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箭在弦上的故事

箭在弦上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會有它蘊含的故事,相信廣大讀者對箭在弦上和前車之鑑這兩個成語並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來吧,下面就讓語文迷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

箭在弦上的故事

  (一)箭在弦上

東漢末年,全國各地的軍閥經常爲了爭奪地盤而發動戰爭。在河北的軍閥袁紹手下,有一位掌管文書工作的大才子名叫陳琳。當時另一個軍閥曹操的勢力增長很快,對袁紹的威脅越來越大,於是袁紹就決定討伐曹操。

有一天,袁紹把陳琳找來,讓他寫一篇聲討曹操的戰鬥檄(xí)文。於是,陳琳就按照袁紹的意思起草了一篇名爲《爲袁紹檄豫州》的檄文。在這篇文章裏,陳琳不但歷數了曹操本人的各種罪狀,連曹操的祖宗三代也辱罵了一番。

曹操經常犯頭痛病。這天,正犯病時,曹操看到了手下人送來的這篇檄文。由於文章寫得生動精彩,曹操竟然越看越興奮,連頭也不疼了。雖然曹操對陳琳在文章中痛罵自己和自己的祖輩也非常氣憤,但是他還是非常欣賞陳琳的才華,併爲陳琳服務於袁紹感到惋惜。 後來曹操打敗了袁紹,陳琳歸順了曹操。有一天,曹操問陳琳:“當初你寫檄文聲討我,只罵我一個人就行了,爲什麼連我的祖宗三代也罵呢?”陳琳說:“那時我在袁紹手下做事,他命令我寫,我就寫了。這就好像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啊。”曹操理解陳琳當時的處境,就沒有責罰他,以後也再沒有提起這件事。

後來,人們就用“箭在弦上”來比喻形勢十分緊迫,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候了。有時也與“不得不發”連用。

  (二)前車之鑑

【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鄙諺曰:‘前車覆,後車戒。’秦氏聽從亟絕者,其轍跡可見,然而不避,是後車又將覆也。”

【成語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前邊失敗的教訓,用於勸告人。

【前車之鑑的意思】:鑑:鏡子;引申爲教訓。前面的車子翻倒了,可以作爲後面車子的鑑借。比喻以前的失敗,可以當作後來教訓。

【前車之鑑的近義詞】:殷鑑不遠、前車可鑑;

【前車之鑑的反義詞】: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