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高三勵志 >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後學生該如何應對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後學生該如何應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2017年浙江新高考各科考試中,除了外語是用全國試卷以外,其他的科目都是浙江省自己命題。浙新高考不再分文科和理科,除語文、數學、外語外,考生可以自己選擇計入高考成績的選考科目和考試時間;其次,外語和選考科目有2次考試機會;再次,學生還可根據興趣特長選專業、選大學,錄取不再按照大學院校投檔,而是將按照專業來平行投檔。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後學生該如何應對

  應對策略一:瞭解高考750分成績構成

2017浙江高考改革後,這是首次高中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選考科目考試,考試時間爲10月30日、 31日和11月1日3天,選考科目成績可直接用於2017年高考成績中,學考等級也將作爲高中畢業和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參考依據。

新高考不再分文科和理科,除語文、數學、外語外,考生可以自己選擇計入高考成績的選考科目和考試時間,外語和選考科目有2次考試機會。學生還可根據興趣特長選專業、選大學,錄取不再按照大學院校投檔,而是將按照專業來平行投檔。

新高考是兩種考試的結合,分別是每年4月和10月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選考科目考試(簡稱“學考與高考選考”),以及高三那年6月,只有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考試的高考。

2017年高校招生錄取的考試科目爲“3(語數外) +3(7選3)”。其中“7選3”是指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這7門設有加試題的高中學考科目中,選擇3門作爲高考選考科目。按照“7選3”選課規則,有35種不同的組合。

高考成績750分構成:1.語文、數學6月考試,每門150分;2.外語,有2次考試機會,選一次最好的成績,滿分150分。外語每年開考兩次,一次是在10月份,一次是在6月份,但外語考試受兩方面限制,一是6月考試只允許應屆畢業生報考,二是成績2年有效。3.選考科目,7門裏面選3門考試,可以考2次,每門是100分,選擇一次最好的成績,成績也是兩年有效。

  應對策略二:等級計分該如何報志願

除語文、數學、外語直接計卷面分,選考科目是計等級分。即:以同科同次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爲賦分前提,起點40分,相鄰等級分差3分,最高爲100分。舉例來說:比如某次考試後,某考生物理卷面成績89分,按比例,可以位列全省最好的第一等,於是在計算高考等級分時,該考生物理成績以滿分100分計入高考總分;而另一考生物理卷面成績88分,但按比例,只能位列全省第二等級,計入高考等級分時即以97分計入總分。

錄取方面,按新高考方案規定:高校確定各專業(類)0至3門選考科目範圍,必須提前2年公佈,考生只需有1門選考課在範圍之內即可報考該校該專業 (類)。此外,高校還可提前對高中學考成績、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提出要求,作爲錄取參考。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志願時一定要看清高校的錄取附加條件。

比如浙江大學化學專業,指定選考科目爲物理、化學、生物,但如果該專業在錄取時還有附加條件:化學學業考試成績必須是A,考生在填報志願過程中切勿忽視這一附加條件,不然很有可能因爲沒有達到這一附加條件而直接被拒。

  應對策略三:自主選擇該做何準備

“7選3”,究竟該選哪3門?該如何着手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專家建議,首先要全面瞭解高考招生政策規定,弄清自己有哪幾條升學通道,今後喜歡從事哪些工作,想讀哪類專業和學校,高中階段應當做好哪些準備;其二,在老師、家長的幫助下,瞭解高中課程設置和學科特點,採用“排除法”“漸進式”,揚長避短,及早確定高考選考科目,制定各科學習和報考計劃;其三,3年大致安排:高一熟悉各科特點,確定2門“不選”科目,並適當增加學習時間;高二上學期報考2門學考,高二下學期再報考2門學考,力爭“首考如願”;高三報考語數(含學考)外和3門選考; 4門學考的第二考應在高三上學期結束。

2017年高考生雖然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怎麼學、怎麼選、怎麼考,還需要時間和引導。浙江高考改革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分散了考試壓力。現在選考科目有2次機會,如果第一次孩子考得不好,第二次肯定是揹着更重的壓力去考試,會不會因爲壓力太大而失去信心? 楊先生擔心的是,選擇選考科目和2次考試,有可能造成壓力的不斷衍生和加重。

在高中階段應該爲孩子做好3個準備:第一爲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做好準備,因爲有很多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沒有;第二爲接下來接受高等教育做好準備,浙江有接近90%的普高畢業生上大學,毫無疑問要做好進一步學習的準備;第三工業化社會的高中階段可能還要爲孩子將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要把這3個準備好,高中不會再像原來那樣齊步走,高中的變化就是選擇和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