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滄海桑田和分道揚鑣

滄海桑田和分道揚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相信大家對滄海桑田和分道揚鑣這兩成語都不陌生,但是它們的由來恐怕很多讀者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語文迷小編爲大家分享這兩個成語背後的故事。

滄海桑田和分道揚鑣

  (一)滄海桑田

解釋:

指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滄海:大海,桑田:農田。

傳說東漢仙人王方平在門徒蔡經家見到了仙女麻姑,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妹妹。她早年在姑餘山修行得道,千百年的過去了,長得仍如十八九歲的姑娘,頭頂盤着髮鬢,秀髮垂至腰際,身上的衣服光彩奪目,大家舉杯歡宴、麻姑說:“我自從得到天命以來,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爲桑田。這次去仙山蓬萊,見海水比以前淺了許多,大概又快要變成陸地丘陵了吧!”王方平笑着說:“難怪聖人說海中行路都會場起灰。”

  (二)分道揚鑣

“分道揚鑣”這則成語的揚鑣是舉鞭驅馬前進。分路前進,比喻各奔前程,各幹各的事。

這個成語來源於《北史.魏諸宗室.河間公齊傳》,子志......與御史中尉爭路,俱入見,而陳得失,......高祖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

在南北朝的時候,北魏有一個名叫元齊的人,他很有才能,屢建功勳。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爲河間公。

元齊有一個兒子叫元志。他聰慧過人,飽讀詩書,是一個有才華但又很驕傲的年輕人。孝文帝很賞識他,任命他爲洛陽令。

不久以後,孝文帝採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搬遷到洛陽建都。這樣一來,洛陽令成了“京兆尹”。

在洛陽,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對朝廷中某些學問不高的達官貴族,往往表示輕視。

有一次,元志出外遊玩,正巧李彪的馬車從對面飛快地駛來。照理,元志官職比李彪小,應該給李彪讓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讓路。

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衆責問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職比你大多了,你爲什麼不給我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