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名人誠信故事

名人誠信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名人誠信故事1

史蒂芬·葛雷

名人誠信故事

史蒂芬·葛雷是一位當代科學家,他誠實的品格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廣受業界推崇。曾經有報社的記者採訪他,問他:“爲什麼你能如此客觀、嚴謹地對待科學研究,而且比一般人更努力地進行各種嘗試?

史蒂芬·葛雷的回答非常地不可思議,他說這和他2歲時的一次生活經驗有關。2歲的生活經歷會影響他的一生?不過,這確實是真的!

2歲時,史蒂芬想自己嘗試從冰箱裏拿一瓶牛奶,以前這事都是媽媽幫他做的。這次,他想證實一下自己的能力,結果瓶子很滑,他沒拿住,一不小心將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灑得滿地都是。史蒂芬·葛雷想:這下完了,肯定要挨媽媽罵了。

出乎史蒂芬的意料,媽媽到廚房後發現滿地是牛奶,竟沒有教訓或懲罰他。媽媽的話完全讓小史蒂芬放心了,她說:“哇,你太能幹了,竟然能把奶瓶摔成這樣,我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奶水坑呢!在我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裏玩幾分鐘?”

這可把小史蒂芬高興壞了,他還從沒玩過牛奶呢!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地面清理乾淨了,對史蒂芬說:“你拿奶瓶的實驗失敗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爲什麼失敗吧。你拿個瓶子裝滿水後,再看看用手能不能拿得動。想一想,怎樣拿纔會更省力?”

結果,這次闖禍的經歷,非但沒有讓史蒂芬變得膽怯,反而學會了實事求是地對待自己所作的事情,從失敗中尋找原因和教訓。

史蒂芬·葛雷回憶說,從2歲那一年起,他不再害怕錯誤,而且學會了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誤。因爲錯誤只是學習新東西的機會,科學實驗也是如此。實驗失敗沒有什麼值得隱瞞的,即使出錯的原因在於我們自己,我們還是會從失敗中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開明的母親!一件小事,成就了一位富有個性的科學家。

許多孩子變得愛撒謊的一條原因是怕父母批評或者懲罰自己。所以,孩子能否誠實地對待自己所犯的錯誤,誠實地對待他人,與父母的教養態度有關。

生活中,沒有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誠實可靠的人,從現在起,你就應該想想自己如何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

名人誠信故事2

新聞回放一瓶280克的老乾媽辣醬,中國1號店網站賣人民幣7。9元,但在美國亞馬遜卻要賣3。9美元(合人民幣24元)。風行中國的老乾媽在國外被譯作“Lao Gan Ma”,並登上奢侈品折扣網站Gilt,被譽爲全球最頂級的熱醬,這不由得令中國人大呼意外。20xx年兩會期間,記者們費盡周折採訪到了低調且從不接受採訪的老乾媽董事長陶華碧,作爲兩會的代表,陶華碧已經參加了7年“兩會”,但這卻是她第一次接受採訪。對於國內外的差價問題,陶華碧霸氣回答“我是中國人,我不賺中國人的錢,我要把老乾媽賣到外國去,賺外國人的錢。” 看來老乾媽辣椒醬在國外真的是“土豪金”呢!素材延伸爲人低調,四季打假

據老乾媽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陶華碧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她只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偷稅、不貸款、不欠錢、不上市,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事”這是她身上最大的標籤。同時她還關注食品安全,一年四季都在打假,凡是帶‘幹’字的辣椒醬都要打假。陶華碧說,任何人看到假冒產品後,都可以向老乾媽的公司反饋,並且反饋的人還可以得到感謝費。此次兩會,陶華碧再次提交打假的建議,她最擔心的就是產品質量不過關,毀了“老乾媽”的名聲,更傷了老百姓的身體。

名人誠信故事3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舊時中國店鋪的門口,一般都寫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八個自古在商品買賣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作假的行業道德。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名人誠信故事4

  1、列寧小時候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裏,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裏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裏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髒,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2、尼泊爾的少年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爲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爲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裏,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

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3、華盛頓砍樹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

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 “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4、德國王子與部下的生命

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裏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

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飢餓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飢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往四周一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名人誠信故事5

1、周幽王的烽火戲諸候

在商鞅“立木爲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爲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爲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華盛頓砍樹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 “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3、格蘭特將軍與無名孩童的陵墓毗鄰

在紐約的河邊公園裏矗立着“南北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每年有許多遊人來祭奠亡靈。美國十八屆總統、南北戰爭時期擔任北方軍統帥的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坐落在公園的北部。陵墓高大雄偉、莊嚴簡樸。陵墓後方,是一大片碧綠的草坪,一直綿延到公園的邊界、陡峭的懸崖邊上。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後邊,更靠近懸崖邊的地方,還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極小極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一樣,只有一塊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邊的一塊木牌上,卻記載着一個感人至深的關於誠信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兩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這一年,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歲時,不慎從這裏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傷心欲絕,將他埋葬於此,並修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陵墓,以作紀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將這片土地轉讓。出於對兒子的愛心,他對今後的土地主人提出一個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爲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壞它。新主人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這樣,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來。滄海桑田,一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道輾轉賣過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卻,但孩子的陵墓仍然還在那裏,它依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被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爲格蘭特將軍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一個偉大的歷史締造者之墓,和一個無名孩童之墓毗鄰之墓,這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又一個一百年以後,1997年的時候,爲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裏。那時,剛好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一百週年,也是小孩去世兩百週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4、曾子殺豬

曾子原名曾參,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裏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着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裏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爲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裏等着,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爲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5、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裏很貧窮,常常衣食無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爲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爲別人當傭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着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 後來韓信成爲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爲楚王,他仍然惦記着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裏,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6、皇甫績守信求責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裏的生活,就帶着他回到孃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裏很富裕。由於家裏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裏上學。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裏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裏,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裏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裏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於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裏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後來皇甫績在朝廷裏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7、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爲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8、尼泊爾的少年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爲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爲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裏,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9、商鞅的立木爲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爲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10、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爲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名人誠信故事6

一生守信的羅迪

20世紀初,來美國的移民十分節儉,儘量把每一分錢都積存起來。佛蘭普斯科.羅迪便成立了一家小小的銀行,吸收移民存款。1915年聖誕節前夕的一天,這家銀行的出納員外出午餐,這裏只有羅迪。突然,三個蒙面歹徒衝進來,把羅迪關進廁所後,將銀行裏的22000美元席捲一空。儲戶聽到這個消息後,都蜂擁來提款。雖然羅迪盡了最大的努力兌付,但仍然不支,最後被迫清盤,宣告破產。250個儲戶共損失了18000美元。從此,羅迪家一貧如洗。他們失去了住宅、積蓄、存款和所有的一切,連家裏一塊稍好的紅地毯也被人當債務拿走了。一位銀行家對羅迪說:"銀行遭遇搶劫,這是天災,既然已經宣告破產,你就沒有任何責任了,存款也不用還了。"羅迪說:"法律上也許是這樣。不過,我個人是要認賬的,這是信義上的債務。今後我一定要歸還!"

羅迪爲了還債努力奮鬥,他白天殺豬,晚上爲人補鞋,還發動大一點的孩子上街賣報,幫人搬貨物。一家省吃儉用,積了一點錢,有了一定的還債條件了。羅迪聽說一位儲戶患了重病,生活困難,他就把那位儲戶十幾年前存的177元還清了。以後,羅迪一家積了一點錢總是先還給最困難的儲戶。 羅迪聽說一位身患重病的寡婦無力撫養孩子。羅迪首先還給她100元,另外每月還她10元,使她付清房租。羅迪還聽說一位儲戶欠了稅,有坐牢的危險。20年前他在羅迪這裏存了一筆錢。羅迪連忙找到他,還了他的存款,使他免受牢獄之災。

但由於時間太長,許多儲戶記不清了,羅迪就在保險公司、教堂、開發商甚至是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尋找存款人。他從一篇新聞報道上,發現加利福尼亞有久未尋到的當年的三位儲戶,他便把存款分別寄給了他們。他們異常感動,其中兩個人把存款退了回來。請他轉寄給別的窮人或他們的孩子。羅迪通過牧師的幫助,找到了90裏外的一對老年儲戶。羅迪踏着深深的積雪,來到了他們家。幾十年來,他們的存款憑據都丟失了,但記得當年羅迪的儲蓄銀行的位置,街角的當鋪、鐵匠鋪等。羅迪認爲,他們的說法是對的,便按他們提供的數目給他們兌現了存款。1946年聖誕節前夕,銀行被搶31年以後,羅迪還清了250位儲戶18000元存款。

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散居各地的羅迪的子女也再行團聚在一起,此時羅迪向過去所有儲戶或他們的子女寄出了一張賀年卡,賀年卡上附了幾句話:"我,佛蘭普斯科.羅迪曾經經營一家儲蓄銀行。1915年該行遭劫後,被迫停業,但當時我曾向各位保證,日後必將存款歸還。經過多年的奮鬥,我們兌現了諾言,現在還清了所有的存款和利息,誠感欣慰。祝大家聖誕快樂!"當最後一張賀卡寄出以後,羅迪說:"我幸福,因爲我無愧於我的承諾!"信用是金,守信既是市場經濟應該和必須遵守的法則,也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名人誠信故事7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漢武帝的太子劉據被奸臣江充害死,使漢武帝的後嗣出了問題。這個時候,漢武帝已是垂暮之年,長子衛太子出事,次子齊懷王劉劇六歲夭折,三兒子燕刺王劉旦和四兒子廣陵厲王劉胥又不爭氣,不斷犯有過失,很難爲太子。只有寵姬鉤弋夫人趙婕妤生的小兒子劉弗陵聰明伶俐,因此,漢武帝從內心裏想讓弗陵繼承帝業。但是,當時弗陵才三歲,漢武帝又不放心,他死後弗陵能否保住江山,漢武帝便打算在大臣中找一位值得信賴、可以託孤的人。選擇誰呢?又用什麼樣的方式託付幼子呢?

漢武帝覺得只有霍光堪當重任,能夠輔佐兒子支撐劉氏社稷。霍光,字子孟,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是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的異母弟弟。霍光的父親叫霍仲儒,他當年在河東郡平陽縣縣衙裏做小官時,曾被派到平陽侯家裏臨時當差,與平陽侯家的侍女衛少兒私通,生了霍去病。霍仲儒在平陽侯家裏服役期滿回家後,娶妻生下霍光,便和衛少兒斷絕來往,不通音信了。過了很久,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得到漢武帝的寵愛,被立爲皇后。霍去病因爲是皇后姐姐的兒子,也很受漢武帝寵愛。霍去病成年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霍仲儒。霍去病還沒有來得及去尋訪探問,正巧就被任命爲驃騎將軍出征匈奴,路過河東郡。河東太守親自到郡界迎接,替霍去病揹着弓和箭在前面引路。到了平陽後,霍去病便派屬官去接霍仲儒。霍去病爲父親購置了許多田產、房屋及奴婢,然後就離去了。霍去病出徵匈奴回來,又從平陽經過,就帶了弟弟霍光到長安。霍光這時才十幾歲,漢武帝任命他爲郎官,後慢慢地升爲侍中,負責掌管尚書下設各部的事務。霍去病去世後,霍光做了奉車都尉兼光祿大夫,漢武帝出行時侍奉車輦,回宮後就在身邊侍奉,出入宮廷二十多年,小心謹慎,從無差錯,深得漢武帝的信任。

漢武帝選定了霍光後,就命令畫師畫了一幅周公揹着成王接受諸侯朝見的畫,把它賜給霍光。後元二年(前87年)春天,漢武帝到五柞宮遊玩,病情突然加重,霍光流着眼淚問:“陛下如有不測,誰應是帝位的繼承人呢?”漢武帝說道:“你沒有明白我前次送你那幅畫的用意嗎?立我的小兒子,你就像周公那樣輔助幼主。”於是,漢武帝任命霍光爲大司馬大將軍。第二天,漢武帝去世。隨後,太子即位,這就是孝昭皇帝。漢昭帝這時年僅八歲,國家大事一概由霍光決定。

霍光爲人忠厚信實,辦事沉着精細,嚴謹不苟,每次進出殿門,停和走都有一定的方位。郎僕射暗中記下,每次都不差寸分。霍光不負漢武帝之託,盡忠盡責地輔助漢昭帝。剛輔佐漢昭帝時,一切政令都由霍光親自頒發。

霍光和左將軍上官桀是兒女親家,關係親近。霍光的大女兒嫁給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生了一個女兒,和漢昭帝年紀相近,上官桀就託漢昭帝的姐姐鄂邑公主把自己的孫女納入後宮爲婕妤,幾個月後就立爲皇后。上官桀因此做了驃騎將軍,封爲桑樂侯。每逢霍光休假出宮,上官桀就代他處理政事。上官桀父子得到高官厚爵,很感激鄂邑公主的恩德。公主的私生活不檢點,寵愛丁外人,併爲其求取封爵,希望按照娶公主爲妻者封爲列侯的國家舊例,也封丁外人爲列侯,霍光不同意。公主又請求任命丁外人爲光祿大夫,想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得到召見,霍光又沒有允許。鄂邑公主因此對霍光非常不滿。上官桀父子也因一再爲丁外人求封不成而感到臉上無光。

本來在漢武帝時,上官桀已經做到九卿的要職,地位比霍光高。到後來,父子兩人都做了將軍,宮中又有皇后可以借重——皇后是上官桀的親孫女、上官安的親女兒,霍光只不過是她的外祖父,反而獨攬了朝政。因此上官桀心裏很不服氣,便與霍光開始爭權。燕王劉旦自以爲是漢昭帝的哥哥,卻未能繼承皇位,常常心懷怨恨。還有御史大夫桑弘羊因爲創立了酒類專賣、鹽鐵國營的制度,爲國家開闢了財源,誇耀自己有功,想爲子弟謀求官職沒能如願,也怨恨霍光。

於是,鄂邑公主、上官桀父子及桑弘羊與燕王劉旦串通,就以燕王的名義給漢昭帝上一奏章,說:“霍光出外總領郎官演習,沿途超越本分地下令戒 嚴,並預先派皇上的膳食官到目的地爲他準備飲食。”還說:“霍光持權營私,把自己府上沒有什麼功勞的人都封了官,最近又擅自選調增加大將軍府的校尉。他專斷朝政,爲所欲爲,必有陰謀。我劉旦願意交還封國的玉璽,回京到宮中做侍衛,以監視奸臣的行跡。”上官桀等到霍光出宮休假的日子,就把奏章呈奏上去,並打算趁機將奏章發給主管官員審理。那時,桑弘羊則同其他大臣把這作爲把柄,想以此迫使霍光辭職。不料奏章呈上後,漢昭帝不批。這使他們沒有了主意。

第二天,霍光知道了此事,就停留在西閣畫室裏不去上殿。漢昭帝問:“大將軍在哪裏?”左將軍上官桀回答道:“因爲燕王告發了他的罪行,所以他不敢上殿了!”漢昭帝心知肚明。於是下詔宣霍光上殿。霍光進來,脫下帽子叩頭謝罪。漢昭帝說:“請大將軍戴上帽子,我知道,這封奏書是假的,漢將軍沒有罪。”霍光問:“陛下怎知是假?”漢昭帝說:“將軍去廣明總領郎官演習,是最近的事,我知道。至於選調校尉一事,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因爲即使將軍要作亂,也不需要增加校尉啊!”當時漢昭帝才十四歲,在場的尚書和左右朝臣都敬佩他見英明。

後來上官桀的同黨又有進言毀謗霍光的,漢昭帝就發怒說:“大將軍是忠臣,是先帝特意囑託輔佐我的人。他忠心耿耿,天地可鑑。再有敢說大將軍壞話的就治罪。”從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說什麼,就謀劃讓鄂邑公主出面宴請霍光,埋下伏兵殺他,想就此廢掉昭帝,迎接燕王回京爲帝。不料這個陰謀被發覺,霍光在漢昭帝的支持下殺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丁外人等,燕王劉旦、鄂邑公主也都自殺了。

霍光忠心耿耿輔佐漢昭帝,漢昭帝始終將政事委託給霍光,直到去世,共十三年。這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富裕,四方外族都歸附漢朝,俯首稱臣。

誠信是君主用人的首要條件,霍光出入宮廷二十多年,小心謹慎,從無差錯,贏得了漢武帝的信任,因而贈圖託孤。漢昭帝不聽讒言,充分信任霍光;霍光不負武帝之託,盡忠盡責地輔助昭帝。從一定意義上說,正是因爲有了這種君臣之間的誠信,纔有了霍光理政期間西漢的民富國強。

以上就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名人幽默誠信小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名人誠信故事8

山東單縣有個小夥子叫張繼鎖,爲了給患重病的母親籌措醫療費,他隻身來到牟平區打工。但每月僅1000元的收入,很難掙到母親治病所需的30萬元費用,這讓他心急如焚。而醫生的警告又不時在耳邊響起:“你母親患的是脊髓空洞症,如不抓緊治療,極有可能成爲植物人。”情急中,他想到了買彩票,希望中個大獎,爲母親籌到醫療費。

20xx年4月6日傍晚,他來到一家彩票銷售點,一口氣買了三種彩票,剛走到對面的路邊,感到腳下有個沉甸甸的小包,他在撿起來後心想,一定是誰不小心遺失的,這會兒不知着急成什麼樣子,說不定會來這裏尋找,於是他在路旁等待。近一個小時過去了,也沒見人來找,他只好離開。

回到家他才發現,包裏除有簽了章的支票、送貨單據,還有10萬元現金,價值共計70萬元。

面對如此鉅額的錢財,張繼鎖在心裏對自己說:“再多的錢財,不是自己的堅決不能要!雖然母親急需救命錢,說什麼也不能在這錢上動心思,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失主。”

他從包裏的兩張行駛證、一張駕駛證上基本確定了失主的名字,又在環評證書上找到了聯繫電話……當晚10時,他和失主約定了見面地點,在覈對了對方的汽車牌照和相關證件後,將錢包還給了失主。

失主姓孫,是牟平區一家公司的老闆。那天傍晚,他把錢包放在貨車前門處,當行至紅綠燈處時被追尾,他正要開門下車查看,卻發現撞車者已經逃逸,便加速追趕,沒想到在車門開合之際錢包滑落到地上。“包裏那麼多錢,誰見了都會動心,當時也就放棄了尋找。沒想到,這世上還真有見錢眼不開的人,讓我十分感動。”孫先生提出,改日一定登門致謝,被張繼鎖拒絕,他又拿出口袋裏全部的20xx元要塞給張繼鎖,同樣被拒絕。

孫先生覺得,這事不能這樣不了了之,第二天憑藉張繼鎖聯繫他時留下的手機號碼打過去,但電話已無法接通,後來才得知,張繼鎖與他分手後,手機發生了故障,便更換了手機和號碼。

“一定要當面重謝他,不然良心難以安寧。”經過先後9次尋找,孫先生終於在5月24日找到了張繼鎖。此時,張繼鎖正小心翼翼地給母親喂藥。

孫先生當即表示,願出錢爲張繼鎖的母親治病,卻再次被張繼鎖拒絕:“你掙錢也不容易,我們不能要你的'錢,當從決定把鉅款歸還你的那刻起,我就沒想到要從你手裏得到什麼好處。”讓孫先生感動得不知說什麼纔好。

張繼鎖的誠信舉動被多家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表示:“在這個善良和誠信越來越缺失的年代,張繼鎖的行爲值得人們對他深深地鞠躬致敬,並要讓他的誠信有所回報。”

“讓誠信有所回報”,一時成了議論焦點。5月29日,菏澤市單縣東大醫院院長房巨波將5000元愛心款送到張繼鎖手中,並承諾邀請省立醫院專家爲他的母親免費會診;5月30日,單縣民政局送來2萬元善款;單縣公職人員自發捐款10200元;全國各地素不相識的人們也紛紛匯來一筆筆愛心款……在全社會的關愛下,目前張繼鎖母親的治療費用已湊夠了一半多,已經住院開始治療。

張繼鎖動情地說:“我始終相信,誠信是有回報的。你給予了別人誠信,別人就會回報你善意和尊重,你給予了別人一縷善良的火苗,別人就會回報你一片心靈的陽光。”

名人誠信故事9

晏殊實話實說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宋真宗。真宗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試題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請求改換其他題目。真宗被晏殊的誠實所折服,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晏殊在京城做官時,大小官員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真宗感嘆不已,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很驚訝,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商鞅立木爲信

春秋戰國時,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爲了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10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50兩黃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曾子殺豬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妻子走後,曾子磨刀燒水,把家裏的豬綁起來準備殺。妻子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我只是哄哄孩子而已。”曾子說:“一旦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了。”說着,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季布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很信任和敬佩他,願意同他交朋友。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

韓信

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

宋慶齡

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以爲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烽火戲諸候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爲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爲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爲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爲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名人誠信故事10

誠信是道路,隨着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着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着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着名畫家,他爲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將畫燒燬。事後,對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感悟:真正的畫家、藝術家都是些感情真摯而豐富的人。他的不虛僞造作,講誠信,從不食言,真可謂畫品如人品。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爲新法。爲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佈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於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感悟:“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衆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爲‘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爲‘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感悟: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此事亦可看出鄭板橋的智慧與幽默。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裏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着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裏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爲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裏等着,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

感悟: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爲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名人誠信故事11

三國時期,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攻打曹操。蜀國的軍師諸葛亮和東吳的都督周瑜經常在一塊兒商量軍情。可是,東吳的都督周瑜心地狹窒窄,不能容忍諸葛亮比自己高明,認爲諸葛亮日後一定是東吳的大禍害,就想設計害死他。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前來議事。他請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枝箭,諸葛亮說只需三日。果然,諸葛亮神機妙算,算出三日後必有大霧,不但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從曹操那裏得了箭,還估計出一共得箭多少枝。

諸葛亮輕搖羽扇瀟灑地對魯肅說:“你有所不知啊,我方纔靜聽艙外箭雨之聲,心中默數,算來此次曹賊所贈之箭應有一十二萬五千一百一十一枝!”魯肅聽得張口結舌,心中暗想:“這人莫非神仙下凡?”不一會兒,小卒進來稟報,共得箭一十二萬五千一百枝。

魯肅頓時大驚失色,諸葛亮雖多算了十一枝箭,但預算能精確到百位,卻也非凡人可以企及的。魯肅正要恭維一番,卻見諸葛亮面色凝重,便不敢出聲,想來他是爲誤差十一枝箭而懊惱。諸葛亮嚴肅地對小卒說:“你們仔細清點了嗎?”在小卒眼裏,諸葛亮就是神仙,見他臉色難看,嚇得撲通跪下:“回稟先生確定細細清點了,不敢有分毫差錯。”

魯肅嚴厲地對小卒喝道:“再去重新清點,檢查一下船舷等處有沒有查漏之箭。有錯漏者軍法從事!”小卒應聲下去了。魯肅誠懇地對諸葛亮說:“十二萬多枝箭,先生只漏數了十一枝,我已經很佩服。偶有一兩枝沒有戳穩的箭落入水中也是難免的。先生何必這麼嚴格地要求自己呢?”

小卒再次來稟報,經過覈實,仍舊只有一十二萬五千一百枝箭。諸葛亮看着小卒的背影,長嘆一聲,坐倒在艙板上,神色很難看,好久沒有說話。快到東吳水寨時,諸葛亮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對着魯肅深深地鞠了一個大躬。魯肅連忙起身還禮,說:“先生爲什麼對我行這麼大的禮啊?”諸葛亮說:“我有一事相求,聽聲數箭一事,請代爲保密,不要外傳,我感激不盡。”

魯肅說:“先生真是個誠實的人啊!僅數差十一枝箭,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神仙一樣高明瞭,您卻爲這件事感到慚愧,魯肅佩服先生的爲人,替先生保密就是。”魯肅果然是誠信君子,聽聲數箭的事從未對任何人講過。因此,歷史上只有“草船借箭”而沒有“聽聲數箭”的記錄。

名人誠信故事12

曾子殺豬教子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兒子哭鬧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就留在家裏玩,等我回來後,我就殺豬給你吃。”當妻子從集市回來,看見曾子準備殺豬。妻子連忙阻止說:“我只是跟孩子說着玩的。”曾子說:“不能跟小孩子開玩笑。孩子年紀幼小,不懂知識,會模仿父母的行爲,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等於教他學你那樣騙人。母親欺騙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於是,曾子殺了那頭豬,並煮了豬肉給孩子吃。

劉廷式堅娶盲女

劉廷式本是農家子弟,與鄰女定有婚約。後離別數年,劉廷式入太學讀書,並考中進士。劉廷式回鄉時,準備與鄰女成親。這時才得知鄰公已死,其女雙目失明,家道中落。不過,劉廷式並不因此違背婚約,還選好日子準備完婚。鄰女打算退婚,她說:“我如今雙目失明,形同廢人,門不當戶不對,怎能嫁你爲妻呢?”劉廷式回答說:“既然我早與鄰翁有約,豈可因翁死子疾而違背婚約?”結果,二人終成眷屬,家庭和睦,並生數子。

宋就以誠感人

宋就曾在樑、楚交界處當縣令,樑、楚邊亭四周都種瓜。由於樑亭人勤勞,所以瓜長得很好;而楚亭人懶惰,所以瓜長得不好。

於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惱恨,在深夜踐踏和扯斷樑亭的瓜藤。樑亭人發現後,去請示縣令宋就,認爲要報復,去踐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搖搖頭說:“怎麼可以這樣做呢?與人結怨,是招禍的門徑。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也對人家不好,這多麼狹隘呢!你們如果聽我的話,那應以誠感人,每夜派人暗中爲楚亭澆瓜地,不要讓他們知道。”

季札贈劍

吳國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國途中,順道訪問了徐國國君。徐君非常喜歡季札的寶劍,但知它是吳國國寶,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歡這寶劍,想立即將它送給徐君,但礙於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國家,所以需要帶着這寶劍以代表吳國出使。於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許下諾言:“當我結束這次行程後,我會再到徐國,屆時定將這寶劍送給您。”

後來,當季札返回徐國時,徐君已死。季札來到徐君墓前,便將寶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樹上。隨從連忙問道:“人都死了,還贈他寶劍幹什麼?”季札說:“我早在心中答應將這寶劍送給徐君,如今徐君雖已離世,但不可因此改變我的承諾,我仍要履行諾言。”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樑亭人已把瓜地澆過了,瓜長得愈來愈好。楚國縣令和楚王知道這件事後,深深受到宋就以德報怨的行爲所感動,自覺慚愧,就以重禮對樑王表示感謝,並請求兩國交好。

晏殊實話實說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宋真宗。真宗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試題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請求改換其他題目。真宗被晏殊的誠實所折服,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晏殊在京城做官時,大小官員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真宗感嘆不已,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很驚訝,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商鞅立木爲信

春秋戰國時,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爲了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10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50兩黃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季布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很信任和敬佩他,願意同他交朋友。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

李苦禪人要有信於已

畫家李苦禪年輕時師從國畫大師齊白石,不僅畫藝精湛,而且人格質樸。他長於畫鷹、竹、蓮、梅等題材。鷹是陽剛的傾向,竹是剛正不阿的象徵,蓮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情操,梅則表現了堅貞不屈的品格。畫品如人品,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實寫照。他常說:“人,必先有人格,爾後纔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李苦禪心地寬厚,待人誠摯,尤重信義,言出必行,不計得失。

有一次,李苦禪在家中正忙着作畫,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來訪,他趕緊放下畫筆,請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倆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舊事,甚是歡娛。末了,老友將要起身告辭,纔不好意思地說:“不瞞你說,今天我是來求畫的,不過我看你作畫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實在難以啓齒……”不待老友說完,李苦禪爽朗地笑了起來,“老兄何必這樣客氣呢?憑你我的交情,一幅畫算得了什麼?不日即可奉上,還請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興得連聲道謝,揖手而別。可是隨着李苦禪名氣越來越大,他的應酬也越來越多,因爲事務纏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有一天,老友的兒子突然登門,臂戴黑紗,淚流滿面地告之其父已於目前病故的噩耗。李苦禪驚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託之事尚未如願,悲傷之中又禁不住滿懷愧疚。應人之事未了,而所應之人已去,如何能讓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靜之時,李苦禪在書房裏神情凝重,他緩緩地鋪展開一張潔白的宣紙,細細地研好墨,然後揮毫作畫,時而運筆如風,時而精雕細琢,整整畫了一百枝卓爾不俗的蓮花。畫罷,他又鄭重地題上了老友慧鑑的跋款,並蓋上了平時自己最喜愛的印章。之後,李苦禪攜畫來到後院中,滿上兩杯水酒,點燃一支高香,灑一杯酒在地,雙手舉畫。對天遙祭道:“吾友見諒,苦禪疏懶,未得一了心願卻驚聞老兄仙去,追悔莫及。今作《百蓮圖》,焚之以追償所願,老兄在天有知,苦禪豈敢無信?”拜完後,划着火柴,將精心製作的畫作,化作了一團鮮紅的火焰。

李苦禪的奇怪舉止驚動了他的兒子,他跑出來問父親發生了什麼事,李苦禪嘆了口氣,詳述了事情的經過。兒子聽後有些不解地問:“您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給他畫。再說,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畫了畫給他,他也無從知曉了啊?”聽兒子這樣說,李苦禪擡起頭,正色道:“過去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應人之事,豈可食言?老友無知,而我心有知。”

事後,李苦禪一再囑咐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禪大師看來,“誠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誠”字,就是強調對信的遵守關鍵在於自己的內心。這種誠信能夠超越時空與生死的界限,應之於心,遵之於心,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內心的釋然。

誠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簡單地有信於人,更要有信於己。

名人誠信故事13

李國武,男,漢族,1969年12月生,民進會員,湖南省臨湘市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經理。

李國武常說:“做人要講良心、講誠信,我一輩子痛恨假冒僞劣、拒假反假。”他不惜花巨資收假購假再銷燬,他憑良心辦廠,用道德自律,始終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1993年,剛下崗的李國武用借來的20xx元,在臨湘市長安鎮開了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食品店。開店不久,李國武發現,因爲採購員貪圖便宜,自己店裏出現了一些“三無”產品。他當即將採購員開除,並連夜將這批“三無”產品全部銷燬。第二天,他貼出公告,承諾凡在他店裏購買的不合格產品全部原價收回。不僅如此,他還花錢在電視臺打廣告,收購消費者從其他商店買來的假冒僞劣產品。廣告一出,送假貨的人蜂擁而至,僅一個上午,李國武就收購了數千元假貨。在衆人的見證下,他將收購來的3.5噸假貨用15輛三輪車送至垃圾場焚燬。

20xx年,李國武從國營企業接過破產的十三村醬菜廠,開始涉足食品加工業。當時,有些食品企業使用假冒不合格原料和輔料加工牟取暴利,每天他都能接到數十個推銷電話,都被他斷然拒絕。爲降低成本,生產廠長和採購經理曾計劃改用價格便宜近一半的地溝油。當他們拿着新出的樣品找李國武試吃時,李國武沒吃出任何問題,卻在索要“三證一檢”時發現了貓膩。他二話沒說,將樣品和這批地溝油一同焚燬。一次,十三村研究新工藝出現菌類少量超標,李國武下令將220大壇價值18萬元的豆瓣醬全部銷燬。

20xx年,媒體曝出外地多個產品塑化劑超標。李國武主動將十三村所有產品抽樣報送省質監局檢測。在三項主要檢測指標都合格的情況下,他還是不放心,又對其餘18個指標也一併檢測,並要求將生產環節上所有塑料容器全部換成不鏽鋼。雖然增加了成本,但李國武認爲這樣才踏實。20年來,他主動焚燒銷燬假冒、不達標產品和原材料20多次,焚燬總價值超過85萬元,放棄潛在利潤高達600多萬元。

“做食品行當的,做的都是良心活,昧良心的錢,我不能賺!”不論是賣食品還是做食品,他始終自覺將質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只要是與他的個人道德標準相違背的行業潛規則,他都會自覺抵制。李國武對誠信的堅守,換來的不僅是員工的敬重崇拜,還有事業的騰飛。他的誠信經營理念也隨着事業的發展不斷對外輻射擴散。“食品安全,既要有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更應該有一個道德標準!”李國武說,“食品安全這條路還很長,但我願意一輩子去堅守。”

李國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名人誠信故事14

有關寫名人誠信的小故事1:門德爾鬆的誠實

門德爾鬆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

一次,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白金漢宮爲正在英國訪問的門德爾鬆舉行盛大的招待會,歡迎這位著名的作曲家的到來。當門德爾鬆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伊塔爾茲》這支曲子時,女王倍加讚賞,說:“單憑這一支曲子,就可證明你是天才。”

門德爾鬆並沒有喜形於色,而是安詳地對女王說:“不,那是我妹妹的作品。”

原來她妹妹芬妮亞也是個極有音樂造詣的作曲家,她寫了這首曲子,幾位兄弟不贊成署女人之名,一致商定用門德爾鬆的名字發表。儘管門德爾鬆譽滿國內外,藝術才華出類拔萃,但他並不相奪人之美,貪他人之功爲已有,表現出較高的素質和修養。

有關寫名人誠信的小故事2:以小見大說誠信

據《玉泉子》一書記載,呂元膺任東都留守時,有位處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兩人正對局,突然來了公文,呂元膺只好離開棋盤到公案前去批閱公文,那位棋友趁機偷偷挪動了一個棋子,最後勝了呂元膺。其實呂元膺已經看出他挪動棋子了,只是沒有說破。第二天,呂元膺就請那位棋友到別處去謀生。別人都不知道辭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被辭退。臨走時,呂元膺還贈送了錢物。

呂元膺之所以要辭退這位棋友,是由於他從這位棋友挪動一個棋子、搞了一個奷詐的小動作中發現了他的不誠信。誠信者,真誠守信之謂也。誠信,是人生的無形資產,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無信不立”,不誠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難處世。與沒有誠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險可怕的。

挪動一個棋子,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不值得認真。但小事不小,小中可以見大。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可貴的善良;而不誠信,卻是一種惡德,世間的無數不幸和災禍的根源,無不是由惡德所滋生、引發的。小與大,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有關寫名人誠信的小故事3: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爲“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爲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

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名人誠信故事4: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親帶着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爲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爲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裏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於是,小列寧馬上起牀,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名人誠信故事15

【季布重諾】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朋友的幫助,才倖免於難。而有信,自然會得到大家的

【曾子殺豬】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着,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誠實的晏殊】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爲“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韓信守信】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裏很貧窮,常常衣食無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爲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爲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着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爲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爲楚王,他仍然惦記着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裏,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華盛頓砍櫻桃樹】

美國開國大總統華盛頓小的時候,是個誠實的孩子。他跟父親之間,曾有過這樣一段故事。

一天,父親送給他一把小斧頭。那小斧頭新嶄嶄的,小巧鋒利。華盛頓可高興啦!他想:父親的大斧頭能砍倒大樹,我的小斧頭能不能砍倒小樹呢?我要試一試。他看到花園邊上有一棵小櫻桃樹,微風吹得它一擺一擺的,好像在向他招手:“來吧,小華盛頓,在我身上試試你的小斧頭吧!”華盛頓高興地跑過去,舉起小斧頭向櫻桃樹砍去,只聽“咯嚓”一聲,小樹成了兩截,躺倒在地上。他又用小斧頭將小樹的枝葉削去,把小樹棍往兩腿間一夾,一手舉着小斧頭,一手扶着小樹根,在花園裏玩起了騎馬打仗的遊戲。

一會兒,父親回來了,看到心愛的櫻桃樹倒在地上,很生氣。他問華盛頓:“是誰砍倒了我的樹?”

華盛頓這才明白自己闖了禍,心想:今天準得挨爸爸揍啦!可他從來不愛說謊,就對父親說:“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櫻桃樹。我想試一試小斧頭快不快。”

父親聽了華盛頓的話,不僅沒有打他,還一下把他抱起來,高興地說:“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株櫻桃樹,也不願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

華盛頓點點頭,把父親的這些話牢牢記在了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