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精選28篇)

成語故事(精選2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衆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爲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故事(精選28篇)

成語故事 篇1

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託,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後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着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着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後,弟子們圍住畫,反覆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多麼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雲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譁衆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

有人問他:“你爲什麼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麼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衆弟子說:“沒發現少什麼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於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着色吧。”

童仁益說着,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豔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幹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說着,把畫撕個粉碎。

衆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成語故事 篇2

以前,我對成語是知之甚少,一度認爲成語是非常枯燥無味的東西,但是自從讀了《成語故事》後,我才感到自己對成語的瞭解太少了,原來成語是這麼的有趣,能帶給人很多很多的知識,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記得《成語故事》中的有一則《驕兵必敗》。

它寫的是:魏相是我國漢朝的一名有名的官員,他當過好多的官。據說,他很小的時侯就讀過《易經》,文章寫得好,也很有見解。公元前65年,匈奴人攻打漢朝,匈奴人打了敗仗,向北方逃去。當時漢朝的皇帝漢宣帝,準備追擊打垮匈奴。那時魏相正當丞相。

魏相對皇帝說:“我聽人家說兵分4種:義兵、應兵、貪兵、驕兵。還說義兵打仗會勝利,應兵一定能克服敵人的進攻,搶寶貝的貪兵不會打仗,驕兵必然會打敗仗。”皇帝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放棄了追擊的念頭。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句話總結出“驕兵必敗”這個成語。讀到這我才發現,魏相的學問真是太淵搏了。他用了寥寥數語就讓漢宣帝知道了驕兵必敗的道理。

但我自己何嘗不是跟漢宣帝一樣?只要做了什麼好事,比如說老師今天誇獎了我,我回家就馬上得意地告訴爸爸媽媽,但是爸爸媽媽聽了後往往只會說:“知道了!”現在想想,真是汗顏。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不可磨滅的一大部分,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人生哲理。大家都來讀《成語故事》吧!

成語故事 篇3

在我沒上小學的時候,有次媽媽帶我去爬山。當我爬上座山峯時,我自豪的對着天空大喊:“我爬上世界最高的山了!”

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笑着說:“你真是隻井底之蛙,世界上比這高的山多的是。”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就接着問:“井底之蛙是什麼?”媽媽回答說:“是隻井底的小青蛙呀!”我好奇的問:“我明明是人,你爲什麼說我是青蛙呢?”媽媽笑着說:“井底之蛙是個成語,形容個人沒有見識。”我又問:“成語又是什麼呢?”“這個……你還把我問住了,我們去買本成語故事看看吧!”媽媽說。

後來,媽媽真的給我買了本《中華成語故事》。每天晚上,媽媽都要給我講幾個成語,故事生動又好聽,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成語故事裏有填海的精衛和追日的夸父,還有畫蛇添足的人和守株待兔的人……

現在,我長大了,是名二年級的小學生。我已經可以自己閱讀《中華成語故事》了。慢慢地我明白了:個成語就是個故事,個成語給我講述了個道理。不知不覺地我學會了好多成語,它就像條船樣帶着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

我們中國有這麼多成語故事,中國真了不起呀!本《中華成語故事》可以讓我更多的瞭解中華文明。

成語故事 篇4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爲“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後,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裏,自我評價非常高。

“才高八斗”又作“八斗之才”

成語故事 篇5

王徽之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三兒子,生性高傲,不願受人約束,行爲豪放不拘。雖說在朝做官,卻常常到處閒逛,不處理官衙內的日常事務。

後來,他乾脆辭去官職,隱居在山陰(今紹興),天天遊山玩水,飲酒吟詩,倒也落得個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接連下了幾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現了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處盛開着晶瑩耀眼的花朵,潔白可愛。王徽之推開窗戶,見到四周白雪皚皚,真是美極了,頓時興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來酒菜,獨自一人坐在庭院裏慢斟細酌起來。他喝喝酒,觀觀景,吟吟詩,高興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覺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聲,那就更動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個會彈琴作畫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馬上去見他呢?”

於是,王徽之馬上叫僕人備船揮槳,連夜前往。也不考慮自己在山陰而戴逵在剡溪,兩地有相當的距離。

月光照瀉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兒輕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銀裝。王徽之觀賞着如此秀麗的夜色,如同進入了仙境一般。“快!快!把船兒再撐得快點!”

王徽之催促着僕人,恨不能早點見到戴逵,共賞美景。

船兒整整行駛了一夜,拂曉時,終於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卻突然要僕人撐船回去。僕人莫名其妙,詫異地問他爲什麼不上岸去見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說:“我本來是一時興起纔來的。如今興致沒有了,當然應該回去,何必一定要見着戴逵呢?”

成語故事 篇6

東漢時,蓋勳因爲人正直,很有才幹,被舉爲孝廉,當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蓋勳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樑鵠(hu)管轄,而樑鵠又是蓋勳的朋友。

當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幹盡了壞事,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樑鵠的屬官蘇正和卻不畏強霸,敢於碰硬,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

不料,樑鴿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貴,連罪自己,焦慮不安。他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但又吃不準這樣做是否妥當,於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勳商量究竟該怎麼辦。

也正巧,蓋勳與蘇正和是一對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並且建議他乘此機會,勸刺史殺了蘇正和,來個公報私仇。蓋勳聽了斷然拒絕說:“爲個人的私事殺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現;趁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爲。”

之後,樑鵠果然來與他商議處置蘇正和的事。蓋勳打比方規勸樑鵠說:“餵養鷹鳶(yuan),要使它兇猛,這樣才能爲您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很兇猛了,您卻想把它殺掉。既然如此養它又有什麼用呢?”

成語故事 篇7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爲了豐富自已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爲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爲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遊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着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成語故事 篇8

“包藏禍心”原意是心中暗懷不良企圖,後來也用它形容外表和善,內心險惡。

此典出自《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春秋時期,有一年,楚國的國君派他的弟弟公子圍去鄭國訪問。鄭國是小國,楚國是南方的大國。因而鄭國希望能與楚國搞好關係,以便依靠它與別國抗衡。所以鄭國的大夫公孫段決定把女兒嫁給楚國公子圍,以結友好。不料公子圍來迎親時卻帶領不少兵馬,懷有乘機吞併鄭國的野心。所以鄭國大夫子產非常警惕,沒有讓公子圍進入京城。

子產派子羽去對楚國的客人說:“我們鄭國的都城太小了,容納不下你們那麼多的隨從,請在城外舉行迎親儀式吧!”公子圍十分生氣,就叫太宰伯州犁回答子羽說:“婚禮怎麼可以在野外舉行呢?我們臨來之前已經在祖廟裏祭告過祖先,如果在城外娶親,豈不是羞辱我們楚國?而且你們這樣做對鄭國來說也不體面,對我們做楚國大臣的更是恥辱,回國後恐怕無法再做大夫了。因此我們不能接受鄭國這樣的安排。”

子羽板起面孔,聲色俱厲地說:“我們鄭國國家雖小,但國家小並不是錯誤,如果依賴大國而不加防備,那纔是錯誤。我們本想用聯姻的辦法求得楚國的保護,可是楚國卻包藏禍心來打鄭國的主意,我們是不能不警惕的呀!”

楚國的公子圍和楚大夫們知道鄭國早有防備,便答應不帶兵甲進城,鄭國這才同意了。這年的正月十五日,楚國的公子圍進入鄭國京城,接走了公孫段的女兒,立刻離開了鄭國。

成語故事 篇9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爲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 的項羽部隊。經過幾次激戰,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 爲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說着,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以酒解憂,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數闕,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低着頭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800餘名騎士突圍,最終只餘下28人。他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因爲這個故事裏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着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成語故事 篇10

“問鼎中原”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出自《左傳》,魯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子(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今河南省洛陽市),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遷於商,載祀(祀,年也)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昬(音邪)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音致)止。成王定鼎於郟鄏(今洛陽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並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 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楚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面對雄視北方的楚莊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楚莊王不再強求,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成語故事 篇11

“班荊道故”是指用荊鋪在地上坐在上面談說過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來談談別後的情況

此典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參(伍子胥的曾祖父)與蔡大師子朝(即公子朝,文公之子)友,其子伍舉(伍子胥的祖父,名椒舉)與聲子(子朝之子)相善也。伍舉娶育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爲申公而仁(獲罪逃亡),楚人曰:‘伍舉實送(護送)之。’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不荊草代席而坐)相與食,而言復故(返回楚國的事)。”意思是說:春秋時,伍舉與公孫歸聲是好友。王子牟因獲罪逃亡後,伍舉因受牽連而逃奔鄭國。然後準備到晉國去。聲子也將去晉。二人在鄭郊相遇,扯草鋪地,坐在上面,邊吃東西邊攀談。後以“班荊道故”之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話舊情。

成語故事 篇12

珠履:鞋上以珠爲裝飾,富貴之人用之。形容貴賓衆多且豪華奢侈。

出自《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記載春申君爲楚相四年,秦破趙之長平軍四十餘萬。五年,圍邯鄲。邯鄲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將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春申君相楚八年,爲楚北伐滅魯,以荀卿爲蘭陵令。當是時,楚復強。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趙使欲誇楚,爲玳瑁簪,刀劍室以珠玉飾之,請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意思是說春申君擔任楚國宰相的第四年,秦國擊敗坑殺了趙國長平駐軍四十多萬人。第五年,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邯鄲向楚國告急求援,楚國派春申君帶兵去救援邯鄲,秦軍解圍撤退後,春申君返回楚國。春申君擔任楚國宰相的第八年,爲楚國向北征伐,滅掉魯國,任命荀卿擔任蘭陵縣令。這個時候,楚國又興盛強大起來。有一次,趙國平原君派使臣到春申君這裏來訪問,春申君把他們一行安排在上等客館住下。趙國使臣想向楚國誇耀趙國的富有,特意用玳瑁簪子綰插冠髻,亮出用珠玉裝飾的劍鞘,請求招來春申君的賓客會面,春申君的上等賓客都穿着寶珠做的鞋子來見趙國使臣,使趙國使臣自慚形穢。

成語故事 篇13

“一日三秋”這句成語是比喻分別了一天,想念的心情好像隔別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現在應用這成語,已不限於男女之間的相思,舉凡朋友、親戚、同學、同事間的別後懷念,都可用“一日三秋”來形容。

此典出自《詩經·王風》的《采葛》篇:“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是一首懷念人的詩,被懷念的對象可能是女性,古時的歌謠大多數都是歌唱愛情的,所以這首詩可以當做男人思念愛人的歌詞。全詩的意思是說:我憶念中的人兒啊!她在外面採摘葛藤,一天不看見她,就有三個月沒見的那種感覺。我憶念中的人兒啊!她正在野外採摘蕭草,一天看不見她,就像有九個月那麼長啊!我憶念中的人兒啊!她正在野外採摘艾草,一天沒有見她的面,就像隔了三年啊!

很明顯,這是一首“環情”的詩歌,是男人懷念女人的“一日三秋”——一天不見面,就好像分別了三個月、三季或三年那麼長,這充分表達了思念之切,這種心情是每一個正在熱戀中的男女都能深切體驗到的。

成語故事 篇14

謝靈運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多描寫垓下、永嘉、廬山等景點,善於描繪自然風光,從而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他的詩很有藝術性,特別注重形式美,很受學者和學者的歡迎。詩一出,人們爭先恐後地去抄,廣爲流傳。宋文帝很欣賞他的文采,特地把他召回京都工作,稱他的詩和書法爲“二寶”,還經常讓他在等酒席的時候寫詩寫作文。一向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在受到這種禮遇後,變得更加囂張。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誇口說:“魏晉以來,天下的文才都有一塊石頭(一個容量單位,一塊石頭等於十鬥),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佔八斗,我得鬥,天下其他人共享一斗。”從他的話裏可以看出他很佩服曹植,但是別人的才華不在他眼裏,他的自我評價很高。

“有才能的人”也被稱爲“八斗之才”

成語故事 篇15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從小就刻苦讀書,長大後深入社會生活,遊歷祖國名山大川,創作了大量的不朽詩篇。傳說他少年時代,曾經做過一個奇特的夢。他夢見自己使用的筆,筆頭開出了鮮豔的花朵。一張張白紙,自動飛到他跟前。

李白高興極了,就抓起妙筆飛快地寫了起來,落在紙上的字都變成了一朵朵盛開的鮮花,寫出了一篇篇好文章。醒來以後,他拿起筆來,真的感覺到自己寫文章特別有才氣,寫得特別好。他的許多著名的詩篇,流傳千古,至今仍被中外讀者吟詠傳誦。

這個故事記載於五代王仁裕所著的《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書中說:“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這個故事就演變出“夢筆生花”這個成語。

“夢筆生花”有時也寫作“生花妙筆”。後來人們便用這句成語比喻具有傑出的寫作才能。

成語故事 篇16

相傳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連年經常互相攻伐,趙國憑藉武力不斷侵犯楚國。

此時楚國人派使者杜赫來見懷王,聲言他能說服趙國跟楚國和好。楚懷王非常高興,準備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後派他前往趙國。大臣陳軫知道了這件事,向楚王獻計說:"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趙國通好的使命,大王授給他五大夫的爵位,這豈不是無功受祿了嗎?"楚懷王聽陳軫說得有理,便問:"那你說該如何辦?"陳軫說:"大王最好以10輛兵車,派杜赫去趙國,等他完成了使命,封爲五大夫。"楚懷王採納了陳軫的計策,用10輛兵車送杜赫去趙國。杜赫見楚懷王不提封爵之事,十分生氣,乾脆拒絕出使趙國。

於是陳軫向楚王說:"杜赫不接受出使趙國的使命,這正表明他心懷鬼胎,他的目的是想騙取爵位,現在見大王不給爵位,他就乾脆不去了。"

成語故事 篇17

"八仙過海",道教掌故之一。"八仙"一般是指鐵柺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位神仙人物。在傳說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鐵柺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藍采和有花籃,何仙姑有蓮花,呂洞賓有長劍,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他們隨身所攜帶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過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動的記述見於明吳元泰之《東遊記》。該書寫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各以一物投於水面,以顯"神通"而過。其他諸位仙人都響應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於水面,然後立於法寶之上,乘風逐浪而渡。後來,人們把這個掌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事。

成語故事 篇18

戰國時代,趙王無意間得到了一塊寶玉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後十分想要據爲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趙國,對趙王說秦國願意以十五個城與趙國交換這塊玉。趙王心裏十分捨不得,但是因爲趙國國勢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興,就派兵攻打趙國。爲了這件事,趙王傷透了腦筋。

大臣藺相如明白這件事以後,就自告奮勇帶着和氏璧出使秦國,他心裏明白秦王雖然喜歡這塊玉,事實上根本不想用十五個城來交換。到了秦國後,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聲對秦王說:「如果大王您不顧信用,想要搶我手上這塊寶玉,我就一頭撞上皇宮裏的柱子,相信寶玉必須會粉碎!」秦王聽了雖然很生氣,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壞寶,因此一點都不敢輕舉妄動。之後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時候,派人連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雖然惱怒,但是因爲明白自我行事不夠光明正大,怕傳出去成爲笑柄,只好把藺相如放了。

成語故事 篇19

有個叫王三的人,他想做生意掙大錢,就拿了一筆錢,高高興興地來到了集市上。

見到一羣小毛驢,看上去不錯,就想買幾頭回去賣,據說能賺錢。

王三痛痛快快地買下了五頭小毛驢,就騎上小毛驢樂顛顛地往家走。他一邊走一邊想:“我回家把驢賣了,賺到了錢,家裏人都得佩服我。”他一邊走一邊尋思着:“這五頭驢能賺……啊?一、二、 三、 四。怎麼只剩下四頭驢了?”

他連忙又數了一遍:“一、二、三、四、五。哎?奇怪了!沒少啊!是五頭驢。剛纔我眼花了。”再騎上去一數:“一、二、三、四,啊?怎麼又少了一頭驢?”他急忙下來又數了一遍:“一、二、三、四、五。奇怪,是五頭啊!哦!只要我騎上驢就會少一頭!”最後,他想了一下:“嗯,算了,我不騎驢了,這樣不划算!”

於是,他下驢來跟驢一起走了回去。

成語故事 篇20

欲蓋彌彰這句成語是出自“左傳”。欲是希望的意思;蓋,是掩藏;彌,是更加;彰,是明顯;“欲蓋彌彰”是指一個人本來想隱藏事實,卻反而張揚開來,更加明顯。

春秋時代,邾國的大夫黑肱,悄悄的將濫邑送給了魯國,希望魯國能給予他政治上的庇護。魯國答應了,便在史冊上將黑肱投奔魯國的事,直接用邾黑肱的名義記載了下來。魯國的正人君子看到了,就批評說:“一個人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名字,不要使它受到污辱,叛國者,罪狀永遠出現在歷史上,成爲不義之人,萬世萬代都無法磨滅……有人想求名,但史冊卻不寫他的名字;有人想隱藏自己的名字,史冊反而將他的名字大書特書一番……。”上面這個故事的最後一節,原文是“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彰。”後來便成了“欲蓋彌彰”這句成語。

這個故事是勸人不要做出違背良心的事來,否則,即使是事後想掩飾,終究不能遮天,十目所視,十指所指,必將爲人所唾棄。所以,好好的愛惜自己的名字,不要讓它受到半點的污漬,這正是我們做人應有的道理啊!

成語故事 篇21

亡羊補牢告訴我們: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日清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裏鑽了進來,把一隻羊叼走了。

他的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幹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裏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

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於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成語故事 篇22

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武藝高強,戰功卓著,可是不愛讀書。起初,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身當居要職,要多讀些書。”呂蒙說軍務繁忙沒有時間,孫權說:“我難道是要你精通經史而成爲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要你讀點書,增長一點見識,開闊一些視野。你說軍務繁忙,難道比我還忙嗎?我常常抽時間讀書,感到收穫很大。”呂蒙於是開始利用空餘時間讀書。

後來魯肅要到陸口,路過呂蒙的轄區時,魯肅覺得呂蒙是個大老粗,不想去見他。有人勸他說:“呂將軍已經今非昔比了,應該去看看他。”於是魯肅來見呂蒙。大家喝酒喝得高興時,呂蒙問魯肅:“現在將軍重任在身,要與關羽爲鄰了,要怎麼防備他呢?”魯肅說:“還沒想過,到時候再說吧。”呂蒙說:“現在吳蜀雖然結成了聯盟,但關羽是虎狼之人,怎麼能不早作準備呢?”於是給魯肅籌劃了五條計策。

魯肅非常驚奇,說:“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吳下的阿蒙了!”呂蒙說:“對於有志氣的人,分別了幾日後,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是比喻重新認識事物。

(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成語故事 篇23

戰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爲了爭奪土地,經常發動戰爭。大秦帝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願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於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麼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爲什麼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爲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趙王因爲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張,並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爲趙國的領地。大秦帝國知道後,認爲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後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後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爲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後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爲是“利令智昏”。

成語故事 篇24

從前大禹治水時堵塞洪道,疏通長江黃河並使四夷九州溝通起來,整治的大河三百條,分支河道三千條,水渠溪流不可計數。大禹親自擡筐揮鏟,終於匯聚地面的水而使它歸入大江河。禹是大聖賢,仍親自爲天下事務如此操勞。

相傳在堯的時代,中國有大川三百條,支流三千多,小的河流到處都是,一旦發生大水,江河橫溢,常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後來大禹擔起了治河的重任,他親自拿着治水的工具,和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終於匯聚地面的水而使它歸入大江河。因爲太勞累,以至腿上無肉,小腿上的汗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暴雨中,頭髮被強風給吹動着,每天頂着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地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莊子·天下》記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因此,要讓後世的墨家,多用羊皮、粗布做衣服,用木鞋、草鞋做服飾,日夜不停地操勞,把自身清苦看作是行爲準則。並且還說:“不這樣做,就不符合夏禹的主張,也就不配稱作墨家。”

後來“櫛風沐雨”就被用來比喻行程非常辛苦,在外奔走,極爲辛勞。亦可作“沐雨櫛風”。

成語故事 篇25

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就在於他能知人善任、採納忠言。除了有張良、蕭何、韓信“漢初三傑”的輔佐外,還得力於總在關鍵時刻履出奇計,化解危機的開國功臣陳平。

陳平是河南陽武縣人,小時候家境十分窮困,和兄嫂住在一起。哥哥陳百在富家當傭工賺錢養家,陳平則醉心於黃老學說、治世之術,還經常到處遊學。因他不事生產,嫂嫂對他非常嫌惡,並且還對鄰人抱怨說:“有這麼個只吃不做的小叔,倒不如沒有的好。”陳百聽到這些話,非常生氣就把妻子趕出了家門。

陳平曾先後跟隨過魏王和西楚霸王項羽,但因不受重用與信任而離開。後來陳平輾轉來到修武,經由魏無知的引薦才投靠了劉邦。雖然在劉邦陣營裏不乏聰明才智之人,但陳平奇計多且善於謀略應變的才能,不僅深得劉邦信任,也成爲劉邦不可或缺的左右手。陳平跟隨劉邦征戰時,在緊要關頭出了六次妙計,解除劉邦的困境,化危機爲轉機,實功不可沒。

奇計一:捐金離間謀士鍾離昧

奇計二:無中生有,逼走范增

奇計三:瞞天過海,滎陽突圍

奇計四:韓信封王,借刀殺人

奇計五:請君入甕,雲夢擒韓信

奇計六:獻美女圖,白登解

成語故事 篇26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但是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着急。但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樣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光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明白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說:“士兵們,我明白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成語故事 篇27

古時候,有一個姓樑的女子,人稱樑姑,帶着自己的兩個孩子,跟她的哥哥一家人住在一起。

有一天,哥哥和嫂嫂下地幹活去了,樑姑就在家獨自照看着哥哥的一個兒子和她的兩個孩子。當她在屋外的庭院裏洗衣服的時候,屋裏突然着起了熊熊大火,烈火將三個小孩子堵在屋子裏,情況十分危急。

樑姑奮不顧身地衝進屋子裏,想先把哥哥的孩子救出來,但是因爲屋子裏濃煙滾滾,根本分不清哪個孩子是自己的小侄兒,所以等她把孩子抱出來一看,卻發現得救的是自己的兒子。這時候,火勢越來越猛,再進去救孩子的話她自己都有生命危險。她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捶胸大哭,心裏想:這怎麼得了啊!要是我不能把哥哥的孩子救出來,自己的孩子卻得救了,這樣一來,家家戶戶不都會知道我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了嗎?那麼我以後將再也沒有臉去面對我的哥哥和嫂嫂了啊!不行,即使衝進去被燒死,我也得把自己的侄兒救出來!於是,她冒着生命危險再一次衝進了已成火海的茅草屋,結果孩子沒有被救出來,她自己也被燒死了。

後來人們就用“家喻戶曉”來表示一些人物、故事或者事件每家每戶都明白,人人都知道的意思。

成語故事 篇28

“病入膏育”這則成語的膏肓是古以膏爲心尖脂肪,肓爲心臟與隔膜之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這個成語來源於《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至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