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經典哲理小故事(精選26篇)

經典哲理小故事(精選2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經典哲理小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哲理小故事(精選26篇)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

美國總統林肯,在他上任後不久,有一次將六個幕僚召集在一起開會。林肯提出了一個重要法案,而幕僚們的看法並不統一,於是七個人便熱烈地爭論起來。林肯在仔細聽取其他六個人的意見後,仍感到自己是正確的。在最後決策的時候,六個幕僚一致反對林肯的意見,但林肯仍固執己見,他說:“雖然只有我一個人贊成但我仍要宣佈,這個法案通過了。”

表面上看,林肯這種忽視多數人意見的做法似乎過於獨斷專行。其實,林肯已經仔細地瞭解了其他六個人的`看法並經過深思熟慮,認定自己的方案最爲合理。而其他六個人持反對意見,只是一個條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方案。既然如此,自然應該力排衆議,堅持己見。因爲,所謂討論,無非就是從各種不同的意見中選擇出一個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對的,那還有什麼猶豫的呢?

在企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新的意見和想法一經提出,必定會有反對者。其中有對新意見不甚瞭解的人,也有爲反對而反對的人。一片反對聲中,領導者猶如鶴立雞羣,限於孤立之境。這種時候,領導者不要害怕孤立。對於不瞭解的人,要懷着熱忱,耐心地向他說明道理,使反對者變成贊成者。對於爲反對而反對的人,任你怎麼說,恐怕他們也不會接受,那麼,就乾脆不要寄希望於他的贊同。

重要的是你的提議和決策是對的,只要真理在握,就應堅決地貫徹下去。

決斷,是不能由多數人來作出的。多數人的意見是要聽的;但作出決斷的,是一個人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2

失敗,通常情況下會被人們認爲是不幸

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敗,會覺得浪費了時間,付出了精力,卻認爲沒有任何收穫;在失敗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縮;而強者卻堅持不懈,緊追不捨

成功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一夜成名、瞬間暴富在現實中或許存在,但機率很小,如果想真真切切的觸摸到成功,那麼就要隨時把握好機會,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命運是每一天生活的累積,小事情決定大成就

如果一個人不願做小事,那麼大事也很難做成,老子告誡人們“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如想成功,比別人更優秀,就要多在小事上下功夫,成功靠的是點滴的積累

富蘭克林。費爾德說“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五個字來形容:我沒有時間”,然而沒有時間是藉口,再忙碌的人也能抽出時間,哪怕五分鐘乃至一分鐘,利用抽出的時間,積攢學習的知識

而現實中很多人,大事不敢想,小事懶得做,他們不是抽不出來時間,而是時間太多,沒地方放而滿地丟棄再隨之踐踏,還嫌過的蝸速一般,口口稱言無聊或寂寞,繼而大把時間被無辜荒廢,面對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是隨波逐流,就是重蹈旁人覆轍,人生道路上,猶豫又猶疑,期待餡餅而又唯恐掉入陷阱;得以萬幸,偶遇成功,便驕傲的'一發不可收拾,接着失敗便接踵而至,面對失敗,連一絲迎接的勇氣都沒有,可嘆

歷史上,很多大人物並不是生下來就什麼都懂,長期的堅持與積累、長年累月的勤奮才使他們取得了成功

例:衆所周知的愛迪生,一生有上千種發明,爲了一個實驗,有過上千次的失敗,沒有氣餒,他說“失敗一次,我距成功又近了一步”,如此的堅持,令人折服

以前聽人說:在一個地方做久了,是專家,用心去做,是贏家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平凡的事情重複做,容易的事情重複做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是成功的基礎

前半個小時剛看到這樣的一則故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給他的學生出過這樣一道考題:“今天我們學習最簡單也最容易的事,即把你的手臂儘量往前甩,再儘量往後甩,從現在開始,每天甩臂300下,”,如此簡單的事情,學生都稱能做到

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道“每天甩臂300下,有誰做到了?”,有90%的同學舉起了手

兩個月後,當他再次問這個問題時,只有80%的學生,而一年後,蘇格拉底又一次站在講臺上問到這個問題時,只有一位同學舉起了手,他是柏拉圖,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

柏拉圖做到了,他留給後人一句名言: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偉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爲別人放棄的時候,他還在堅持

中國也不缺乏這樣的實例,李陽,瘋狂英語的創始人,他的成功祕訣無非只有兩個字“重複”

“飛人”喬丹也曾坦言,他每天要練習3000以上的投籃動作,遇到緊急情況纔有十拿九穩的超水準表現

遇到挫折,要有勇往直前的信念,馬上行動,堅持到底,決不放棄,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會成功

抽出時間去學習,凡事從小做起,不怕單調和重複,長期的積累堅持,想不成功,也難

或許有人相信“餡餅”之說,這不是無稽之談,事實上也確實存在,然而,所謂的“餡餅”並非是成功,雖然能暫時得到自己所想的,但也會很快失去,一無所有之時,也是一敗塗地之際,想東山再起?還需拿出勇氣和毅力一步一腳印去走

成功的道路上,肯定會有失敗;對於失敗,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和對待,不怕失敗者,則必成功;怕失敗者,則一無是處,會更失敗。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3

美國巔峯潛能訓練公司董事長哈福·艾克不久前在Facebook的留言版上貼了一個問題:“如果不喜歡去做,爲什麼去做呢?”看到這個問題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個問題太好了!爲什麼去做呢?”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的經歷。

我6歲的時候,母親要我去上鋼琴課。她不問我是否喜歡樂器,也不問我是否喜歡彈鋼琴,她只是替我做了決定——我要去學一種樂器,而且這種樂器一定是鋼琴。

所以,大約有兩年的時間,我每週六的上午都會去鋼琴老師家心不甘情不願地學琴一小時。這兩年中,我一共有過兩位鋼琴老師。第一位是年輕的女老師,非常嚴格,動輒訓斥我,甚至用尺擊打我的手掌。我恨彈鋼琴,更恨被打手掌。回到家,我有時會向母親報怨,但是我得到是再一次捱打。第二位鋼琴老師也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非常有耐心,即使在我反覆犯錯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我喜歡她,但是我仍然不喜歡彈鋼琴。兩年後,母親規定我每天在家彈琴一小時,雷打不動,毫無商量的餘地。我討厭這樣的生活,但也沒有辦法逃避。後來我上小學了,要學的東西多了,就更不能忍受彈琴這樣的事情。我哭鬧。終於,我得到了外婆的同情,她與我母親吵了一架。我的“音樂生涯”就此止住。那年,我8歲。

現在回想那段時光時,我問自己一個問題:“爲什麼我要有那樣的兩年時光?”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可是現在答案很明顯:我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我痛苦了兩年。

去年我在參加一位朋友的婚禮時認識了一位女士,一來二去,我們成了不錯的朋友。她對我說,她碰到了一件煩惱的事情。她的男友向她求婚了,但她還沒有答應他。我問爲什麼。她說她沒有感到他就是她心目中的另一半。我然後問她是不是因爲相處時間還不夠長。她說,無論與他相處多久,她可能都不會產生那種放電的感覺。她想離開他,交新的男友,但是她下不了這個決心。

“是什麼讓你下不了決心呢?”我問。她說她覺得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

“爲什麼會這樣呢?”我問。

“他不會讓我離開他。”她回答說。當時,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沒有人能左右你,除非你允許他們這樣做。

她對我說,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容易相處,也體貼人。他非常愛她,對她百依百順,言聽計從。但是,她總感覺到他們之間缺少一點什麼,而這一點恰恰應該是成爲夫妻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你離開他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問她。她回答說,他會不斷地來找她,央求她,而她則最終會心軟。感情的事,我不便妄加評論,但是我在心裏說,儘管選擇很難,但她並不是沒有選擇餘地,因爲她不是小孩子。我們的命運有時就是因爲一次選擇發生了根本變化,無論多難,也要敢於選擇。

曾經有12年的時間,我經常將自己關在家裏,足不出戶,除了整天躺在牀上,我感到自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做不出任何有意思的事情。我在憂鬱中變得更加茫然和消沉。我不知道上帝爲什麼讓我來到這個世上成爲一個行屍走肉,有時我真希望晚上睡下後第二天就再也不會醒來。

有一天,我的母親掀開我的被子,對我碌碌無爲的表現一頓斥罵,然後扔給我一份廣告。我對母親的態度充滿了逆反,但是廣告的內容讓我眼睛爲之一亮,這是某公司培訓推銷員的廣告。我覺得我挺適合做一名推銷員的,我不能因爲與母親賭氣就放棄這樣的機會。就是從這則廣告,我開始走上了優秀推銷員的成功之路。

現在,我經常想,如果我當時不去接受培訓,還會有現在這樣的成功的事業嗎?在賭氣和接受培訓兩者中,我選擇了後者。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由各種選擇構成。比如,你可以選擇讀我這篇文章,也可以選擇不讀;你可以選擇將整篇文章讀完,也可以選擇在任何一處你覺得無意義的地方丟下文章。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無數個這樣的選擇構成了你的命運。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4

在一座寺廟裏,住着一老一小兩個和尚。這天,老和尚對小和尚說:“我們的米不多了,你出山到集上買些米吧。”小和尚答應一聲,第二天就出發了。

可是走了沒多久,小和尚就回來了。他告訴老和尚,出山過河的那座橋,木頭朽壞了,人不能走。老和尚問:“不是可以從別的路繞過去嗎?”小和尚說:“繞過去那得多走幾倍的路。我聽附近的山民說了,那橋他們馬上就修,還不如等橋修好了再出山。”老和尚沉默不語了。

幾天後,老和尚又派小和尚去買米,幾個時辰過去後,小和尚揹着袋子又回來了。看到老和尚,小和尚立刻說:“師父,那橋正在搶修,現在還沒修完,等他們修好了再去買米吧。我想,修這橋不會用太長時間的。”老和尚看看已快見底的米缸,嘆口氣:“好吧,就按你說的等吧。”

估摸着橋該修好了,這時米缸裏的米也已吃得乾乾淨淨了。老和尚說:“去吧,趕快去吧,再買不到米,咱就該餓肚子了。”小和尚收拾收拾東西,上路了。可是這一次,小和尚去得快,回來得也快。一見面,小和尚就着急地對老和尚說:“師傅,不好了,橋是修到頭了,可是被上游突然暴發的山洪又沖壞了,連那條繞過去的路也被洪水淹沒了,我們該捱餓了……”

老和尚嘆口氣:“其實,這種狀況是一開始就註定了的。當初橋朽壞了的.時候,你如果早下決心,從繞過去的路出山,雖然費些體力,但米應該是早已買回來了。可你不想費力,又心存僥倖,結果,一而再,再而三,造成了今天的困境,你說,這能怨誰呢?”小和尚不由得低下了頭。

許多時候,我們總是考慮如何抄近道、走捷徑,即使出現意外情況,也是心存僥倖,不肯相機而變,付出更多,結果,成功的時機就這樣被我們自己輕易地放走了。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5

一懶人整天抱怨上天沒讓他出生在豪門之家,憤怒於大千世界沒給他一席發財之地,甚至痛恨財運之神偏心,一直沒讓他發大財。絕望之下,懶人想盡一切辦法,找到了山上的大師,並將內心的不滿一股腦兒全都倒給了智者,期望他能給自己指明一條能迅速發財致富的道路,最好是越快越好。

大師聽完他喋喋不休的抱怨之後,平靜一笑說:“這個很簡單,我可以告訴你發財致富的道路。”

懶人大喜,忙伏地作膜拜狀,且一臉虔誠地等着智者的答案。

“多一些辛勤汗水,少一些懶惰之心;多一些堅定之心,少一些怨天尤人;多一些智慧,少一些貪慾……”

“不不不,我不想聽這些大道理,”懶人迫不及待打斷了大師的話,“你只要告訴我,什麼辦法能快速致富,最好是立即、馬上。”

大師長嘆一聲:“唉,我可以告訴你發財致富之道,卻實在沒有快速致富,特別是立即致富的答案呀。”

大師看懶人一臉失望之情,微微一笑,“不過,我可以滿足你的一個願望,只能是一個。”

懶人大喜過望,脫口而出:“我要全世界的錢現在就全都屬於我。”

懶人話音剛落,大師點了點頭,唸了聲佛號,只見大把大把的錢突然從天而降,鋪天蓋地往懶人身上砸去。

最終,懶人的.願望實現了。但是,懶人最終卻被大把大把的錢砸死了。

看着壓在身上數也數不清的錢,懶人臨死前氣若游絲地說:“原來,即使想賺再多的財富,還得要一個能夠接得下的容器。”

大師長嘆曰:“世間萬物,凡欲所求,即使再多的財富,也必經辛勤拼搏、腳踏實地鑄就的容器,方能容納得下。”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6

他姓弗萊明,是一個貧窮的蘇格蘭農夫。

一天,當他在田裏辛勤勞作時,聽見附近沼澤地裏傳來呼救聲。他丟下手上的活跑過去,看到一個男孩陷在黑色的爛泥裏。驚恐的男孩尖叫着,掙扎着,但越陷越深,腰以下部分已經陷入泥中。農夫弗萊明沉着勇敢地把這個少年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第二天,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了蘇格蘭人貧瘠的土地上。一位氣度不凡、衣着華貴的貴族走下馬車,對農夫說自己是被救男孩的父親。

"我要報答你,"這位貴族說,"你救了我兒子的命。"

"不,我救他不圖回報。"這位蘇格蘭農夫說,擺擺手拒絕了貴族的提議。

這時,農夫的兒子從簡陋的農舍裏走出來。"那是你兒子嗎?"貴族問。

"是的。"農夫驕傲地回答。

"我要和你簽訂個協議。請允許我給你兒子提供和我兒子一樣的'教育。如果這個男孩像他的父親一樣勇敢和善良,他無疑會成爲一個讓我們所有人都爲之驕傲的人。"

第56節:這次拯救他生命的是什麼

農夫的兒子的確做到了。他進了最好的學校讀書。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後來因發現青黴素而成爲享譽世界的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

許多年後,從沼澤裏被救出來的貴族的兒子患上了肺炎。這次拯救他生命的是什麼?是青黴素。

這位貴族的名字是什麼?倫道夫·丘吉爾勳爵。他兒子的名字?溫斯頓·丘吉爾,大名鼎鼎的英國前首相。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7

春雨過後,農夫播種的黃豆扛着斧頭般的豆瓣破土而出。

離黃豆地不遠有一塊玉米地,地裏長着一棵黃豆苗,那是農夫播種時不小心遺落的。

玉米地裏的黃豆環顧了一下四周,看了看離它不遠的同伴,自豪地說:“如果你們是魚眼睛的話,我肯定就是那顆最耀眼的明珠了,要不,主人爲何把我和尊貴的玉米種一塊呢?”它的同伴不說一句話,努力地吸收着陽光,汲取着雨露。

“哈哈,如果你們是一羣雞,我理所當然就是那隻最美麗的鶴了!”過了一段時間,它見自己比同伴高半個頭,旁若無物地說。旁邊的`同伴似乎什麼也沒聽到,紮紮實實地把根往深處延伸。

“我要趕超那片棉花苗!”玉米地裏的那棵黃豆越長越高,它已經不屑和同伴比了。於是,它纏在一棵玉米身上不 斷往上攀爬,過了幾天就真得比棉花還高了。此時,它的同伴已經開出白色的小花,結出毛茸茸的小豆莢了。

“你是黃豆,該開花的時候開花,該結果的時候結果,你爬在我身上比同伴高比棉花高,那也不代表你的價值就比它們大!”那棵被纏繞的玉米不堪重負,告誡它說。

“不要胡說,小麻雀怎麼知道雄鷹的志向,等我和路邊那棵楊樹一樣高了,我就開花結果!”它帶着鄙夷的口氣反駁道。

又過了一段時間,它的同伴已經密密麻麻結滿了鼓鼓的豆莢,太陽一曬,黃色的葉子紛紛脫落,露出金黃的豆殼。

一天,農夫拿着鐮刀來到了地裏,看見了玉米地裏的黃豆,說:“黃豆就是黃豆,光有細細的身高不開花不結果,長得跟野藤一個樣,浪費種子吸收土地的養分不說,更可惡的是幾乎禍害一棵好好的玉米!”說完,彎腰把它連根拔起,丟在路旁任由路人踩踏。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8

一天,兒子拿了本雜誌問我:“假如有三個人向你求愛,第一個喜歡請你吃飯,第二個喜歡給你送花,第三個喜歡寫詩讚美你。請問你願意嫁給哪一位啊?”

“哪一個也不嫁。”

“假如這三個人是一個人呢?”

“那倒願意考慮考慮。”

“好了,現在這個人已經是你的了,並且你們在一起已經生活了10年。下面我想問你這麼一個問題:10年了,這個男人有點厭倦了,他覺得又是送花,又是請吃飯,又是寫詩,實在有點麻煩了,他想減掉一項工作,請問你想讓他減掉哪一項呢?”

本來我是想敷衍他的,沒想到這小子還有一招,望着他調皮而又認真的樣子我說:“那就把那頓飯省了吧。”

“好了,又是十年過去了,這個男人還是覺得有點麻煩,他想再減掉一項,請問你想讓他減掉哪一項?”

“那就把寫詩免去吧。”

假如兒子繼續問下去,讓我答應再減掉一項,我豈不願意嫁給一個既不給我送花,又不請我吃飯,也不給我寫詩的人嗎?

按正常的順序問我,我不會同意;而從後往前問,我卻無條件地同意了,這到底是爲什麼?

後來我拿那本雜誌反覆閱讀,發現是愛在起作用。

沒有愛的時候,你會要求他很多,一旦心中擁有了對他的.愛,你就什麼都不在乎了。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剛談情說愛的那一陣子,約會時我們要求他提前到達;下雨時,我們希望他拿一把傘出現在公司門口;生日時對他給不給過生日,也非常在意。然而一旦真正地相愛,這一切好像都可有可無了。只要有愛存在,誰會計較外在的東西?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9

儀山禪師有一位個性謙和恭順、努力勤勞的弟子,平時侍奉禪師的生活起居。有一晚,儀山禪師要洗腳,他提桶熱水,放入盆裏,結果水太燙了,他趕緊再加一點冷水進去,隨手就倒掉剩下的水。儀山禪師忽然生氣罵道:還有半桶水,你這樣輕易把它倒掉,就算是一滴水,如果給一個飢渴的人,他能解渴;給草木花卉,也能滋長。一滴水蘊含天地無限的'生機,你如此不懂愛惜福報,怎麼能和諸佛接心,與祖師相應?徒弟受了儀山禪師的教育以後,從此改名叫滴水,更努力在心地上用功,不久就洞徹明心,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他一生以“滴水”爲名,大家都尊稱他爲“滴水和尚”。滴水和尚上堂說法時,不談玄妙之事,只要人人從珍惜滴水物資,日久,心意淳淨,自然能耳聞大千潺潺法音,親睹溪花山色的剎塵佛土。

真正的修行人,與其談誦萬卷經偈,不如從護念身邊萬物萬事做起。因爲諸佛不在高高的藏經樓,而是在日常珍惜一針一線、一草一木,開發柔軟的慈悲心。佛經記載着,有一位睒子菩薩,走路時不敢用力,怕把大地踩痛;說話時不敢大聲,怕驚擾熟睡的山河風景。他對無情萬象,以深情款款相待,聆聽它們的需要,他的心和天地同眠起,和萬物共呼吸。

殺生,不只是對待人和動物、蟲蟻蚊蚋等生命體的殘暴態度,凡是點滴的物質,任意浪費糟蹋,都是殺生。即使是家中的衣服、桌椅、傢俱等,你不愛惜它,縮短使用的時間,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殺生行爲?

如果你也能從一滴水中看到無上的妙法,如此,一定能愛惜眼前點點滴滴的因緣。能夠視萬物如一滴水,珍惜它,愛護它,那麼即使是天寒地凍的時節,你的胸懷,依然是春日微薰,滿園蜂蝶飄舞。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0

一隻老鼠透過牆壁的裂縫,看見農夫跟他的妻子正在打開一個包裹。“裏面裝的是什麼美味的食物呢?”但是他的美夢被無情地毀滅了,它發現裏面裝着的是捕鼠器。回到庭院裏,這隻老鼠就開始發佈警報;“房子裏面有個捕鼠器,請大家一定要注意。”

一隻小雞“咯咯”地叫着過來了,它擡起頭說道:“老鼠先生,我認爲這對你來說是墳墓,但是對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會感到困擾。”

老鼠轉向小豬說;“房子裏面有個捕鼠器。”

小豬同情地說道:“老鼠先生,我非常的感到遺憾,但是除了祈禱以外,我無能爲力。”

老鼠又走向了奶牛,奶牛說:“老鼠先生,對此我感到非常的遺憾,但這跟我沒有任何關係。”

老鼠只好回到房子裏,垂頭喪氣地獨自面對那個捕鼠器。就在那個晚上,一個聲音響徹整個房子,農夫的妻子匆忙跑過去,查看到底抓住了什麼,在黑暗中,她沒有注意到抓住的是一條毒蛇,毒蛇咬傷了農夫的妻子,農夫急忙把妻子送到了醫院,妻子回到家的'時候仍然發着高燒。

農夫知道,高燒的病人最需要雞湯,他帶着斧子走到了庭院,去準備雞湯的主料。

他的妻子還是很虛弱,他們的朋友,鄰居都晝夜不停地來照顧她,爲了招待他們,農夫只好宰了那隻豬。

農夫的妻子還是沒好起來,她不幸地去世了,很多人來參加她的葬禮,農夫爲了給客人準備足夠的肉,他屠殺了那頭牛。

所以,當你下次聽到某人遇到困難,而你認爲跟你無關的時候,請牢記:如果我們之中的一個受到了威脅,那麼我們所有的人都處在危險中。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1

一天沒事兒,我站在一個賣辣椒的婦女的三輪車旁,趁着眼前沒有買主,我自作聰明地對她說:“你把辣椒分成兩堆兒吧,有人要辣的你就跟他說這堆兒是,要不辣的你就給他說那堆兒是。”

沒想到賣辣椒的婦女卻只笑了笑,輕聲說:“用不着!”

說着就來了一個買主,問的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那句老話:“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很肯定地告訴他:“顏色深的辣,顏色淺的不辣!”

買主信以爲真,挑好辣椒付過錢,滿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麼回事兒,大部分人都是買不辣的,不一會兒,顏色淺的辣椒就所剩無幾了。我於是又說:“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兒吧!不然就不好賣了!”

然而,賣辣椒的婦女仍是笑着搖搖頭,說:“用不着!”

又一個買主來了,問:“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信口答道:“長的辣,短的不辣!”果然,買主就按照她的分類標準開始挑起來。這一輪的結果是,長辣椒很快告罄。

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短辣椒,我沒有再說話,心想:這回看你還有什麼說法?

沒想到,當一個買主問“辣椒辣嗎”的時候,賣辣椒的婦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軟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陽曬了半天,確實有很多辣椒因失水變得軟綿綿了。

賣辣椒的婦女賣完辣椒,臨走時對我說:“你說的那個辦法賣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頓悟: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寫成書,但你不能簡單地照着書上寫的智慧去生活,因爲生活只能是鮮活而靈動的!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2

寺院裏新來了兩個和尚,一高一矮。

這天,師父讓他們下山,交代高和尚向左上一座獨木橋,並在獨木橋上來回往返,矮和尚跟一位藥農採藥。兩人均日落前回歸。

聽完師父吩咐,兩個和尚下山去了。

高和尚行色匆匆,穿過人流,在獨木橋上來回走動;另一邊的矮和尚揮汗如雨,拼命地挖着藥草。

日落之前,兩人疲憊歸來。

師父問高和尚:“那座獨木橋你今天往返多少趟?”

高和尚一臉茫然地說:“我只顧趕路,沒有記下往返次數。”

師父再問矮和尚:“你今天挖了多少藥草?”

矮和尚撓撓頭說:“我只顧拼命挖藥草,沒有注意數量。”

翌日,師父再次讓他們下山。高和尚去挖藥草,矮和尚去走獨木橋。

日落之前,兩人很歡快地回來了。

師父問高和尚:“今天挖了多少藥草?”

高和尚說:“今天挖的`藥草雖數量不多,但質量很好。我有選擇性地挖,只挖大的,小的留着明年再挖。待明年,繼續挖大的,把小的留着。如此往復,可以源源不斷地挖下去……”

師父問矮和尚:“你今天獨木橋來回往返多少次?”

矮和尚回答:“次數我沒有記下來,但我收穫很多。在人流如織的獨木橋上,我會讓開一條路。在我閃開的瞬間,我可以遠眺對面的大山,心曠神怡。雖然橋窄,別人因爲我的讓路,沒有出現堵塞,反而路途通暢了。”

師父聽後點點頭,寫了兩張紙條分別給了這兩個新和尚:“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

過橋有術,挖藥也有術。許多事情,一旦貪過了頭,後路就沒有了。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3

有兩個鄉下人準備外出找工,他們一個買了去紐約的票,一個買了去波士頓的票。到了車站,打聽後才知道紐約人很冷漠,指個路都想收錢;波士頓人特別質樸,見了露宿街頭的人會特別同情。

去紐約的人想,還是波士頓好,換不到錢也餓不死,幸虧車還沒到,不然真掉進了火坑。

去波士頓的人相,還是紐約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幸虧還沒上車,不然真失去去了致富的機會。最後,兩個人在換票地點相遇了,原來去紐約的去了波士頓,打算去波士頓的去了紐約。

去波士頓的人發現,這裏果然好。他初到那裏的一個月,什麼都沒幹,竟然沒有餓着。銀行大廳的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場裏還有歡迎品嚐的點心也可以白吃。

去紐約的人發現,紐約到處都可以發財。只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就可以衣食無憂。他憑着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在建築工地裝了10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花盆土”的名義,身不見泥土而又愛花的紐約人兜售。當天他在城郊往返6次,淨賺了50美元。一年後,他竟然憑着“花盆土”擁有了一間小小的`門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個新的發現:一些商店樓面亮麗而招牌較黑,一打聽才知道這是清洗公司只負責洗樓不負責洗招牌的結果。他立即抓住這一機遇,買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辦起一家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有了150多個員工,業務還發展到了附近的幾個城市。

不久,他坐火車去波士頓旅遊。在路邊,一個撿破爛的人伸手身他乞討,兩人都愣住了,因爲五年前,他們曾經找過一次車票。

心態決定命運,而不是環境。對於一個想不勞而獲的人,給他再好的機會也是枉然。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4

在中國,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今年已經92歲,依然擔任上海大學校長。

他叫錢偉長。他在板殼問題、廣義變分原理、環殼解析解和漢字宏觀字型編碼等方面,有過舉世矚目的突出貢獻。20世紀50年代,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時叫學部委員)。

1935年,錢偉長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當初,他選擇物理專業,不是因爲專長,而是出於一個年輕學子的愛國之情。考清華時,錢偉長的國文和歷史特別出色,每門都是100分,而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極差,4門課加起來只有25分,其中,外語是0分,物理是5分。基於這種情況,他順理成章地選擇清華大學中文系。

挑好志願的第二天,“九·一八”事變爆發了。錢偉長認爲,只有

有科學才能救國,於是,他主動要求改學物理,找到理學院的院長葉企蓀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教授,結果,他們都建議錢偉長讀中文系。

爲此,錢偉長纏了吳有訓一個星期。吳有訓每天8時上課,他6時30分就等在他的.辦公室。由於不堪糾纏,吳有訓只得答應了。不過,他與錢偉長訂了一個君子協定:如果在一年內,錢偉長的數學微積分和物理成績在70分以下,就將他退回中文系。

錢偉長是一個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飯、睡覺,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業上。吳有訓有心栽培,經常教他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錢偉長的成績迅速提高。學期結束時,他的物理及格了;學年結束,數學、物理、化學、外語都達到80多分。清華本科畢業後,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後來出國留學,1942年,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5

在日本發生了一件事:有人爲了裝修家裏,拆開了牆;日式住宅的牆壁通常是中間架了木板後,兩邊批上泥土,其實裏面是空的。

他拆牆壁的時候,發現一隻壁虎被困在那裏一根從外面釘進來的釘子釘住了那隻壁虎。那人見狀,既覺可憐又感好奇,他仔細看了看那根釘子,天啊!那根釘子是十年前蓋那房子的時候釘的。

到底怎麼回事?那隻壁虎竟然困在牆壁裏活了整整十年!黑暗中的牆壁裏的十年,真不簡單。不對呀?他繼而尋思,它被釘住了,一個步子也跨不出的這隻壁虎,到底靠什麼撐過了這十年?他於是暫時停止了裝修工程看看它到底吃了什麼 !他要一探究竟。

過了不久,不知從哪裏又鑽出來一隻壁虎,嘴裏含着食物 ...啊!他一時愣住了,這是什麼樣的情形啊?爲了被釘住而不能走動的壁虎,另一隻壁虎竟然在十年的歲月裏一直不停地銜取食物餵它。

他看了以後,很感動,想像不岀兩隻壁虎之間的關係:親子,朋友,愛人,手足...... 他走出房間辭退了裝修工,輕輕鎖上房門,把這間房屋留給這兩個懂情的生靈。

[我們不必探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其實故事的真假並不重要,而真正的重要的是它的喻意。在人類的社會中隨着計算機的普及,人與人獲取相關的信息更快速,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否也越來越接近呢?想想那隻被困在牆壁中的'壁虎,想想那隻十年如一日給那隻被困的同類餵食的壁虎。我們爲它們鍥而不捨,爲生命而頑強堅持的精神所感動,爲它們那種憑毅力戰勝困難的決心所感動,爲它們那種愛,爲它們那種永不放棄對方的真摯情感所感動。... 所以,永遠也不要放棄你所愛的人!]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6

有個很喜歡說大話的人,只要從他口裏說出的話,一定含有“一定”,“肯定”,“保證”,“絕對”之詞,人們稱他爲“大話王”。

他喜歡說大話,即使說出的話被破,他仍然理直氣壯的一爭到底。很多人都煩他,不願意與他多作爭辯,他自以爲很牛,事後總是得意的笑。

一天,他閒來無事,到處溜達,聽到有人說今天恐怕要下雨,他一陣大笑,“今天一定是個大晴天,你們看,天上有烏雲嗎?天氣預報也是人說的,信不得,我說不下雨,一定不會下”。

有人回他一句,“這麼說,你比天氣預報還準?”

他很得意,“肯定啊,我預言的天氣,一定不會錯”

另一人挑釁道,“這樣沒意思,倒不如賭點什麼”

大話王爽快的迴應他,“好,我就賭不下雨,我馬上就將屋頂的瓦片揭個精光,你們呢,一人準備一袋糧谷,準備好送到我家吧”

大家商量了一下,同意了。

大話王回到家,上屋頂,將瓦片揭得一片不留,然後讓妻子將家裏的糧谷拿到大廳,好好的曬曬。他得意的坐在廳中,哼着小曲,喝着熱茶。到了下午,仍沒有下雨的跡象,他心想,這下咱家有糧食了。於是鎖好門,拉着妻子去趕場子打麻將了。

因爲麻將館比較遠,走了差不多20分鐘,即將到的.時候,一陣狂風,隨後襲來一場暴雨,還來不及多想的他,夾着妻子直往回趕,因爲雨大,路遠,待他趕回家時,打開門一看,家裏已經變成了一個游泳池,上面漂着一顆顆的稻穀,妻子一邊哭一邊大罵,他懵了,嘴裏飆出一句話,“這一定是個夢!”

所以說,人就是人,不是神,說話做事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說話太滿,不給自己臺階下的人,其實最愚蠢。滿則溢,溢則失。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7

曾有個女人,小的時候,她的母親把她送給了別人,因爲家裏太窮了。[網址]長大後,她知道了這件事,心裏極其怨恨,覺得父母太狠心了。她的母親幾次想要來相認,她都拒絕了,連母親親手給她織的毛衣她也一次沒有穿過,她把那件毛衣收了起來,擱在箱 底,一直放着。就這樣,她結了婚,生了孩子,但她的心一直沉浸在怨恨裏。在她三 十歲的那年,突然傳來母親病危的消息。那時剛好是冬天,鄉里的人送來信,說母親 想見她一面,讓她穿上她親手給她織的毛衣。

這個女人聽後,心裏開始有些慌亂。再怎麼樣也是生母,她急急地穿上母親織的毛衣 上路了。在路中,她覺得冷,於是把手伸進口袋中取暖,她突然在口袋中摸到了一張 折着的紙條。她拿了出來,好奇地打開,原來是母親寫給她的信。母親說,家裏的另 一個孩子是撿來的,那時候實在養活不了兩個孩子,才決定把她送出去。因爲,那個 孩子實在太小,又病得不成樣子,除了他們兩口子,沒人要那個孩子。

她看到這紙條後非常震驚,眼裏涌出了淚水。母親這麼多年是怎樣的傷心啊,她是她惟一的女兒啊!

趕到母親那裏時,老人已經辭世了。母親走的`時候,手裏緊緊地握着一枚釦子,那枚釦子是藍色的。在母親的身邊放着一封信,信裏說,送給她毛衣的那天,回到家裏才 發現,那件衣服上缺少了一枚釦子,那枚釦子掉在了地上。母親把它撿了起來,一直 想去幫她綴上這枚釦子。想了十幾年,希望再見到她,希望親手把釦子交給她,母親 欠她一枚釦子。

她拿着這枚釦子,釦子已經被磨搓得光滑圓潤,亮閃閃的,她不知道,每當深夜時, 母親想起她,就會拿出那枚釦子,放在掌心靜靜地看,看了十幾年。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8

人格特質有的是與生俱來,有的受家庭影響,也可由音樂薰陶。

有一項統計,O型和A型血型的人進行五千公尺賽跑,在中途,O型的.心想:“好棒喔!我已經跑三千公尺了。”A型的心想:“唉!還有兩千公尺。”其實,正面思考模式,可以慢慢培養。

我時常在孩子用晚餐時,說笑話給他們聽,不但用餐氣氛良好,又可胃口大增、幫助發育,當然菜色也要常變化,才能事半功倍。當孩子不小心弄翻湯汁,我不會責備他們,小時教他們如何處理善後,以後就會自己整理了。

有一次,孩子正在吃飯,我端了一大碗的湯,卻在餐桌上翻倒了(平時我做事都很細心),此時,我對孩子說:“今天很難得,媽媽把湯弄倒,如果買彩券一定中大獎。”他們聽了都很高興,紛紛起來幫忙整理。

我在“心靈雞湯”這本書,看到一則故事:有個媽媽,有天在公司,很不如意;剛好那天,兒子在學校也很不愉快,這位單親媽媽就對孩子說:“爲了慶祝今天的壞心情,我們去麥當勞。”我想,這樣的母親教導出來的孩子,必定相當樂觀。

我在幾次重大手術之後,都能平安回家,我就跟朋友開玩笑說:“因爲我在人間的功課還沒做完,上帝不讓我去天上報到。”

在去年手術後,我行動不便,喪失許多機能,許多親友都爲我難過,我告訴他們:我的生病經驗豐富,這樣會更有愛心,以後才能去幫助別人。

有一次,孩子在抱怨,爲什麼要下雨。我說:“下雨了,外面的樹可以免費洗澡,我們也不會熱,省下很多電費。”後來就不再聽到孩子埋怨下雨了。若能養成幽默的性格,不但能改變命運,也能讓身邊的人快樂,亦能增進人際關係,何樂不爲呢?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19

曾經有一個孤獨的孩子,常常悲觀地問年長的智者:“像我這樣沒有人看得起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麼意思呢?生命的價值又在哪裏呢?”

有一天,智者將男孩叫到跟前,遞給了他一塊色彩斑讕的石頭,並對他說:“明早,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男孩滿腹狐疑,心想這塊石頭雖然還不錯,但怎麼會有人肯花錢買呢?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買這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智者報告:“想不到一塊石頭值那麼多錢呢!”

智者笑笑,“明天你拿到黃金市場去,記住,不論人家出多少錢都不能買!”

在黃金市場中,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令男孩大爲驚訝,但他謹記智者的.話,怎麼都不賣。

第三天,智者叫男孩拿石頭到寶石集市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肯賣,於是被市場傳揚成“稀世珍寶”。

男孩興沖沖地將這一切告訴智者,智者徐徐說道:“人的生命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你明白嗎?”

男孩不解地、迷惑地搖搖頭。

“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格,被說成是稀世珍寶,你不像這塊石頭一樣嗎,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熱愛自己,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20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80層樓上。有一天他們外出旅行回家,發現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揹着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有什麼別的選擇,於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就爬樓梯上去!於是,他們揹着兩大包行李開始爬樓梯。爬到20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哥哥說“包包太重了,不如這樣吧,我們把包包放在這裏,等來電後坐電梯來拿。”於是,他們把行李放在了20樓,輕鬆多了,繼續向上爬。

他們有說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長,到了40樓,兩人實在累了。想到還只爬了一半,兩人開始互相埋怨,指責對方不注意大樓的停電公告,纔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爬到了60樓。到了60樓,他們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弟弟對哥哥說,“我們不要吵了,爬完它吧。”於是他們默默地繼續爬樓,終於80樓到了!興奮地來到家門口兄弟倆才發現他們的鑰匙留在了20樓的包包裏了……

有人說,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

20歲之前,我們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之下,揹負着很多的壓力、包袱,自己也不夠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難免不穩。

20歲之後,離開了衆人的壓力,卸下了包袱,開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愉快地過了20年。

可是到了40歲,發現青春已逝,不免產生許多的遺憾和追悔,於是開始遺憾這個、惋惜那個、抱怨這個、嫉恨那個……就這樣在抱怨中度過了20年。

到了60歲,發現人生已所剩不多,於是告訴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於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餘年。

到了生命的盡頭,纔想起自己好象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原來,我們所有的夢想都留在了20歲的青春歲月,還沒有來得及完成……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21

有個年輕人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輛有毛病的腳踏車,年輕人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後來車主將腳踏車領回去的第二天,年輕人被挖到那位車主的公司上班。-----原來要獲得機會很簡單,勤勞一點就可以了。

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問:“爲什麼?”小孩說:“因爲媽媽今天一天都沒有生氣。”-----原來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

有個牧場主人,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場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對他說:“你不需要讓孩子如此辛苦,農作物一樣會長得很好的。”牧場主人回答說:“我不是在培養農作物,我是在培養我的孩子。”-----原來培養孩子很簡單,讓他吃點苦頭就可以了。

住在田邊的青蛙對住在路邊的青蛙說:“你這裏太危險,搬來跟我住吧!”路邊的青蛙說:“我已經習慣了,懶得搬了。”幾天後,田邊的青蛙去探望路邊的青蛙,卻發現它已被車子壓死了。-----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很簡單,遠離懶惰就可以了。

有幾個小孩都很想成爲一位智者的學生,智者給他們一人一個燭臺,叫他們要保持光亮,結果一天兩天過去了,智者都沒來,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燭臺。有一天智者突然到來,大家的`燭臺都蒙上厚厚的灰塵,只有一個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小孩,雖然智者沒來,他也每天擦拭,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學生。-----原來想實現理想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樂地走着,別人問:“你爲何如此愜意?”他笑着說:“因爲我帶的東西最少。”-----原來快樂很簡單,不要斤斤計較就可以了。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22

天熱了,學校離海不遠,校長把學生帶到海邊去玩。他自己站在水深處,規定學生以他爲師,只准在水淺處玩。

小孩都樂瘋了,連極膽小的也下了水,終於,大家都玩得盡興了,紛紛上岸。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把校長嚇得目瞪口呆。

原來,那些一二年級的小女孩上得岸來,覺得衣服溼了不舒服,便當衆把衣服脫了,在那裏擰起水來。光天化日之下,她們竟然造成了一小圈天體營。

校長第一個衝動便是想衝上前去喝止——但好在,憑着一個教育家的直覺,他等了幾秒鐘。這一等的功夫,他發現四下裏其實沒有人大驚小怪。高年級的同學沒有投來異樣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們的女同學不夠淑女,海灘上一片天真歡樂。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騷擾任何人,她們很快擰乾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過水無痕,什麼麻煩都沒有留下。

不能想像,如果當時校長一聲吼罵,會給那個快樂的海灘之旅帶來多麼尷尬的陰影。小女孩會永遠記得自己當衆丟了醜,而大孩子便學會了鄙視別人的"無行",併爲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

他們是不必拭擦塵埃的,因爲他們是大地,塵埃對他們而言是無妨無礙的,他們不必急着學會爲不合禮俗規範而羞慚。他們何必那麼快學會成人社會的瑣碎小節。

許多事,如果沒有那些神經質的傢伙大叫:"不得了啦!問題可嚴重啦!"原來也可以不成其爲問題的。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23

一次坐飛機,遇見一個小夥兒,一路上我們用普通話聊天。飛機到北京,他問我:“你是北京人嗎?”

“不是,”我答,“我是南京人。”

生存還是生活,你說了算他頓時驚歎起來:“我也是南京人啊。”

原來聊了一路,卻是老鄉。老鄉相見分外親,各自留了電話和MSN。網上經常問候,有一次他說,他在北京兩年了,我是他唯一認識的南京人。

“不可能吧,”我說,“北京有的.是南京人啊。”

“可是沒有人互相來往,”他沮喪,“北京沒有意思。”

“那你爲什麼來北京?”

“生活所迫,公司派我來的,我現在就希望把我派回上海,離家可以近一些。”

“是嗎?”我想了想,“我有個建議,以我們爲原點,希望半年之後,至少認識20個南京人。”

“從網絡上嗎?”他搖搖頭,“網上什麼人都有,不可靠。”

“不,”我說,“我們從現有關係網中來。”

他沒有明白,只是看着我。我說:“你看,我們在南京都有很多親朋好友,他們肯定分別在北京有信得過的朋友,請他們把信得過的朋友介紹給我們,我們不就有朋友了?而且還有共同話題,又能互相信任。”

“這主意妙!”他拍手稱快。一週後,我們7個南京人坐在了一起。3個月後,我們20多個南京人在後海划船。4個月的時候,他沒有被派往上海,而是派去了美國。

臨行之前,衆人AA製爲他餞行。他在飯前致辭,大意是說,沒有想到在北京最後的時候,會有30多個老鄉爲他送行。他覺得北京很溫暖,南京人很哥們兒。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24

作家北野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民族的較量實際上是年輕女人的較量。他是通過在不同國家所見到各類母親對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而得出的這個結論。

有一次,北野在中國農村看到,幾個小孩在一塊兒玩,一個被另一個欺負了。那個被打孩子的媽媽聽見哭聲趕過來,厲聲吼道:"你幹嘛打他,再打他我揍死你。"

這使他想起在英國曾見過的同樣一個場景。那位被欺負小孩的母親卻對另外幾個小孩子講:"你們爲什麼欺負他呢?難道你們不友好嗎?"

英國母親在跟小孩講道理,而那位中國媽媽對孩子沒什麼理由好講。這種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起碼有兩點不好的後果:一是使孩子養成依賴性,依賴強權;二是會養成一種非理性性格。

還有一次,北野在一位英國朋友家玩,3歲的小男孩要與北野一塊洗澡,北野答應了但沒有這樣做。結果孩子的媽媽急了:你怎麼可以騙孩子呢,你不願意去可以不答應嘛。北野很不好意思,同時也想起在我們國家的一個普遍說法:哄孩子。被哄大的孩子會想信別人嗎?

北野講完了他的故事,我又想起老家一位老師的故事。

那位老師是村中的'一位民辦教師,他有三個女兒,都在讀書,大女兒在讀高中。家裏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有人勸他: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估計考不上大學,回家種地算了。這位老師回答說:我知道她考不上大學,可她將來要做母親啊,今天多讀書,對她將來教育孩子會有用的。

書外人語:

決定小孩真是人一生最需要負責任的決策,這是你爲社會提供的最終產品。母親的素質就是民族未來的素質。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25

從前有個國王,國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以人民能夠看見的恩惠,施捨幫助他們。二兒子則被稱爲懶惰王子,因爲他看起來成天無所事事。

於是不久大兒子就獲得國內人民的愛戴。二兒子風評普普,只有少數賢德之人,才知道二王子真正的心意。

有一天二王子決定出門遠遊,去尋找他內心深處一直渴望瞭解的真道。別辭別父親離開國境了。二王子消失了好長一段時間,至於這段期間大王子則持續對人民百姓施以可見的小恩小惠,聚集人氣。

有一天,二王子回來了,還帶回了一位美麗的女子。二王子向國王說:“這是他的.妻子。”國王大喜過望,並聽着二王子外出尋找真理的過程。

二王子說:“只要願意,所有的國民都可以找到真理。”

然而,人民對於二王子的追尋真理的心得,毫無興趣。許多人寧可選擇大王子提供的實質幫助和利益。二王子所說的真道。聽起來太虛幻了。再說,要那些真道作什麼,人民也不明白?大家在乎大王子所能給的眼前可見的利益。

不久之後,國王去世了,將繼承權交給了二王子。然而人民卻嫌棄二王子,認爲他只會勸人思考生命,追尋真道,是個不切實際的“空想王”、“懶惰王”,都怪國王年老昏庸,把國家交給了二王子。只有少數賢人,知道國王的心意;大多數百姓反而越來越愛戴能夠提供金銀珠寶丰衣足食的大王子,二王子在國內的地位日漸低落,王位逐漸不保。

當積聚財寶在天上,地上的財寶如草木禾稭,是必朽壞的。回想自己,我們追求的,是大王子或二王子的幫助?

經典哲理小故事 篇26

廬山歸宗寺的智常禪師,俗姓陳,湖北人,是唐朝馬祖道一位禪師的法嗣弟子。他教育學人的方式獨樹一幟,舉凡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可以成爲他教化的活教材。

一天,智常禪師和衆人到菜園摘菜,他忽然拿起樹枝,在一棵青菜周圍畫了一個圓圈,並立標杆作爲標記,告訴大家:“看好了,任何人都不準動這棵青菜!”說完便離開了。

菜頭師巡菜園時大喜:“把這棵菜拔起來,明天中午煮來吃。”馬上有人說:“這是大和尚的旨意,你敢動嗎?”菜頭師一聽,被嚇住了。

庫頭師也說:“這菜只是長在那裏,有什麼意思?不如把它摘了,煮給大家吃吧!”衆人羣起而攻之:“這是禪師的.意思,你敢動嗎?”庫頭師就不敢開口了。

就這樣,不論誰想動那棵菜,都被衆人勸阻,那棵菜就孤獨地長在菜園裏,沒人敢碰。

過了一段時間,智常禪師又與衆人來到菜園,看到菜還在圓圈內,立刻舉起手中的拄杖,向兩旁的人揮去,並大聲喝道:“你們這羣死腦筋的蠢漢,難道就真的劃地自限了嗎?任由菜生長也不敢取來食用,這裏竟然沒一個有智能的人?”

一位禪僧說:“禪師,這是您的圓圈指示,大家不敢違背啊!”

說話的人又被智常禪師杖打一頓。

智常禪師說:“一個圈,一句話,就不能改變嗎?”

說罷,他把標杆一腳踢倒,拽起那棵菜,頭也不回地走了。

參禪,沒有教條,所謂“男兒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禪師畫圈其實是在考驗這幫弟子,能否離開語言文字,離開一切諸相,離開一切法則,自己尋找另外一個光天化日,尋找“一朝風月,萬古晴空”的境界。

可惜,普通人,總被名句文身束縛,無法找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