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經典小哲理故事(15篇)

經典小哲理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經典小哲理故事1

孟母三遷

經典小哲理故事(15篇)

孟母非常重視對孟子的教育,連住處的選擇都費盡心思,千方百計創造有利於兒子成長的`環境。原先他們家離墓地很近,孟子常到墓地裏和小朋友做一些模仿堆墳、送葬之類的遊戲。孟母看到環境對孩子影響不好,便遷居到一個鬧市的附近,很快孟子玩耍時就模仿起商販叫賣一類的事來。孟母說這也不是孩子應住的地方,於是又遷居到學校附近。從此孟子模仿學校裏的禮儀等課程。孟母說這纔是教育孩子的好環境,於是定居下來。這就是成爲千古美談的“孟母三遷”。

經典小哲理故事2

鐵杵磨針

相傳唐朝大詩人李白少年時在四川讀書,不肯用功,中途棄學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一根鐵杵(chǔ)在石頭上不停地使勁磨。李白不解地問:“你磨鐵棒幹什麼用”老婆婆說:“想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這情景使李白很感動,他想:“這需要花多少功夫,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呀!學習不也正需要這種精神嗎”於是,他回到學館,刻苦學習,終於成爲很有成就的人。諺語中“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也是出自這個故事。

經典小哲理故事3

1、水桶的故事

從前人們使用木水桶打井水。一天,一位老兄家用的水桶爛掉幾塊板,而眼下又找不到合適的木板。他就隨便找來幾塊長度不一的木板,重新匝好水桶。但是當他從水井裏打起一桶水後,發現桶裏盛的水比以前少,他心裏很納悶這是怎麼回事?經過檢查,他發現新換上的木板中有一塊特別短,桶裏的水都從那個地方淌出來,而那些長出的木板並不起作用。

啓發:一個系統的效率高低,不是取決於系統中某個體的最高效率,而是取決於它的最短點。所以,我們在系統工作中,要特別注意那些薄弱點(短處)。

2、學會捨棄

有兩個人相約到山上去尋找精美的石頭,甲背了滿滿的一筐,乙的筐裏只有一個他認爲是最精美的石頭。甲就笑乙:“你爲什麼只挑一個啊?”乙說:“漂亮的石頭雖然多,但我只選一個最精美的就夠了。”甲笑而不語,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負擔越來越重,最後不得已不斷地從一筐的石頭中挑一個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時候他的筐裏結果只剩下一個石頭!

啓發:人生中會有許多的東西,值得留戀,有的時候你應該學會去放棄。

3、低頭看路

那年放暑假,小胖跟父親去看爺爺奶奶,途中要走三十里的路,還要翻過一道高高的山樑。走了兩個多小時,還在樑上,望着遙遙無際的前方小胖怎麼也不肯邁步了。父親威嚴地命令道:“別盡往前瞅,低頭看路,下了山樑就到了。”沒辦法,小胖只好怏怏地跟着。不過這以後,小胖不再一次次老眺望遠遠的目的地,而是低頭看着腳下的路,不斷欣賞着沿路那些形狀各異的石塊和花草,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爺爺奶奶家。

當你向一個大目標挺進時,不妨將這個目標分解成無數個眼前具有可見的小目標。道理很簡單:一個關注遠方的人,首先一定要學會關注眼前。

4、不可改變的真理

有一年,著名的美國哈佛大學,曾有一名教授給剛入學的新生出了一道測試題:一加一等於幾?學生們一陣大笑之後想:這麼簡單的題,連三歲小孩都會,看來其中必有其他深意。於是有85%的同學競沒有給出答案,5%的同學回答是“三”,至於剩下10%的同學,答案五花八門。

於是,教授公佈了最後答案:“二!”在學生們面面相覷之後,教授意味深長地說:“一加一等於二,這是一個不變的真理,不能、也不會因爲外界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啓發:事實上,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一層虛擬的外表,就看我們怎麼對待了。

5、智者的眼睛

電臺請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說:“還是出個題考考大家吧。”“某地發現了金礦,人們一窩蜂地擁去,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路。是你,會怎麼辦?”有人說“繞道走”,也有人說“游過去”。商界奇才含笑不語,最後他說:“爲什麼非得去淘金,爲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開展營運?”大家愕然。商界奇才說:“那樣的情況,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條短褲,他們也會心甘情願的。因爲,前面有金礦啊!”

啓發:幹他人不想幹的,做他人不曾做的,這就是成功之道。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着一個潛在的機遇。

6、和尚分粥

僧多粥少,每到開飯時,和尚們一擁而上,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粥被擠翻了。大家都捱餓。

和尚們推薦了一位長者分粥,可分粥者大權獨掌,爲能多分點粥,一些和尚開始溜鬚拍馬,加上平時相互關係就有厚薄,分粥者把粥分的多的多,少的少。

餓得受不了的和尚提議輪流分粥。這下可好,輪到自己分時撐個半死,他人分時餓得發昏。

方丈雲遊回來了,決定由其中一名和尚全權分粥,其他不得有異,但又規定分粥者最後取粥。從此和尚們均等地吃上了熱粥。

啓發:凡事必須有制度、機制去規範,制度必須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好的機制不一定複雜,複雜的機制不一定好。

7、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在法國影劇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緊急,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啓發: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8、兩個和尚

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裏。兩山之間有一條溪,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爲然。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當他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時。他十分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指着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如今,終於讓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了。”

啓發:我們常常會忘記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培養自己另一方面的實力。這樣在未來當我們年紀大了,我們還依然會有水喝,而且還能喝得很悠閒。

經典小哲理故事4

“人爲什麼不直接掌控我,而是要通過你掌控我呢?”刀問柄。

“因爲人們心裏清楚,一些不能直接掌控的東西,不如間接掌控。”柄回答說。

“那你是靠什麼來掌控我呢?”刀問。

“因爲你曾經對我的傷害,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再鋒芒的.東西,只要避其鋒芒,就很容易控在自己的股掌之間。”柄說。

經典小哲理故事5

野豬和馬一起吃草,野豬時常使壞,不是踐踏青草,就是把水攪渾。馬十分惱怒,一心想要報復,便去請獵人幫忙。獵人說除非馬套上轡頭讓他騎。馬報復心切,答應了獵人的要求。獵人騎上馬打敗了野豬,隨後又把馬牽回去,拴在馬槽邊,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

經典小哲理故事6

上山還是下山

人若怕鬼,鬼就嚇人;人不怕鬼,鬼就怕人。

一位參加夏令營回來的同學問我一個問題:假如在登山的時候,下起了暴雨,你該馬上下山還是等待救援?我說:“應該馬上下山。”同學說:“錯了,應該繼續前進。”我奇怪地問:“山上的'風雨不是更大嗎?”

那位中學生告訴我,那天早晨,他們登一座高山,剛行至半山腰就遇上了大雨。他們要下山,帶隊老師不同意,反而要他們趕快往山上走。結果,他們一鼓作氣冒着風雨登上了山頂。傍晚下山的時候,他們發現那條道路被水沖刷過了,路上殘留着許多石塊、泥沙,而且越往下走,泥沙堆積的厚度越高。

感悟:往山頂走,風雨可能更大,但不足以危及生命;如果往山下走,卻有可能遇到山洪致人於死地。

經典小哲理故事7

師哥說,那是他第一次面試,也是他記憶最深刻的一次面試。

那天,他揣着一家著名廣告公司的面試通知,興沖沖地提前10分鐘到達了那座大廈的一樓大廳裏。當時他很自信,他專業成績好,年年都拿獎學金。廣告公司在這座大廈的18樓。這座大廈管理很嚴,兩位精神抖擻的保安分立在兩個門口旁,他們之間的條形桌上有一塊醒目的標牌:“來客請登記。”

師哥向前詢問:“先生,請問1810房間怎麼走?”保安抓起電話,過了一會說:“對不起,1810房間沒人。”“不可能吧,”師哥忙解釋,“今天是他們面試的.日子,您瞧,我這兒有面試通知。”那位保安又拔了幾次:“對不起,先生,1810還是沒人;我們不能讓您上去,這是規定。”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師哥心裏雖然着急,也只有耐心地等待,同時祈禱該死的電話能夠接通。已經超過約定時間10分鐘了,保安又一次彬彬有禮地告訴師哥電話沒通。

師哥當時壓根也沒想到第一次面試就吃了這樣的“閉門羹”。面試通知明確規定:“遲到10分鐘,取消面試資格。”師哥猶豫了半天,只得自認倒黴地回到了學校。

晚上,師哥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先生,您好!也許您還不知道,今天下午我們就在大廳裏對您進行了面試,很遺憾您沒通過。您應當注意到那位保安先生根本就沒有撥號。大廳裏還有別的公用電話,您完全可以自己詢問一下。我們雖然規定遲到10分鐘取消面試資格,但您爲什麼立即放棄卻不再努力一下呢?祝您下次成功!”

經典小哲理故事8

道理勵志故事:把水燒開

經過多年苦讀,他終於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大學畢業後,他躊躇滿志,既想考研繼續深造,又想快點兒找到工作,同時又羨慕那些出手闊綽的“土豪”……他給自己制定了很多目標,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垂頭喪氣的他來到一座寺廟前,想求佛拭去自己心靈上迷茫的塵埃。剛走到大殿門口,他看到寺廟裏那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正準備出門。於是,他改變主意,請老和尚給自己一些指點。

聽完他的故事,老和尚指着旁邊一口大鍋,說:“你先把水燒開吧。”他馬上去外面撿來一些柴火,開始生火燒水。火剛燒旺,柴就用完了。於是,他趕緊去外面又撿了一些柴火,回來時,水已經涼了。他重新生火燒水,但水剛燒響,柴火又用完了。正當他準備第三次出門撿柴時,老和尚上去把鍋裏的水舀出了一半。不到半分鐘的時間,僅用竈裏的餘火就把水燒開了。他看到後,恍然大悟,拜謝過老和尚,心明目澈地走了。

要把水燒開,就要看看自己撿拾的柴火有多少、水有多少,要根據自身擁有的資源適時調整目標。

不顧及自身的優勢何在而盲目鎖定目標,並且追求目標沒有一個規劃,就像燒一大鍋水,只有一點兒柴火一樣,每次水都燒不開。

道理勵志故事:人生是一場修行

小和尚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麼?”老和尚:“砍柴,擔水,做飯。”小和尚:“那得道後呢?”老和尚:“砍柴,擔水,做飯。”小和尚:“那何謂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時惦記着挑水,挑水時惦記着做飯;得道後,砍柴就砍柴,擔水就擔水,做飯就做飯。”

我們大多數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心在另一件事上。上班的時候想着家裏的事,吃飯的時候還不忘看電視。放不下的事太多,心不靜,所以我們累。

人生是一場修行。修行,就是把心打開,心打開了才能開心。世界這麼大,天空這麼深,都不如我們打開的心。羅大佑寫給三毛的一首歌裏有這麼一句唱詞:只是秋去春來中,分開我們的不是宿命的安排,而是心靈的隔開。把手握緊,裏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整個世界。

修行先修什麼?修心。心是人生旅行唯一能夠拿走的物件,而不是豪車或者別墅。修心的最好法門便是在人世的繁華中歷練,既享得入世的繁華,又耐得出世的寂寞。

修心,修什麼?

捨得。有舍方有得。試想:得非所欲,舍非所願,該是一種何堪的心傷。

承受。只有不斷地承受,我們纔會不斷走向成熟,收穫生命的欣喜。承受,使我們走向美麗和成熟;承受,更加彰顯生命的輝煌。

堅持。沒有誰會知道明天的樣子,也許是今天的複製,也許是昨天的粘貼,但是既然你選擇了遠方,就風雨兼程吧!

包容。行包容他人之舉,是一種智慧,因爲你在欣賞他人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

淡定。世界充滿誘惑,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我們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有過快樂,也有過痛苦。面對這些,我們無須大喜,也不必大悲,因爲這本是生活的一部分。

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網絡,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修行,是一條通往人類內心最深遠處的道路。

道理勵志故事:打敗你的不是蝙蝠

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的蝙蝠,它們是非洲野馬的天敵。它們用尖利的牙齒咬破野馬的'皮膚,吸飽血後纔會飛走。它們攻擊野馬的時候,野馬會不停地蹦跳、狂奔,想甩掉吸血蝙蝠,可怎麼都甩不掉。等吸血蝙蝠吸飽血後自行離去,野馬也奄奄一息,很快喪命。

動物學家說,這樣小的蝙蝠根本無法把野馬的血吸光,不足以致命。真正使野馬死亡的原因是,它們爲甩掉蝙蝠長時間蹦跳狂奔,體力耗盡,引起心力衰竭。所以說,打敗野馬的不是蝙蝠,而是野馬自己。它們的內心不夠強大,把微不足道的小事當成滅頂之災,最終毀在自己的膽怯、恐懼上。

其實,人也會和野馬一樣犯同樣的錯誤。我的一位醫生朋友說,他見過很多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後,因爲心生恐懼,無限誇大疾病的危害。時間長了,形成心理負擔,既不積極配合治療,又不調整自己的心態。本來患者的病不至於影響壽命,可是有些人卻在短短几年內去世了。“他們不是病死的,是被自己嚇死的!”醫生朋友慨嘆說。

真的是這樣,人很多時候不是被外力打敗,而是被自己打敗。因爲內心脆弱不堪,就會把不值一提的小事一再放大,最終讓自己全面潰敗。

我認識一個人,年輕時在單位爭強好勝,因爲評高級職稱的事和領導、同事鬧得不愉快,到退休時也沒評上。退休後,他總因爲沒評上高級職稱這事而鬱悶,幹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沒幾年,他生了一場大病,鬱鬱而終。本來不大的一件事,卻成了他解不開的心結,總糾纏在過去的不愉快中,不能過好當下的生活,最終毀了自己。他就像可憐又可悲的野馬一樣,打敗它的不是蝙蝠,而是自己。究其原因,還是因爲他的內心不夠強大。一個人只有內心強大,才能百毒不侵,遇到再大的事也會微微一笑說:“那都不是個事兒!”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首先應該有豁達的心胸,容得下事和人。大度謙和,忍讓寬厚,才能爲自己贏得海闊天空。內心強大,還在於能理性睿智地思考問題,遇到問題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內心強大,還應該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無論遭遇什麼,都要向着陽光的方向前行。

打敗你的不是小小的蝙蝠,而是你自己。修煉一顆強大的心,你不僅會戰勝困難,還會戰勝自己,成爲人生賽場上的勝利者。

經典小哲理故事9

郵差種花

有個小村莊裏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準備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籽,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

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散播著野花種籽。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籽和花香對村莊裏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

感悟: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經典小哲理故事10

在一次美國籃球賽季,喬丹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剛進隊時,喬丹的年薪僅爲55萬美元,對此他說:“比賽時坐板凳是家常便飯,雖然心裏不舒服,但也必須忍受,因爲老闆還不看好你,球迷也不認同你,你能做的,就是通過不斷努力,最終讓人們喜歡你,這樣你才能得到更多。”

隨着球藝的突飛猛進,喬丹已經成爲全隊的核心人物,並率領公牛隊連續奪得NBA總冠軍,年薪也因此猛飆到3014萬美元,幾乎相當於其他隊員年薪的總和,這就引起個別隊員的不滿。其中有個叫米勒的`板凳隊員找到老闆雷恩斯多夫,認爲應該降低喬丹的年薪,並要求爲自己加薪。雷恩斯多夫對米勒說:“你有沒有算過賬,因爲有了喬丹,公牛隊才能在幾個賽季後的各項收入就達到15億美元,我們給予喬丹的,連公牛隊收入的零頭都不到,明眼人一看都明白。換句話說,是我們虧待了他。而你在幾個賽季中,從沒有爲球隊拿到過一分,但我們每年還要拿出30萬美元養着你,這筆賬又該如何算?謝謝你的提醒,現在我就要做出兩個決定,一是將你的年薪降爲20萬美元,二是將喬丹的年薪提高到3314萬美元。”米勒萬萬沒有想到,因爲他的自作聰明,不僅沒有爲自己爭取到加薪,相反還被降了10萬美元,而喬丹的年薪卻因此提高了300萬美元。

善妒的人,只看到別人收穫了多少,卻看不到別人付出了多少,這樣的人,不僅是無能的人,也是無德的人,最終只能弄巧成拙。

經典小哲理故事11

本世紀30年代,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映冷漠,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臺執政。

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面揮動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擡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的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地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意思是生還者。

人是很容易被感動的,而感動一個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捨,巨大的投入。往往一個熱情的問候,溫馨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靈中灑下一片陽光。

經典小哲理故事12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夜裏,齊國國都臨淄的城門忽然洞開,一大隊人馬舉着通明的火把從城內奔出,吵吵嚷嚷地讓停在城門外的載貨車挪開。原來,國君齊桓公要出城迎接貴賓。

在載貨車隊中,有個趕車的人叫甯戚,聽到齊桓公要出城的消息,他激動不已,這一刻他期待很久了。

甯戚是衛國人,學識淵博,才華出衆。他聽說齊桓公有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便決心前去謀取官職。然而甯戚家中窮困,連路費也沒有,只好受僱替商人趕車來到齊國。

當齊桓公的車駕駛出時,甯戚敲着牛角高聲唱起了自己創作的《甯戚歌》。齊桓公聽到後,對身邊的人說:“那個唱歌的人或許就是個難得的'人才啊!”於是吩咐後面的車輛載上甯戚。

回到宮中,在聽了甯戚論述治國平天下的見解之後,齊桓公便準備起用他。有大臣勸道:“衛國離齊國並不遠,國君不如派人先去打聽一下,如果他確實是一個有才有德之人,再起用也不遲啊。”

齊桓公卻說:“不能這樣。調查之後就難免會發現這個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因爲一個人的小毛病而丟掉他的大優點,這正是一些君主難以得到大才大德之人的緣故啊!”於是,他當即拜甯戚爲上卿。甯戚果然不負厚望,屢建奇功,後來又擔任了主管農業的官員,獎勵墾種,薄取租賦,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經典小哲理故事13

春秋時期,晉國原本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參與大國爭霸戰爭,與齊、宋、秦、楚合稱“春秋五霸”。

但是到了晉平公姬彪登上國君的寶座時,晉國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時國內的韓、趙、魏三大家族共同執掌晉國的朝政,大權旁落的晉平公名義上雖爲一國之君,實際上形同虛設。儘管如此,他仍然不學無術,不思進取,對韓、趙、魏三大家族束手無策,不能重振朝綱,每天只知吃喝玩樂,得過且過。

他在位的 26 年中,毫無建樹,使晉國的形勢越來越衰弱,面臨着被韓、趙、魏三大家族瓜分的危險。

晉平公到了老年,反思自己平庸的一生,忽然產生了一種要求學習的強烈慾望,但又感到來日不多,怕學不好,因而心情十分矛盾。

有一天,晉平公對晉國的樂師師曠說:“樂師,寡人的年紀已經70 歲了,很想學習,恐怕爲時已晚了。”

師曠說:“君侯,既知時間已經晚了,爲什麼不點亮蠟燭呢?”

晉平公想:我說時間晚了,是指年紀大了,而不是指時間到了夜晚,他卻讓我點亮蠟燭,這不是開玩笑嗎?

晉平公想到這裏,就對師曠說:“樂師,寡人雖無太大作爲,但怎麼說仍是你的國君,哪裏有做臣下的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說:“臣雖雙目失明,但還不至於眼裏沒有君。臣的話自有臣的道理,怎麼敢戲弄國君呢?”

晉平公說:“樂師,你說說有什麼道理?”

師曠說:“我聽說過幾句話,不知君侯有興趣聽沒有?”

晉平公說:“近日寡人心中苦悶,也無人跟寡人說真心話,近臣都是一些溜鬚拍馬的'獻讒之輩,你能跟寡人說真心話,寡人當然有興趣聽了。有什麼話你就說吧!”

師曠說:“有幾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人在少年時期好學,就像初升的太陽一樣,光輝燦爛,前途無限;一個人在壯年時期好學,就像中午的太陽一樣,光輝正盛,大有前途;一個人在老年時期好學,好像蠟燭的光亮一樣,它的光亮雖然不如太陽的光輝,不也比在黑暗中走路更強嗎?”

晉平公拍手叫好說:“說得好啊!”

小寓言大智慧: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我們不應該取笑那些勤奮好學的老年人,相反,我們應該鼓勵和支持他們的精神。

經典小哲理故事14

1、松鼠特別愛吃松子,吃不完時便在地上挖個坑,把松子埋起來,好等以後再吃。它在這兒埋一粒,那兒埋一粒,幾天時間就埋了近百粒。誰知埋得多了、時間久了,當初埋松子的不少地方都被松鼠遺忘了,再也找不到了。而這些松子卻在雨水的滋潤下,發芽生長,長成一棵棵高大的松樹。

松鼠本來是貪吃松子的,可沒想到無意間成就了一棵棵松樹。

原來世上的一切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有時爲他人也就是爲自己,爲自己也能成全他人。

2、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鬚鯨體長30米以上,藍鯨體重近200噸,可它們的主要食物卻是世界上極小的動物——磷蝦。“這能填飽肚子嗎?”我問女兒。女兒說:“我們每天吃的米飯的米粒也是很小很小,是怎麼填飽肚子的?”我無言以對。

查看資料後得知,世界上一些最強大的動物常常要依賴一些最微小的動物生存,如一隻藍鯨一天要吃掉400萬隻磷蝦。

我忽然明白了:一個小是小,但一億個小還小嗎?

3、嚴冬,海豹爲了露出水面換氣,常常要在冰面上挖一個洞。白熊發現了這個祕密,爲了捕到海豹,便悄悄守候在洞口,一逮一個準。後來,海豹爲防備白熊,便在冰面上挖了很多洞。這樣一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白熊也弄不清海豹究竟會從哪個洞口出來,同時也看守不過來,有時等上一天也毫無收穫。

世上的'事就是怪,一個真的,很容易找到;假的多了,反而很難找到真的了。

4、老鼠的卵細胞和鯨魚的卵細胞幾乎一般大小,重量約1毫克,肉眼勉強可見,而它們的卵細胞所孕育出的後代卻相差十萬八千里。鯨的受精卵在兩年之內可猛增至300億倍,長到30多噸重,最大可長到近200噸重,體長超過30米,而老鼠的後代再怎麼長也還是那麼小。

起點一樣,終點卻天壤之別,這不僅僅是在動物界。

5、蒼蠅經常出入於糞坑、垃圾堆等骯髒不堪的場所,可它們並未因此患病,其祕密在於蒼蠅的工作效率極高:從進食、處理到吸收養料一直到排出廢物,只需7~11秒鐘。病菌剛剛進入蒼蠅體內,還來不及大量繁殖,就已被其迅速排出了體外。

不讓病菌有喘息的時間,一進入就排掉它;不讓腐敗有滋生的機會,一露頭就消滅它。蒼蠅也許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啓示。

6、黃蜂的翅膀短小,僅1釐米長,大約只有其身體的一半長,理論上這樣的翅膀是載不動比它大一倍的軀體的。但黃蜂並不知曉這個殘酷的現實,爲了生存,它依然拼命地振動着雙翅向上飛,竟奇蹟般地飛了起來。

如果它知道了,也許就飛不起來了。

7、如果領頭羊誤入河中,其他的羊也會不問原因一隻一隻跳到水裏;如果領頭羊不小心跌入懸崖,其他的羊也會一隻一隻奮不顧身地往下跳;即使到了屠宰廠,只要領頭羊躺在屠刀下,其他羊也會一隻一隻乖乖地挨個躺在刀下……

羊是溫順、善良的,但又是何等的盲從!

8、蜜蜂蜇人的武器是尾部的針刺,針刺是通過毒腺把毒液注進人體的。但由於針刺、毒腺與一部分內臟緊連,蜜蜂一旦拔出針刺,內臟就會被一起扯了出來,這樣,蜜蜂也就活不成了。

針刺若僅連着毒腺,蜜蜂就可以無限制地蜇人。大自然如此安排,真可謂獨具匠心:你蜇了別人,也就等於蜇了自己。

9、孔雀不僅在春天求偶時開屏,遇到敵人、受到驚嚇時也會把羽屏打開。這時它的身體一下子擴大了許多倍,其尾羽上所展現出的100多個豔麗的“斑眼”使它成了一隻多眼的怪物,敵人立時會被那些“斑眼”所迷惑,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同一種東西,在朋友眼裏是美麗,在敵人眼中卻成了威懾。

10、鷹只享受自己辛苦得來的戰利品,即便餓死,也絕不撲向別的動物吃剩下的腐屍臭肉;禿鷲則相反,對別的動物吃剩下的殘軀剩骨、腐屍臭肉毫不嫌棄,甚至連骨頭也不放過。

偉大與渺小,不用看大處,全在細節。

11、枯葉蝶爲了隱蔽自己,從不敢穿漂亮的衣服,只穿一身“枯葉”裝,誰知反而更引起人的獵奇、捕捉;章魚一旦遇到敵情,便慌忙施放墨汁似的煙幕彈,殊不知一些動物爲尋找章魚,恰把此當成捕捉章魚的最佳目標……

怕暴露需要僞裝,但有時僞裝更容易暴露。

12、雞最早屬於鳥類,它的的祖先原雞本來是會飛的。後來人把雞引進了家園,使它們不愁吃喝,再也不用到處飛行覓食了,它們的翅膀便漸漸退化,身子也越吃越胖,結果空長了一對翅膀。

心不想飛了,翅膀只能成爲一種擺設。

13、長頸鹿足有6米高,它的頭能夠得着3層樓,動物界一致把“身高冠軍”這項榮譽送給了它。但個子高也給它帶來不少麻煩:喝水十分不便,低下頭還夠不着水,常常得跪着喝;睡覺也不敢躺下去睡,因爲躺下了,如果敵人突然來了,它根本就來不及站起,所以只好站着睡覺。

榮譽帶來的不一定都是快樂,有時也會有許多難言的苦惱。

14、兔子之所以跑得快,是因爲它太弱小了,幾乎不可能戰勝比它強大的任何對手,所以只能用速度來保護自己。如果兔子失去速度,世上還會有兔子嗎?

不怕你弱小,就怕你什麼都不行,那纔是致命的弱。

15、犀牛常常被蚊蠅叮咬得不得安寧,便在泥塘裏打滾,好穿上一層泥衣。蚊蠅叮咬不到了,可犀牛身上的污泥又會滋生出一些寄生蟲,又咬得犀牛痛癢難忍,它只好又去泥塘裏打滾,再穿上一層泥衣以悶死寄生蟲。可是,這些髒臭的污泥裏會滋生出新的寄生蟲,犀牛隻好又去泥塘裏打滾……反反覆覆,犀牛身上常常罩起一層兩三寸厚的泥衣。泥衣一干就會脫落,它只得重新開始在泥塘裏打滾……

錯誤的方法,只會讓悲劇一再發生。

經典小哲理故事15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是東漢末年魯縣(今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在文學上很有成就,被列爲“建安七子”之一。他從小聰慧敏捷,很有教養,在7個弟兄中他數老六,與兄弟相處,處處謙讓,4歲時有一天,兄弟們一起吃一盤梨,哥哥讓他先拿,他只拿一個最小的。父母問他爲什麼,他回答:“我年紀小,應該拿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們吃。”父母又問:“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