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1

一青年向道士求教:“師傅,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士反問,青年一臉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餅家眼裏是燒餅,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裏,就是救命的一頓飯。不過,米還是那斤米。”青年豁然開朗。

感悟:

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決定了自己的價值。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不要總說自己“老不中用了”。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2

宋代名臣富弼克己奉公,爲官清正,頗有廉聲。《宋稗類鈔品行》記載,富弼出任樞密使時,宋英宗趙曙剛登上天子的寶座。趙曙上臺後,將其父仁宗皇帝的遺留器物,都拿來賞賜給朝廷重臣。衆臣叩頭感謝領賞之後,一起告退。趙曙卻單獨請富弼留下,又在慣例之外,特別賞賜他幾件器物。

富弼先叩頭謝恩,然後就堅決推辭不接受這份額外的賞賜。趙曙有些不高興,輕描淡寫地說:“這些東西又不值什麼錢,你沒有必要推辭呀!”富弼懇切地說,“東西雖然很微薄,但關鍵是額外所賜。大臣接受額外的賞賜而不謝絕,萬一將來皇上做出什麼例外的事來,憑什麼勸諫呢?”最終富弼還是推辭掉了這份賞賜。

讀者也許會說,這個富弼也太一本正經了,皇帝送東西給你你還不要,真是不識擡舉!皇帝賞賜器物給大臣,又不是行賄,何必拒絕呢?其實這正是富弼的'高明之處。關鍵就在富弼的這句話,“大臣接受例外的賞賜而不謝絕,萬一將來皇上做出什麼例外的事來,憑什麼勸諫呢?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3

楚莊王一次平定叛亂後大宴羣臣,寵姬嬪妃也統統出席助興。席間絲竹聲響,輕歌曼舞,美酒佳瑤,觥籌交錯,直到黃昏仍未盡興。楚王乃命點燭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文臣武將們敬酒。 忽然一陣疾風吹過,筵席上的蠟燭都熄滅了。這時一位官員斗膽拉住了許姬的手,拉扯中,許姬撕斷衣袖得以掙脫,並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纓帶。許姬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讓楚王點亮蠟燭後查看衆人的帽纓,以便找出剛纔無禮之人。楚莊王聽完,卻傳令不要點燃蠟燭,而是大聲說:“寡人今日設宴,與諸位務要盡歡而散。現請諸位都去掉帽纓,以便更加盡興飲酒。”聽楚莊王這樣說,大家哦度把帽纓取下,這才點上蠟燭,君臣盡興而散。席散回宮,許姬怪楚莊王不給她出氣,楚莊王說:“此次君臣宴飲,旨在狂歡盡興,融洽君臣關係。酒後失態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責任,加以責罰,豈不大剎風景?”許姬這才明白楚莊王的用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絕纓宴”。7年後,楚莊王伐鄭。一名戰將主動率領部下先行開路。這員戰將所到之處拼力死戰,大敗敵軍,直殺到鄭國國都之前。戰後楚莊王論功行賞,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賞賜,坦承7年前宴會上無禮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舉全爲報7年前不究之恩。楚莊王大爲感嘆,便把許姬賜給了他。

啓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多施恩,少結怨,善惡總有回報。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4

要治理好天下,必須要有雅量。比如宋太宗,在這方面表現得就很突出。《宋史》記載,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園與兩個重臣一起喝酒,邊喝邊聊,兩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勞來,他們越比越來勁,乾脆鬥起嘴來,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應有的君臣禮節。侍衛在旁看着實在不像話,便奏請宋太宗,要將這兩人抓起來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沒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別把他倆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倆都從沉醉中醒來,想起昨天的事,惶恐萬分,連忙進宮請罪。宋太宗看着他們戰戰兢兢的`樣子,便輕描淡寫地說:“昨天我也喝醉了,記不起這件事了。”

寬容是一個老闆的美德。

現代的領導,都難免遇到下屬衝撞自己、對自己不尊的時候,學學宋太宗,既不處罰,也不表態,裝裝糊塗,行行寬容。這樣做,既體現了領導的仁厚,更展現了領導的睿智,不失領導的尊嚴,而又保全了下屬的面子。以後,上下相處也不會尷尬,你的部署更會爲你傾犬馬之勞。

對於一個企業,領導者的心胸寬廣能容納百川。但寬容並不等於是做“好好先生”,不得罪人,而是設身處地地替下屬着想,這樣的老闆不是父母官,也稱得上是一個修養頗高的領導者。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5

二戰快結束時,有個叫羅勃.摩爾的小夥子正在海軍服役。他講述了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1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島附近276英尺的海下,學習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當時我正在一艘潛水艇上,我們從雷達上發現一支日本艦隊……一艘驅逐艦、一艘油輪和一艘佈雷艦----朝我們開過來了.我們發射了5枚魚雷,都沒有擊中。突然那艘佈雷艦直朝我們開來(一架日本飛機把我們的位置用無線電通知了它).我們潛到看來150英尺的地方,以免被它偵察到,同時做好應付深水炸彈的準備,還關閉了冷卻系統和所有發電機。“3分鐘後,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彈在四周炸開,把我們直壓在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彈不停的`投下,整整15個小時,有十幾二十個就在離我們50英尺走有的地方爆炸……要是深水炸彈距離潛水艇不到17英尺的話,潛水艇就會炸出洞來。“當時,我們奉命靜靜的躺在自己的牀上,保持鎮定。我嚇的幾乎無法呼吸,不停的對自己說:“這下可死定了”。潛水艇的溫度幾乎有攝氏40度,可我卻怕的全身發冷,一陣陣冒冷汗。15小時後,攻擊停止了,顯然那艘佈雷艦用光了所有的炸彈而離開了。 “這15個小時,我感覺好象有1500年那麼長,我過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出現,我記起了做過的所有壞事和曾經擔心過的一些很無聊的小事。我曾經擔心過:沒有錢買自己的房子,沒有錢買車,沒有錢給妻子買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爲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我還爲我額頭上的一個小疤……一次車禍留下的傷痕……發過愁。 “所有這些年來的愁苦煩惱,在此時此刻都顯的那麼荒謬、渺小,而我過去居然對他們很在意。”我們今天不可能再去海底體驗那15個小時,但有沒有可能不再爲了額頭上的傷疤而煩惱呢?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6

一位社會學博士,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糊塗了,因爲他在歸納兩份相同性質的材料時,發現結論相互矛盾。一份是雜誌社提供的4800份調查表,問的是:什麼在維持婚姻中起到決定作用(愛情、孩子、性、收入)0%的人答的是愛情。可是從法院民事庭提供的資料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在4800對協議離婚的案件中,真正因感情徹底破裂而離婚的不到10%,他發現他們大多是因小事而分開的。看來真正維持婚姻的不是愛情。例如0001號案例:這對離婚是一對老人,男的是教師,女的是醫生,他們離婚的直接原因是:難的嗜煙,女的不習慣,女的是素食主義者,男的受不了。再比如002號案例:這對離婚者大學曾是同學,上學時有3年的戀愛歷程,後來分在同一個城市工作,他們結婚5年後離異。直接原因是:難的老家是農村的,父母身體不好,姐妹又多,大事小事都要靠他,同學朋友都進入小康行列,他們一家還過着緊日子,女的心裏不順,經常吵架,結果就分開了。再比如4800號案例:這一對結婚才半年,男的是警察,睡覺是喜歡開窗,女的不喜歡;女的是護士,喜歡每天洗一次澡,男的做不到。兩人爲此經常鬧矛盾,結果協議離婚。本來這位博士以爲他選擇了一個輕鬆的題目,拿到這些實實在在的資料後,才發現《愛情和婚姻的辨證關係》是多麼難做的一個課題。他去請教指導老師,老師說,你最好去請教那些金婚老人,他們纔是專家。於是他走進大學附近的公園,去結識來此晨練的'老人,可是他們的經驗之談令他非常失望,除了寬容、忍讓、賞識之類的老調外,並沒找出千毫年個與婚姻的辨證關係。不過在比較中他有一個小小的發現,那就是:有些人在婚姻上的失敗,並不是因爲找做了對象,而是一開始就沒弄明白,在選擇愛情的時候,也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就是這種生活方式上的小事,決定着婚姻的和諧。有些人沒有看到這一點,最後使本來還愛着的兩個人走向了分手的道路。據說,博士生導師就因爲他這點小小的發現,使他通過了博士論文的答辯。

啓示:家庭的組建是因爲有了愛情,家庭的破裂好似因爲缺乏寬容。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7

一名士兵遭到敵軍突襲後逃到了山洞。敵軍在身後緊追,他躲在洞中祈禱不被敵人發現。突然胳膊被狠狠地蟄了一下,原來是隻蜘蛛,他剛要捏死,突然心生憐憫,就放了它。

不料蜘蛛爬到洞口織了一張新網,敵軍追到山洞見到完好的蜘蛛網,猜想洞中無人就走了。

感悟:

很多時候,幫助別人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8

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裏,一隻在荒野中。兩隻老虎都認爲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好,互相羨慕對方。

它們決定交換身份,開始時,十分快樂。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一隻飢餓而死,一隻憂鬱而死。

感悟:

有時,人們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總是把眼睛看向別人的幸福。其實,你所擁有的正是別人所欣羨的'。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9

希爾頓飯店首任經理

一天夜裏,已經很晚了,一對年老的夫妻走進一家旅館,他們想要一個房間。前臺侍者回答說:"對不起,我們旅館已經客滿了,一間空房也沒有剩下。"看着這對 老人疲憊的神情,侍者不忍心深夜讓這對老人出門另找住宿。而且在這樣一個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滿打烊了,這對疲憊不堪的老人豈不會在深夜流落街 頭?於是好心的侍者將這對老人引領到一個房間,說:"也許它不是最好的,但現在我只能做到這樣了。"

老人見眼前其實是一間整潔又幹淨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 下來。第二天,當他們來到前臺結賬時,侍者卻對他們說:"不用了,因爲我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給你們住了一晚--祝你們旅途愉快!"原來如此。侍者自己 一晚沒睡,他就在前臺值了一個通宵的夜班。兩位老人十分感動。老頭兒說:"孩子,你是我見到過的最好的旅店經營人。你會得到報答的。"侍者笑了笑,說這算 不了什麼。

他送老人出了門,轉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這件事情忘了個一乾二淨。沒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開看,裏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並有 簡短附言,聘請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按信中所標明的路線來到一個地方,擡眼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原來,幾個月前的 那個深夜,他接待的是一個有着億萬資產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爲這個侍者買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會經營管理好這個大酒店。

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爾頓飯店首任經理的傳奇故事。

感悟:時刻心存善良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10

從前有一個人遺失了一把斧頭,他懷疑被隔壁的小孩偷走了。於是,他就暗中觀察小孩的行動,不論是言語與動作,或是神態與舉止,怎麼看,都覺得小孩是像偷斧頭的.人。由於沒有證據,所以也就沒有辦法揭發。隔了幾天,他在後山找到了遺失的斧頭,原來是自己弄丟了。從此之後,他再去觀察隔壁的小孩,再怎麼看也不像是會偷斧頭的人。

認識一個人,切忌以自己主觀想象作爲衡量別人的標準,主觀意識太強,經常會造成識人的錯誤與偏差。

而大多數老闆在人才的應用上,常憑着主觀意識去任命一個人,而不加以客觀,公正地審覈。感情用事是老闆的大忌。對人對事,老闆都不要先入爲主,帶上有色眼睛看人,更不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否則,公司就會失去很多優秀人才。

如果私下對僱員有狹隘的看法,持敵對態度的員工往往會分裂並搞垮你的公司。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11

一位疲憊的詩人去旅行,出發沒多久,他就聽到路邊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

那是一個快樂男人的聲音。

他的'歌聲實在太快樂了,像秋日的晴空一樣明朗,如夏日的泉水一樣甘甜,任何人聽到這樣的歌聲,都會被馬上感染,讓快樂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

詩人駐足聆聽。

歌聲停了下來,一個男人走了出來,他的微笑甚至比他本人出來得更早。

詩人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笑得這樣燦爛,只有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艱難困苦的人,才能笑得這樣燦爛,這樣純潔。

詩人上前問候:“你好,先生,從你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來,你是一個與生俱來的樂天派,你的生命一塵不染,你既沒有嘗過風霜的侵襲,更沒有受過失敗的打擊,煩惱和憂愁也沒有叩過你的家門……”

男人搖搖頭:“不,你錯了,其實就在今天早晨,我還丟了一匹馬呢,那是我唯一的一匹馬。”

“最心愛的馬都丟了,你還能唱得出來?”

“我當然要唱了,我已經失去了一匹好馬,如果再失去一份好心情,我豈不是要蒙受雙重的損失嗎?”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12

辦公室外面,有一棵碗口粗的大葉紫薇。

隨着陽春三月漸近尾聲,紫薇樹旁邊的大葉榕新長的葉子已是滿眼翠綠,而那棵紫薇依然枯瘦蕭殺,乾巴巴的枝幹上殘留着數不清乾枯龜裂的果子。辦公室在二樓,兩棵樹的樹冠恰好能夠時不時映入眼簾。強烈的視覺對比常使人產生一種季節的迷惑,也常常讓我懷疑那棵大葉紫薇是否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是否真的被白蟻蛀蝕,在這個盪漾生命綠色的季節裏,以畢剝的形態宣告自己的死亡?

隱約記得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紫薇已經纖細的軀體上已經鋪滿了濃濃的春色。還記得綠色遍身的紫薇不久後就綻放出惹眼的大片大片的紅花,那個熱鬧和愜意常常使我對這株紫薇充滿了難忘的期待。而今年,現在,莫非這株紫薇真的消亡了嗎?

兩天前,和老師站在樓道里聊天,還曾經面對着紫薇樹唏噓慨嘆了好久。紫薇樹的枯枝就伸展在大家的眼前,看上去已然沒有了任何生命的跡象。老師伸手捉住幾根枝椏,稍一用力,樹枝就在清脆聲中斷落在手中。大家細細看去,整個的枝莖中沒有任何的潮溼和水分,更沒有點點綠色。於是大家認爲這棵紫薇真的枯死了,我還記得老師又弄斷了很多的枯枝,準備用作少年軍校學員們野炊時的引火燃料。

週一回到學校,暮春四月剛剛開始。當鑰匙插入鐵門,準備打開辦公室大門時,眼睛的餘光不經意地瞄了一眼旁邊的紫薇。剎那,我的視線凝固了,身體也爲之一顫:那棵兩天前就已斷定枯死的紫薇樹的枝幹上,竟然爬滿了細微嫩綠的新芽。葉芽如此之小,在滿眼枯黃之中顯得如此單薄和寧靜,在灰黑色的果子的遮掩之下,那一點點的綠色竟然勃發出無窮的力量。很長的時間裏,我竟然忘記了開門,學生在我身邊陸續經過不斷問好,我也竟然毫無反應。我似乎又依稀看到大片大片的紅豔豔的紫薇花,似乎又感受到了即將盛開的生命的顏色。

我興奮地把我的發現第一時間告訴了老師,感嘆着紫薇的生命竟然如此堅強,竟然如此充滿了欺騙。記得那天我還和老師商量着紫薇樹的“後事”,討論着該爲這片即將空置的'土地上種植哪種樹木。而今天,紫薇就以點點的綠色嘲弄了大家的淺薄與悲觀。

也許錯不在大家,也許學校很多的師生如大家一樣,在期待中漸漸麻木,在期待中放棄了希望。難道大家能怪罪那棵依然安靜的紫薇,怪罪它以時間和外表掩飾生命的光輝?

行文至此,我恍然頓悟:也許,這就是生命的欺騙。之所以被矇騙,恰恰是大家充滿了對紫薇樹當下的期待,在於大家太相信表象,太相信自己的經驗和直覺。

每年,我都記得那棵紫薇會綴滿綠葉,會綻放花朵,但卻忘記了具體的時間。於是,春暖花開,滿眼皆綠的時節,眼中就容不下紫薇的枯黃依舊,就斷定它已然死亡。難道,大家對所有的植物,都必須充滿相同的期望?

從折斷的樹枝上,大家沒有窺探到一絲絲活着的證據,於是斷定它已死亡。難道眼見必然爲實?難道紫薇就不能以它特有的方式註釋它特別的生命特徵?

大家是否也在以這種眼光審視世間的一切,是否也以此種淺薄和呆板看待大家身邊的一個個生命?

假如孩子並沒有如大家所願的那樣去生活、去學習、去行動,大家是否也在意識中慢慢否定孩子,是否也爲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草率地添加上一個句號?如果孩子表現出種種不理智、不合常規的所謂“問題行爲”,大家是否曾經輕狂地在心中說過:“這人完了!”

是的,生命有很多很多的欺騙,大家所面對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會顯露出太多太多的假象。有時未必是孩子的本意,有時卻又是孩子無意識中對生命的吶喊與對抗。而作爲教育者,必須對孩子充滿期待,必須在心中爲孩子勾畫美好的生命未來。

可以想見,紫薇樹上淡淡的新綠會逐漸蔓延和傳染,紫薇花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吐露芬芳。而我,依然可以在疲勞和煩悶的時候,感受生命的力量。但大家,一個個在小學從事着平凡工作的普通教師,能否透過生命的假象,撇去刻意的欺騙和掩飾,永遠充滿期待與希冀地對待一個個勃發內在生命秩序的鮮活生命?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13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翦奉命出征,出發前,他向秦王請求賜給良田華屋。秦王說:“將軍放心出征,何必擔心呢?”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也不一定能被封侯,所以趁大王賞賜我酒飯之際,我斗膽請求賜給我田園,作爲子孫後代的家業。”秦王大笑,答應了王翦是請求。王翦到了潼關,又派使者回朝請求良田,秦王爽快的應允了。手下心腹勸告王翦。王翦支開左右,坦誠相告:“我並非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現在他把全國的軍隊交給我一人指揮,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賞賜田產,名爲子孫計,實爲安秦王的.心,這樣他就不會疑我造反了。”

啓示:請求封賞,至多讓人覺得貪婪,總比被人懷疑造反要好得多。有恆產者有恆心,在西方社會,沒有家室財產的人很難擔任公衆職務,因爲大家不放心。

有哲理的小故事三分鐘3有一個祕密是你愛我

在丹麥歷史上,有一對很有名的科學家兄弟,哥哥尼爾。波耳是物理學家,外向,善言;弟弟哈洛。波耳是數學家,內向,拙於言辭。他們是好兄弟,一條藤上的兩個出色的瓜。一天,哥哥建議他兩來個互相揭短,他覺得這很好玩。弟弟說:“噢,那我可做不到!”哥哥說:“難道你不想讓偶快樂嗎?”弟弟只好說:“你先說!”哥哥開始批評弟弟:“你總是口齒不清,不愛說話,沒有人知道你的細心,你的關懷……好了,現在你可以說我了!”弟弟還是笑着平靜的說:“我做不到!”哥哥急了,便說:“你講話不算數!”弟弟這才“恩恩”地開了口:“哥、哥,你的衣領上有一根線頭。”邊說邊幫他拿掉。這便是弟弟拙於言辭的力量,他的言行樸素而深情。我有許多這樣木納的朋友,他們不會爲我送花,但我很清楚,當我需要輸血的時候,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挽起袖子給我熱血。

啓示:古人云:水深流去慢,貴人語話遲。有時候拙於言辭竟會成爲優點。因爲在愛的表達上,行動遠勝過言辭。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14

一次,一位美國母親帶着她4歲的女兒來到一箇中國留學生家做客。這個小女孩只顧自己玩耍,一不小心將一隻盛有紅茶的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這位美國母親見了,馬上把灑在地板上的.茶水擦淨,然後嚴肅地衝着孩子說:“快去向阿姨借一隻托盤來,然後把茶杯的碎片收拾乾淨,並且向叔叔和阿姨道歉。”

小女孩幾乎要哭了出來,她很快按照媽媽的吩咐借來了托盤,並且把茶杯的碎片從地上撿起放到托盤裏面。然後過來向主人道歉:“我太冒失了,請叔叔阿姨原諒。”

看到小女孩收拾茶杯碎片時笨拙的樣子,從廚房跟過來的主人想幫她。可當注意到那位母親投向女兒的既嚴厲又慈祥的目光時,隨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小故事大道理:這位母親利用孩子的過失,當場教給自己的孩子一個道理:即便你年齡再小,但只要是自己闖的禍,就要由自己來承擔責任

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錦15

《莊子》裏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惠施在魏國當相國,莊周跑去要與他會面。惠施聽人說,莊周這次來魏國的目的,是想取他相國之位而代之,所以十分緊張,命令官兵在都城搜捕了三天三夜,但還沒抓到莊周。正當惠施坐立不安而又無可奈何之時,莊周卻自己找上門來了,還對他講了一個故事,“南方有一種鳥,從南海出發,飛到了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棲身,不是仙果它不會吃,不是清冽的甘泉它不會喝。貓頭鷹弄到了一隻死了好幾天,身體都腐朽了的老鼠,正巧該鳥飛過,貓頭鷹擡頭看見了,以爲這隻鳥想吃它的'老鼠,於是發出驚叫:'嚇!'現在,你難道也要用魏國來'嚇'我嗎?”

在我們現代社會,像惠施與貓頭鷹這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其實是大有人在的。比如,有的人害怕有才能的人調入自己的單位或部門,擔心自己的地位保不住,被人取而代之,於是想方設法要去整這個人。

其實,這裏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現在是競爭的時代,巨石尚且壓不住雨後春筍冒尖,你即使百般阻撓,能阻止新苗不脫穎而出嗎?二是你現在的位子,在你眼裏是寶座,人家是不是稀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