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名人故事韓信

名人故事韓信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名人故事韓信1

【韓信誠信故事】

名人故事韓信

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

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 二、宋慶齡 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 們都以爲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關於不講誠信的故事 《狼來了》 從前,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 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 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着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 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 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 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 氣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衝上來幫他打狼, 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 哈哈!” 大夥兒對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 的話了。

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羣。放羊娃害怕極了, 拼命地向農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 農夫們 聽到他的喊聲,以爲他又在說謊,大家都不理睬他,沒有人去幫他,結果放羊娃 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寓言的寓意:

1 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爲,它既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 對自己的信任。

我們應該培養誠懇待人的良好品質

2. 寓言告訴大家做人應誠實,不以通過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說 謊去愚弄他人。

【誠信名人名言

1.真誠纔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 喬叟

2.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 富蘭克林

3.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物。 ——(美)馬克.吐溫

4.立足於誠實,其樂可無比。 —— 戈特

5.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 —— 夏爾丹

6.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 —— 列夫.托爾斯泰

7.真誠是處世行事的最好方法。—— 懷特

8.真誠與樸實是天才的寶貴品質。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9.世界未有比真誠人更爲可貴的。 —— 西塞羅

10.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 巴爾扎克

11.對自己真實,纔不會對別人欺詐。 —— 莎士比亞

12.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 瓦·阿扎耶夫

13.蚜蟲吃青草,鏽吃鐵,虛僞吃靈魂。 —— 契訶夫

14.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

名人故事韓信2

韓信,淮陰(今江蘇省淮陰市)人,在中國古代史上,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由於他相貌平平、口齒笨拙,常被世人看不起,曾受“胯下之辱”。他初投項羽,不被重用;後投劉邦,因官小而逃離;直到“蕭何月下追韓信”之後,才嶄露頭角;又以“陷之死地而後生”的策略,成就了漢室天下,被封楚王,揚名四海。

其實,韓信從小聰明好學,愛動腦子。許多在成人看來解決不了的難題,只要讓他遇上,往往迎刃而解。韓信分油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有一天,他上街玩耍,在一家油店門前見兩個人爭吵。這一個指手畫腳,吹鬍子瞪眼,喋喋不休,那一個搖頭晃腦,面紅耳赤,唾液四處飛濺。不一會兒便圍了很多看熱鬧的人。年只十一二歲的韓信覺得好奇,分開人羣,擠進裏邊,靜聽事由。不大一會兒,他便明白了兩人吵架的原由。

原來,這兩個吵架的人都是油店老闆,當初合夥投資開油坊,由於賬目老是對不上,常常發生爭執,都懷疑對方私下拿去了。結果,疑來疑去,都覺着吃虧,決定關門分手。器具賣了,錢財分了,最後缸裏還有十斤油,因爲分不平均而爭吵起來。他們分油的量具只有兩件,一個是能裝三斤的油葫蘆,一個是能裝七斤的油罐,可是倒來倒去,總是分不均。

小韓信弄清原因後,走上前去說:“二位有什麼可吵的,不就是這點事嗎?我來給你們分。”

有的人見了,覺得這個小孩子口氣太大,指責說:“我們這麼多人都想不出好辦法來,你一個小毛孩子,懂得什麼?快一邊去!”還有的說:“這裏已經夠亂的了,你一個小孩子,別再摻和了。”

對於人們的譏諷、指責,小韓信置之不理,他一會兒拿起油葫蘆看看,一會兒看看缸裏,一會兒又掂掂油罐,隨後哈哈大笑說:“完全可以分均,你們怎麼就想不到呢?”

兩個老闆一聽,頓時不再吵了,驚喜地對韓信說:“小兄弟,你說說看,怎麼分法?”圍觀的人也一個個瞪大了眼睛。

只見小韓信不慌不忙地對油店老闆說:“你這缸裏共有幾斤油?”

老闆甲說:“十斤。”

小韓信又問:“你這葫蘆能裝幾斤?”

老闆乙答:“三斤。”

“這個罐子呢?”

老闆乙又回答說:“七斤。”

小韓信這纔對老闆乙說:“請你先將葫蘆裝滿,分三次裝進油罐裏,直到裝滿爲止。”

老闆乙照做了,小韓信問老闆乙:“現在你葫蘆中還剩幾斤?”

老闆乙回答:“還有二斤。”

韓信又問老闆甲:“缸中還剩幾斤?”

老闆甲說:“剩一斤。”

韓信又對老闆甲說:“請你把罐子裏的油全部倒入缸內,把葫蘆裏的油倒入罐內,想想看,缸內幾斤?罐內幾斤?缸裏比罐裏多幾斤?”

老闆甲說:“罐裏二斤,缸中八斤,缸中比罐裏多六斤。”

衆人一聽,高興地搶着說:“再從缸中灌出一葫蘆不就分開了嗎?真是好辦法!”

兩個老闆笑着對韓信說:“小兄弟,太謝謝你了。”衆人也齊聲“好聰明的孩子。”

韓信剛滿十五歲那年,身材已有七尺。因他父親早喪,沒有給他留下其他財富,只有一把利劍,是他的全部家產。韓信自幼用這把劍習武,很是珍惜,常常掛在腰間。由於他當時武藝不精,又劍不離身,有點裝模作樣,所以常常受人譏笑,就連比他小的孩子也瞧不起他。

這一天,韓信又腰掛寶劍外出遊逛,見一個孩子也在練武,圍觀的羣衆不斷叫好。他沒擠進去觀看,照常走他的路。但那練武術的孩子卻看見了他,便停下練武,上前攔住韓信,當面嘲笑說:“韓信慢走。我來問你,你也是天天習文練武,但到現在還是文不精,武不透,還天天腰掛寶劍出來溜達,裝模作樣,難道就不知羞恥嗎?”

韓信擡頭一看,見是屠戶的兒子,便沒有做聲。因爲他知道,屠戶的孩子年齡雖然比自己小,但武藝是遠近聞名的,自己是惹不起的,所以只好不做聲。

那屠戶的孩子見他不說話,更加得意,便進一步羞辱韓信說:“你別不說話,我今天就想看看你有沒有膽量。如果有膽量,就刺我一劍,我就放你過去;如果不敢,那就得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屠戶的孩子說畢,便叉開兩腿,站立在路的中央,擋住韓信的去路。

韓信見屠戶的兒子如此羞辱自己,不由得血往上涌,兩眼冒火,恨不得一劍將他刺死。但韓信又一想,魯莽不得,如果一劍將他刺死,自己就要犯法坐牢;再說誰知道他會不會還手呢?如果他還手,自己定敗無疑,到時候不是更丟人嗎?只怪自己平時不肯用功,武藝不精。想到這裏,韓信把火壓了又壓,最後忍辱將身子匍匐在地上,從他的褲襠下爬了過去,惹得圍觀的羣衆哈哈大笑。韓信也只得緊咬鋼牙,跑回家去。

韓信受了“胯下之辱”,羞愧得無地自容。他從此深刻地認識到:人不刻苦磨練,就學不到本事,人無本事就要受人欺侮。於是,韓信便關門閉戶,苦讀兵書,一心練武,再未掛劍外出溜達。一晃半年過去,韓信終於掌握了文武的真諦。

不久,韓信幾經周折,以文武全才被蕭何推薦給漢王劉邦,任命爲大將。此後,韓信又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妙計,打敗章邯,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率領大軍,南征北戰,最後在垓下,又用“十面埋伏”和張良的“四面楚歌”之計,使項羽兵敗逃亡,後自刎於烏江。他幫助劉邦取得了漢室天下。

名人故事韓信3

韓信(?—前196年),淮安(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

他起初並未受到劉邦賞識,只當個小糧官,丞相蕭何卻很器重他。在漢軍赴南鄭的途中,未受重用的韓信與漢軍中思鄉將士一道出走,蕭何聞訊,來不及報告劉邦,連忙星夜把韓信追了回來,並報告劉邦說,韓信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傑出人才,要想在天下爭雄,除了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了。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被任命爲大將。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爲後世留下了大量的軍事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爲營,拔幟易幟,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爲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爲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爲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爲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爲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爲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爲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韓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爲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餬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

韓信在下鄉南昌亭長家吃閒飯,幾個月後,引起亭長妻子的不滿,前一大早就燒好飯,在牀上就把飯吃了。等到吃飯時間韓信去了,就不爲他準備飯食。韓信看出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長絕交而去。

韓信在城下釣魚時,有許多老婦在沖洗絲絮,其中一人見韓信餓得可憐,就給他飯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對這位老大娘表示:“吾必有以重報母。”(《史記·淮陰侯列傳》)。老婦很生氣,斥責韓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史記·淮陰侯列傳》)意思是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纔給你吃食,難道是希圖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想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漢書·韓信傳》)並當衆侮辱他說:“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漢書·韓信傳》)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襠下爬廠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爲他是個怯懦之人。

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也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着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劉邦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後來韓信坐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目仰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爲斬壯士!”(《史記·淮陰侯列傳》)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漢王。漢王讓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沒有發現他與衆不同的地方。

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也十分賞識他。劉邦被項羽封爲漢王(實爲排擠到漢中),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漢王不用,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漢王報告“丞相何亡。”(《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大怒,如失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前來進見,劉邦且怒且喜,罵到蕭何爲何逃跑,蕭何說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韓信。劉邦又罵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蕭何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表示自己也想向東發展,絕非甘居漢中,定要取天下。蕭何說:“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看在蕭何的情面上同意讓韓信爲將,但蕭何堅持要再加以重用,劉邦表示可以讓他做爲大將。於是劉邦想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同意了蕭何的要求。

諸將聽說後,都很高興,人人覺得有機會被選拜大將了。等到拜大將時,竟是韓信,全軍皆感驚訝。

韓信拜將後,劉邦問韓信有何定國安邦的良策。韓信問:“同您東向而爭天下的不是項羽嗎?那大王自己估計一下,論兵力的英勇、強悍、精良,同項羽比誰高誰下?”劉邦沉默良久,認爲不如項王。韓信再拜,贊同地說:“不僅大王,就連我也覺得您不如項王。可是我曾經事奉過項王,請讓我談談項王的爲人。項王一聲怒喝,千人會嚇礙膽戰腿軟,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賢將,這隻算匹夫之勇。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語言溫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淚,把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們。可是等到部下有功應當封爵時,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捨不得給人家,這是婦人之仁。項王雖然獨霸天下而使諸侯稱臣,可是卻不居關中而都彭城,又違背義帝的約定,把自己的親信和偏愛的人封爲王,諸侯對此忿忿不平。諸侯見項王驅逐義帝於江南,也都回去驅逐他們原來的君王而自立爲王了。凡是項羽軍隊經過的地方,無不遭蹂躪殘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強屈服。名義上雖爲天下的領袖,實質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強大會很快變成衰弱的!現在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敵人不被誅滅!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給功臣,何愁他們不臣服!率領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敵人不被打散!況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馬欣本爲秦將,率領秦國弟子已有數年,戰死和逃亡的人不計其數,又欺騙他們的部下和將領投降了項羽,至新安,項羽用欺詐的手段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人,唯獨章邯、董翳、司馬欣得脫,秦人對這三人恨之入骨。現在項羽以武力強封這三人爲王,秦國百姓都不擁戴他們。您入武關時,秋毫不犯,廢除秦苛酷刑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國百姓無不想擁戴你在關中爲王。根據當初諸侯的約定,大王理當在關中稱王,關中的百姓都知曉。可大王失掉應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漢中做王,秦地百姓無不怨恨項王。現在大王起兵向東,攻三秦的屬地,只要號令一聲即可收服。

劉邦聽後大喜,自以爲得信晚。對韓信言聽計從,部署諸將準備出擊。韓信的這番議論,實際上爲劉邦制定了東征以奪天下的方略。

名人故事韓信4

韓信是漢代的大將,小時候便愛動腦筋,聰明過人。

傳說有一天,街上的兩個賣油人正在爭吵不休。路過這裏的韓信,出於好奇,呆呆地看着。他終於明白,原來這兩個人合夥賣油,因意見不合,準備把油桶裏還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後各奔東西,又爲了分油不均而爭執不下。

韓信仔細端詳着,他們手頭沒有秤,只有一個能裝3斤的油葫蘆和一個能裝7斤的瓦罐。他們用油桶倒來倒去,雙方總不滿意,因而吵嚷起來。

有沒有辦法把油分精確呢?

韓信面對兩個各不相讓的賣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蘆,默默沉思着。

忽然眼前一亮,大聲說:“你們不要吵了,沒有秤,也能夠分均勻!”

說着,他把辦法告訴了賣油人。

按照韓信的辦法,兩個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滿意。

解:先用油葫蘆連裝三次,共裝9斤,將7斤的瓦罐注滿後,油葫蘆裏還剩2斤。然後將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這時油桶裏是8斤油。再將油葫蘆內的2斤油全部倒進瓦罐。最後用空葫蘆在油桶裏灌滿(3斤),倒進瓦罐。這樣,油桶裏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裝的油都正好是5斤。雙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名人故事韓信5

漢高祖劉邦曾問大將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斜了劉邦一眼說:“你頂多能帶十萬兵吧!”漢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悅,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韓信傲氣十足地說:“我呀,當然是多多益善囉!”劉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興,勉強說:“將軍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現在,我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向將軍請教,憑將軍的大才,答起來一定不費吹灰之力的。”韓信滿不在乎地說:“可以可以。”劉邦狡黠地一笑,傳令叫來一小隊士兵隔牆站隊,劉邦發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隊站好後,小隊長進來報告:“最後一排只有二人。”“劉邦又傳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隊長報告:“最後一排只有三人。”劉邦再傳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隊長報告:“最後一排只有二人。”劉邦轉臉問韓信:“敢問將軍,這隊士兵有多少人?”韓信脫口而出:“二十三人。”劉邦大驚,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個岔子把他殺掉,免生後患。”一面則佯裝笑臉誇了幾句,並問:“你是怎樣算的?”韓信說:“臣幼得黃石公傳授《孫子算經》,這孫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經中載有此題之算法.

名人故事韓信6

1、韓信巧分油

韓信是漢代的大將,小時候便愛動腦筋,聰明過人。

傳說有一天,街上的兩個賣油人正在爭吵不休。路過這裏的韓信,出於好奇,呆呆地看着。他終於明白,原來這兩個人合夥賣油,因意見不合,準備把油桶裏還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後各奔東西,又爲了分油不均而爭執不下。

韓信仔細端詳着,他們手頭沒有秤,只有一個能裝3斤的油葫蘆和一個能裝7斤的瓦罐。他們用油桶倒來倒去,雙方總不滿意,因而吵嚷起來。

有沒有辦法把油分精確呢?

韓信面對兩個各不相讓的賣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蘆,默默沉思着。

忽然眼前一亮,大聲說:“你們不要吵了,沒有秤,也能夠分均勻!”

說着,他把辦法告訴了賣油人。

按照韓信的辦法,兩個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滿意。

2、韓信畫兵掛帥印

蕭何月下把韓信追回來,又極力向劉邦保舉讓韓信掛帥帶兵。劉邦被磨得沒辦法,就賭氣地說:“好吧,你叫他來,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智謀。”

韓信被請來,劉邦拿出一塊五寸見方的布帛,遞給韓信說:“我給你一天的時間,你在這上面畫士兵,能畫多少,我就給你多少。”站在一旁的蕭何心想:這塊小布帛,能畫幾個士兵?急得暗暗叫苦。不想韓信卻毫不遲疑地接過布帛就走。

第二天,韓信按時交上布帛,上面一個士兵也沒有。但是蕭何見了卻大喜過望,劉邦看了也大吃一驚,心想自己確實小看了這個胯下之夫。於是就答應把全部兵馬交給韓信,讓他掛了帥。

你能猜出這是一幅怎樣的畫嗎?

名人故事韓信7

漢初的淮陰侯韓信是一位叱吒風雲的戰將,爲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雖然最後被呂后誅滅,但畢竟是一位蓋世英豪。

就是這位叱吒風雲的蓋世英豪,早年卻忍受了不少奇恥大辱。

韓信本是淮陰人,出身貧寒。既不能被推舉做官吏,又不會從事生產或做生意賺錢、所以,常常到熟人家裏去混飯吃,這些人家都不喜歡他。

他曾經多次投靠在鄰鄉的一個亭長家裏求食,一連幾個月。亭長的妻子很討厭他,於是很早就起牀把飯做來吃了,等韓信到吃飯的時間去時,已沒有飯了。韓信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從此便再也不去亭長家。

韓信到淮陰城的河邊去釣魚,有幾位老大娘在那裏漂洗絲綿。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見韓信到了吃飯時間還坐在河邊,一副飢腸轆轆的樣子,知道他沒有飯吃.便把自己帶來的飯分給他吃。此後一連數十天都是如此。韓信非常感動,向老大娘道謝說:

“我將來一定加倍報答您!”

老大娘卻生氣地說:

“誰希罕你的報答呢?一個堂堂男兒漢卻養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

當時,淮陰城有個年輕屠戶很看不起韓信,他輕蔑地對韓信說:

“別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歡帶刀佩劍,其實你是個膽小鬼!”

韓信不予答理。那年輕屠戶又當衆侮辱他說:

“怎麼你不吭聲呢?難道你不承認嗎?那好,如果你不是膽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認你是膽小鬼,從我的胯下爬過去吧!”

韓信把那年輕屠戶看了好一會兒,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頭俯身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那人哈哈大笑,滿街的人也都嘲笑韓信,認爲他膽小怕事。

後來,項梁率兵起義,韓信拔劍從軍,但一直沒有什麼名氣,項梁兵敗後,韓信又跟隨項羽的部隊,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項羽獻成都沒有得到採納。當漢王劉邦率兵進入蜀地時,韓信從楚軍中逃出來投奔了漢軍。開始仍然沒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個管理糧倉的小官。後來終於得到蕭何的賞識,被蕭何全力保舉給劉邦做了大將。從此一舉成名,爲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會戰徹底打敗了項羽後,劉邦封韓信爲楚王。韓信到達封地,找到當年曾分給他飯吃的那位老大娘,賞給黃金一千兩作爲報答。又找到那位亭長,只賞給他一百錢,對他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最後,他召來那位曾讓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戶,不但不殺他,反而還任命他爲楚國中尉,並對將領們說:

“他是一個壯士。當時他侮辱我時,我難道真的不敢殺他嗎?不是的。

但我殺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了,所以我忍辱而達到了現在的境地。我真該謝謝他啊,他磨練了我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