自己更加地專心,還可以給自己提供一個表現自己,鍛鍊表達能力的機會。

2.多鼓勵孩子。家長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慢慢來,從明天起,會的問題都舉手,老師會更加喜歡你的!老師說了,你其他方面都好,要是能再多舉手發言就更好了,爸爸媽媽相信你!可能開始不習慣,慢慢會好的,在同學面前也要展現自己啊!”等等。這期間要和老師溝通一下,請老師多鼓勵孩子,多叫孩子發言。

3.及時表揚,正面強化。孩子放學回來後如果對你說,今天老師叫我回答問題,答對了。你一定要放下手中的活,狠狠地表揚孩子,讓孩子得到鼓勵,有一種成就感,從而起來越積極主動。

4.對於有的孩子基礎不太好,家長要採取措施,讓孩子做好預習,讓孩子心裏有底氣。

5.還有些孩子由於自己學習動力不足,目標不明,家長要從這些方面先入手。要讓孩子有學習的目標,每次考試要爭取有新的進步,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了目標,就會有動力,態度也會更加積極,上課自然會積極舉手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