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家風家訓徵文1500字(通用5篇)

家風家訓徵文1500字(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徵文吧,通過徵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徵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家訓徵文1500字(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家訓徵文1500字(通用5篇)

  家風家訓徵文1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家風、家訓,不管多麼簡單,它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爲它們經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了一代代人,啓迪了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現在領導人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這些話我太熟悉了,因爲“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不會因爲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經常在家給我講大道理,首先就是“實事求是”的意思,有時我被爸爸講得啞口無言,但後來想一想,其實爸爸是對的。就應了上面那句話“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因爲等我到了社會,或者出門在外,沒人會讓違背原則、是非不分地讓着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了,才能在社會上爲自己贏取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走進奶奶家的大門,擡頭一眼就看到“安居樂業”四個金光閃閃的銅字,懸掛在影壁牆偏上位置的正中間——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了。安居樂業,四個字看上去普通,裏面卻包含着大道理。安居,指的絕不是要安於現狀,而是說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鬥,將自己的家庭盡力建設好、經營好,以家爲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國家是一個大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它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每個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會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是最好境界了。樂業,便是愛崗敬業。我現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餘時間儘可能地瞭解多專業、多領域的知識,以爲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分內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和冬至、春節,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並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揚!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後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爲是家裏人的一種行爲,是好是壞。我認爲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着,因爲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關於好家風好家訓的。

家教,我認爲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爲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鬆。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爲就要使用殺手鐗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爲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家風家訓徵文2

善心常存,惠及自己;以善養德,造福社會。

在我心中,家風如那連綿溫柔的雨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無形之中滋潤着恰如小苗的我們沐浴陽光,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着家風一詞霸佔了各大網絡社交媒體,我也不由自主盯着那千奇百怪的跟帖思潮涌動在我尚且年幼的時候,善心常存的家訓就在心頭根深蒂固。

猶記得童年時代爺爺手把手教我念那抑揚頓挫的《三字經》,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怎奈何固執的爺爺任憑我仰着天真茫然的面龐,硬是灌輸給我一些讓人似懂非懂的大道理,然後用頗有望子成龍意味的深邃目光,透過厚厚的老花鏡盯着我:記住這條家訓:善心常存。懵懵懂懂的我開始慢慢學會給予衣衫襤褸的乞丐一些吃的,學會在蕭索秋風中幫素不相識的大姐姐撿起被吹得滿地狼藉的傳單,學會在公車上給挺着大肚子的孕婦阿姨讓座最初這些善舉都是我從父母那裏耳聞目染來的,於是也就有模有樣地學習起來。

家門前的小樹越長越高,枝繁葉茂,枝椏上晃悠着的樹葉黃了又綠,深褐色的枝幹盤虯臥龍,書寫着成長的痕跡。幾經花開花謝,雲捲雲舒,我從豆大的小妞兒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但說來荒謬,我對從前深信不疑的家訓產生了懷疑。在小學校園,對同學的要求我總是有求必應,但得來的後果便是諸如嶄新的橡皮擦旁落他手,漂亮的玩偶被折騰得缺胳膊少腿,或者是一個人孤零零地揮着掃把,擔負起整個小組的值日任務我不甘心,但暫且只能忍氣吞聲,心底有些彷徨無措:這和我認知中的,不太一樣呀。記憶猶新的仍是那次出門在外,僅僅爲了避雨的我走進書店,隨手把傘倚在書架上,然後竟忘我地沉迷書海。結果一合上書,回頭發現傘憑空消失了。本已打算自認倒黴,但結賬時我出乎意料地看見前面一位老人家手腕上正掛着我的雨傘。先是有種失而復得的喜悅感貫徹全身,接着我很快冷靜下來,觀察到了傘柄上熟悉的小劃痕,內心糾結了一下,還是鼓起勇氣恭恭敬敬地詢問老人這把傘是不是拿錯了。但他矢口否認,尷尬之餘我便不好意思再開口,只能回家後悶悶不樂,覺得自己就像魯迅筆下不敢抗爭的`奴隸一樣屈辱。雖然我心知肚明,那把傘分明就是我的,但自幼培養下的善良彷彿會無聲地警示我:不要讓人家難堪。善良面對一個殘酷的世界,只好攤手搖頭表示無能爲力。

那段時間,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到世界的糟糕,原來友善、禮讓、訴諸道理未必能解決問題。真實生活是隻銳不可當的大老虎,而善良只是它面前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羊羔。我將滿腹苦水傾訴給爸媽,委屈化作哽咽,氣憤凝成淚水,對現實的無奈融合成那一句質問:打小善良,是不是總吃虧?一味對人家好,是不是不值得?媽媽摸摸我的頭,安撫情緒激動的我,同時好言相勸:家裏人遵循了一代又一代的家訓並沒有錯,是你弄錯了善良的含義。善良並不意味着隱忍不發而給別人所謂的面子,不應該當成安慰老實人的甜點,自我麻痹的良藥,這並非家訓之真諦。你要明白,把握好尺度的善良,一定值得!

我從未曾想原來善心常存這僅四字的家訓背後如此耐人尋味:深諳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固然沒錯,善心待人也無可厚非,但在不斷吃虧中成長和能幹起來,從而懂得聰明地善良纔是最重要的。可想而知,若人的善心都被剝奪得所剩無幾,那世界也必將日趨慘淡,因爲沒有那名爲愛的東西將它點綴得多姿多彩。社會需要理智的善良。常存二字就在提醒我們,世界可以變得無情,但我們的善心不能因此作罷。

善良的人難免會吃虧,但我堅信絕對不會事事吃虧。不要因爲社會偶爾病一次,就開始懷疑美德的價值。歷史漫長,盜跖幾人?同學借而不還,乃年幼無知不識大體;老人貪傘,也僅此而已!擁有善德的人,會擁有生命的航向,即使在物慾縱流的社會,也能瀟灑從容,引領風尚。

我想將來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同樣會教他善心常存的道理。雖然明知他必將嚐到苦頭,但我仍然只告訴他一半,另一半由他自己去體會。他要吃虧,才能明白;他要碰壁,才能成長。否則就是拔苗助長,徒勞無功。那些殘酷的道理不應當由最親近的人來教,而應當由社會來教。他終有一天會恍然大悟:善良的人有時吃虧,並不意味着善良錯了,只意味着世界也有糟糕的時候。

  家風家訓徵文3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爲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

在我們家,首先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爲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爲重要和佔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長輩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要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委婉的告訴他們。

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接人待物都以誠爲本。同時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如果自己辦不到就不要說。

媽媽還教導我要吃苦耐勞。她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現在,我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的好習慣。

在學習上,媽媽要求我勞逸結合,合理安排時間。“該學習的時候要好好學習,該玩的時候要痛痛快快的玩!”母親嘴中總是掛着這句話。這使我養成了科學規劃作息時間的好習慣,既沒有耽誤學習,也達到了玩樂的目的,使我受用一生。在工作上,媽媽要求我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做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決定了做人的優劣和做事的成敗。一個堂堂正正、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每日心神安寧、全身心地專注於事業;而弄虛作假的人,則終日用盡心機、算計別人,終究會弄巧成拙、害人又害己。我嚴格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工作上踏踏實實,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尊敬領導,團結同事,在單位與人相處融洽。

媽媽爲人善良,經常告誡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學會回報社會。遇到鄰里莊親哪家有事兒,不管她自己多忙,她都主動上門予以幫助,而且不計報酬,所以村裏哪家有事,總是首先想到找她幫忙。她還特別有愛心,遇到家裏來討飯的或碰到需要幫助的人,她總是熱心幫助。遇到村裏號召捐款,她總是積極參與。感恩是一種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的能力的成長,是一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感和提高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行爲表現,是以“寸草心”報“三春暉”的赤子之舉。感恩有時只需要一句問候,一束鮮花,一個擁抱,甚至一句話,就能傳遞親情,表達心意。我們只有學會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勞動,在未來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而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只要我們心懷感恩,我們便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和諧和美麗!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小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也會快樂自己。學會感恩,是爲了回報他人而付出的點滴行動;學會感恩,是爲了用道德的甘露滋潤心靈。家風是一座山,值得我們永遠的仰視。家風是一條河,流過廣闊的時間考驗,卻依舊清澈。家風是一段記憶,融入我們的骨髓,伴隨我們的一生。家風是媽媽做給我們的一道菜,一直在吃,卻從沒細細品味。但多年之後,這個味道我們會一直記得。

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爲人老實,不幹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風家訓徵文4

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夠體現一個家庭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

家風家訓同時也深入影響着社會是否有良好的風氣,只要人人都能謹記和遵守良好的家風家訓,社會才能發展得更加繁榮美好。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告訴我,要孝順長輩,誠實守信。這也便是我家的家風家訓。直到現在爸爸也時常提醒我要謹記並遵守。爸爸常對我說這些不只是用來規範自己行爲的,而是做人處事的本分。

爸爸二十幾歲便來了濰坊工作,也一直將孝順長輩,誠實守信作爲自己的原則,勤勤懇懇的工作。爸爸常說做過的事情不要深究它的利益,而是要做到不愧於心,爸爸正是這樣一步步的在別人心中漸漸地積累出了誠實守信的形像。爸爸說,只要用真誠的心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真誠的心對待你。

當然爸爸也沒有將孝順長輩拋在腦後,記得有一次爺爺生病了,爸爸還在工廠工作,知道消息後我和媽媽便立刻給爸爸被打了電話,電話中爸爸的語氣十分的急噪不安,爸爸吧回到家時的表情我至今都難以忘記,那時他的頭上滿是汗珠,雙脣緊緊地抿在一起,眼眶紅紅的,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滿臉都是緊張的氣息。這使我十分震驚,以前父親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從不曾看到過他有過這樣的表情。

回到爺爺家,他守在爺爺的病牀前照顧,幾天幾夜都沒有閤眼,一直無微不至的照顧着爺爺。事後我問起爸爸時,把爸爸對我說:“爺爺從小將我養大爲了照顧我不知度過了多少個無眠的夜晚,爺爺對我的養育之恩,爸爸真的無以回報。現在爺爺老了,我雖然不能常常的伴他左右,但這份親情我是不會忘記的,我也只能用孝順來回報了,我孝順爺爺也是我作爲子女應該做的。

我從爸爸那裏學到了許多許多,爸爸親身向我體現了孝順長輩,誠實守信這八個字的含義。我也看到了自己許多的不足,也讓我深深明白了做人該有的本分。

其實不只是爸爸,爺爺也是如此。爺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人,一直以來都靠種地來維持生活,爺爺一直都對我說:“美好的生活是要靠勤勞的雙手爭取而來的。”直到現在爺爺還是種着玉米和小麥,過着日起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在街坊鄰居看來爺爺也是一個十分寬厚誠實的人,他賣糧食從不克扣一兩一分,總是把稱算得足足的,爺爺說這樣心裏能過得去,用不和道德的手段獲得的東西是堅決不能要的,要過得去自己的良心。做人也是如此,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只有用誠實的雙手獲得的用起來才能夠安心。

良好的家風家訓可以讓我們擁有和睦融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環境。

其實比起來我的不足又顯得太多太多,記得小學的一次考試,我的成績非常的不理想。自己心裏也非常的害怕,害怕爸爸和媽媽知道我退步這麼多會傷心,於是便想起了一個主意,就是將卷子藏起來,不讓爸爸和媽媽知道我考得不好,然後自己好好努力,等下一次考好在給爸爸媽媽看成績。可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最終還是讓爸爸知道了真相。那一次爸爸真的生氣了,對我說:“你怎麼能說謊,爸爸平時是怎麼教你的?人不能沒有誠信,做過的事情就該勇敢的擔當!你知道你失去的是什麼嗎,是誠實啊!

從那次以後我深知了自己的錯誤,在做事之前都會考慮到誠實守信,時刻將誠實守信記在心裏。

現在的社會中缺少了太多的誠信和孝順,當然缺少的遠遠不止這些,只有人人都能夠謹記遵守家風家訓,並與他人取長補短,社會纔能有進步,國家才能進步。這同時也體現着我們的修養。

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傳承,我國千年來孕育了許許多多的傳統,正是需要我們一起傳承下去。良好的家風家訓有利於我們在社會上立足,幹出一番事業。

謹記遵守家風家訓,不只是爲了家庭更是爲了國家,爲了讓國家更加富強。讓我們的國家在世界高高的擡起頭來,讓全世界知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這便是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和我對其的理解,在我看來家風家訓對每一個人的意義都是非凡的,我們能從中獲得理解的財富也是無窮無盡的。

  家風家訓徵文5

我們每一個人,從脫離母體呱呱落地,降臨人世,作爲一個社會成員,首先進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個小孩子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家長,其中特別是父母,是小孩子不可任意選擇的首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開端。嬰幼兒的頭腦像一張白紙,很容易塗上各種顏色。在小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長和家庭生活對他們實施着各種各樣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極爲深刻的烙印,很難消失。家長實施的各種教育,他們終生不忘,成爲他們一生成長的基石。

最初的言語是從父母那裏學會的,最初的感情是受父母感染的,小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着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父母手拉手教小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導下進入社會生活,瞭解社會的。小孩子小時候,是形成習慣的最佳時間,良好習慣的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長中起着打基礎的作用。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說早期形成的習慣像是與生俱來的一樣穩固。

在兒童階段,小孩子們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興趣廣泛,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善於模仿,有很強的感受能力,有驚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兒童時期,小孩子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父母的照料,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對家長有極大的依賴性,他們的活動能力和活動範圍有限,主要是在家庭,在父母身邊同家長朝夕相處,家長的影響和教育幾乎天天都在強化。由於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血統關係,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建立了十分真摯深厚的感情,家長在小孩子心目中很有威信,小孩子十分信賴家長。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自然成爲小孩子們效仿的榜樣。家長的教育成爲小孩子生活的準則,家長對周圍人和事的評價標準,成爲小孩子道德評價的標準,甚至父母的作風、習慣、氣質、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等,都深深地影響着小孩子。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對於每一個人的德、智、體的發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甚至可以說是起着型塑的作用。有人說:“小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小孩子是家長的翻版”,這種說法,都說明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對子女身心的發展水平有決定作用,馬克思說過:“法官的行業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是宗教,家長的行業是教育子女。”革命導師的教導十分深刻。作爲法官,必須執行法律,否則就是失職;作爲傳教士,必須以傳播宗教爲本分,否則就是不虔誠;同樣,作爲家長,必須以教育子女爲天職,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家長。做父母的,必須像法官傳教士那樣忠於職守。

小孩子們在入學之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裏渡過的。入學以後,每天仍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裏,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學校的時間,再加上雙休日、寒暑假,小孩子接觸家長的時間、機會要比接觸教師多得多。因此,儘管小孩子在入學後學校教育起着主導作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經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小孩子在入學之前所受到的家庭教育起着打基礎的作用。但學齡前家庭教育並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過程,而是家庭教育全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應當承認,小孩子入學以後,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知識的增加,社會經驗的日漸豐富,他們遇事有了一定的獨立見解,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了。但家庭教育還在繼續發揮作用。以到小孩子們長大成人,走上社會,獨立生活,仍然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着家庭教育的影響。

小孩子到了初中,就進入了青春發育期。他們獨立活動能力增強,社會活動範圍擴大,要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這一時期,正是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小孩子在思想和學習上開始分化。同時,這一時期,也正是小孩子和家長重新調整關係的時期。調整好了,家長就可以繼續保持教育的主動權;如果調整不好,把關係搞僵了,就要喪失教育的主動權。因此,小孩子進入學校以後,家庭教育不但不能放鬆,反而更應當抓緊。